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99章 康熙,快點加派加征吧

夢想島中文    活埋大清朝
🔊點這里聽書
*已支持Chrome,Edge,Safari,Firefox瀏覽器

  聽孔毓圻自稱奴才,康麻子也是一愣,問孔毓圻道:“圣公,朕不記得你抬了旗啊,怎自稱奴才了?”

  在大清朝,在皇上跟前理直氣壯地自稱奴才那可不是一般的臣子能有的榮譽啊!那必須得在旗,得是旗人或是包衣奴才。如果其他人要稱奴才,那多少可有點僭越了。

  孔毓圻連忙叩頭道:“回皇上的話,奴才前年就上了折子請求抬旗了......這是奴才最大的心愿,還請萬歲爺成全。”

  他的話說得誠懇,康熙聽了也輕輕點頭,似乎頗為贊許,不過讓至圣先師的嫡系后人當奴才,還是有點不妥。況且康熙現在是把孔毓圻抬到了和雪域大喇嘛差不多的地位上......康熙可是拜大喇嘛為師的,師傅見了徒弟總不可能自稱奴才吧?

  想到這里,康熙笑道:“奴才就不必了......朕的心愿是可以成為一統天下,并且讓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的圣主,而你現在又是輔佐朕的儒宗圣公,我倆的年紀也差不多,不如結為異姓兄弟吧。以后你稱朕為皇兄,自稱臣弟即可。”

  “奴,臣弟謝主隆恩。”孔毓圻又給康熙叩了頭。

  康熙又道:“圣公弟弟,你以后就別回曲阜了,朕把通州城賞給你當儒宗總壇所在。”

  通州城本是大運河的終點站,是北京城東的交通樞紐。但是通往東南的漕運中斷后,通州就急劇衰落下去了。去年的北京之變后,大量居住在通州的漕工和漕工家眷又跟著楊起龍跑了,沒跟楊起龍跑的也害怕清軍屠城,全都沒了蹤影,所以通州就空出來了。

  孔毓圻當然知道康熙把自己轉封到通州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管束,所以也不敢拒絕,當下表示道:“皇兄,臣弟這就把曲阜的家人都遷來通州。”

  康熙搖搖頭,笑道:“這倒不必,孔林總要有人看著的,把嫡系近支都遷到通州來即可。”

  “臣弟謝皇兄隆恩。”孔毓圻又是謝恩,又是叩頭。今兒他都快變成磕頭蟲了,不過這種日子以后還長著呢!這到了通州,那就是被康熙攥在手心里了,還不得隔三差五的就進京叩頭?

  想到這里,孔毓圻咬了咬牙,捧出了那份請求加派加征的題本,“皇兄,如今偽朱三太孫在東南滅真儒、興偽儒,自稱圣人,還曲解經義,企圖斷我儒家道統!

  臣弟身為至圣子孫,當義無反顧,挺身而出,登高一呼。奈何臣弟空有殺敵之心,卻無殺敵之力,只得代表天下儒生,懇請大皇帝發兵江南,踏平偽儒,斬殺偽圣,禁絕偽經......臣弟也知道如今天下不安,四方不靖,兵費艱難,因此上表請求皇兄向天下深恨偽儒偽圣之庶黎加派保儒護教之費,用以招兵買馬,保教護國!”

  康熙聽完孔毓圻的話,趕忙抑制住喜悅的心情,皺起眉頭問:“要加征?會不會苦了百姓?”

  孔毓圻趕緊叩頭道:“皇兄,若是讓偽儒偽經再發展壯大下去,百姓就真的沒有活路了!臣弟求皇兄以天下蒼生為念,加征加派吧!”

  圣公弟弟一領頭,南書房里面的大臣馬上就跪了一片,全都眾口一詞:“請皇上以天下蒼生為念,趕快加征加派吧!”

  康熙看見大家都這么說,也“只得”長嘆一聲:“那......加多少合適呢?”

  加多少的問題,當然是早就研究好了的。康熙的原則就是不加則已,要加就加夠加足!

