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六十五章 厲兵秣馬謀淮南

  陳端,字子正,廣陵人,乃是青州學宮教授、東海蘭陵人繆斐所舉薦。繆斐則是張嗣招攬。

  當年劉備剛破黃巾、得濟南后,就派張嗣前往長安,希望獲得朝廷承認,董卓給了一個平東將軍的頭銜。

  張嗣歸途中因盜賊阻隔而繞道東海,路上得知劉備破臧洪、雄起青州,索性放慢腳步,在東海郡內搜集人才——訪繆斐于蘭陵,得諸葛玄于陽都,收徐盛于莒縣,獲徐奕于東莞。

  發掘人才,功勞莫大。若非張嗣能力上確實有些短板,絕不會現在才升任平原相。

  繆斐邀請彭城張昭、嚴畯、廣陵張纮皆不至,但廣陵秦松秦文表、陳端陳子正等十幾人被其招至。劉備量才任用,勉強填補了剛得青州、人才缺乏的局面。也為以青州為基,西出討曹,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陳端開始時與秦松一樣暫在青州學宮教習兵法,很快就被劉備調入軍中,擔任參謀。逐漸升遷,如今已是校尉一職,為討逆將軍牽招之謀主。在軍謀司條線中的地位,屬于四軍師之下的第二梯隊。

  軍師將軍:賈詡、郭嘉、荀攸、劉曄,屬于第一梯隊。

  參軍校尉:周林、法正、陳端、陳瑀、賈逵、陳容、宋階、范暉等,屬于第二梯隊。

  牽招聽了陳端之言,連連頷首,命人速送信給太史慈、陳登,提議近期會于東城,面談應對揚州內亂之舉措。

  公元194年九月,牽招與五軍主將蔣欽、馮鼎、應舉、太史慈、陳登會于東城。

  軍中無需繁文縟節,牽招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袁術與孫策隔江相持,然袁術敗勢已顯,若被孫策占據揚州,日后必為后患。我軍如何應對?諸君有何建議?”

  應舉剛接掌魯肅的奮武軍,正意氣風發,首個發言:“孫策勇武,爪牙甚多,不可放任其得根基、據州郡。

  我軍可以偏師襲擊丹陽北部,牽制孫策,使袁術得以長久支撐。待時機成熟,則大軍南下,一舉蕩平揚州。”

  應舉是泰山太守應劭之侄,當年應劭歸降,泰山兵編為兩部,分別以應舉和衛靚為校尉領之。

  衛靚去年就接了劉政的殄寇軍,屢立戰功,成為劉備軍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應舉已比衛靚差了半個身位。

  蔣欽開口道:“袁術成名已久,孫策富有謀略,恐怕不會輕易讓我軍收漁人之利。若果介入揚州戰事,須防孫策奇襲于我。”

  蔣欽的意思是,孫策不會任憑己方騷擾而被動挨打,極有可能與袁術達成默契,率主力掩襲劉軍于江南。加上劉軍又是偏師,若不小心,很可能會被孫策所乘。

  蔣欽不反對出兵揚州,但出兵時機要慎重選擇,入敵境后要全神戒備,不可大意。

  陳登與孫策、周瑜交過手,對兩個后生小子十分重視,直取彭城見其勇,見機急退見其智,年紀雖輕,卻是舉世罕見的英杰。陳登自信歸自信,卻絕不盲目自負。

  他開口道:“公奕之言是也。對孫策周瑜須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我軍目的是孫袁皆疲,不是早早親自下場。

  萬一孫袁臨時媾和,刀尖矛鋒先一致對我,則大不利。

  彼合兵六七萬人,我五軍不到三萬,又久戰疲憊,思欲休整,強驅之入于敵境,必沮軍心。

  淮南、江左河流縱橫,水網密織,迥異于北方平原,又氣候濕熱,風雨頻仍。

  貿然南下,不敗者鮮矣。”

  未慮勝,先慮敗。歷史上陳登“有吞滅江南之志”,是因為他先在協助劉備掌徐州時壯大,后又協助曹操除掉呂布,儼然一方諸侯。從公元194年到公元198年,陳登縱橫于劉備、呂布、袁術、曹操之間,耕耘四五年,實力不可小覷。

  曹操也不得不倚重陳登,加其為伏波將軍,委以廣陵。陳登威行廣陵,“甚得江、淮間歡心”,才有底氣要吞滅江南。并非盲目自大,而是基于實力。

  如今陳登雖有豪氣,但劉備軍明顯無力再發動大戰,不敢不慎。想要以小投入獲取大利益,不可不慎。

  馮鼎則另辟蹊徑,提出另外一個觀點:“孫袁相爭,袁術兵多而地廣,實力看似龐大,不過一驢。

  孫策兵少而精,其實乃一虎。

  假以時日,誰勝誰敗,一目了然。

  若助袁術,反容易被其拖累。

  不如以誅逆賊為名,一舉蕩滅袁術,盡取淮南,然后再拒孫策,將其封堵在江左。”

  寧要神一樣的對手,不要豬一樣的對手。

  牽招又問太史慈。

  太史慈道:“孫策軍紀嚴明,無犯百姓,甚得士民之心,雖敗于睢水,骨干未損,實力猶在。

  若攻曲阿,兵少則未其所吞,兵多則難于運糧。

  某亦贊同銘秀之計,時機成熟,徑滅袁術。豫州與九江僅隔一淮水,非同大江,運糧不難。

  屆時可先對孫策采取守勢,等休養已畢,水師可用,再一舉滅之。”

