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太后疑惑道:“新人皇的氣息來自羽鳳仙,她也窺探到人皇之力的奧秘,為何還說她不是人君?
若不是野心勃勃的亂臣賊子,怎么凝聚人皇之力?”
孟真君道:“望氣不僅僅是觀望其氣象,更要觀其言察其行。
羽鳳仙并未將‘人皇偉力’納入己身,而是將其存放在‘宰衡印璽’內。
那枚由我大秦賜予西蜀的青銅印璽,已成為一塊‘人皇之寶’。
她本人此時仍舊是煉氣修真的女冠。”
趙太后語氣酸澀地說:“哀家還是太后呢,都沒掌握半點人皇之力,她不愿意為國主,不愿意吸納人皇之力,為何能凝聚人皇之力?”
孟真君搖頭道:“老道只是見識過人皇之力,能通過祖龍之氣感應到蠻族人皇氣息。
對人皇的力量,卻不怎么了解,也不敢了解。”
要研究人皇之力,要么自己當人皇,要么研究人皇。
自己當人皇,肯定不可能,連門檻都摸不到。
他倒是想研究“史上最強人皇嬴政”。
可人皇政還在世時,壓根沒人敢不跪在他面前回話,還妄想研究人家,嫌自家族滅不夠快嗎?
頓了頓,孟真君又道:“只有人皇,最了解人皇之力。
羽鳳仙這種情況,老道活了幾十萬年,卻是第一次碰到。
老道那故友也非常好奇。
特意在流沙域駐留多日,就等著羽鳳仙再次使用人皇之力。
可她之后仿佛忘記了‘宰衡印’。
哪怕魔蛟宮妖魔眾多,她應付得頗為吃力,河神府水妖死傷頗重,也不見她再次使用人皇之力。”
從他這番話也能看出,老道士的確對人皇之力不太了解。
小羽的宰衡印是西蜀宰衡之印。
去了國外,就是一塊廢銅,幾乎沒了奇跡效果。
除非她接受別國的宰衡之位。
可小羽并沒在西蜀之外領受官職,她看不到別國的氣運蟒龍,也無法用西蜀的宰衡印調動別國的“天地人三才之力”。
“老道估摸著,既然羽鳳仙沒真正成為人君,她的人皇之力應該很粗淺,還不算真正的人皇之力。
當年先皇也是橫掃六國之后,花費數十年具體過程,大概只有人皇陛下自己清楚。老道只知道先皇徹底掌握人皇之力的過程,頗為艱難。
同樣是人皇之力,期間還蛻變過幾次。
就像吾等煉氣士的‘真氣’,仙人的‘真氣’和凡人時肯定不一樣。
等成了金仙,內氣純陽,又發生蛻變。
若說先皇是人皇中的大羅金仙,羽鳳仙此時頂多算個初入道的道士。”
這番猜想,又有些想當然了。
如果人皇嬴政還活著,會告訴孟真君:人皇之力會發生蛻變,卻不是通過修煉得來的。
趙太后一臉期待地問道:“如若羽鳳仙入朝輔佐哀家,能否幫哀家凝聚人皇之氣?”
孟真君皺眉道:“太后,你不是人皇,你是太后!太后輔國,以待真龍繼位,不是你當天子。
而且,大秦不能再有‘人皇’了。將來新皇登基,也只是‘天子’。”
趙太后失望道:“羽鳳仙一個外邦蠻夷,都能凝集人皇氣息,我大秦皇帝天帝會不會懲罰羽鳳仙?”
“天帝懲罰過先皇嗎?”孟真君反問道。
“你不是說先皇明明服用‘萬歲丹’,卻早早駕崩,就是天譴嗎?”趙太后道。
——老道當日不是想嚇唬你,讓你老實聽話嘛!
至于先皇為何突然死在宮妃身上老道到現在都莫名其妙。
孟真君心里嘀咕,嘴上卻不含糊,道:“是天譴,但是天譴和人皇的身份無關,是陛下做的那些事兒.天帝肯定不喜歡羽鳳仙。
天帝早厭惡羽鳳仙,如今只是更加厭惡.”
