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623取巧的法子

  唐植桐最終還是聽到了漢江關大樓的《女王萬歲》。

  大樓要報時,而步行的速度又沒有那么快。

  《女王萬歲》又叫《威斯敏斯特》,也叫又叫西敏寺鐘聲,跟攪屎棍老佛爺一家有很大淵源。

  眾所周知,滿清無能,對外開放了很多口岸。

  有口岸就得有關稅,但關稅并沒有真正到過國庫,作為賠款的抵押,一直不是中國人在管理。

  各地方上的稅務司(類似現在的海關關長)絕大多數都是外國人擔任。

  民國時,各地海關蓋起了蓋樓,風格都是偏西式的,報時鐘聲都是用的《威斯敏斯特》,在這一方面都挺默契。

  有人說過,音樂是具有象征意義的。

  唐植桐深以為然。

  一直到66年,所有的報時聲才被《東方紅》代替。

  86年的時候,為迎接攪屎棍的老佛爺訪問滬縣,那邊的海關鐘樓又響起了《女王萬歲》。

  其實這個時期正是某些人狂歡的時候,不僅僅是某些人嘴里“國際慣例”的緣故,所以當時反對聲音并不大。

  滬縣還知道避一避,港縣回歸的時候沒奏樂,并在03年改回了《東方紅》。

  但這邊嘛,呵呵…

  有些人說《威斯敏斯特》廣泛應用于中小學作為課間鈴聲,唐植桐想了一圈,自己沒經歷過這種課間鈴聲。

  剛開始學校窮,校夫帶著一塊手表,卡著點敲鐘。

  鐘是《地道戰》里的那種,鐺鐺一響,不光學校,就連附近的村民都能聽到,聲音能傳出老遠。

  后來,學校經濟條件好了,就換成了電鈴,那聲音也不小,但很急促。

  想到學校里響起的鈴聲,唐植桐又想起了《一分錢》,也不知道姜燁老公那邊有沒有確定錄用。

  如果寫歌稿費高的話,可以試著再跟小王同學合作一把,別的不說,《運動員進行曲》還是很熟悉的,關鍵是這種歌一點忌諱都不會犯,而且生命力非常旺盛。

  取到自行車時,天已經黑了,唐植桐騎著車往招待所走,路上開掛刻了一枚章。

  章呈長方形,材質是木頭的,刻的內容是自己所在片區的郵編。

  調查組來武漢一遭,就是要扭轉這邊郵編普及率低的情況,但就這邊的供應來說,這項工作還是非常有難度的。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做不做的好是能力問題,做不做卻是態度問題!

  唐植桐頭一回跟著部里出差,不想給部里留下能力、態度都不行的印象,就想了這么個歪招。

  寄信人的地方蓋上郵編,雖然對信件的投遞幫助不大,但收件方那邊推廣得力的話,說不定那邊在回信的時候會捎帶手把郵編抄上呢?

  這一來二去的,郵編推廣工作不就展開了嗎?

  “你怎么才回來?食堂關門了,組長讓我把飯幫你打回來了。”見唐植桐進門,趙鑫開口就有些埋怨。

  “謝謝了,有點事絆住了。”唐植桐跟趙鑫笑笑,也不跟他一般見識,把包放下,先去洗手。

  等再回來準備吃飯的時候,忽然想起飯票的問題,問道:“這是多少的飯?四兩?誰付的飯票?”

  “黃組長幫你付的,錢也是。”趙鑫回道,控制著自己目光,盡量不要去看飯盒,這邊提供的伙食水份很大,在四九城算勉強不餓的話,在這就饑腸轆轆了。

  “好,謝謝,我一會去給組長送過去。”唐植桐拿出自己的飯盒,將雙蒸米飯分做了兩份,不是分給趙鑫一份,而是都用開水燙了燙。

  這一路同行,唐植桐沒聞見趙鑫有口臭,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就不大,可以放心用他的飯盒。

