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

  開寶十七年,秋高八月。

  敖萊城坐落在鴨子河畔,距離大漢安東都督府城綏化近八百里,地處安東都督府在鴨子河流域間的水上交通要沖。

  原屬契丹遼國所置五國部之一的奧里米部,遼國對東北的統治崩潰之后,也舉旗自立了一段時間,不過只有不到六年的時間,隨著開寶十三年漢軍對東北地區的進一步擴張,為馬仁瑀所攻取,留兵駐守,奧里米部的竊城自立也就成為歷史,在漢軍的兵鋒下灰飛煙滅。

  在過去的幾年中,安東都督府對治下的地域,進行了初步的漢化,更名就是最為直接的政策之一,在秦王劉煦的主持下,將原本帶有本地國、部、族特色城鎮名稱全部換了個遍,原本的奧里米城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如今的敖萊城。

  自從劉皇帝父子定下了對東北地區開發的百年大計之后,東北便徹底掀開新一頁的篇章,迎來一個嶄新的階段。具體負責推動的重任,落到了秦王劉煦的身上,也在遠赴東北兩年后,劉煦正式開始了自己的事業。

  在推動安東治下開發的過程中,劉煦主要在做兩件事,也在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吸引人口,二是肅清治安。

  同樣經過劉皇帝多年的培養,再加自己的努力,劉煦顯然不是庸人,問題看得很清楚。他向朝廷提交的那份東北治理章要,當然是為了建立功績,提高聲望,積累政治資本,但要達到目的,還得做出實效。

  而萬事開頭難,在劉煦眼里,安東都督府治下,最缺兩樣東西,一是人口,久沐王化、心向漢室的人口,二則是治安的穩定。

  沒有人,治理就無從談起來,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所謂的發展開發也就只是空談。因此,在過去近五年的時間內,劉煦最主要的精力也就放在這二事上。

  作為大漢治下自主性最高的地區,在朝廷充分放權的情況下,劉煦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動作。從開寶十三年到十五年,劉煦分三批,共派了上百招民吏奔赴大漢各地,延攬百姓,前往安東開拓發展。

  時至如今,在各地方官府官員的政績考核之中,人口多寡仍舊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而各地的官員,也往往是扣扣索索了,十分嚴格關注乃至控制轄下百姓的流動。

  像當年邊歸讜、昝居潤對荊湖南道進行開發時,也是大范圍地從其他道州吸引百姓,但是,受到了極大的阻力,畢竟那時大漢人口實在不算多,諸道州官員就更加重視加限制了。

  沒有人,官員們管什么,威權又向何人施展,再加上,你湖南要發展,我湖北、淮西就不發展了?.

  不過,面對安東地區此番報不加收斂的大規模攬民動作,諸道州官府都很識趣地沒有設阻,不只是要給秦王殿下面子,還有來自朝廷中樞的指示,這是來源于宰相趙普、太子劉旸乃至劉皇帝的意志。

  移民實邊的政策,朝廷實則一直在堅持,只是手段變緩和了,不再急躁了,也不像當年那么采取強制手段,造成毀家破產著成千上萬的惡劣影響。

  節奏雖然放緩了,但政策并沒有更改,只是邊地吸引人口的難度也越來越高。事實上,這些年大漢諸邊人口的增長,大多來源于自然增長,以及對諸胡部的歸化。另外,便是日益活躍的民間商貿,帶來一定的人氣,但這局限于部分地區,且這份人口是流動的。

  因此,即便有朝廷的支持,各地官府也不受阻,劉煦想要從內地招攬人口,也不是那么簡單的。同樣是邊地,相比于山陽、漠南,安東是偏得不能再偏了,吸引力更毫無可比性。

  哪怕是漠南地區,在十年的漢統之下,“塞上江南”的名氣也隨著南北商賈的口口相傳,越發響亮。

  也有越來也多的人,愿意到漠南闖蕩,不只是稅收政策上的優惠,更有經濟利益在驅動。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的宣傳,都在暗示一點,只要到了塞上,圈一片草場,牧馬放羊,比起種地,就是十倍之利。

