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從來不是一個充斥著理想主義的地方!”
太平商業專科學院的教室中,戴著金絲邊眼鏡的教授站在講臺上講課時,坐在教室里的齊偉,偶爾都會把好奇的目光投向遠處。
他齊偉終于考上大學了。
雖然只是商業專科學院,但是按照大伯的說法,太平商業專科學校也是名校,有很多公司的中層都出自于這所學校。
不僅實習可以到大公司實習,而且畢業后,找工作也非常容易。
最重要的是很容易拿到工作簽證,有了工作簽證就可以留在這里,慢慢的就可以申請綠卡。
所以齊偉完全是按照大伯的安排申請的這所學校,不過因為學校沒有什么名氣,而且還是商科。
所以,整個學院里只有他一個來自唐山的留學生。
不過這樣也好。
至少競爭少了很多。
“每個人都有其價值,只要在合適的地方發揮其作用就好!
哪怕是爪哇、菲律賓,甚至孟加拉人——這些地方的人們受教育程度差,而且身上有著各種各樣的不足,甚至可以說是毛病。但是也都有其作用,畢竟,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定義——窮人越多,富人越富,現實世界就是如此。”
什么?
教授的話讓齊偉整個人都愣住了,他愕然的看著臺上的教授,心底甚至有一個聲音在那里翻滾著,教授這是在說什么?這是能在課堂上說的話嗎?
什么窮人越多,富人越富?
這,這個話有點…是他們資本主義說的話嗎?
不過接下來教授的話卻讓齊偉見識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資本主義。
“富人最大的資產并不是豪宅,豪車,巨額存款,也不是文物古董,而是窮人。窮人是富人的資產,說明了窮人和富人的關系,也說明了窮人和富人的地位與作用。
富人最大的財富是窮人。”
齊偉黯然的看著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一下富人,窮人,財富幾個字眼,然后又畫上圈的教授。
他壓根兒就不知道教授為什么會在第一堂課。講述這樣的內容,這完全不在教科書上。
教科書上寫的明明是…絕對不是這個內容。
不僅他是一臉的茫然,教室里的學生也都是如此。他們的茫然中都帶著某種疑惑。
看著一頭霧水的學生們,教授問道。
“為什么富人最大的財富是窮人呢?”
在臺下的學生們大都一頭霧水的時候,一個學生站了起來說道。
“因為富人只需要支付一點錢,就可以獲得窮人提供的服務。
就像我們到到菲律賓旅游的時候只需要花一點點錢,就可以得到優質的服務一樣。
所以對于富人而言,窮人就是最價值的資產。”
教授點了點頭,然后她又繼續說了下去,不過,對于教室里的這些學生們來說,他們壓根兒就沒有真正的體會過這一切。
窮人是富人的最大資產,這一理論是李毅安提出來的,而且他是深有感觸的。
為什么大國的外賣那么方便?
因為勞動力廉價,普通人為了獲得一日三餐,哪怕就是凌晨三四點一樣在工作,所以有錢人只需要花很少的一點錢,也可以在惡劣天氣和凌晨,也一樣能點到外賣,一點也不要擔心會餓著,而實現這一切的,就是大量的窮人——有人經營餐點,有人遞送外賣,這個“便捷服務鏈”本質上是建立在有大量窮人的基礎上的。
而反觀在那些窮人少的國家,大多數人是絕不可能享受到如此方便的外賣的。因為他們每天工作8小時,就可以掙到足以養家的薪水,因為收入頗豐,無后顧之憂,所以,下班了,就沒有人服務了。
一到晚上,即使是富人也無法享受到完全的服務,至于普通人,更是如此。
但是如果有足夠多的窮人,那就是完全兩個概念了。
“…并不僅僅只是商業放置于國家,同樣也是如此。”
“那么,富國最大的資源是什么?
就是窮國!”
“因為窮國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資源,不僅可以提供廉價的勞動力為其生產廉價的產品,而且還可以提供廉價的人力資源,供其享受生活。”
稍微頓了一下,教授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兩個數字。
然后他又一次問道:
“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
看著臺下或是思索或是輕聲交流的學生,教授點到了齊偉:
“這位同學,說一下你的想法。”
“我…”
被點到名的奇偉有些茫然的站起身想了一會兒,他說道。
“應該是富人和窮人的比例吧。”
這完全是瞎蒙的。
“對!”
