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八十八章 跨國珍味

  世人常用世事難料,變化無常來形容生活。

  如今的米曉冉對于生活的感觸就是這樣的。

  想當初她在京城的時候,是絕對沒有想到自己會和趙漢宇認識的。

  倆人認識之后,她也絕對沒想過自己會和趙漢宇結婚。

  當她出于功利,選擇借助婚姻的跳板達到出國留學的目的。

  同樣沒想過,自己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之后,所需要面對的局面有多么復雜。

  實現理想的難度,需要克服的困難,竟然統統遠超自己的預計。

  然而恰恰在她的學業遇到最大的障礙和坎坷,倍感沮喪的時候。

  卻又驚訝的發現,丈夫為了幫她實現理想,做出了難以想象的自我犧牲。

  她真的感動了!

  也真的心動了!

  誰能說這不是真正的愛情呢?

  從這一刻起,她開始意識到生活的真面目,或許就是讓人永遠在失望與希望間轉化,在悲和喜這兩種情感中變動。

  事實證明,她的感悟沒錯。

  因為接下來,就連趙漢宇這天中午帶她出去吃的一頓思鄉飯,也堪稱好事多磨,充滿了峰回路轉的戲劇性。

  他們去的餐廳叫“槐香居”。

  地點并不在曼哈頓的老唐人街,而是在皇后區的法拉盛。

  1984年的法拉盛,還沒和紐約市區合并。

  遠沒有幾十年后的紐約第二大華人聚集區的氣象,此時僅僅是皇后區的一個北方小鎮。

  華人所占的比例差不多只有當地居民的兩成左右。

  這里的建筑更低一些,更像是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

  而且這里的華人居民,大部分都是解放前后才來到美國的新移民。

  人員結構遠比廣東人和福建人為多的曼哈頓老唐人街更為復雜。

  不過正因為這樣,這家餐廳的菜肴風格,才有別于曼哈頓唐人街主流的粵菜、閩菜,屬于美國非常少見的川魯風味。

  米曉冉進入餐廳之后,感到越發的驚喜。

  裝修居然是最地道的傳統古典風格。

  木桌、木椅、宮燈、屏風、茶盞、銅水壺,恐怕京城的老字號也沒有這么全乎的。

  菜單也和國內飯館里差不多,沒有什么“李鴻章雜碎”、“左宗棠雞”這些中西混合的假中餐,就像餐廳名字流露出的北方味道,讓她倍感親切和期待。

  所以哪怕聽侍者說話,意識到這家店大概是寶島同胞開的,她的政治警惕性也提不起來了。

  發自內心的為自己終于能用普通話與人交流而欣慰暢快。

  但唯獨不好的地方,在于這里的消費水平實在不低,要比大多數的中餐廳貴一兩倍呢。

  恐怕正是因為這樣,哪怕這家店地理位置相當理想,但生意挺冷清。

  為數不多的幾個客人中,都是些中年以上的人的華人,沒有一個外國人。

  鑒于此,一坐在這里,雖然米曉冉就不想走了,但點菜可是很謹慎的。

  出于節儉使然,她只要了京醬肉絲和酸菜白肉兩個家常菜。

  驚喜是菜單上居然看得見有炸醬面賣。

  她沒抵制住誘惑,就要了一大碗,給不愛吃面的趙漢宇另要了一碗白飯當主食。

  酒嘛,兩個人都不想喝,只為趙漢宇點了一杯可樂。

  點完菜后,又在心里算了算,光這這么一頓飯,再加上小費,怕就要將近五十美元了。

  那幾乎是相當于他們三天的菜金,不可謂不奢侈。

  不過相當可惜的是,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花了這么多錢,跑了大老遠,好不容易才吃到的北方菜。

  在米曉冉的心里,卻不盡人意。

  她不同于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趙漢宇,只求個不難吃,能夠糊里糊涂的吃下肚去就行。

