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倚在木桶中,泡著熱水澡,扶蘇看了看雙手和雙腳上的血泡,不禁雙眼有些朦朧,在霧氣的蒸騰下,讓人有些看不清楚。
和墨楚的比斗,扶蘇并沒有在意多少,曲轅犁這樣的農耕利器,扶蘇遲早都準備拿出來,只是,這一次,在墨楚的刺激下,拿出來的有些早罷了。
扶蘇深知,自己若不是好運氣,魂穿到了這具身體之中,就和今日那老丈的兒子們一樣,要么死在歷次戰爭中,要么就是被拉去服徭役,生死不知。
小民百姓的悲哀,今日扶蘇深切的感受到了,也明白生活在這個時代平民的不易。
扶蘇清楚的記得,胡亥登上皇位之后,伙同趙高,其暴虐行徑對比始皇帝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天下百姓本就怨聲載道,胡亥的所作所為更是火上澆油,最終,大秦終于在百姓的怒火中燃燒成了灰燼。
如果自己能夠登上皇位,一定會輕徭薄賦,讓天下百姓都過上有衣可穿,有飯可食,老人不必擔憂子女的生死的日子。
不自覺間,扶蘇找到了一樣名為大義的東西,名正言順的準備對皇儲發起沖擊。
簡叔看到扶蘇的樣子,一雙老眼不禁簌簌流下淚水。
扶蘇是他看著長大的,就如同他自己的孩子一般,以往扶蘇哪里受過這般苦楚,莫說是這等粗重農活,就算是練劍練的累了,也是上好的茶水立即奉上解乏。而那些粗布爛衣,更是見都沒見過。
“簡叔,將我今日脫下來的那套衣裳漿洗干凈,孤要保存起來,記住今日。”
咸陽宮中,一座宮殿內閃爍著燈光,一個宦官小心翼翼的為中年男子掌燈。
嬴政專心致志的在竹簡上批閱大臣送來的奏疏,當最后一卷竹簡批閱完畢,嬴政瞧見外面天色已黑,放下毛筆,伸了一個懶腰。
這些日子,按照扶蘇的方法去調理身體,身體果然比以前精神不少。以往夜里常常失眠,那么多奏章的批閱很多時候都是在勉力堅持,
可今天,一直到現在,嬴政仍然覺得神采奕奕。根據扶蘇的進言,嬴政也改變了飲食習慣,按照扶蘇的囑咐,一日三餐。在此之前,嬴政都是和大眾一樣,一日兩餐,不得不說,這樣的飲食習慣對腸胃負擔極大。
而所吃的食物,嬴政隔三差五的就要求御膳房做一次驅寒嬌耳湯,可不管怎么做,嬴政總覺得差了那么一些滋味,不如扶蘇做的好吃。
至于扶蘇所說的那些山參、蟲草、鮑魚,嬴政已經四處派人去尋找了,相信不日就會有所收獲。
嬴政很期待扶蘇所說的這些珍饈美味有什么樣的奇異作用。
想起扶蘇,嬴政突然朝旁邊宦官問道:“趙高,這兩日扶蘇都在干什么?”
宦官將燈放下,拱手拜道:“啟稟陛下,公子扶蘇前些時日一直在商君舊宅讀書,聽說公子扶蘇已經將以前所讀的詩書都搬走了,一心研讀陛下所賜的商君書。”
面對嬴政,趙高不敢有絲毫隱瞞和欺騙。如果被嬴政發現了,那么迎接而來就是****般的打擊,到時候就會明白什么叫生不如死。
趙高絲毫不考慮自己會不會被發現,在嬴政身邊這么多年,趙高知道,自作聰明,就是自尋死路。
要想活得長久,就要收起他那一副小聰明,恭恭敬敬地趴在嬴政面前,只有這樣,嬴政才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對他更加信任。
果然受過仙人指點就是不一樣啊!
嬴政在心中發出了由衷的感嘆,嬴政發覺受過仙人指點的扶蘇果然比以前順眼了許多,不再是以前滿腦子的仁義道德,以為施仁義就能天下太平的樣子。
“還有呢?”
“奴婢不敢隱瞞陛下,剛剛接到線報,公子扶蘇今日和少府少監章邯去了長安鄉,并且二人還親自在田間勞作。”
章邯?提起這個名字,嬴政倒是有了些印象。皇帝每天接見那么多人,哪能各個都記住?只有一些比較特殊的人,或者說時不時就在皇帝面前刷刷臉的人才能被記住。
趙高這么一說,嬴政立即想了起來,章邯還是他親手送給扶蘇一名賢才,沒有嬴政的暗示,章邯哪有那么快就投效扶蘇,現在看來,這個章邯真的是甚得朕心,而且從奏章中來看,白紙事項進展一切順利,辦事也很牢靠。
“以往扶蘇老是說朕不知民間疾苦,現在倒好,他自己反倒跑到民間去體驗疾苦了!”嬴政嘴角不經意翹起。
趙高不敢接話,現在嬴政對扶蘇印象大大改觀,貿然出言,很容易引火燒身。過往,嬴政不喜扶蘇,自己往扶蘇身上潑些臟水倒是沒什么,反正嬴政也不會給扶蘇辯解的機會。
嬴政只會粗暴的認為扶蘇是在頂撞自己,是在挑釁他帝王的威嚴。可如今,扶蘇的一系列表現,是給足了嬴政面子,極大滿足嬴政的內心。
這個時候,再說那些話,只會適得其反。
趙高明白,自己不是扶蘇,扶蘇再怎么說,也是嬴政的兒子,父子之中始終有緩和的機會,可自己和嬴政就不一樣了,一旦失去嬴政的榮寵,瞬間,自己就會被打翻在地。
宮中宦官盯著他這個位置的不知凡幾,而一旦被貶,就意味著永無翻身之日,誰會記得一個被責罰的閹人?誰又會為了一個閹人,去觸犯始皇帝?
對于趙高來說,機會始終只有一次。
可同樣,既然嬴政父子之間有緩和的機會,也同樣會有決裂的一天,只要看準機會,勝利的天平最終會朝著自己傾斜。
眼下之際,自然是潛身縮首,等待時機。
“啟奏陛下,還有一件事,今日扶蘇公子與墨家墨楚在田間立下契約,三日之后比試,以一時辰為限,誰翻耕的土地多誰便獲勝,墨楚以命做賭,扶蘇若敗,需要賠償十金。”
“哦?”嬴政偏過頭,看向趙高。
“有點意思,到了時間,記得提醒朕,朕也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