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

  馮雙禮派來的使者來頭很大,乃是大西軍四王子之一、永歷朝廷追封的延安王艾能奇之子艾承業。永歷二年,大西軍入滇之后,艾能奇遭遇當地土司祿萬鐘時的埋伏,中毒箭流血不止,藥發死于道。艾能奇死后,部下便由其子艾承業接掌。

  艾承業帶來了馮雙禮向唐監國的上表,并請派督師。上表,表示馮雙禮和建昌諸將改奉唐王為正朔,請派督師則是向周士相表明他們對于唐王政權的赤誠擁護之意。

  馮雙禮部一直是由晉王李定國指揮的原大西軍,現在該部轉奉唐王正朔,表明大西軍之中除了晉王和鞏昌王及那些投降吳三桂的將領外,余下仍堅持抗清的將領都已拋棄朱由榔,轉而團結在以唐王為首的抗清大旗之下。

  周士相關切的詢問了艾承業有關建昌一帶明軍的情況。艾承業并未有所隱瞞,亦未有所夸大,實言慶陽王麾下現有兵將三千余,武功伯王會麾下有兵千余,他本人手下也只兩千余兵,另建昌一帶還有鎮守總兵王偏頭等將三千多兵,總兵力不過萬人。

  艾承言坦言當日慶陽王馮雙禮聽聞朝廷放棄昆明后,深感南撤往滇西乃是死路,所以帶領他們入川,原意是和川中的十三家會師,重新開創局面。但因夔東兵兩攻重慶失敗,導致慶陽王和他們不得不在建昌停滯,因實力單薄,難以有大的所為,不少將領都有所動搖,直至聽說夔東兵沖入了湖廣,南都又被太平軍光復,這才轉而重拾信心,不斷襲擾清四川巡撫高民瞻部,陸續收復了一些失地。不過建昌一帶貧瘠,所以建昌明軍還是缺衣少糧,無法承擔更大的任務,甚至都無法組織一次像樣的攻勢,只能小打小鬧,采取敲邊鼓的方式牽制襲擾四川清軍。

  艾承業道慶陽王一直有意派人聯絡太平軍,但苦于沒有機會,這一次貴州清軍突然大舉西撤入川,川中清軍防線為之動搖,出現不少缺口,這才得以遣使入夔東出湖廣。

  “慶陽王本意親來南都,然建昌需他坐鎮,故便由承業前來見來。慶陽王特意讓承業轉告,還請國公恕他不能親來之罪。”

  周士相當然知道馮雙禮這肯定是客套話,再怎么說,周士相眼下還是粵國公,馮雙禮卻是郡王,世上可沒有郡王請國公恕罪的道理。而且馮雙禮派艾承業前來上表奉唐王,最大的目的只怕是獲得太平軍對于他們的支援,而非真的要改聽周士相的指揮。那請派督師也不過是個象征,周士相不可能真向建昌派去督師,反而要等唐王至南都登大寶后,以新皇名義重新冊封馮雙禮等人,以他們所舉之官任職地方,而不是根本夠不著,卻還要去指手劃腳一番。

  果然,艾承業接下來便是提到了能否請太平軍出師至夔東攻打重慶,建昌方面從川南發起反攻,拿下重慶,再圖成都,這樣可取全川,一舉將吳三桂鎖死在云貴。

  這個請求讓周士相暗自搖頭,眼下太平軍的主力要對付順治的江北大營,根本沒有能力組織入川的攻勢。廣西和湖南現都是采取守勢,哪怕多尼從貴州撤走,周士相也無意奪取貴州,更無意繞道湖北去打四川。

  軍情司沒有送來吳三桂反正的消息,艾承業也道多尼領滿蒙軍隊撤入重慶后,貴州和云南的一些聽令于吳三桂的清軍也沒有向多尼部發起進攻,甚至對于滿蒙大軍的突然撤離也感到惶恐不安。可想,多尼放棄貴州的原因并非是因為云南的吳三桂反正。

  慶陽王馮雙禮和武功伯王會猜測,多尼領大軍入川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因為貴州無糧可食,另外就是東南發生的巨變,清廷急需這支滿蒙重兵回到北方,看家也好,用于江南戰事也好,總比困在云貴的要好。

  這個判斷和周士相不謀而合,他也認為多尼突然撤走的原因就是兩個,一是無糧可食,二是回鎮北方。

  但周士相也絕不排除吳三桂可能在某些方面讓多尼感到忌憚,這才率部撤走。聯想到洪承疇給洪士銘的那封家信,周士相不由冷笑起來,吳三桂這老小子也真是有趣,這邊給自己添堵,那邊多尼跑了他都不豎反旗,可見這老小子太過憂柔寡斷。

