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開始于1943年5月7日的克利莫維奇戰役,在后來的歷史上又被稱為第13號集體農莊之戰。文學樓因為這場戰役是圍繞著位于克利莫維奇市境內的第13號集體農莊展開的。
而這場戰役,又被看成是結合部大會戰的開始和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戰!
如果德國國防軍第11裝甲軍在第13號集體農莊之戰中擊敗了蘇聯的坦克第5集團軍,那么第11裝甲軍就能和從北面奧廖沙南下的第24裝甲軍會師,然后一起加入南線的戈梅利戰場,屆時德軍在戈梅利戰場上將可以集中第3、第11、第14和第24一共4個裝甲軍。
這4個德國裝甲軍下屬的裝甲師數量將達到6個,裝甲擲彈兵師的數量則會達到7個,理論上擁有坦克/強擊火炮的數量更是達到了5000輛以上!
而蘇聯的坦克第1、第2集團軍在紙面上的實力不過是擁有坦克/強擊火炮2100輛左右,連對手的一半都沒有,一頭撞上去的結果肯定是粉身碎骨。
如果盧金上將的坦克第5集團軍可以在第13號集體農莊之戰中拖住德軍的第11裝甲軍和稍后會加入戰斗的德軍第24裝甲軍,同時南線西南方面軍的部隊也能拖住進入了切爾諾戈夫一帶的德軍第14裝甲軍(要完成這個任務也很困難,因為第14裝的主力并沒有深入,而是聚集在切爾尼戈夫市附近,距離戈梅利戰場只有約100公里),那么蘇聯坦克第1、第2集團軍需要對付的敵人就只有德國的第3裝甲軍(有2個裝甲師和2個裝甲擲彈兵師)了。
而蘇聯的坦克第1、坦克第2集團軍如果能在戈梅利戰場上擊潰或殲滅德軍第3裝甲軍,那么蘇德戰場上的形勢將會逆轉,gc主義事業或許就有實現的可能了!
所以5月9日傍晚,當盧金同志得知了一個龐大的德國“裝甲集團軍”正向自己靠攏的時候,他知道自己和坦克第5集團軍現在肩負著gc主義事業的成敗興亡。
“同志們,蘇維埃祖國的存亡和全人類的幸福,現在就看我們光榮的坦克第5集團軍了!”
盧金上將在晚上7點時,在自己的前敵指揮部內對集團軍司令部的主官以及第5機械化軍的幾個主官說道:“我們現在面對的是遠比我們強大的敵人,他們擁有大量的坦克和火炮,士兵們武裝到了牙齒,而且來勢洶洶,準備滅亡蘇維埃祖國。
如果我們不能在克利莫維奇把他們拖住,不能用坦克第5集團軍的奮戰吸引到更多的敵人,那么結合部會戰就會失敗!這將意味著不可想象的災難性后果!
如果我們在結合部會戰中失敗,那下一場會戰將會在偉大祖國的首都打響,而且列寧格勒也有可能會淪陷。我們的祖國將會面臨生死考驗。
所以我們坦克第5集團軍必須在克利莫維奇奮斗到底,不惜一切犧牲!”
坦克第5集團軍要在克利莫維奇…實際上是在克利莫維奇的第13號集體農莊附近戰斗,那么占領這座大型集體農莊的場部和生活區以及附近一大片森林就非常關鍵了。
因為那里不僅有可以埋伏坦克和坦克殲擊車的樹林,還有堅固的場部大樓、倉庫、學校、衛生所和居民區,那是一個擁有幾千居民的小城鎮——蘇聯的農業集體化可不是只有搜刮沒有建設的!
