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五十七章 將士皆疲暫息兵

第三百五十七章將士皆疲暫息兵第三百五十七章將士皆疲暫息兵  劉備破晉陽,殺曹兵四千多人,俘兵一萬。中郎將夏侯惇、校尉丁斐戰死,中郎將樂進、軍師程昱自殺。

  中郎將高覽、程銀、侯選、李堪,校尉車胄、劉秉等皆降。

  太原太守棗祗被俘,不降,暫時囚禁。

  并州別駕、軍師中郎將荀彧雖未自殺,但堅拒劉備征辟。

  劉備將荀彧交給荀攸照顧,待回豫州,放歸家中為民。

  劉備因徐晃阻隔曹操北逃之功,拔之為裨將軍,都督驍騎、殄寇二軍,進逼原平。

  又派使者前去見雁門太守郭缊,曉以形勢。

  郭缊見了劉備使者后,將郭淮叫來,苦笑道:“汝當曹孟德是個英雄,卻落得如此田地。

  如今劉玄德破晉陽,據太原,雄兵數萬。

  今來信要我歸附,汝認為該當如何?”

  郭淮滿臉羞慚,向郭缊跪謝道:“小子不知天下之大,錯認英雄,險些害了大人,請大人責罰。”

  劉備攻曹操入太原時,郭淮曾建議張汛、徐商南下相助。

  張汛同意,但徐商認為曹操明令其守雁門,為曹軍后路,若率爾南下,萬一雁門有變,那就大事去矣,不從。

  郭淮當時嘆息道:“曹公既如此相疑,夫復何言!”悶悶不樂。

  郭缊見兒子情緒如此低落,安慰他道:“汝此前認為劉玄德難以遽破曹孟德,雖然判斷錯誤,但以常理度之,亦無不妥。即是為父,也未料到劉玄德如此了得。

  如今其雖派兵進逼雁門,卻又派使者好言曉喻,當是力已盡之故也。

  袁紹之子、幽州刺史袁熙亦有使者前來。

  則是從劉,還是從袁?”

  郭淮雖然判斷錯誤,但郭缊見他思路清晰,已不將他視作尋常孩童,如今是真情實意地與他討論。

  郭淮道:“小子認為當從劉。”

  郭缊道:“善!”

  派飛騎命原平縣令開城門,納徐晃、衛靚入內。

  同時郭缊親自率兵自陰館南下,迎接徐晃、衛靚。

  徐晃、衛靚北上,與郭缊見于廣武,賓主盡歡。

  徐晃帶著劉備手令,繼續以郭缊為雁門太守,又加平北中郎將。

  衛靚屯兵廣武縣,徐晃經陰館北進,屯兵汪陶縣。

  汪陶以北各縣并不在朝廷治下,為諸胡所據。安排徐晃屯兵此地,足見劉備對徐晃的看重。

  劉備帳下曾專任一方、都督數軍的大將,有呂虔、牽招、田豫、關羽,現在又加了徐晃。

  見曹操被滅,黑山張燕親自來見劉備,表示投效。

  此前司馬俱率黃巾舊部去山中尋張燕,張燕雖盛情款待,也表達了對劉備的仰慕,但未派兵相助。

  司馬俱悻悻而歸,向劉備謝罪。

  劉備道:“此非君之過也。何罪之有。”

  這次見了張燕,劉備見他三十多歲年紀,身材瘦小,但聲音洪亮,氣概不凡。

  劉備責備道:“君來何其晚也?”

  典韋、劉猛、許褚、鮑出等侍立左右,瞪視張燕,殺氣騰騰。典韋等皆雄壯大漢,而張燕瘦小,兩者不是一個量級。

  換了常人必然瑟瑟發抖,跪地請罪了,張燕卻面色鎮定,拱手道:“公方平小患,大憂在東,用武之處頗多,燕今來投,未為晚也。”

  劉備笑道:“聞君有膽略,適相戲耳。”上前執張燕之手,引他入席,就坐在劉備之側,為張燕引見眾將。

  張飛、張遼、關羽、太史慈等已率兵急行南下,其余諸將還在整頓軍隊。

  劉備按職銜高低予以引見。

  第一個自然是奮威將軍呂布。

  呂布瞪著張燕,喝道:“張飛燕,還認得某否?”

  張燕道:“怎不記得?一別兩年,溫侯風采如昨。”

  呂布道:“君有精騎,我善騎戰,君與我可經常親近。”此言一出,引得不少人側目。

  張燕道:“同在大司馬帳下,自當親近。”回答得滴水不漏。

  劉備又引見賈詡、荀攸、周貫、高權等謀士,典韋、劉猛、許褚等將領,雙方互道仰慕。

  寒暄已畢,劉備問張燕意向。

  張燕道:“末將山中可用之兵約有精騎五千,步卒兩萬,另有老弱婦孺五六萬人。愿舉眾從劉公,隨劉公征伐。”

  劉備大喜,道:“君之忠義,我所素知,既有此心,便足矣。

  袁紹跋扈,虎視太原、河東,還需借重君之力,震懾幽冀,庇護二郡。

  君且仍暫駐常山、趙國、上黨諸山谷中,與雁門徐晃、太原臧霸,互為奧援。”

  劉備已任命臧霸兼任太原太守,率威虜軍守太原。

  張燕道:“唯劉公之命是從。”

  劉備命周貫宣讀表任狀,拜張燕為平北將軍。

  張燕大驚,避席固辭。

  劉備抓住張燕雙臂,將他挽起,道:“君存人民,保一方,又舉眾來投,功莫大焉,不如此不足以酬君之功!”