  這些菜是她從小吃到大的,要的就是回味家鄉的味道。

  味兒一不對,一下就吃出來了。

  像酸菜白肉這道菜,白肉給的挺多,可酸菜卻不夠味兒,寡淡極了。

  完全沒法跟家里米嬸自己腌漬的可比。

  一口白肉下去,就讓米曉冉感到了膩煩。

  本來打算還要喝湯的她,登時沒了胃口,只能挑幾片酸菜入口勉強吃了。

  京醬肉絲更沒法說,蔥對,肉也對,但醬卻是不對的。

  正經的京醬肉絲,應該是黃醬和甜面醬并用的,但這里炒的居然是三杯雞的味兒。

  米曉冉吃了幾筷子,也只找到百分之五十的相似感。

  但這兩樣比起炸醬面來,還是強多了。

  實際上真等到炸醬面一上來,米曉冉的心情才真正跌落谷底,簡直失望地想罵人。

  敢情這兒的炸醬面,就是一只大腕里裝了多半碗意大利面條,澆上一攤醬。

  最過分的是,那攤醬居然是由甜面醬加醬油和糖調成的,稀得如同巧克力醬一樣。

  菜碼有是有,僅僅是一點新鮮黃瓜和腌制的白蘿卜條。

  沒有黃豆,更沒有青豆。

  眼看著眼前那碗炸醬面,米曉冉徹底無語的放下了筷子,一口都沒動。

  她忍不住深深檢討起自己來,為什么會報不切實際的希望。

  居然期待洋彼岸的人能做出家里飯菜的味道。

  這時候,別說趙漢宇了,就連上菜的服務員都看出她的失望。

  服務員勉強撐著微笑,實則是很尷尬的地走開了。

  “親愛的,他們這兒的菜,我吃著滿不錯呀。我感覺和京城的味道差不多。你哪兒不滿意?告訴我。要不…要不你再看看菜單,看看還想吃點什么?”

  趙漢宇愣了一會兒,小心翼翼的試探著詢問。

  這話自然讓米曉冉哭笑不得。

  她心說了,還點菜?那不更得白花冤枉錢嘛。

  “算了,我就湊合吃吧。這兒連炸醬面都做的不對,其他的就沒必要再點了…”

  可趙漢宇卻完全不明白,“炸醬面不對嗎?”

  他又琢磨了會兒,居然自以為明白的點頭。

  “我知道了,應該用花生醬的做法才是對的。夏天我在你家吃過嘛,我還記得,就是那種黃色的醬,對嗎?沒關系,我讓他們重做…”

  不用說,他這絕對是把京城的芝麻醬面,誤會成花生醬面了。

  于是米曉冉失聲大笑,趕緊阻攔。

  “你可真行,別胡來。你說的那是芝麻醬面。兩回事。”

  等到不受控制的大笑了一陣,她才能給丈夫臨時補課。

  “京城炸醬面啊,講究可多了。面最好要是手搟面,醬用黃醬和甜面醬。炸醬時加肥瘦豬肉丁。肥肉丁先入鍋耗出油,放瘦肉丁、蔥、姜末微火炒出香味,再把黃醬和甜面醬倒入鍋內。如果不喜歡醬太咸,可多加點甜面醬。炸醬時,先用大火將醬燒出氣泡兒后再將火調到小火,用鍋鏟在鍋內不停攪動十來分鐘醬就算炸好了。另外,吃炸醬面要搭配各式菜碼。菜碼根據氣節可不斷變化,最常見的是黃瓜、豆芽菜、白菜絲…”

  就在這時,一個陌生人也突如其來的插口進來。

  “還有,吃炸醬面必不可少的是,一定要有黃豆或者青豆,而且要就著生蒜吃,還得擱醋。對不對?”

  米曉冉和趙漢宇齊齊扭頭,只見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很和氣的沖他們笑著。

  這個人帶著一副金邊眼睛,眼睛很亮,樣子很文雅,衣著也很上檔次,很能給人予好感。

  所以雖然他此舉有些貿然。

  按理說,無論打擾別人還是偷聽別人談話,都是不禮貌的。

  但趙漢宇都米曉冉都因為這個人身上隱隱散發的魅力,沒有太介意。

  反倒對他的搭訕笑著報以回應,好奇他真正的目的。

  “你是…”趙漢宇一聲好奇的詢問。

  此人便又自我介紹說,“我姓常,我就是這里的老板。很抱歉,菜的味道讓你們失望了。這樣好了,這一餐二位就不必付錢了。誰讓我們做的味道不正宗,而你們是真正的行家呢。收你們的錢,我心里有愧啊。你們剛才一說話,我就知道這位小姐應該是來自共和國的京城人。對嗎?”