  發明雙蒸飯的人是個人才,雖然無法提供更多的熱量,但暫時糊弄一下肚子還是可以的。

  吃完飯,唐植桐又往飯盒里倒了些水,確定飯盒里的米粒都進肚后,才去把飯盒刷了。

  “我去找黃組長。”唐植桐將趙鑫的飯盒還給他,出了房間的門。

  趙鑫在唐植桐走后,匆忙從自己包里又拿出了點心,將今日份放在飯盒里,倒上水泡著吃。

  “黃組長。”唐植桐敲敲門,在聽到里面喊“進來”后,才把門打開。

  “小唐啊,怎么了?有事?”黃瑞豐此時正在伏案寫東西,看到唐植桐后停了手頭的活,側過身來,等著唐植桐的下文。

  “今天有點事回來晚了,謝謝您幫我打飯,這是糧票和錢。”唐植桐先將剛才準備好的遞給黃瑞豐。

  “這事不著急,明天再給我一樣。”黃瑞豐嘴上雖然這么說,但看到唐植桐已經遞到了自己臉前,也就接了。

  “我過來還有點別的事。”唐植桐笑笑,從口袋里掏出印章,展示給黃瑞豐看:“今天下午我出去了解情況的時候,找人刻了一枚章。以后只要是投遞到郵局的,都可以就近蓋上這么個章,就跟蓋郵戳似的。這郵編填寫率一下去就上去了。”

  “你這個點子不錯嘛,怎么想出來的?”黃瑞豐對唐植桐的提議非常感興趣,將過印章在手里把玩著,甚至朝印章哈了一口氣,試圖在紙上印出郵編。

  今天他也下了基層,去的是郵編推廣最不理想的一個支局。

  進門一看,都有人員浮腫了,這種情況下,怎么責怪他們不好好推廣?

  回來以后,黃瑞豐也撓頭,頭疼調查報告怎么寫。

  嚴厲批評WH市局不作為不合適,但自己此行不出點成績更不合適。

  而唐植桐這枚小小的印章適時地出現,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是這么想的,先從寄信人落款處開始普及,讓居民有這么個意識。等那邊收到信,抄地址的時候說不定會捎帶手抄上,這樣一來二去,這邊的郵編普及率就提上去了。”唐植桐看著黃瑞豐用力在信紙上留下個模糊的痕跡,說了自己點子的由來。

  “不錯,不錯,還是你腦子靈活!”黃瑞豐印了一個章,在紙上留下的痕跡并不明顯,臉上帶了笑,對唐植桐非常客氣,一個勁的夸獎。

  黃瑞豐知道唐植桐的根底,已經入了部里高層的眼,前途不可限量。

  “不敢當,我畢竟做過投遞員,算是一點小機靈吧。”唐植桐沒有居功,一個糊弄此次調查、避免部里及當地市局尷尬的小玩意而已,不值當的夸。

  “哎別謙虛嘛,確實不錯。刻這個章花了多少錢?”黃瑞豐對唐植桐發明很滿意,有了這玩意,臺階一下子就有了,報告也好寫了幾分。

  “三毛錢。”唐植桐瞎編了個金額,在四九城找人刻章的時候,人家包工包料才五毛錢,所以唐植桐掂量著估了個數。

  “還行,不貴。明天你再開張票回來,等回頭我找這邊市局,一塊給你報了。”黃瑞豐越看這小玩意越興奮,甚至想好了報告怎么去寫。

  “不用,沒幾個錢。”唐植桐擺擺手,“刻章”的錢就算了,反正也沒費多大事,捎帶手的事。

  “那不行,公事是公事,沒有讓你掏錢的道理。”黃瑞豐堅持道。

  “人家是流動攤位,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在我發現他的那個地方推小車叫賣?我過去的時候有好幾個刻章的,也沒見他給誰開收據。”唐植桐繼續搖頭,不搖頭不行,自己沒有收據啊!

  雖然空間里還有點在工地用剩下的空白收據,但壓根不敢拿出來用,因為上面蓋的是供銷社代辦點的章。

  這要是順跟根兒挖下去,自己的老底可就被刨了。

  “行吧,這事我想辦法解決。坐下說,坐下說。”三毛錢而已,黃瑞豐已經想好了對策,明兒去跟市局讓他們刻章的時候虛增三毛錢就是了,這個章就算市局刻的,從辦公費里出。

  唐植桐依言坐下,并打量了一下黃瑞豐的房間,這邊也是個雙人間,不過現在就黃瑞豐一個人。

  這房間與自己房間陳設一樣,只不過書桌上多了一部電話。

  “你今天下去,情況怎么樣?”黃瑞豐把印章放下,又給唐植桐倒了一次水。

  “不算好。同志們吃的挺差,量也不夠…”唐植桐將信件積壓的事情說了出來,沒說自個去江邊浪了一圈。

  “唉,眼前確實有困難,好在投遞沒有耽誤,還能投遞到位。”黃瑞豐嘆了一口說道。

  “我也在想這個問題,不知道市局能否印或者寫一點標語,在郵局和街道張貼一下,告訴群眾想盡快將信又快又準確的投遞到位,就得有郵編。嚇唬嚇唬群眾,說不定會有效果。如果能在各條胡同口寫上本片區的郵編就更好了。”唐植桐又給出了個主意。

