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放縱de笑”兄弟打賞588起點幣,“asdqwe875”兄弟打賞了200起點幣。另外那個“牟”字不能連起來上傳,大家知道中木縣的“木”就是那個“牟”字就行了哈。——————————————————————
二天之后的傍晚時分,龐大的隊伍來到了一處地界,劉辯在馬車中向前面的黃忠問道:“黃將軍,前面是何去處?”
“太子殿下,前面到了中木縣地界了,該處的縣令、縣丞、縣尉等屬官和地方官員均已經在前方迎接太子殿下大駕了,同時他們已經準備好了食物,并為難民們提供了過夜的地方。”
“中木縣?”
劉辯聽到這個地名時一愣,他覺得非常熟悉,但是仔細去想卻想不明白,似乎是聽說過,有一點印象,不過具體是關于什么事情的,他卻一時間想不起來,畢竟那是他穿越前的記憶。
“那咱們先去見見他們吧,派人告訴后面的隊伍,就說馬上就有吃的了,讓他們稍微快一點上來。”
劉辯想不清楚,于是只好暫時將事情放在一邊,帶著黃忠等人先迎向了中木縣的官員們,他相信聽到有吃的東西,后面的難民隊伍會很快就趕上來的,這是他的經驗。
“下官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看到劉辯過來了,中木縣的官員們早已經跪迎于地上,齊聲高呼著,而且他們后面還跟著不少的地方官紳,一個個都幾乎爬在了地上,只看到一群高高抬起的屁股。
“咳,都平身吧。”劉辯想笑得很,不過還是忍住了揮了揮手說道。
“謝太子殿下。”
眾官員紛紛爬了起來,不過他們都不敢正眼看著劉辯,而是恭敬地微微低著頭,用眼角的余光去觀察太子劉辯,而且只敢看一眼二眼,不敢盯著久看。
“大家抬起頭來,我知道你們想看看本王是什么樣的,那就好好地看看,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劉辯一直覺得這中木縣似乎有什么東西是自己應該抓住的,不過他現在想不起來,于是就仔細地觀察著中木縣這些官員們,發現其縣令長得斯斯文文,而且身上有著頗重的書卷氣息,看來也是一個儒家士子。
“大人就是中木縣的縣令?”劉辯聲音溫和地問道。
“不敢,稟太子殿下,下官正是。”
“大人叫什么名字?”劉辯心中一動,因為他覺得此人有些不凡,與其他的官員站在一起,有種鶴立雞群之感。
“下官名叫陳宮。”
“你就是陳宮,字公臺,東郡東武陽人?”劉辯立即一驚,心中想到了三國之中一個著名的賢才。
“太子殿下也聽過下官之名嗎?”陳宮聽了也是一愣,沒想到太子殿下對他的情況這么熟悉。
“本王曾經聽人說起過陳大人之名,乃天下間的名士,故而略知一二,沒想到今天能夠遇到陳大人,實在是非常難得的事情呀。”
劉辯立即大喜,他想起了三國之中,曹操刺殺董卓不成逃離了京城,就是在中木縣被人抓住了,后來陳宮放了他,并且愿意跟他一起起事,只是路上再提錯殺了呂伯奢一家,還說什么“寧可我負天下人,也莫要天下人負我”,結果陳宮不齒曹操的行為,就離開了他另投他處去了。
之后,陳宮輾轉到了呂布的手下,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謀臣,曾經相助呂布奪取過徐州,但是后來呂布不聽他的建議,才有了白門樓的悲劇,而曹操后來再招降陳宮,他也堅決不愿意投降曹操,寧死不屈,留下了千古美名。
“太子言重了,中木縣眾多官紳齊心協力,準備好了食物和大棚供路過的百姓所用,只是本縣物產不豐,老百姓的生活也有限,做得不好的地方還望太子殿下批評。”
“我相信陳大人的能力,絕不會讓本太子失望的。”劉辯跟著陳宮及中木縣的眾官紳一起去查看了他們準備的食物和大棚,發現非常地不錯,所以心中的想法更加地堅定了。
晚上的時候,等到難民們都吃過了飯休息了之后,劉辯才在黃忠的陪同下來到了中木縣衙,與眾官紳一起用過了晚餐,但是最后將陳宮叫到了他的書房去。
“陳大人,久聞你飽讀詩書,胸中頗有才識,今日見到了中木縣里老百姓生活安定,街道兩旁商鋪林立,可知此言不虛,陳大人治理有方呀。”
“太子殿下過獎了,下官陳宮不過是做了點小事情而已,當不得太子殿下如此贊譽。”
“陳大人,本王想聽聽大人對當今天下形勢的看法,請大人不必拘謹,談一談吧。”劉辯笑了笑道。
“太子殿下動問,下官愧不敢當,管理一縣之事已經有些匆忙,哪里裝得下天下大事呢,殿下恐怕問錯人了吧。”見到劉辯問起這樣的問題,陳宮一愣,馬上就拱手說道。
“大人這樣說,其實正是成竹在胸的表現,因為如果大人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恐怕在本王面前早就侃侃而談了,以便贏得本王的好感。其實陳大人不必擔心什么,本王剛剛入主東宮,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東宮班子,所以希望陳大人能夠跟隨本王入東宮任職,以后等到本王榮升之時,陳大人就會是朝廷重臣,一腔才學就不會在這中木縣里白白地浪費了,大人意下如何?”
陳宮聽了更是一愣,沒有想到太子劉辯能夠清楚地看出他的心思,而且更能夠直接地向自己提出招攬,于是不由得仔細地打量了一翻劉辯。
因為劉辯年幼,所以盡管他貴為太子殿下,但是陳宮也沒有想過他能夠給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此時劉辯所說的話,已經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太子殿下為何相信下官不是一個平庸之人呢?”
“因為我的老師是蔡邕大學士,我跟隨老師學習,從老師的身上感受到了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所有的氣質,他們才是天下真正的賢才,才是一心為國家為百姓著想的,不像其他那些為了名利而蠅蠅茍茍的朝廷大臣。而在陳大人的身上,我就發現了作為一個真正的讀書人的氣質,所以相信陳大人是一個心有百姓心有國家的忠直之士,這正是劉辯以后治理天下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