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番外03新生(感謝盟主阿C_的厚賞)
后宮,翊坤宮。
這里是皇貴妃的寢宮。
陸沉靠在寢殿臨窗的長榻上,享受著王初瓏溫柔的按壓,腦海里依然在想前天和薛南亭、秦正的會面。
對于這兩位前朝老臣的安置方式,陸沉其實反復斟酌了很久。
在過去這兩年江山易主的過程中,由于寧太后鮮明且堅決地提前表明態度,薛南亭和秦正自然沒有橫生枝節、給陸沉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因此哪怕是為了維持朝野上下的穩定局勢,陸沉都不會刻意針對他們。
更何況這兩人當年對陸沉多有幫助,后來也不曾拖過邊軍的后腿,于情于理陸沉都應該給他們一個圓滿的結局。
問題在于他們什么都沒做,不代表他們沒有做事的能力。
薛南亭當了十多年的宰執,秦正更是織經司的絕對主宰,他們擁有為數不少的門生故舊,其中不乏忠于李氏皇族的人。或許這兩人沒有再生事端的想法,但是有可能會被旁人利用他們的影響力。
既不能殺又不能放他們回鄉,天高路遠難免會出現意外,最終陸沉決定將他們留在京城,給予他們觀政進諫之權,如此既能籠絡那些前朝舊臣,也可避免發生不忍言的狀況。
而這只是陸沉日理萬機中不算特別重要的一件事。
軍制的進一步深化改革,新政的繼續深入推行,京城中樞兩千多名官員的觀察和甄別,南直隸和二十三個行省各級官員的任免和選調,林林總總千頭萬緒,要不是陸沉有一個千錘百煉根基扎實的好身體,恐怕很難日復一日地堅持下去。
“陛下,國事繁重,當徐徐圖之。”
王初瓏滿眼心疼,素手輕撫,想要為陸沉撫平眉心的褶皺。
陸沉微微一笑,順勢握住她柔嫩的手掌,依偎在她綿軟的胸懷中,輕聲道:“我知道急不來,治大國如烹小鮮嘛,只是很多政務需要同時鋪展和推進,不光要考慮到事情本身的難度,還得時刻關注下面那些官吏的狀況。這就像是無數根線擺在我面前,相互纏繞混雜,我得準確分辨出輕重緩急,還得盡可能提前做好各種預案,如此一來怎么能夠清閑。”
以王初瓏的眼界和才學,光是聽聽就替丈夫感到頭疼。
見她欲言又止,陸沉問道:“要不你幫我參詳一二?”
王初瓏搖頭道:“陛下,后宮不得干政,這個規矩不能壞。”
“規矩固然不能破,但凡事總有例外,比如寧…太后那幾年就做得很不錯,為大秦如今向上發展的趨勢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陸沉并未注意到王初瓏在他提到寧淑婉時略微古怪的神情,繼續說道:“再者說了,你我夫妻私下閑談,這算哪門子后宮干政。這些年你為我、為陸家乃至為北伐大業付出多少心血,旁人不知難道我還能不知道?你有滿腹才華,若非女兒身,便是宣麻拜相也有可能,自然不能白白空耗在這宮闈之中。”
王初瓏不禁勾起了嘴角。
陸沉稍稍調整一下姿勢,仰面看著她白里透紅的臉龐說道:“最重要的是,我信你。”
這一套組合拳使下來,王初瓏有些招架不住,軟綿綿地問道:“陛下有何心煩之事?”
陸沉緩緩道:“薛南亭和秦正肯定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既然他們愿意出任觀政殿學士,以他們的品格與操守,短時間內肯定不會出什么紕漏。如今還有兩個人,論地位與資歷比不上薛秦,若是就此徹底閑置似乎也可,但他們確實比較有能力,因此我有些舉棋不定。”
“陛下是指蘇云青和尹尚輔?”
王初瓏得到陸沉的肯定答復,便陷入短暫的思忖,繼而道:“織經司如今已經沒有他們的位置了。”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陸沉登基之后,看在寧淑婉和秦正的份上,沒有對織經司進行粗糙直接的清洗,但是大換血必然會有。
現任織經司提舉為南屹,三位提點分別是譚正、齊廉夫和寧不歸,至于江晟和渠忠另有任用,簡單來說便是奉陸沉的旨意抽調菁英組建另外一支人手。
為長遠考慮,陸沉不會給予織經司太大的權力,更不可能只有這唯一的耳目。
他不急不緩地說道:“其實事后再看,蘇云青和尹尚輔尤其是前者從未做過對我不利的事情,相反那幾年他們為我做了很多。我對他們并無惱恨之意,連秦正我都可以任用,更何況他們只是囿于忠義聽命于秦正…”
王初瓏溫言道:“可陛下心中始終會有一根刺。”
陸沉輕嘆一聲道:“我知道人無完人的道理,但也確實如你所言,這種事猶如鏡子的裂痕,一旦發生就很難當做無事發生。”
“臣妾倒是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王初瓏攬著陸沉的肩頭,徐徐道:“陛下說動景廉人西行,又有慶聿忠望為人質,但是很難預料將來極西之地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何不讓蘇云青和尹尚輔帶著一些人往西而行,朝廷負責照顧好他們的家眷。這樣既可以發揮他們的才能,以便及時了解極西之地的狀況,又能避免他們留在國內會產生一些麻煩,譬如原先織經司的部分骨干私下串聯。”
陸沉問道:“你覺得秦正會同意?”