  謎底揭開了,趙漢宇和米曉冉卻更為受寵若驚。

  他們想不到自己沒有表達出的不滿,居然已經落在了老板眼中,而且人家還主動過來以免單的方式道歉。

  所以就在趙漢宇伸出手回應這位常老板的握手示好時,米曉冉不禁脫口而出。

  “您怎么就確定我是京城人就因為我說了炸醬面該怎么做?”

  常老板又笑了。

  “那當然,哪里的人都是有標志的嘛。不說別的,就沖你說的這個‘您’字!我也確定無疑。”

  這次便成了相對而笑!

  但是,米曉冉從小受的教育,可讓她無法安心享受這種特殊待遇。

  “常老板,您太客氣了。飯費還是要付的,免單大可不必。畢竟我們也動筷子吃了東西。”

  米曉冉一個勁的擺手謝絕,顯露著出自京城的大度。

  而跟著又忍不住提出一個疑惑,又有點京城人好管閑事的勁頭。

  “只是我很奇怪,聽您的意思,是知道正宗的味道的。那既然如此,您為什么不按應當的做法來呢?這…這不是有點…”

  常老板看出米曉冉誤會了,趕緊解釋。

  “哎呀,這可就是你高看我了。其實我從來也沒吃過正宗的共和國飯菜。不瞞你們說,我對京城和內地的飲食所知,全是我母親從小告訴我的。她老人家才是京城人。至于本飯店的廚師,都是我們家里原先的廚師教出來的徒弟。”

  “盡管從師承上論,他們的師傅是當年從東興樓出來的廚師,絕對是京城八大樓的手藝。可那手藝畢竟隔了一層。而且無論在寶島,還是這里,都缺大陸的調料和食材。這就導致味道的變異。”

  “如果不是今天遇到二位,這種差異,這里生活的人是不會計較的,都能夠理解。所以請二位一定不要誤會,我們不是打著正宗的招牌故意騙人的。而是沒辦法,條件所限啊。”

  “不是我自吹,我們在紐約已經算是接近本味的北方菜中餐館了。如果你們要點的是‘三不沾’、‘清炒蝦仁’、‘干炸丸子’這樣的菜,我們是不會讓你們失望的。但是涉及到有特殊調料的,就很麻煩了。我母親也說過,因為醬油不對,我們的‘蔥爆羊肉’做出來都是日本壽喜鍋的味兒。”

  如此,米曉冉才真正的恍然大悟,理解了常老板的難處。

  可不嘛,要什么什么沒有,怎么做飯呢?

  這年頭,要想在大洋彼岸吃到真正的家鄉味道,難啊。

  不過,話都聊到了這個份兒上了,又是這么個特殊的日子。

  一個京城姑娘和半個老鄉在異國他鄉的見面,總不會帶著這么大的遺憾就匆匆結束。

  事實上,就在他們說話間,常老板的真正的誠意和歉意端上桌兒了。

  敢情常老板剛才來道歉之前,就吩咐后廚用白菜、豆腐、粉絲盡快做了一個砂鍋豆腐。

  要知道,別看國內人人冬天都吃這個,可美國壓根就沒有白菜賣。

  論起來,這可是菜單上沒有的菜啊,屬于常老板自己享受的隱藏料理。

  所以米曉冉一看就欣喜若狂,很沒出息的流口水了。

  這頓在國內普通的砂鍋豆腐,對米曉冉來說,簡直奢侈的相當于在缺水的沙漠里洗澡。

  讓她從熟悉又陌生的味道中,感受到了像距離了一百年那么久遠的清香、可口、親切。

  這一頓跨國大白菜豆腐湯,毫無遺憾的圓滿了米曉冉今天來到這里吃飯的目的。

  讓她心里的平衡度直線上升,所有隱隱的郁悶,全都消散了。

  甚至她還打定主意,如果以后再有下餐館的需要,盡可能的回來這里照顧常老板的生意。

  不為別的,雖然這里的口味強差人意。

  但因為常老板的為人,有了人情味,也算是值得了。

  不能不說,這個世上,人與人的緣分有許多都是很巧妙的,就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別看米曉冉已經驚訝她和常老板居然算是半個老鄉。

  但實際上,他們之間的關系,遠比他們目前認為的還有更近乎一些。

  只不過他們誰都不知道,他們中間還隔著誰罷了。

  在她和趙振宇心滿意足的立刻“槐香居”之后,

夢想島中文    國潮1980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