  他這些日子仔細研究了萬歷、天啟、崇禎三朝的三餉加派,得出的結論就是加派沒錯,錯在加派得太晚和“添油加派”,沒有一步加到位。

  在康熙這位圣主用“事后諸葛亮”之法進行研究后得出結論,加派遼餉的最佳時機其實是朝鮮之役結束后。朝鮮之役中,遼東明軍折損慘重,李成梁多年經營出來的精銳喪失殆盡。如果萬歷朝廷能在這個時候果斷加派遼餉,不要多加,搞個幾百萬兩發給遼鎮,讓他們把朝鮮之役的損失補上,那就沒后來的事兒了。因為努爾哈赤手下的勇士都去給明朝當兵賺銀子了,他還拿什么造反?

  當然了,現在康熙也已經失去了加派加征的最佳時機,所以他在改革和擴編新軍的問題上不能再摳摳巴巴了......這也是底下一群八旗新軍總管大臣和南書房大臣們的一致意見!

  首席大學士圖海這時上奏道:“萬歲爺,在平西王吳應麒入陜后,不算關外、塞北和甘肅,單說朝廷直轄的河南、山東、淮北、直隸、山西等五省賬上就有田土兩億多畝,一畝加派三分銀子就能有六百萬兩了......奴才建議將包稅的正額也定在三分,再加上丁稅的包稅也該有幾百萬,這樣朝廷每年光是地丁兩稅就能收上一千七八百萬了。

  另外,朝廷還可以在各省、各州府的要道路口廣設稅卡,用雁過拔毛的辦法征收稅金......一年收個三四百萬應該是沒有什么難度的。再加上鹽稅、海關稅、礦稅等各項稅收,朝廷的財入就能維持在兩千兩三百萬了!

  有了這筆收入,朝廷就可以打造燧發之銃,鑄造威遠之炮,再廣募集蒙古勇士,并且嚴加訓練......不出兩年,三十萬新軍亦可大成!”

  康熙還是顯得猶豫,“一畝六分銀子的稅,會不會太重了一些?”

  “不重不重,”圖海說,“如今大清直轄的五省之地上只有二三百萬戶,兩億畝地攤一下,一戶平均能有一百畝田......若以一百畝計,一畝六分,總共不過六兩銀,差不多就是六石麥子的價錢。一百畝地的年產,怎么都在幾十石,交六石麥子怎么算多?”

  康熙點了點頭,道:“的確不多,那朕再饒他們一點,就以百畝六石麥子和百畝六兩銀為稅額,由下面的人自選,納糧納銀皆可。

  另外,地方官府不可以再額外多收了!”

  “皇上圣明!”

  底下的大臣們早知道這個結果,現在都裝模作樣的喊圣明。

  不過話說回來,一畝繳六分銀的稅率其實也不算太重。在一個朝代初期,人口較少,人均土地比較多,吏治也還算清明的情況下,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而當人口增加,人均減少,土地兼并增加,農民被迫承擔較重的田租和高利貸利息的情況下,別說幾分銀子的稅,就是幾厘銀子的稅也會把一部分最底層的百姓逼上絕路。

  當然了,人口多了,這個工商業往往就發達,如果國家能收上足夠的工商稅,那也有足夠的財力維持統治。只是工商稅收起來比較困難,沒有田稅那么好收。

  不過現在中華大地上的明、清、周三朝的人口都不多,除了大明之外,其余兩朝的工商業也不發達,收不上太多的銀子,所以真正決定三朝誰主天下的,就是他們三家誰能把農業稅收好了。

  在這方面,康熙皇帝用包稅人的辦法走了個捷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錢糧搞到手。

  而吳周那邊,則因為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分配,所以在均田上推進的非常順利。無非就是給無田少地的百姓發四川的土地,只要四川的土地沒發完,吳周就能給下面多加點稅。

  反倒是大明這頭最難搞定......

  請:wap.shuquge

夢想島中文    活埋大清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