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來,峽江水陸道沿線道路、碼頭都得到全面修整,水上的航道也得到專人勘測,驛站的數量更是不斷增加。這使得成都與江陵兩城的信息傳遞,較之往年快捷許多。
雷遠本人離開成都沒幾日,他啟程折返交州的消息已經到了江陵。
而就在駐軍宜城的關羽接到文書時,同樣內容的一份副本則隨小舟沿江而下,順風順水地到了柴桑。
昔日赤壁戰前,吳侯曾屯兵于柴桑,意圖坐觀曹劉成敗。到赤壁以后,江東的勢力向荊州方向延伸,越過西塞,而以樊口、夏口乃至陸口、巴丘為兵力囤積之所。
近兩年來,因為荊州方向的江東勢力不斷收縮的緣故,原本駐扎在巴丘和江夏兩地的江東兵馬數量漸少,轉而再度回到西塞以東、以靠近彭蠡的柴桑。此地的駐軍統歸在吳侯孫權的直接管轄之下,通常被視為江北皖城守軍的后繼。
原本各自控制相當兵力的漢昌太守魯肅和江夏太守孫瑜,由此權柄漸漸旁落。而代表吳侯掌控柴桑駐軍的呂蒙,雖名位上只是偏將軍,卻儼然成了江東武人的核心。
此時呂蒙打開帶著潮氣的文書,將之攤在案幾上。江上霧靄彌漫,浪潮洶洶,通過輕舟急送文書,保存得再怎么妥善,也難免沾一點水。好在筆墨并未洇開,文字看得很清楚。
“關羽雖然起兵北上,雷續之卻要回交州了。”他說。
呂蒙是孫權親手提拔的將領,先后參與了江夏、南郡等多地戰事,屢建功勛。周郎任南郡太守時,以呂蒙、甘寧并為左膀右臂。后來江東與劉備軍作戰,駐在荊州的江東將領敗死數人,惟有呂蒙雖敗而能自保,實力猶存。
后來呂蒙回到建業,作為孫權直屬將領參加了攻打江淮的戰役,并擔任升城督直接指揮攻取皖城。他以巨舟直抵城頭,兵分五路突進,只一日便奪下皖城,進而掃蕩了整個廬江郡,得男女數萬口。
憑此功勛,呂蒙隨即得到吳侯以前所未有的重任相托。
雖然以陸議為首的江東世族在短短兩年內不斷招攬、迫降境內山越諸部,使兵力擴充數倍,但呂蒙仍是柴桑諸軍之首,代表吳侯全權負責這場綢繆許久的攻勢。
此時呂蒙在一座僻靜廳堂中閱覽文書。廳堂中燈燭搖曳,光影映照在呂蒙的臉上,只見他面如鐵石,毫無異色。
呂蒙將文書轉交給身側一人:“伯言請看。”
由車騎將軍令史轉任定威校尉的陸議接過文書,沉吟片刻:“此刻荊南無事,雷續之按照正常腳程行路,無需急促。所以,這份書信到我們手里的時候,他應當身在巴郡。”
“是啊。”呂蒙點了點頭:“從巴郡行船至宜都,用不了幾天。要從宜都折返蒼梧的話,早先此人在樂鄉打通了洈水故道,船只可以直放岑坪,再轉陸路到零陵,至蒼梧…也用不了多久。”
“直接以船只沿江入湘水不是更快些么?”坐在更下首的一名威武大將道:“我方不妨調精銳水軍埋伏在湘水水口,一舉誅殺其人,掃清大患!”
呂蒙搖頭:“公績,此人在荊州西面素有經營,不會轉而走湘水沿線的。他一定走陸路,從峽口到樂鄉,樂鄉到岑坪,然后穿過零陵。”
陸議以指節敲了敲案幾:“零陵太守習珍,乃是雷遠的妹夫。零陵郡與交州的協作極其密切。雷遠到了零陵,便與身在蒼梧無異了。”
被喚作“公績”的,乃是呂蒙的副手,蕩寇中郎將凌統。與呂蒙一樣,他也是吳侯一手提拔起來的軍中健將,是親信中尤得親信者。
凌統皺眉道:“便縱他入交州又如何?交州軍要北上,可行的通道無非嶺南三關和靈渠。我們先取零陵、桂陽,調集重兵南向阻截,難道他還真能夠翻山越嶺,與我方的大軍敵對?”
