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鳳幫被滅的第二天,也就是七月初十,《中都日報》對這起事件進行了詳細的跟蹤報道。
據報道稱:朝鳳幫上下,數千人合夜之間被集體斬了人頭,丟棄于玄武道龍形街,某一處宅子里,幫主辛五郎更是被分尸當場,場面一度十分駭人,據悉,治安司已介入調查。
記者有幸采訪到治安司刑名大捕陳明覺,陳大捕表示,這是一起大案要案,如此血腥殘虐之事,身為大捕頭的他,還是頭一次見到,治安司有責任將這一伙兇徒繩之于法…
至于這一伙兇徒是誰,那還用問嗎?
而有關于黑拳,飛船等幫派分食朝鳳幫盤口,以及數百名“血蟬”被當場格殺之事,《中都日報》卻只字未提。
隨著報紙的發行,這件事情在中都城引起了極大的恐慌,可以說已經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
甚至在《中都日報》的報道中,記者還加夾了這么一段話:
“我以往覺得,‘血蟬’只是一個殺手組織,誰給錢,他們就殺誰,只針對個人,不會有大規模的屠殺,然而由朝鳳幫事件來看,我們可能低估了這個組織。”
“據悉,以往朝鳳幫與‘血蟬’并無任何恩怨,只因‘血蟬’刺殺某位朝鳳幫舵主失敗,致使一位殺手身死,朝鳳幫便迎來瘋狂而又血腥的報復。”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這么認為,以后但凡‘血蟬’刺殺某人失敗后,那么這個人所屬的家庭,或是勢力就會迎來同等的報復呢?”
“在我看來,如今的‘血蟬’已經不單單只是針對某一個人的殺手組織了,他們是一群徹頭徹尾,奉行恐怖利己主義的屠夫,雙手沾滿了無辜者的鮮血,他們,以屠殺為樂。”
“或許接下來,他們的屠刀,便會落在我們身上,對于治安司多年以來對‘血蟬’的放縱與不作為,身為中都城普通民眾的一員,我感覺到很失望…”
當然,這些都是白話文,是為了方便大家能讀懂,要是翻譯成古文的話,就是“愚以為…”,算了,怪累的,不翻了。
隨著事件不斷的醞釀與發酵,人們對“血蟬”越發覺得恐懼,許多貴姓家的子弟都不敢出門了。
整個中都城的人們開始變得小心謹慎,走到街上都在隨時警惕,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跳出來一伙戴著古怪面具的人,將自己當街砍死。
白虎街的貴姓家們,更是組織人手,嚴防死守,并且向治安司施壓,讓他們盡快鏟除“血蟬”。
域則海子的角斗場,歡場,漸漸開始關門,停止營業,隨后,其他地方的也隨之關閉,很多人棲棲遑遑,拖家帶口的離開中都,去別的地方討生活。
只因為,他們害怕“血蟬”會發了瘋似的,無差別殺人。
在此其間,梅氏書局中都城的各大書店還開著,偶爾有一些鬼鬼祟祟的人,到這里買一份,或是幾份《中都日報》回去,了解一下最近的事態。
整個中都城仿佛失去了以往所有的活力。
七月十五這天,當人們將報紙賣回去后,驚奇的發現,頭版上竟然沒有再連載“百曉生”的《射雕英雄傳》。
而是一封主編梅鳳娟的“告讀者書”。
“很不幸的告訴大家一個消息,昨天夜里,我遭遇了‘血蟬’的刺殺…”
讀到這第一句話,廣大讀者朋友們瞬間驚了,“血蟬”竟然喪心病狂到這種地步?連無害,善良,專情的梅姐姐都不放過嗎?
《中都日報》只是如實的報道了那起案件,至于這樣嗎?再說,那篇文章也不是梅姐姐寫的呀,他們這什么要這樣?
粉絲們瞬間覺得心疼,恐懼,擔憂起梅姐姐的安全來,接著繼續往下看。
“幸虧有我的愛人舍命相救,我才能得保平安,然而長鳴他,卻因為這場刺殺,受了很重的傷,現在還在搶救,我…心如刀絞。”
“而這,只是一次警告,‘血蟬’對我,以及對《中都日報》的警告,他們,想讓我閉嘴,不然就得死,不光我會死,我的家人,我的愛人,都會死。”
“但我會閉嘴嗎?我不會!我從來不是一個懦弱的人,我的朋友‘百曉生’告訴我,文人,應該有骨氣。”
“他在游離西北的時候,曾有幸拜訪過名門正派總門掌李浩然先生,‘百曉生’問他,這世間多的是蠅營狗茍之輩,而你的俠義精神,會給你樹立很多敵人。”
“這些敵人有很多會比你厲害,你可能會死的很慘,你的門人,你的弟子,也會受到你的拖累,你,不怕嗎?”
“李浩然說,我不怕,因為世間需要一束光,點亮滄桑正道的光,擦亮人們眼晴的光,明辨是非的光,俠義精神,就是這道光。”
“即便是我死了,名門正派被滅了,但這道光卻可以繼續傳承下去,因為‘縱死俠骨香’,因為,我叫李道,正道的道,字浩然,正氣浩然的浩然。”
“‘百曉生’告訴我說,文人的骨氣,是藏于胸中的正氣傲骨,武者的骨氣,在于頂天立地的浩然俠骨。”
“如今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中都日報》也是一束光,報道真相,不畏強權,尋求真理之光。”
“身為文人的我,自有傲骨,現在有什么理由退縮呢?面對‘血蟬’的恐怖威脅,我為什么要懼怕呢?為什么要閉嘴呢?”
“就算我死了,就算我的家人,愛人全都死了,但至少,這道光傳承了下去,它代表著,真理,真相。”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出:‘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間最壯麗的夢想!”
“‘血蟬’并不可怕,因為我無所畏懼,我希望所有人都無所畏懼…以上,新聞人梅鳳娟,告讀者書。”
這篇文章要是翻譯成古文的話“…”大概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