“會。”
王初瓏篤定地說道:“如果他不肯同意,陛下就只能出手清洗原先織經司的力量,此事沒有第三種解決方案。”
一陣沉思過后,陸沉微微點頭道:“也好。”
王初瓏嫣然一笑。
談完正事,陸沉往王初瓏身上貼得更緊一些。
雖是老夫老妻,但如今身為皇貴妃,眼下又是大白天,王初瓏仍舊有些緊張地看了一眼外面,然后略顯羞澀地說道:“臣妾還有事情要同陛下商議呢。”
“你說,我聽著呢。”
陸沉伸手環抱她柔軟的腰肢。
王初瓏最終還是放棄繼續規勸,其實她何嘗不喜歡丈夫這種依戀的姿態?
罷了…反正這翊坤宮的宮人都是她親自調教出來的,不會做出冒然莽撞的舉動。
她便幫陸沉按壓著肩頭,輕聲說道:“陛下登基已有大半年,是不是該選一次秀女了?”
“秀女?”
“是,陛下的后宮目前只有一后五妃,這實在是有些少呢。陛下忙于政務無心理會這些事,皇后娘娘便讓臣妾先做準備,至少也要先選出四妃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
“停——”
陸沉忍俊不禁道:“這得一百數十人了。”
王初瓏眨眨眼道:“從古至今皆是如今,天家血脈當然得枝繁葉茂。”
陸沉搖頭道:“開枝散葉確實是大事,但也要注意過猶不及,如今我已有了九子二女,前些天顧婉兒又被診出喜脈,說實話子女不少了。要是按你所說再往宮里添上百女子,將來那得增加多少皇子公主?就算老爹打造的商號能賺銀子,這筆錢我也有更加重要的用處,而且過幾年我會改組商號并入朝廷部衙,不能全都拿來供養宗室。”
涉及朝堂大政,王初瓏并未多言,只是微微蹙眉道:“陛下,秀女一事牽連甚廣,這不僅僅是你的私事,也會影響到天家和大秦官民的關系。”
陸沉明白這個道理。
古往今來聯姻一直是鞏固勢力的法寶之一,天子也不能例外。
秀女入宮意味著天家會多出很多姻親,這件事有利有弊,既能幫助天家更好地掌控天下大局,也會存在各方外戚勢力傾軋爭斗的可能。
但是無論如何,陸沉想要永遠維持目前一后五妃的局面毫無疑問是一種幻想。
“此事容后再議罷。”
陸沉并非在王初瓏面前故作姿態,而是他知道女人越多麻煩也就越多,而且后來的妃嬪不像林溪等人,未曾與他共同經歷風雨,她們眼中只有一位文治武功注定名留青史的大秦天子,心中只想如何得到更多他的寵愛,難免會出現各種勾心斗角的破事。
一念及此,陸沉喟然道:“選秀可以辦,這件事就交給你們決斷。不過我有言在先,后宮最多只能維持一后一皇貴妃兩貴妃四妃九嬪的規模,再多就沒有必要了,我顧不過來,何必讓那些青春年少的女子在宮闈中苦熬?”
簡而言之,他暫時只給出十一個入宮的名額。
陸沉身為龍章鳳姿的大秦開國皇帝,又只有三十歲出頭的年紀,不知這世間有多少年輕俊秀的女子暗自傾慕,一旦宮里傳出將要選秀的消息,極有可能會在朝野上下掀起另外一層意義上的“腥風血雨”。
王初瓏心里很清楚,她的丈夫這是發自真心地不愿納太多人。
她出身江北第一門閥,當然知道高門大族之中,手握權勢的男子有個幾十房姬妾都不算稀奇,而陸沉這些年除了她們六人,對那些送上門的美人看都不看一眼,更不允許她們進門。
只是…
王初瓏想到幾個月前陸沉那次出宮,回來后身上沾染的某種氣息,就覺得很是頭疼。
皇權交接那段時間,她與寧太后有過數面之緣,對這位聰慧睿智的奇女子頗為欣賞,也承認對方無論容貌、身段、氣質還是身份,對男子有著超乎尋常的吸引力。
問題就在于她的身份。
首先寧太后不可能再入皇宮,其次她也不能留在京畿,畢竟人言可畏積銷毀骨,這種香艷流言最易傳播。
讓王初瓏稍稍感到安心的是,陸沉沒有太過出格,從那次到現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他只去過一次臨泉宮。
可是將來呢?