  信件積壓也不全是壞事,群眾肯定也著急。

  完全可以給出個模棱兩可的解釋,就說信件慢是因為沒有寫郵編,分揀、投遞都受影響。

  人啊,就是這樣,只有牽扯到自身利益了,才會積極主動按照給定的解決辦法去執行。

  “這怎么能叫嚇唬呢?這叫宣傳!叫推動!”黃瑞豐笑著糾正道。

  “對,宣傳、推動。”唐植桐也笑著回應道。

  “我看行,明天我跟市局這邊溝通一下。”黃瑞豐應承下來,即便再吃不飽,這事也得抓緊執行!

  調查組還能在這邊待個五六天的樣子,如果這期間帶有郵編的信件占比提升,那調查組就能回去交差了!

  兩人又聊了一會,唐植桐才起身告辭。

  黃瑞豐非常體恤下屬,把唐植桐送到門口,囑咐道:“這邊基礎條件差一點,稍微抗一抗,等咱們回去就好了。這幾天早點休息,節省下體力。”

  “好嘞,謝謝黃秘書。”唐植桐笑著出了門。

  就今天的活動量來說,如果不偷偷加餐,晚上肯定會餓,但回來的路上吃了倆窩頭,肚子里并不難受。

  回到自己的房間,趙鑫已經洗漱完畢躺在了床上。

  唐植桐見狀,也沒再伏案工作,索性也洗洗睡。

  “你餓不餓?”唐植桐迷迷糊糊的,聽旁邊趙鑫問道。

  “嗯,睡著就好了。睡著后能省點力氣。”唐植桐說完,翻了個身,繼續睡。

  這也就是沒有挑床的毛病,若是挑床,出個差入睡就難嘍。

  美中不足的沒有小王同學陪著,雖然才分別兩天,但唐植桐挺想媳婦,這時候如果有軟玉在懷,估計自己會倍精神吧?

  2月7日,星期天。

  調查組在武漢的時間是有限的,調查組不說休息,WH市局的同志們也不好全員休息,所以這邊幾位主要領導都是在的。

  黃瑞豐就推廣事宜去與市局做溝通、安排、部署,其他組員飯后繼續下基層。

  有了昨天的經驗,唐植桐今天索性從支局帶了毛筆和墨水。

  比起粉筆來,墨汁在墻上存在的時間更長,即便是風吹雨淋也不容易變色。

  只要郵編能在墻上存個一年,估計這邊群眾都能記住自己家所在區域的郵編,這是有利于郵編推廣的事,得做。

  這邊支局的同志心里有數,中午的時候拒絕了唐植桐再次換著吃的建議,各吃各的。

  唐植桐吃完水不拉幾的雙蒸飯,看了會柜臺,就又溜了號。

  這回,唐植桐沒有去長江邊,而是去了月湖。

  月湖在當地是非常有名的,相傳伯牙子期就是在這里相遇,然后留下了“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

  這邊還是工業區,早在張之洞辦洋務的時候,這里就建了漢陽鐵廠、兵工廠、鋼藥廠、官磚廠等等,鼎鼎大名的“漢陽造”就是這里出產的。

  眼下月湖的面積很大,有東月湖、西月湖,昨天步行往回走的時候,唐植桐已經都打聽好了。

  打聽的時候,當地的百姓不約而同的往吃的方面想,收了唐植桐的半塊窩頭,一邊吃一邊跟唐植桐細數著月湖里產出的美食。

  除了魚,就屬藕了。

  月湖的藕來源奇特,傳說是古時候一妃子在湖中洗臉,花粉、胭脂落入湖中,天天這么洗,月湖的藕就得了胭脂味,煨湯自帶香氣。

  藕有不同的品種,能從夏天一直產到春天。

  眼下出產的品種叫“洲藕”、“毛節”,不僅供京津,還能遠銷港澳。

  說到這里,窩頭吃完了,路人臉上表情精彩,一方面是為這邊的特產驕傲,另一方面也有這么好的東西卻不留給當地百姓果腹的不滿…

夢想島中文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