實際上,集體化帶來的是農業的規模化和機械化經營,和美國的大型農業公司所做的事情區別不大。失敗的原因并不在于“規模化”和“機械化”,而是在于“政經一體”(集體農莊并不僅僅是經營實體,而且還是一級政府)所帶來的特別嚴重的官僚主義。
不過在白俄羅斯克利莫維奇的第13號集體農莊的官僚們的干勁還是挺足的,至少在面子工程上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這里其實是一個模范集體農莊),建造了在40年代的蘇聯來說算是非常氣派和堅固的場部大樓。
而這棟高三層,還有一層地下室,占地約三四千平方米的場部大樓(同時也是合作社總部、農業機械總站、儲蓄所和民兵指揮部的所在地),在1943年5月9日晚上的時候,則變成了一百多名烏克蘭族德軍的最后據點。
帕夫柳琴科和她的助手季莫申科是在5月9日下午撤到這里的。
黨衛軍第17騎兵偵察營的營長赫爾穆特津茨少校當時就對她說:“柳德米拉,你不必留在這里,因為你是女人…可以化妝成平民離開,只要向南走上幾公里,就能找到我們的大部隊了。”
德國國防軍的一線部隊里幾乎沒有女性存在,這不符合容克的傳統,只有烏克蘭族的部隊中有少量的女兵(身份仍然是國防軍女助手)存在。所以帕夫柳琴科化妝成普通的蘇聯農婦逃離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但是這位來自基輔的烏克蘭女戰士卻拒絕了津茨少校的提議。
“不,少校同志(納粹黨內也稱同志),我是一名軍人!”帕夫柳琴科說,“我要為榮譽和烏克蘭自由而戰。”
她出生和成長在右岸烏克蘭,從來就不是蘇聯人,自然把“解放”右岸烏克蘭的紅軍看成侵略者,要和他們斗爭到底了。
不過這個時候她和大部分為德意志帝國而戰的烏克蘭戰士,都已經察覺到德國對烏克蘭這片黑土地的企圖,實際上和蘇聯是一樣的。區別只是德國人會把右岸烏克蘭的土地平分給烏克蘭農民——被拿出來分配的只有“右岸”,不包括西烏克蘭和左岸烏克蘭。
而西烏克蘭(原奧屬烏克蘭部分地區)的土地所有關系不會改變,左岸烏克蘭(指第聶伯河東岸)的肥沃土地將會用來安置德意志移民(不用查n代,只要是白人、信上帝、會說德語就行了),同時成為德意志帝國的領土。也就是說,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的烏克蘭民族只能得到半個烏克蘭,而且還得奉德意志皇帝為他們的君主…
當然,對帕夫柳琴科這樣的烏克蘭知識分子而言,德國人的統治還會給他們帶來一個額外的好處——他們可以自由地生活在任何一座歐洲共同體的大城市,同時享受歐洲公民和帝國公民的福利。
為了這些德國人施舍的福利犧牲生命當然是不值得的,但是被蘇聯視為“叛徒”的烏克蘭戰士現在卻別無選擇,只能和蘇聯紅軍死磕到底,成了德國人的廉價炮灰——本來同屬一個民族,現在卻成了戰場上不共戴天的敵人,這不能不說個巨大的悲劇。
而身在悲劇中的帕夫柳琴科和她的助手季莫申科則在5月9日傍晚的時候進入了大樓的地下室。這其實是一個半地下室,地下室的頂部是高于地面的,而且在高于地面的部分還開了10個小小的窗口。
地下室已經經過了一番改造,水泥地板被用炸藥和鐵鍬挖掘開來,構成了數個避彈坑。所有的窗口都被改造成了火力點,3個機槍組,3個反坦克組(各裝備一門“洋娃娃”88mm無后座力炮)和3個狙擊組已經到位,帕夫柳琴科和季莫申科是配置在這個地下室中的第4個狙擊組。
指揮這10個戰斗小組的是一個名叫波羅申科的中士——德國陸軍中的軍官數量一直偏少,通常一個連只有連長和1排長是軍官,其余的排長都是士官。黨衛軍第14烏克蘭騎兵師的軍官配置也是一樣的,所以在黨衛軍第14騎兵偵察營中也沒幾個軍官。在之前的戰斗中,還有幾個軍官陣亡,因此現在就輪到了一個中士來指揮這個縮在地下室里面的排級戰斗群了。
帕夫柳琴科榮譽中士則是這個戰斗群中的兩位中士之一,因此就是波羅申科的替補,一旦波羅申科陣亡,她就是戰斗群的指揮官了。而現在的帕夫柳琴科榮譽中士還不知道,這個地下室和這棟堅固的場部大樓,會成為她的揚名之地。
而在黨衛軍第17騎兵偵察營的殘部退守到第13號集體農莊場部大樓的同時,蘇聯紅軍第5機械化軍下屬的第5坦克殲擊旅和第108機械化步兵旅也在第13號集體農莊中布防。
雖然還沒有拿下場部大樓,但是這個可供幾千居民居住的集體農莊生活區還是一個非常有防守價值的區域。為了生活、工作和建設的方便,第13號集體農莊的生活區位于公路旁邊,附近還有一條幾十米寬的河流和一大片森林,都是可以依托的有利地形。而在農莊生活區和附近的一大片森林四周,則是一望無際連成大片的農田、零星散布的小片樹林和屬于集體農莊的倉庫房舍,實在是最理想的坦克大決戰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