  畢竟,不論是馬匹還是羊畜,都是不愁賣的,尤其是羊,羊毛可以用來納衣織被,羊肉則是大漢百姓餐桌上最主要也最受歡迎的肉食,其市場之大,哪怕是一般的愚民也能感受得到。

  再加上,漠南的整體局勢,要更加穩定些,雖說有漠北契丹的威脅,但這么多年,還從來沒見過其南寇,再加上邊境上的陳有邊防精兵,強悍的漢軍就是最可靠的保障。

  而安東那是什么地方,還要在遼東之外,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遼東道就已經是苦寒之所了,那安東就更是不毛之地,充斥著野獸蠻夷的原始蠻荒。

  當然,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這么說,畢竟哪怕到如今,安東地區的開發,也僅限于沿那幾條河流設立的城鎮據點及周邊。

  而更多的人,甚至沒有聽過安東,即便聽過的,也容易同安西、安南搞混,以為是挨在一起的一個區域。

  名氣又小,環境又差,這樣的情況下,安東都督府的招民工作,顯然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困境。

  不過,劉煦也是準備充分,早有打算,也抱定了極大決心。因為吏職人員的不足,他把自己的僚屬、侍衛、家仆,也都分派出去。朝廷每年下撥的一百萬貫,拿出一半,專門用來進行招民與撫民工作,所有在招民吏那里登記的百姓,出發前,就先拿五貫錢的安家費。

  當然,這個過程中,免不了一些招搖撞騙,拿了錢反悔的,結果也現實,安東沒去成,鄉里也待不住,要么被投入刑徒營,要么就流亡他鄉,甚至落草為寇。

  至于政策上則更加開放,劉煦也清楚,按照一般的移民條件,很難打消百姓的疑慮,誘惑力也有限,五貫錢也只是前菜。

  所有移民安東的人,都督府進行授地,按照一人至少一百畝的基礎來算,只要通過都督府下的田籍吏登記確認,那就永久歸屬名下。

  如果一個七口之家,舉家遷徙安東,那么人還沒到安東,就已經可以稱之為坐擁千畝的地主了。

  安東別的東西不多,就是欠開墾的土地多。除了按照一人五貫錢額外發放置屋費之外,都督府還會提供耕牛、糧種、鋤具等生產資料,以供租用,第一個十年免稅,第二個十年半稅,等到二十年之后,都督府才會正常收取朝廷正稅。

  這樣的優惠力度,是空前的,也是誘人的。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動心的人很少,哪怕是不毛之地,哪怕充滿兇險,也耐不住利益的誘惑。

  尤其對于那些沒有財產繼承權抑或只是少量繼承權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改變未來的機會,既有眼前的得利,也有長遠的將來。按照安東都督府出臺的移民政策,那幾乎是要“白養”他們二十年啊。

  同時,安東都督府的公信力或許不高,但秦王劉煦的金字招牌可就不同了,這畢竟是天子的長子,身份最高的他都去安東了,那他們這些小民,又有什么好過慮的,天子總不至于真把自己的親兒子放到一個不毛之地去吧。

  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思,很多人都在招民吏那邊,登記、領錢、準備行囊,然后踏上前往安東尋夢的旅途。

  當然,劉煦也不是什么人都要,按照他的要求,需要的是家室清白的農家子弟,還得是青壯年,廢人是不要的,勞動能力的保障是最基本的。

  至于像罪犯一類的人口,那是另外一回事,安東地區也有專門的流所以及流犯管理制度,像刑徒營這當下大漢的特色產物,朝廷也抽調了幾支遠赴安東,支持開發建設。

  即便如此,經過近五年的努力,安東都督府也在移民上,前前后后也只招攬了不到十三萬人。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

夢想島中文    漢世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