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趙氏那邊的情況,他們沒準退賽呢,退賽了咱們就不用演了。”
江東流帶著郝漢一行人又回到了舞臺上,關注起趙氏兄弟的情況。
對面舞臺上,趙大良走后,趙小良領銜的趙氏兄弟樂隊重新歸位了。
介紹了一下現場的情況,趙大良因為身體問題,臨時退賽,但趙氏兄弟克服困難準備繼續競演。
“噢!”
現場觀眾一片歡呼。
雖然得到了觀眾們的強勢鼓勵。
趙小良他們的心情卻十分沉。
他們想和江東流激情對決,但被趙大良走時甩下的狠話刺的,他們想打起精神都打不起來。
失去了趙大良這個絕對核心,趙小良他們最后只能走過場似的,頑強抵抗一下江東流了。
他們首輪競演的《春天》,是和江東流《賢良》風格非常相像的民俗搖滾作品。
趙小良一張嘴,就唱出了和江東流一樣的西北味:
“好馬配的是好鞍子好姑娘嫁的是好漢子院子的娃娃是滿地耍門頭的老漢曬太陽黃河流過寧夏川轉過了黃河是賀蘭山牛羊趕過了山崗崗歌聲響起在半山腰 很多之前沒聽過趙氏兄弟音樂也沒看趙氏兄弟之前比賽的網絡樂迷,這時初聽趙氏兄弟的音樂,他們一下就納過悶來,怪不得流氓大佬整一首“怪歌”出來,原來是在用趙氏兄弟的風格反打趙氏兄弟啊!流氓大佬真囂張!
“山上的花兒開了牛羊滿山走妹妹鉆進了哥哥的心里頭花籃的花兒香喲送過了山崗崗喲哥哥牽著妹妹滿山走 趙小良失了心氣,給這首歌演繹的相當乏味無色。
在午夜時分,現場樂迷也確實不太喜歡這種難以打進他們心里的作品風格。
最終,趙氏兄弟的這首《春天》,錄得了一個極其慘淡的分數:
12272分 “啪啪啪啪啪…”
現場歌迷為缺兵少將的趙氏兄弟送上了鼓勵的掌聲。
酷賽網的黑子們卻繃不住了,一個勁的大罵著:
真特么沒用!這么好的機會都把握不住,你們干脆別叫趙氏兄弟了,叫特么敗氏兄弟吧!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艸,這臭流氓是天選之子嗎!為什么他每次遇到挫折的時候,敵人都會比他遇到更大的挫折?
上回流氓大佬要被干挺的時候,小顏神吃蛾了,這回流氓大佬又要被干挺,結果趙氏兄弟自爆了,大佬真是福星護體啊!想不奪冠都難!
支持流氓大佬的兄弟們都爽爆了吧?哈哈!雖然勝之不武,但看著就是爽啊!
什么就勝之不武啊?大佬是憑硬實力碾壓的對手,怎么就勝之不武了?
大佬,你手下留情啊,趙氏兄弟已經是殘兵敗將了,你不要對他們下手太狠啊,給西北音樂留點種子吧!
直播間里有不少人都在呼吁江東流手下留情,趙氏兄弟已經夠慘的了,八強戰的比賽只拿到1萬多共鳴分,這臉已經丟到姥姥家了,江東流這時要下狠手的話,怕是會給趙氏兄弟打出心理陰影。
之前的馬路大俠和阿林,被江東流狂干一通后,都有瞬間的萌生退意之念。
江東流要再把趙氏兄弟給干滅,那對鹽湖行者的打擊就太大了。
江東流見趙氏兄弟慘成這樣,也確實不忍心向這支擁有西北搖滾血統的樂隊下狠手了。
他臨時決定換歌,不上《煎餅俠》了。
“換《鋼鐵》。”
江東流把郝漢他們叫到身邊,下達了換歌的指令。
劉云猶豫著問:“換《鋼鐵》…會不會太輕敵了?”
郝漢也有這種擔憂,畢竟,江東流首輪就拿了2萬9千多分,并不是很高。
萬一《鋼鐵》打不出成績,趙氏兄弟那邊次走,是有可能給他們干出四強的。
《鋼鐵》全稱《鋼鐵是怎么沒有煉成的》,是平行世界國內的噪音搖滾樂隊木推瓜的代表作。
這歌非常的“噪”,不是躁動的躁,是噪音的“噪”。
江東流選這首歌上這次挑戰賽,一是緩解緊張的比賽氣氛,二是想看看噪音搖滾在這個音樂競技世界的反響怎么樣。
在歌在江東流看來絕對是首醒腦神曲,后半夜聽,會讓歌迷昏昏欲睡的精神一下就被“嚇”醒。
歌曲乍一聽感覺很大鍋燉,亂七八糟的特“噪”。
但其實是木推瓜樂隊精心設計過的一首很推情緒的作品。
歌曲開篇的口琴前做了喇叭音色的復古處理,與溫暖的吉他掃弦音色一起構建了童年的操場意象。
主歌則以民謠搖滾起,歌劇化的念白“鐵渣的時代啊”冷酷切入后在幾個空間內交疊隱現,轟然帶出了既向社會又向自身質問的副歌。
鼓、貝斯、吉他充滿工業感的行進色彩。
間奏段落入巨大的工業音景各種噪音陡然增大,充滿了金屬渣土傾倒碰撞和與一些極度惡劣的聲響,吉他轟鳴,舊鋼琴的刮奏變調rr貝斯鼓如軋鋼機一樣走在機械但不規則拍子里,調性不斷重復中加強。
結尾重現帶著質問色彩的演唱,卻又無從掙脫突破的跌落在大調主和弦上,沒有升華,只剩時代的鐵渣。
由此意象大成,歌迷們的反應要是好的話,這歌的收尾會轟出不少人的共鳴。
郝漢他們一直覺得這歌很另類,似乎不太適合音樂競技。
不過江東流堅持要上這歌實驗一下,郝漢他們排練時也不好多說什么。
但他們那時都建議這歌作為賽首輪作品上,效果不好的話,次輪還能上大殺器扭轉危局。
但現在江東流要把這首鋼鐵拿到決定性的次輪來比,劉云和郝漢這才生出隱憂。
夏風和趙大龍卻很支持江東流的決定。
夏風自信到了自負道:“那邊都慘成那樣了,哪還有一戰之力啊,趁這機會試一下《鋼鐵》再合適不過了。”
江東流點點頭,他也是這個意思。
趙大龍很喜歡和他同姓的趙氏兄弟:“趙氏兄弟挺有骨氣的一支樂隊,咱們于情于理都應該對他們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