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六章 我的……實驗室(中)

  (編輯大人打電話來,我才知道封推了,我一直記得的日期是…明天。真是忙到無言了,這時候又要出門,晚上怎么的還是會擠時間再寫一章的,只是時間會很晚很晚了。PS:接到長天兄電話之前,收到七十二短信,正估摸著這淫人是不是又群發騷擾,才發現是另一回事兒。特此推薦一本書叫虛擬戰士,書號是1116784…剛才才看到封推上他壓在我頭上的…這個推薦和七十二有關,但不僅僅是有關于短信,因為我是實實在在一直在看這本書的,確信這書是很好看的…說來,那時候看到虛擬戰士,好像是林海還是七十二推過?哈哈,又繞回來了。

  這段也不算,出門辦事,我盡量早些回來,然后再寫一章,疲憊說聲,險些就這樣過了封推的大日子,做人還真是失敗到了某種程度,謝謝大家的體諒,從明天起,我就會回復正常了,事情已經忙的差不多了,可惜錯過封推了,我的心怎么就這么痛咧?)

  用封余的理論來說,人體才是第一序列的機器,而無論機甲還是戰艦,都只是人體的外延,那些冰冷的金屬構件,復雜的線路芯片,恐怖的火力噴射,必須聽從人類的指令,服從人類的指揮。

  就像駕駛汽車一樣,無論汽車的速度有多快,但確定汽車方向的還是駕駛員的雙手。

  從這個方向進行探究,便會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人類的大腦活動與指令發出,怎樣傳遞到各式機器之上?人類聯邦發展了這么多年,從最早期的手動控制,到數據指令程式輸入,再到半途而廢的人體擬真器研究…這個很重要的環節,一直沒有發生過革命性的變化。

  在聯邦與帝國的戰場上,在那些攀行于山野之中的機甲中,幽黑太空的巨型戰艦中,人類依然在通過這幾種方式,將自己的意志,通過冰冷的金屬轉換為強大的能量。

  以代表著聯邦工程水平的系列機甲為例,一直都是采用的指觸式光屏操作,機甲的操控,主要考較的是機師的判斷能力與程序語句輸入速度。當系列機甲進入五代之后,操作艙的左手下方,又多了輔助性的操作連桿。

  聯邦科學家曾經嘗試過,用敏感數據采集微處理器,布滿機師的全身,直接捕捉機師的每一寸肌膚的細微動作,再將信號傳遞至機甲的中控電腦進行處理,最后變成成機甲的相應動作。這也就是已經成為古董的擬真器。

  擬真器計劃夭折了,因為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專家們發現了幾個永遠無法攻克的難關。

  第一個便是數據采集的困難度,人類身軀構造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比最復雜的機器更為復雜。每一個人體動作相對應的變化,包涵了太多數據,肌肉雙纖維的緊縮度,走向,血壓,甚至是肌膚表面張力的變化…這些細微的變化,要讓數據采集微處理器全部識別,并且成功地轉化為相應的動作,哪怕在中控電腦強大計算能力的幫助下,準確率始終也停留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在慘烈的戰場上,最需要精確與高速的機甲,如果只能保證這種程度的準確率,那基本上就等于是廢物。

  使用擬真器的第二個難關,發生實驗型擬真器投入實用后。當時負責實驗的機師都是軍方的王牌機師,他們的動作無比準確,沒有絲毫冗余,可以強悍地控制自己的每一絲肌肉的顫抖,從而將擬真器操控機甲的動作準確率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可是真正進入實戰演練之后,不到十分鐘,所以的王牌機師都因為虛脫而昏迷。事后發現,使用擬真器控制機甲,一方面要保證動作的準確與精密,另一方面又要不停地進行動作,對人體的損耗實在是太大,這些機師一旦發動機甲,想讓機甲完全模擬自己的動作,他們便必須讓身體中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塊肌肉,都時刻處于隨時調動的狀態。

  這個問題在實驗前,一直沒有研究人員注意過,因為所有的人都陷入了一種誤區,認為軍方的王牌機師,可以承受極為恐怖的訓練,對于這種消耗自然不在話下。然而實驗結果證明,如果讓一名機師跑十公里都沒有問題,可如果讓他坐在椅上,不停地收緊腿部肌肉,再放松,再收緊,卻不曾真正地跑動,如此重復數十次之后,肌肉纖維里的乳酸堆積,會達到一種非常恐怖的程度。

  這種負荷,不是正常人能夠承受的。

  在擬真器計劃夭折之前,其實軍方還秘密嘗試過更為先進的操控方法,那便是捕捉機師的腦電波,然后通過電腦加以分析,用以直接控制機甲。

  可惜這個看似可行的計劃,最終也以慘敗而告終,因為學者們發現,他們再次低估了人類自身的復雜程度,尤其是腦部的復雜程度,人類大腦所釋放出的腦電波信號太過紊雜,其中的有效信息片段,頂多只能占到百分之一。

  如果想要成功捕捉腦電波中的有效信息,則需要更大功率的腦電波濾集器,然而…在付出十幾名機師死亡或白癡的代價后,這個計劃再也沒有繼續下去的可能。

  許樂沉默地盯著監視光屏上不停回饋的數據,時不時在手邊的白紙上記下一些關鍵的數值,時間已經悄無聲息地流逝了幾個小時,而模擬生物電流在型材料線的傳輸狀態,他也已經觀察了幾個小時。