  想前世歷史之中,“三藩之亂”時,吳軍一鼓作氣從云南打到長江邊,南中國連同西北幾乎盡反,北方的康麻子急得團團轉,江山可謂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可這老小子卻硬是不過江,結果讓康麻子有了喘息之機。清軍利用吳三桂給出的幾個月時間穩住了陣腳,戰事成了僵持,最后吳三桂一死,吳軍便分崩離析了。

  結合多尼跑,吳三桂還是不肯反正放手一搏這事,周士相斷定吳三桂現在就是在觀望,等著自己和福臨分出勝負再行押寶。

  周士相和張長庚有談過吳三桂,張長庚認為吳三桂若真是野心勃勃,想趁亂獲取最大的果實,那么他的機會只有一次,要么便是立即北上入川,突破滿清的漢中防線,攻入陜西;要么就是打破太平軍的湖廣防線,沖入湖廣。如果他不這樣做,只在云貴傻等江南分出勝負,那他最后就是等死的局,最好的結局不過是依舊臣服于明或清。

  張長庚認為吳三桂這個人性多疑,做事怕損實力,瞻前顧后,總想得到最大的好處,卻又不愿全力一搏。這種人,為鷹犬可,想自做主卻難。眼下他面臨的就是決定其部未來戰略生死的局,壓根容不得猶豫,容不得他在那傻等。他現在應當馬上趁多尼逃跑,率部拿下貴州,然后立即入川,攻打保寧、漢中,奪取西安,占領潼關。這樣吳軍東可出山西,南可下河南,甚至有望比太平軍更早拿下北京,成就大事。畢竟,順治大軍被太平軍吸引在揚州,多尼那兩萬滿蒙兵馬經這千里逃奔,還能有多少戰意和戰斗力?他現在不動手,還待何時!

  兵貴神速,清廷現在完全顧不了川陜,多尼又率軍逃跑,這絕佳機會擺在吳三桂眼前,他還縮在云南癡等東南分勝負,真是愚蠢透頂。

  周士相認同張長庚所言,他若是吳三桂,早在南都光復之時就對多尼下手了,然后一刻不停直入四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陜西,兵出潼關。他才不會停,要知道陜西和云貴之間有四川險路阻隔,交通運輸極其不易,若取陜西后不全力東進奪取北京,那在陜西的大軍和在云貴的兵馬就是首尾不能相顧。顧此失彼,最后的下場無外乎第二個劉文秀,從蜀道撤退,損失慘重。

  張長庚又分析吳三桂若不入川奪陜西,還有第二條路走,那就是打出永歷的旗號,以永歷名義收編四川各部明軍,然后不走漢中,而是以重慶為節點,走明軍實力較弱的三峽防線出湖廣。

  三峽、興房一帶都是十三家的闖營部隊,兵員素質較低,主力又集中在武昌、河南一線,故三峽雖是天險,反更易突破。只要出興房、兵出夷陵,湖北的襄陽、隕陽、鐘祥一帶唾手可得。江水雖急,只要有大船就能順流運輸,遠比陸路方便。然后主力攻擊武昌,偏師側擊湖南,太平軍在湖南就湖南巡撫趙四海手下兩三萬人馬,根本扛不住吳三桂麾下的十幾萬大軍一擊。

  如此一來,奉永歷為主的吳三桂就能坐擁湖廣,虎視江南,如當年左良玉一般,只不過偽太子變成真皇帝永歷,弘光變成唐王,而周士相就是四鎮。周士相能夠解決清軍的江北大營還好,那樣就能如同當年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對陳友諒,在南昌、九江、鄱陽湖一線決戰取勝了。

  誰勝,誰就有資格北伐徹底消滅滿州,恢復中華!

  換言之,若周士相解決不了江北的清軍大營,那么在兩面大軍的夾攻之下,能退回兩廣喘息就是最好的下場了。

  周士相的選擇不多,吳三桂卻能選做李自成或左良玉。周士相當然不能讓吳三桂放手一搏,不管他選擇哪條路,對自己都是最大的威脅。但眼下,他發現自己并無好辦法應對吳三桂,他現在不僅要應對江北大營,還要著手恢復閩浙,對吳三桂還真有些鞭長莫及。最重要的是,他必須馬上把唐王送上皇帝寶座,不管朱由榔是不是落在了吳三桂手中,都得讓他的價值減少一半。

  大不了就是三國,一清兩明。

  周士相不擔心自己成為孫權,因為眼下中國的精華之地不在北方,而在南方!

  吳三桂若入川走陜西,周士相夠不著,但是卻能阻止他入湖廣。于是再三思慮之后,周士相對艾承業道,他將會派一支兵馬前往湖北,和忠貞營一起鞏固三峽防線,但鑒于眼下江北有清軍主力在,他無法組織對重慶的攻勢,希望慶陽王他們能夠理解。周士相承諾,一旦解決了清軍的江北大營,他必定會對慶陽王做出有效支援。

  最后,周士相請艾承業留下幾天,唐監國不日就會到南京,到時,他將與南都文武合請監國登基。(

夢想島中文    漢兒不為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