  劉備原有章進、杜仲等水師,但戰力一般,只能運糧運兵,目的是先解決有的問題。魯肅新組的橫江軍,從荊州重金招攬了水師人才,按照極高標準打造,承擔著橫江絕海、獨立攻擊敵人的重任。

  牽招又與參軍陳端、陳瑀等反復討論,定下方略:

  一,密切關注袁術動態,尤其是軍隊、糧草、布防等情況。

  二、與軍謀司諜曹蔣壹聯系,與其所發展的內線接頭。

  三,蔣欽、馮鼎、應舉三軍預作為攻擊壽春之主力。

  四、太史慈負責從東城南下,切斷長江前線袁軍或孫軍回援或攻擊壽春。

  五、陳登、呂岱負責佯攻丹徒、曲阿,牽制孫軍。

  六、派使者聯系吳郡許貢、會稽王朗,表達支持與合作,給其鼓勁和撐腰,鼓動其襲擾孫策后背。

  牽招將上述方略采取蠟丸密信方式飛騎呈報彭城。

  劉備接到密信,看了一遍,遞給賈詡。

  四個軍師將軍,荀攸在河東,賈詡、郭嘉、劉曄都在劉備左右。

  三人看完后,劉曄先道:“末將以為子經將軍方略極為妥當。袁術悍然僭號,內伏潛流,外有強敵,亡不旋踵矣。扶亦難扶,不如索性滅之。”

  郭嘉也贊同先滅袁術,道:“袁術初入淮南,實力不弱,然先攻陶恭祖、劉正禮不下,又為我軍所敗,老兵損傷,實力大降。

  后雖窮兵黷武,擁兵八萬,其實力還不如初入淮南之時。

  如今其兵力分至廬江、豫章,孫策又叛,袁術實際能掌控的兵力不過三萬人。

  先擊孫策,易造成戰事拖延,若先滅袁術,則可速勝,然后據守長江,以拒孫策。正是上策。

  然有一點不可不防。孫策、周瑜皆非目光短淺之輩,若發覺我軍有滅袁術之動向,說不定會向袁術稱臣媾和,反放袁術與我軍拒戰。

  因此,出兵時機至關重要。”

  賈詡對滅袁術也持贊同,道:“奉孝、子揚所言極是完備,我就不再贅述。

  只提一點,我軍在北線部署重兵,袁本初也抽調燕代精兵南下,如今沮授、閻柔對云長將軍,鮮于輔、審配對子恪將軍,張郃、逄紀對國讓將軍,又對諸胡采取懷柔政策,賂以財寶,引誘諸胡南下。

  雖然界休一戰,諸胡破膽,仍有欲結袁本初向我軍復仇者,派萬騎南下。

  如今袁本初前線兵力高達十三四萬,遠超我軍。

  萬一我軍陷入揚州,須防袁本初蠢蠢欲動。”

  劉備頷首,道:“袁公路僭號天子,本就應予討伐,只是我軍久戰疲憊,力有不逮而已。

  若有速平之機,萬不可失。

  此事重大,有勞賈公親往監護,輔助牽招決策揚州戰事。”

  賈詡領命。

  劉備又與賈詡等討論荊州、益州、關中動向,討論此前方略是否需要進行微調。

  處理完軍事后,劉備召集張昭、華歆、崔琰、毛玠等開會,主要詢問郡試情況。

  崔琰報告有關情況:“二十八郡國已陸續上報通過郡試者名單,吏司、偵司、刑司派出吏員對各郡進行了抓鬮抽查,發現判卷情況合規合法,偶有錯漏,亦非故意,暫未發現有舞弊者。

  目前完成判卷者有潁川、汝南、彭城、東海、沛國、下邳、梁國、陳國、魯國、山陽、濟陰、瑯琊十二郡國。”

  毛玠報告部試準備情況:“按每郡國通過郡試者五十人計算,共一千四百人。驛舍已在動工,預計年底前可以完工。考試將在明堂舉行。”

  劉備去年八月遷治到彭城,就開始在北城建造大司馬府。現在居住的只是臨時府邸。

  劉備親自規劃的大司馬府,主要是作為政事場所,是五州中樞所在,諸司諸曹郡在此辦公。幾乎相當于一座小城。

  設有城樓,下瞰大校場,可用于閱兵。

  進入城門后,左邊是禮、吏、戶、兵、農、工六司,右邊是士、民、警、偵、刑五司,每司有一小院。

  再往里是明堂,占地極廣,雄偉壯觀,內部可容納數千人,作為重要集會之地。

  明堂之北則是軍政、軍謀、軍備三司。

  再往北則是劉備宅院。

  劉備宅院左右櫛次鱗比,是十幾個小院,張昭、華歆、沐并三人闔家居住于此。

  劉備宅院并不比張昭等人院落大多少。

  除了明堂之外,其余建筑均已建成。劉備回彭城后,挑了個吉日,與張昭等人一起搬入府中。

  張昭等開始還以事無先例而拒絕,劉備堅持,道:“茍利社稷,何必先例?例自我開,有何不可?”張昭等只得聽從。

  諸司官吏每日晨至大司馬府,臨暮回家。大司馬府提供午餐一份。

  每十日休沐一日。

  五州在大司馬府高效管理下,慢慢恢復著元氣。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夢想島中文    漢室可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