  等待數據結果的時間里,他會想到一些事情。在果殼研究所的內部論壇閑話版塊里,他曾經見過一張帖子,用神秘的語氣說道,當初腦電波直接操控機甲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憲章局方面不肯開放芯片技術,在那個帖子的末尾,明顯也是聯邦高階研究人員的發帖者,用哀嘆的語氣說道,在可以想像的幾千年之內,人類使用機器的方式,不可能產生別的方式,只能用那種極沒有美感的手動操作…

  看帖子的時候,許樂一直沉默不語,因為他曾經看過一種很奇異的控制方式,不屬于現在已知的任何方式。

  那是在一年半前的河西州郊區,他藏身于大樹中,親眼見到封余大叔人在機甲之外,卻憑借著那十根不停顫抖的手指,便成功地從機甲中控電腦手中,搶奪了52機甲的控制權…

  那個場景一直在他的腦海中,不曾淡忘。事后細細回思當時的畫面,許樂的注意力一直停留在那些顫抖之中,因為他的體內也有這種顫抖著,洶涌著,噴薄而出的力量。

  戰艦這種巨型存在,許樂不需要考慮,但他一直在想,難道說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封余大叔一樣,將體內的那股能量,傳進冰冷的金屬電元之中,像數據流一樣…成功地控制那些無知無覺的構件武器?

  這是一個極其大膽甚至是荒唐的設想,人類的身軀是血肉之軀,怎么可能產生機器能夠識別的數據流?然而許樂卻越來越相信這個可能,尤其是在昏迷之后,他體內的神秘力量已經與他的身軀融為一體,人生又走上了一條分岔路…

  封余大叔曾經做到過,許樂正在研究探索,如果他也能成功,這必將是人類機控方式的根本性改變。

  實驗室內的溫度極為合適,而無塵級操作間里的溫度濕度更是被保持著一個極為嚴苛的程度內,許樂全神貫注地做了幾個小時試驗,額上卻依然沒有一滴汗水。

  實驗的結果并沒有出乎許樂的意料,模擬生物電流在導線內的傳輸,和一般的電流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是因為電流本身太過微弱的關系,所以損耗率顯得過大,而型材料線,已經是數據庫里能夠找到的損耗率最小的材料。

  眼前的問題在于,許樂所設想的那種情況,用人體的微電流來控制機甲,或者說是控制機甲的芯片組,通過這些實驗看來,沒有絲毫成功的可能性。模擬電流發生器所產生的微弱電流,已經與人體自發的生物電流極為相似,在這些材料上應該沒有問題,可是線路末端的數據采集器,異常冷漠而堅定地進行匯總:電子流沒有產生任何奇異變化,換句話說,無法攜帶任何數據。

  許樂并沒有奢望過用一天的時間,就能解決自己最大的疑問,讓自己體內的神秘力量,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甚至他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或許這一生他都不可能接觸到那個神奇的世界。

  用人體直接控制機器,看上去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命題,然而卻是太過瘋狂的設想。許樂根本不會因為這一時的挫折而灰心,他甚至根本就沒有將這些實驗結果看成挫折。

  許樂取下了護目鏡,露在口罩外的眼睛里微顯疲憊,他打開了操作間的透明門,走到到光屏桌面前,開始再一次快速地瀏覽數據庫里的資料,然后對著一份歷史資料陷入了沉思。

  先前的那些實驗,只是他為了印證心中的疑惑而進行的一次嘗試。雖然失敗了,卻促使他更加堅定了暫時放棄那個瘋狂的想法,轉而研究古董擬真系統的想法,尤其是看到這份擬真系統缺陷的研究報告之后。

  他不能通過體內的那股顫抖——此時暫且將它看作生物電流——來控制機器,但擁有強大神秘力量的他,似乎可以使用已經被聯邦科學家和軍事專家們判了死刑的擬真系統,來直接操控機甲!

  在1區的那些機甲測驗中,在與周玉操控銀色機甲的對戰中,雖然只是最后的那一瞬間,許樂使用了古董擬真系統,只來得及做出了不及半秒的動作,可是他…終究是成功過。

  與當年進行實驗的那些王牌機師不同,許樂使用擬真系統時,所傳遞的指令是通過體內的顫抖力量,那種力量的細微操控,遠不是人類對自己肌肉操控的精密程度可以比擬,而且許樂也不會像那些前人一樣,因為損耗太大而虛脫。

  因為他調動那些神秘力量憑借的是精神,不是神經。除了使用這種力量之后,肚子會變得非常的饑餓這個小毛病,沒有任何問題。

  人體與機器之間指令傳遞的環節越少,損耗便越少,機器實現人類意圖的速度便會越快。能夠使用擬真系統的許樂,毫無疑問擁有了超出聯邦以及帝國當前機控水平的潛力。

  只是擬真系統是如何識別自己體內那股力量?上次究竟是湊巧還是怎么回事?如果體內的力量全部爆發,擬真系統還能清楚地識別嗎?許樂陷入了沉思,手指下意識里輕輕顫抖著,旋即想到自己未來的可能性,他的眼睛微瞇,有一道亮光閃過。(,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夢想島中文    間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