說到這兒,他忽然遲疑起來,“或許天帝會變得喜歡羽鳳仙。
因為她凝聚了人皇之氣,卻沒有違抗‘天意’、自己當人皇的打算。
老道現在不敢妄加揣測。
但天帝不會因為誰凝聚了人皇之氣,而派遣星君下界用金瓜錘捶她。
老道雖不了解人皇之氣,卻知道先皇當年真的是‘口含天憲’,他意即天意。
據老道過去幾十萬年的觀察和分析,天帝只會遠遠避開人皇,絕對不愿與人皇碰面。
嗯,老道說的是如先皇那樣的‘真人皇’,而非稱呼上的‘人皇’。”
其實天帝才是真正的“天子”,真人皇卻可能成為“老天爺”本身。
趙太后道:“如今西方情況有變,哀家是不是該立即下詔書,讓羽鳳仙速速來大秦?”
孟真君老臉微紅,“太后圣明!老道先前有些自以為是了。
堂堂蠻夷人皇,豈會局限于西蜀一地?西蜀大局已定,恰是大變局的開端。
西蜀安定,她必定去別國游蕩。
不能再讓羽鳳仙在西方諸國游蕩了。
哪怕她本心上沒有當人皇的打算,一旦起了勢,時勢會推著英雄走。
‘蠻族人皇’的天命已成,她不干也有其他人干,那就更糟糕了。”
趙太后沉吟道:“天師先前并非考慮不周,恰是考慮周全,擔心做的太過,引起對方懷疑,也引發‘人皇之氣’反噬。
如今既然要從速處理,最好也先找個理由。
今次羽鳳仙無功于大秦,卻有大功于流沙域。
流沙域不是有個都護府嗎?
讓大都護東方朔嘉獎她。
恩賞之一,便是將她舉薦到咸陽朝廷聽用。”
孟真君臉上露出贊賞之色。
趙太后淫是淫了點,但政治智慧似乎比他還高那么一點點。
“太后圣明!”他又贊了一遍,道:“東方朔如今在瑤池參加蟠桃宴,短時間內回不來。”
趙太后朝窗外看了一眼,“現在時辰不早了,哀家上朝的時候,讓長信侯稟奏羽鳳仙之事。
然后哀家順水推舟,叫群臣討論如何恩賞她。
如此算是過了明路,有因有果,天師以為如何?”
孟真君稍微一思索,道:“長信侯與羽鳳仙素無交集,讓他上奏,不如讓御史中丞張大人來。
張大人曾在正陽宮修道十二年,算太一道的自己人。”
“那就請天師先和張浩談一談。”趙太后道。
數日后,雒都王宮。
“王上,臣妾跟了你二十年,為你生了兩位王子、三個公主,你怎么忍心這樣對臣妾?!”
向天師剛按下云頭,落在萬壽宮前的金水橋上,便見到宮門口一個華服婦人哭聲震天,在四名健壯寺人的拉扯下拼命掙扎。
連兩只精巧的繡花鞋都脫掉在地上。
可寺人們面無表情,繼續拖著她往外走。
“王上,六王子榮棋是臣妾的孩兒,也是您的兒子啊,他死得好慘啊,你怎么忍——嗚嗚”
婦人甚至都沒機會再叫罵,就被一粗壯宮女用手帕堵住了嘴巴。
那老宮女還在低聲呵斥寺人,“蠢貨,你們四個還抬不動華妃娘娘嗎?趕緊拖走,快一點,別讓王上發火!”
之前寺人雖在拖拽婦人,卻有些躡手躡腳,不敢太用力,也不敢觸碰敏感點,只抓住她的手腕,還要隔著錦袍抓,故而華妃娘娘還能掙扎,能叫喊。
要知道這群寺人能近身侍奉蜀王,必定是承擔了一定的侍衛職責。
將他們放在江湖上,說不得都能成為西蜀的“劉瑾”、“曹正淳”。
華妃娘娘卻只練過幾年《百花劍》。
這會兒被大嬤嬤呵斥,寺人們立即拿出真功夫,抓手抓腳,配合默契,抬著華妃娘娘運轉輕功,眨眼兒就沒了蹤影。
“哎喲,向天師您回來啦,王上一直念叨您呢!”