教授點了一下頭,然后解釋道:
“1:3,這個比例就是富人與窮人之間的最低比例,也就是一個富人必須要有三個窮人為其服務,他才能夠過上相對優越的生活。
這三個窮人并不局限于本國。可以放置于世界,以我們1.7億的人口,我們至少需要5.1億人為我們提供服務,這種服務包括資源性的,也包括生產性的。”
接下來,教授在那里撿石子,5.1億人如何為sEA提供服務,聽著教授的解釋,齊偉想到了他在上政治課的時候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這不就是帝國主義的殖民主義壓榨嗎?
但是聽著教授提到的糧食,礦物,廉價商品等各種各樣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物資時,齊偉的腦海中卻又閃過一個念頭。
或許這也正是這里的人們生活會如此自豪的原因之一吧。
“當然,最直接的服務還是外勞,在我國目前有超過500萬外勞,在各個行業為我們提供各種服務。”
在教授提到服務的時候,臺下已經有一些學生笑了起來,尤其是年輕的男生。
他們當然知道那些服務中包括什么,并不僅僅只是種植園里的勞動力,也不是去清理下水道之類的勞工。而是一些娛樂場所的外勞,他們或多或少的都有過一些接觸。
一堂課的時間并不算漫長,在一堂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教授看著面前的這些學生們,說道 “那么我們的商科生,應該在這個過程之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話音落下之后,教授看著臺下的學生,環視一圈之后,說道:
“并不是你們本周的作業,你們有兩年的時間去準備這個答案,我希望在你們畢業的時候能夠給出一個合格的答案。”
商業專科學院是兩年制的,用兩年的時間準備一個合格的答案,這個答案很復雜嗎?
其實這個答案再簡單不過——就是必須要確保有足夠的窮國!
就像富人必須要確保有足夠的窮人一樣。
答案雖然簡單,但是,有誰能夠在兩年內得出這個答案呢?
對于齊偉來說,第一堂課給他帶來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
老師在課堂上向他傳授的理論,讓他第一次意識到這個地方并不是熟的天堂,在美好生活的背后有著人世間最赤裸裸的一個真相。
而這個真相正是這堂課所告訴他的。
“我就是他們的資產嗎?”
在下課的時候,看著周圍的同學,齊偉的心里不知道為何會冒出這樣的一個念頭。
他之所以會這么想,是因為在所有人之中他是最窮的。
不僅僅他是最窮的,甚至…
他想到大伯回去的時候,請一家小20口人到全聚德去搓一頓,一共也就花了100來塊錢。
這相當于父親將近兩個月的工資,可是在這邊呢?
哪怕就是在學校里勤工儉學,一個月也不止掙這么一點。
“這個資產,指的就是這個吧。”
口中這么說著,齊偉的眉頭越鎖越緊。
這堂課對于他來說。完全顛覆了他的想象,甚至可以說是認知。
因為他從來不曾想到人們可以如此赤裸裸的去用如此極端的話語去談論窮人和富人。
雖然想著這一切讓他的心情變得異常的沉重,但是,很快他整個人卻又都釋然了。
因為他想到了那些知道他要到國外留學的朋友發小,以及鄰居們。所有人看著他的目光都發生了變化。語氣中帶著討好,言語中帶著羨慕。
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呢?
不就是因為這里富裕嘛,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機會出國留學,那么將來很有可能會留在外國成為外賓,搖身一變變成富人。
所以他們才會羨慕自己,討好自己。
想到這兒齊偉同樣也想到了紅子,那個整個街道里同齡男人心里的女神,過去紅子對他是不理不睬的,可是在他將要出國留學之后,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不僅主動找她聊天兒,而且還主動拉著她一起逛街逛公園兒,甚至在他出國的前一夜主動的鉆進了他的被窩。
對他極盡討好的時候,趴在他耳邊只有那么一句話。
“不要忘了我,等回頭,你一定要娶我。”
為什么會這樣?
一堂課,所有的疑問也好,不解也罷。在這一堂課之后,齊偉得到了答案。
或許這才是人間最真實的一面,在想通這一點之后,內心之中,他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此時的心情,而這或許就是人生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堂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