  張燕知道,職位只是虛名,但這體現出的是劉備對他的重視和信任,肅然接受表任。

  對張燕,劉備除了命令撥付一些兵器,提供糧草之外,其余如宣教等,一無所任,對張燕的軍隊編制也沒有任何更改,給予其充分自主權。

  張燕處于太行山諸山谷中,剿滅是不可能剿滅的。即便能剿滅,也要付出極大代價。

  張燕擁眾乃是出于亂世自保,割據一方之心并不強烈。如今他站在了自己這邊,更不能因為苛節細事,而將他推給袁紹。

  送別張燕后,也不等郭缊回信,劉備就急行南下。

  張飛、張遼、關羽、太史慈四軍已先行一步。

  劉備率典韋、劉猛、許褚、司馬俱、李質、馮鼎、周泰七軍繼之。

  張遼是輕騎,最先進入河東,與袁紹所派偵騎猝然遭遇。

  袁紹聽到僥幸生還的偵騎報告遭遇劉備騎兵,敵將乃是張遼,不由仰天長嘆:“何其速也!”

  從翼城撤圍,回至雞林道中,修筑營壘,等待劉備大軍。

  至于直前迎擊劉備,莫說袁紹,連田豐也不敢如此主張了。

  劉備兵力已經逼近袁紹,更何況還挾大勝而來。

  如果貿然一戰,鹿死誰手,實未可知。

  公元194年六月初,劉備與袁紹大軍對峙于翼城之東。

  袁紹兵力六萬。

  劉備兵力五萬。十一軍滿編六萬,太原惡戰,損失不小,實際兵力四萬多人,加上牽招、高順、陳祿三軍殘部五六千人,總兵力五萬出頭。

  牽招三軍與袁紹主力作戰,損失較大,基本上已經半殘。

  劉備派使者去見袁紹,送予書信。

  袁紹展開一看,只見信上大略寫道:

  “…孟德叛君自立,備為君除之。

  不求君德備,為何反舉兵相向?

  今孟德已死,太原已破,君欲乘弊,豈可得乎?

  諸胡破走,張楊歸附,雄兵十萬,欲與君會獵,君敢戰否?

  明日即是良辰,翼城外可為戰場,備靜候君之消息。”

  雄烈勇武之氣躍然紙上。

  袁紹眼角跳動,幾次欲將信撕碎,扔給使者一句“爾要戰,那便戰”,但終于控制住怒火,溫言對使者道:“茲事體大,孤當思之。使者請先去休息,待定后再通知使者前來。”

  劉備使者昂然隨袁紹士兵出帳。

  袁紹將信遞給田豐。

  田豐看了書信,皺眉思索:“劉備剛平太原,人馬皆疲,此必虛言恫嚇。然其當知我軍必可將其看透,卻為何還出言挑釁,不怕弄巧成拙么?”

  對袁紹道:“劉備軍疲,確然無疑,其利于速戰,不利于久持。

  我軍已盡有雞林道之險塞,可以少駐軍于此,時時出兵襲擾河東。

  河東若疲,劉備安能保住雁門、太原?

  我軍自可抽調兵力南下河內,助沮公破魯肅,奪兗州、河南。”

  袁紹臉色變幻,思考良久,嘆道:“元皓之計固善,然我軍亦連年征戰,疲憊不堪矣。

  且幽冀凋敝,百姓不免于饑寒,孤常深以為憂。

  若再與劉備相持經年,莫說百姓,恐怕連將士也將乏糧。

  孤深知若不遏制劉備,其必翻然翱翔,后必為患。

  非不愿,實不能也。”

  田豐也陷入沉默。

  幽州還罷了,袁紹是以武力削平了幽州,將大姓順勢蕩滅不少。冀州卻是和平接收,士族大姓之所以支持袁紹,乃是因為袁紹承認其田連阡陌、實主郡縣的現狀和利益。

  冀州,乃是袁紹與士族共治。

  袁紹不得不拉攏中山甄家、安平郭家等,為其子袁熙聘中山甄氏幼女甄宓。甄宓年才十二,年紀尚幼。雙方只是定下婚約,待甄宓長大后再完婚。

  袁紹名為幽冀之主,其實并不能事事自決,其所掌控的權力遠不如劉備。冀州雖強,其資源袁紹卻無法任意調動。

  袁紹又事事模仿光武帝,以寬仁為先,更下不去手去整治豪強、抑制兼并。

  連年征戰,士族豪強還可支撐,幽冀小民已是貧困不堪。

  劉備打不下去,袁紹也打不下去。

  雙方的相互恫嚇,終究無法持續,最終還是要回到談判桌上來。

  公元194年六月中,劉備與袁紹在翼城會盟,正式全面停戰。

  雙方以實際控制區域為界,將并州、司隸進行了分割。

  劉備得太原、雁門、河東,袁紹得上黨、河內。

  上黨乃高地,可俯窺太原、河東,讓劉備不得不在兩軍留守重兵。

  雁門亦高地,可威脅代郡、常山,也讓袁紹如鯁在喉。

  這種態勢決定了和平不可能長久維持,戰事必然會在并州重新燃起。

  相關推薦:

夢想島中文    漢室可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