呂蒙和陸議對視一眼。
“此人無論身在何處,都特別注重道路橋梁的休整。他治交州三年來,南嶺險隘多已化作通途,足以承載大軍。何況,廬江雷氏本來就是橫行于江淮山險的賊寇集團,翻山越嶺,正是其所擅長。”
呂蒙是曾經與雷遠交過手的,對此人著實戒備,當下再度搖頭:“不能讓他聯系上自家的部曲,如有可能,應當將之堵在峽江以西!”
“既如此,就只有搶先發動了?”
廳堂中靜了片刻。
呂蒙起身在廳堂中走動幾步,陸議依舊安坐。堂外夜風悄寂,堂內燈火飄搖,為他們兩人映照出或長或短的影子,貼著墻頭往來搖曳。
關系如此重大的決定,其實施日程竟然要因為荊州方面某一人的行程而變,這簡直有些荒唐,令每個人隱約都有不快。但無論如何,勝利才是最重要的。為了勝利,所有人已經做了太多的努力,決不允許在這時候出現疏漏。
半晌之后,呂蒙沉聲道:“成都那邊,早不動,晚不動,偏偏在這時候讓雷遠回來。不是說,副軍將軍寇封與之爭權,已將之摒除出荊州、交州一線了么?他何以忽然回返?我在想,我們是不是在哪里露出了蛛絲馬跡?他們是不是已經有所懷疑?他們是不是已經做了應對的準備?”
他眼神炯炯,注視陸議、凌統。
陸議徐徐道:“這是事關國運的大政,我們已經謹慎之極。此前縱有一鱗半爪的情形落人耳目,當不至于顯露于荊州。雷遠匆匆趕回,當屬成都那邊既定的策略,認為關羽北上后,應有重將掩護荊州。但他們斷料不到我們做了如此的準備,下了如此的決心,他們就算有常規的準備,絕不可能應對我們蓄謀已久的雷霆一擊。”
呂蒙沉吟不語,示意陸議繼續。
陸議便道:“問題是,我們集中的力量越來越大,兵員、物資、糧秣、船舶的調度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就算再怎么盡力,終究會到難以遮掩的時候。何況,各項方略既定,再等下去徒生變數。”
呂蒙默然止步。
“時不我待啊…那就不等了?”
陸議欠身道:“是該發動了。越快越好!”
凌統也道:“不等了!”
“好。便通稟吳侯,明日發兵。”
呂蒙從腰間拔出短刀,握住刀柄,將鋒刃刺在案幾上。
他環顧身邊數人,沉聲道:“我本貧家,賴吳侯厚恩而得富貴,粉身碎骨,難以回報。此番江東之眾悉師而起,我與二位既任前部,當不惜乘危履險,卷甲長驅,指臨江會。為我主拓境開疆,立南夏之基業,建不朽之功勛!”
凌統鏗鏘拔刀,一刀將案幾劈成兩段:“愿隨子明建功立業,卷甲長驅,指臨江會!”
陸議也拔出腰刀。他素日里喜著文官袍服,腰懸長劍,但這時候,他已經換了一身輕便甲胄,腰間的珍貴名劍也換成了一把江東將士慣用的繯首刀。
但他并沒有如呂蒙、凌統那樣大聲奮呼,反而問道:“雷續之就算被阻在峽江一帶,也不可小覷。此人善戰,須得勇將匹敵。仲翔,之前說定的那件事,不會有變動吧?”
廳堂中原來還默默坐著一名中年文官。
聽得陸議詢問,他從容道:“有曹公親筆書信,有司馬仲達隨我主同行,此事必定順利。”
“好。”陸議把腰刀刺在案幾上。
一陣風卷入室內,燈火搖晃得愈發猛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