若是鬧出珠胎暗結的意外狀況,那要如何收場?
所以她今日主動提出選秀一事,未嘗沒有讓陸沉收心這層用意,只是不便和丈夫明言。
惟愿這件事能夠妥善解決。
夫妻二人溫存之際,外間傳來錦書恭敬的聲音,王初瓏連忙整理一下衣襟,又半羞半惱地讓陸沉坐好。
不多時,錦書牽著年僅四歲的四皇子陸璟走進來。
“給父皇、母妃請安。”
陸璟生得極漂亮,應是完美遺傳父母的優點,而且在王初瓏的教導之下,即便年幼也不會不懂禮數。
“起來。”
陸沉微笑問道:“方才去找你三哥玩了?”
陸璟脆生生地答道:“是的,父皇。”
他的三哥便是洛九九所生的三皇子陸珩,比他只大十九天,而宋佩所生之五皇子陸玨和他同天出生,晚了兩個時辰。
陸沉很喜歡這個乖巧的兒子,但終究還是比不上他一母同胞的姐姐,因此在聊了一陣之后對王初瓏問道:“長樂在坤寧宮?”
王初瓏點頭道:“是,她和太子每隔一天都要跟隨皇后娘娘修習守正訣。”
陸沉目前所有的子女中,除了陸九思直接被立為太子,便只有長女陸辛夷被冊立為長樂公主,其他子女因為都還沒有年滿五歲暫無爵位。
從長樂公主這個封號便能看出陸沉對長女的疼愛。
“我去瞅瞅,晚上再來和你說話。”
陸沉笑著起身,王初瓏連忙帶著陸璟以及女官們送至外面。
翊坤宮距離皇后寢宮坤寧宮不遠,陸沉沒有讓人興師動眾抬來御輦,只在幾名內監的陪伴下慢慢悠悠地步行前往。
在絕大多數世人的想象中,六宮之主皇后所在的坤寧宮必然莊嚴肅穆,容不得半點逾矩之處。
事實上并非如此。
若非親眼所見,很多人肯定不敢相信坤寧宮后方居然開辟出一片空地,修整成小型校場的樣子。
冬日清冷的陽光中,時年八歲的太子陸九思和長樂公主陸辛夷站在校場中央,他們身前不遠處便是一身常服的大秦皇后林溪,另外只有寥寥幾名宮人站在校場之外。
“是以遐棲幽遁,韜鱗掩藻,遏欲視之目,遣損明之色,杜思音之耳,遠亂聽之聲,滌除玄覽,守雌抱一,專氣致柔,鎮以恬素…”
陸沉示意宮人們不要行禮,站在校場邊緣望著林溪的側影,靜靜地聽著她給一雙兒女傳授守正訣的內容。
注意到父親的到來,陸九思和陸辛夷的反應略顯不同。
前者毫不猶豫地向林溪稟明,然后前行數步,沉穩地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陸辛夷則是朝陸沉甜甜一笑,嬌憨道:“父皇,您來了!”
陸沉兩世為人,當然知道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更明白很多孩子是因為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而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他無論再忙都會盡力每天抽出時間和陸九思聊一聊,既不會驕縱他的性子,也會給予他一定的尊重。
至于對陸辛夷,他更多是保護她天真爛漫又有正義感的秉性,他相信王初瓏一定可以教會女兒為人的道理。
“繼續練功,不得偷懶。”
陸沉這句話主要是說滿懷期待看著他、覺得練功有些辛苦的陸辛夷,又對陸九思說道:“打磨根基很重要,但也不必急于求成,這是需要持之以恒的水磨功夫,而非朝夕之間便能大成,慢慢來就好。”
陸九思臉上浮現孺慕和親近之色,拱手道:“謹遵父皇教誨。”
兩人繼續老老實實地練功,陸沉與眼角含笑的林溪漫步一旁,輕聲道:“方才初瓏突然對我說起秀女一事,我怎么覺得好像有些深意。”
林溪意味深長地說道:“這是我的提議。”
一聽她的話鋒,陸沉就意識到其中必有玄機,仔細思忖一陣之后,他轉頭望著師姐的雙眸,失笑道:“原來你們都知道了。”
“你啊…真不知該怎么說你才好。”
林溪沒有遮掩,坦然道:“你素來不是貪戀美色之人,否則這些年家里也不會只有我們六個,誰能想到你會折騰出這種事?我自然知道你不是因為嫌棄我們人老珠黃才那樣做,多半是因為敬重她同時也可憐她,所以一時沒有把持住。”
何謂心意相通?