見到向天師越過金水橋,踏上臺階朝宮門靠近,手腳粗壯的老嬤嬤立即上前斂衽一禮,諂笑著跟他打招呼,“天師跟隨宰衡大人遠征魔蛟宮,可是有確切消息了?王上這兩天有點急。”
最后一句她壓低了聲音。
向天師低聲問道:“張嬤嬤,剛才那位可是華妃娘娘?她犯了什么事兒?”
老嬤嬤臉上露出憐憫之色,“倒不是娘娘犯了什么事兒,是六王子,王上賜毒酒一杯,已經送到華榮宮。
毒酒有兩杯,一杯是王子殿下,一杯是蔡王妃。”
向天師一驚,“六王子做了什么,竟讓王上如此憤怒?”
“前幾年妖患剛起,六王子不是去了廣陵府嗎?唉,有十多起命案和殿下有關,宰衡大人去廣陵府除妖,讓鬼神審判了王子殿下。”
老嬤嬤幾次欲言又止,說得比較克制。
向天師有些明白了,“按照宰衡大人的習慣,輪不到王上賜毒酒吧?”
羽宰衡宰掉的王子,都不止一個兩個。
被她盯上的惡霸酷吏,往往和被她盯上的妖魔鬼怪,是一個結局。
或者說,在那位羽宰衡眼里,只看頭頂的黑氣。
不看黑氣下方的腦袋是真正的人族,還是妖族,又或者魔怪。
若是沒有黑氣,縱然是真妖精,她也不會理睬。
“宰衡大人沒砍殺六王子,卻訓斥他們,讓他們滾回雒都,自己到王上那兒請罪。這不,宰衡大人遠征魔蛟宮好些天了,六王子和蔡王妃終于被押解進京。”老嬤嬤道。
向天師正要再問,宮殿內傳來虛弱的聲音,“可是向天師回來了?”
“王上,貧道回來啦!”
向天師趕忙走進宮門,越過屏風,朝靠坐在臥榻上的蜀王行禮。
蜀王擺了擺手,問道:“你在外面嘀咕,是在問華妃和老六的事兒?”
向天師又一臉歉意地鞠了一躬。
雖不是什么大事,可被蜀王發現背后嚼舌根,確實有些失禮。
“宰衡大人當時沒殺六王子,說明六王子罪不至死。
她趕他們回來,應該只是不希望他們再禍害廣陵府百姓。”
蜀王搖頭道:“宰衡未必是覺得他們不該死,她大概是發現自己殺的王子貴人有點多,想殺又忍住了。”
向天師怔了怔,這倒是很有可能。
“宰衡忍住了,王上何必殺呢?六王子畢竟是我大蜀的王子。”
蜀王苦澀道:“寡人殺老六,是為了保全整個李家啊!
殺了老六,能不能讓宰衡高興一些?
不一定。
但必然不會惹怒她。
若是留下老六,宰衡肯定念頭不暢。”
——蜀王竟忌憚羽宰衡至此!
向天師心情復雜,臉上訕訕,道:“不至于此,不至于此”
蜀王擺了擺手,“別說老六了,他確實讓寡人失望。堂堂一國王子,為了幾百金,就弄得別人家破人亡。
廣陵郡百姓甚至給他取了個‘秤魂王’的諢號。
眼皮子太淺,太沒出息。
你跟隨宰衡出征魔蛟宮,一去大半個月,結果如何?”
向天師滿臉興奮,道:“王上,我們大獲全勝啊!斬殺妖精至少有五千,魔蛟宮完全被宰衡大人拿下。
之后宰衡大人更是帶著四百人仙與異人組成的軍陣,縱橫流沙河兩岸,追亡逐北數千里,清剿了超過三十處妖王巢穴,斬獲之多,無法具體估量。
總之,此次宰衡大人揚威流沙域,不說震動三界,起碼西方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