林溪基本不清楚陸沉和寧淑婉相處的細節,卻能將他的心境猜中七七八八。
陸沉也沒有辯解,如實說道:“確是如此,不過確山縣的王府和李氏宗廟快要竣工了,臨泉宮里那些人年前就會啟程前往。”
林溪想了想說道:“要不將她留下來?前齊皇陵在京城西郊,總不能也遷去青州,她可以用祈福的名義住在西郊,朝中諸公肯定不會反對,畢竟連許首輔也算是前齊舊臣。”
陸沉略顯不安地看著她。
林溪莞爾道:“放心,我這可不是試探你。”
“那是?”
“你可知道登基這大半年來,你笑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林溪駐足轉身看著他,柔聲道:“夫君,如今我們能幫到你的地方越來越少,只要能讓你開心一些,這種小事又算什么呢?你可還記得當年我說過,倘若能讓你輕松一點,我連慶聿懷瑾都可以不理會,更何況是寧太后這樣苦命的女子?”
陸沉凝望著她沒有絲毫歲月痕跡的眉眼,心中不由變得很柔軟。
林溪輕咳一聲,轉過身道:“孩子們都在呢。”
陸沉笑了笑,沒有做出讓她不自在的舉動,緩緩道:“她肯定不愿意留下,無論什么方式都是自欺欺人的借口,她連孩子都不要,又怎會愿意留在京畿惹人非議?其實沒什么,青州離京畿不算遠,想見總有法子。”
“呸。”
聽到他突然出言無忌,林溪忍不住輕啐了一聲。
陸沉厚著臉皮去牽她的手,這一次林溪依舊沒有甩開,就像曾經在寶臺山里那樣,面帶微笑地看著澄澈的天幕。
一如當年。
遠處的校場上,太子陸九思望著父母并肩而立的背影,一貫沉穩內斂的臉上悄然浮現一抹溫暖的笑意。
旁邊的陸辛夷順著他的視線看過去,一雙仿佛會說話的眼睛登時彎如月牙。
大秦西北方向,曾經的代國已經不復存在。
越過三百里草海,走過上千里戈壁灘,穿過極其危險的魔鬼山,繼續一路往西途徑十余個小國家,便是陸沉提到過距離大秦極其遙遠的極西之地。
只不過那十幾個小國家如今已變成歷史。
極西之地的局勢也在這兩年里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
從遙遠東方而來的神秘部族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不僅在這里成功站穩腳跟,而且依靠他們的精銳騎兵和神奇火器,在極短的時間里建立起鐵血的威名,逐漸形成三強并立的格局。
一方是擁有廣袤疆域、兩百余年國祚的希寧王朝。
一方是近二十年來不斷崛起、當今掌權者阿拉布幾乎縱橫無敵的特里亞汗國。
最后一方便是一年多前從東方突然出現的神秘部族,他們以景國之名,在極短的時間里攻伐征戰,在極西之地迅速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疆域。雖然目前他們在三方勢力中屬于最弱小的那一個,但是他們就像餓瘋了的狼,拼命搶奪每一寸土地,連希寧王朝和特里亞汗國都要避其鋒芒。
景國都城建于格倫山畔,這里原本是薩里汗國的王城,如今則改名為夏悠城。
以夏悠山之名,那是百年前景廉人崛起的地方。
夏悠城里的皇宮自然無法和大都皇城相比,但是每一個景廉人都會滿懷敬意地看著這片簡樸的宮殿。
當初他們啟程西行的時候,其實不少人心里都滿懷忐忑、不解和怨望,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一次有死無生的征途,還不如留在兀愣草原跟齊人拼到底。
但是如今他們擁有了新的家園,并且在這片陌生的土地再次找到很多年前兵鋒威凌天下的感覺,如何能不對那位住在宮殿里的女王心懷崇敬?
陽光灑在層迭相連的殿宇之上,皇宮某處高臺,一抹清瘦卻堅韌的身影佇立著。
她沐浴著午后溫暖的陽光,靜靜地看著遙遠的東方。
直到嬰兒的哭聲將她從沉思中驚醒。
她轉身看著小心翼翼抱著襁褓的侍女,上前從侍女手中接過來,嬰兒的哭聲很神奇地立刻停止。
“希望你長大之后,能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慶聿懷瑾看著剛滿周歲的兒子,她冷峻的面龐上終于浮現一抹柔軟。
“像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