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京大屠殺

  誰都沒想到,李存派去收復日本的將領,既不是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锜、趙立、李彥仙、吳璘、趙憨兒、孔愣子、楊沂中、王彥等已經成名的名帥,也不是張憲、牛皋、王德、楊政、郭浩、王勝、王貴、解元、張子蓋、趙撙等次之的大將,而是一個名叫“李世輔”的小將。

  說李世輔是小將,其實也不盡然,畢竟李世輔如今也已經三十五歲了,只比岳飛小六歲。

  可既然這樣,為何還要稱李世輔為小將呢?

  答:只因李世輔出道有些晚。

  李世輔出身于趙宋王朝的將門世家,他十七歲時即隨其父李永奇出入戰陣。

  大乾王朝滅南宋小朝廷時,劉锜攻克延安,李世輔和其父李永奇皆被乾軍抓住。

  劉锜跟李永奇有舊,親自勸降李永奇。

  在劉锜的苦勸之下,李永奇帶著一家老小投降了大乾王朝。

  李世輔也在其中。

  進入乾軍的序列以后,李世輔隨乾軍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不過——

  因為李世輔來到乾軍時,岳飛等人早已成為統帥,而且他本人原來在宋軍中也名聲不顯,這使得他用了這么多年時間,也只不過勉強爬到了普通統制之位。

  雖說統制離都統制看著只差一個字,但實際上其間可是有鴻溝一般的距離。

  這么說吧,大乾王朝的統制有五百多個,而都統制卻連三十個都不到。

  關鍵,哪怕混上了都統制,如張憲,如牛皋,如楊再興,如姚興,如翟興,都沒能當上一方統帥。

  而李世輔則在被李存叫到京師面授機宜了之后,李存又給李世輔改名為“李顯忠”,就將李顯忠火線提拔為伐日軍副元帥(坐鎮箕地的趙立為伐日軍都元帥),讓李顯忠負責伐日的軍事任務,讓老將趙立給李顯忠觀敵料陣。

  除了啟用李顯忠這個小將擔任伐日的總指揮以外,李存又將在中南半島上大殺特殺,幾乎將中南半島上那些不愿意臣服大乾王朝的人殺光了的宋江和吳用給調到日本,讓他們兩個一個擔任宣撫使、一個擔任制置使。

  宋江和吳用這兩個人,是大乾王朝最有名的煞星,他們所到之處,無不血流成河,甚至是伏尸百萬。

  可以說,只要李存覺得哪里的人不好征服或是不好治理了,李存就會調宋江和吳用去處理。

  例如,李存讓宋江和吳用去處理原來大理國那屢叛屢降的烏蠻三十七部,這二位去了以后,將凡是不肯配合大乾王朝的移民政策的人,全都殺了個干干凈凈,嚇得烏蠻三十七部聞風喪膽,乖乖的全都搬去了大乾王朝為他們建的安置他們的城市,大理立國二百年都沒能徹底解決的麻煩,讓這二位不到半年時間就徹底解決了。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高麗、金國、西夏、草原、吐蕃、中南半島都曾有過宋江和吳用的身影。

  可以說,凡是不愿意服從大乾王朝安置政策的人,最終都會落到宋江和吳用的手里,然后那里就會變成尸山血海,血雨腥風久久不散。

  現如今,宋江和吳用聲名赫赫,大人嚇唬小孩都用他們的名字。

  這回,李存派宋江和吳用去治理日本,大乾王朝的人無不感覺到,日本此次只怕是要倒大血霉了。

  另外,因為此次是跨海作戰,所以肯定少不了水軍配合作戰。

  李存經過慎重的考慮,將北海水軍和東海水軍全都派往日本,力圖以泰山壓頂之勢滅掉日本。

  伐日大軍出征不久,李存就陸續收到前線傳回來的戰報。

  ——拋開親軍都衛府和軍情處每日、甚至每時每刻都會給李存送回來前線的戰報不談,李顯忠也是一個極為細心的人,他不管多忙,每日都會給李存送回來一封戰報(如果有時間,李顯忠就自己親自給李存寫戰報,如果沒有時間,李顯忠就讓參謀代他寫戰報,然后蓋上他自己的帥印。)

  此戰大體上的經過是:

  洪武二十三年六月初一,南路乾軍的先鋒軍從合浦(后世的鎮海灣馬山浦附近)出發后,三日后成功登陸對馬島,全殲島上日守軍。

  六月十二傍晚,統領李樞(李存的兒子之一)率領本部一千余人登陸壹岐島,日軍守衛率領百余騎兵攔阻,被全殲,守軍隨后又率兩百余騎與李樞部激戰,李樞部以虎蹲炮、轟天雷、燧發槍應戰,日軍不敵,退守城內。

  李樞是李存的兒子中又一個很有指揮才能的人,他入伍僅不到兩年時間,就被不知道他身份的李顯忠給火線提拔為統領,并讓能征善戰的他擔任伐日本一戰的先鋒官。

  次日,隨后趕來的南路先鋒軍統制董先,親自率領南路先鋒軍攻城。

  僅一頓飯時間,對馬城就徹底被南路乾軍先鋒軍攻破,守將見此,很有氣節的選擇了自殺。

  南路乾軍的先鋒軍隨后在董先的率領下準備到博多灣登陸。

  可惜,在南路乾軍先鋒軍逼近肥前沿海島嶼時,遭到肥前守軍的英勇抗擊。

  雙方經過一番激戰,日軍不敵,死傷慘重,南路乾軍先鋒軍成功登陸博多灣后,進逼今津。

  這里的地形并不利于大部隊展開,距日本的大宰府又僅有一日行程,于是董先于當晚又撤回到船上,準備次日清晨重新登陸發動進攻。

  次日,董先將南路乾軍先鋒部分為東西二路在博多灣登陸。

  早已經收到乾軍前來攻打日本的消息的鳥羽法皇,通過院廳下答院宣,聚集九州諸國部隊總數約為五萬日本武士,準備阻止南路乾軍登陸九州島。

  董先分出來三千馬軍由李樞率領在百道原登陸,日軍派五千騎兵前來迎戰。

  李樞率領三千馬軍在博多灣東部的博多箱崎成功登陸,擊敗五千主動前來迎敵的守軍,占領岸邊松林,然后又從背后突襲在百道原同董先率領的南路乾軍先鋒軍作戰的日軍主力。

  日軍主力腹背受敵,死傷慘重,余部向太宰府水城方向撤退。

  初次交鋒過后,鳥羽法皇已經知曉乾軍的厲害,于是他緊急下令:各地守護回國征發全國六十五歲以下的男子充當預備役士兵,各寺院的僧兵也被動員起來保衛國家,加強軍備建設。

  同時,鳥羽法皇對各國武士也作出了細致的分工:四國、九州地方的武士在本地加強防御;中國地方的武士防守堪稱西門鎖鑰的周防、長門,并隨時準備支援四國、九州的抗戰;京畿、關東地方的武士馳援京都;奧羽地方的武士也要隨時做好戰斗的準備。

  從鳥羽法皇的部署上不難看出,鳥羽法皇已經意識到,這將是一場傾國之戰。

  不過,鳥羽法皇到底還是一只井底之蛙,他根本就不明白,就算他們日本傾國一戰,也絲毫勝算都沒有。

  幾日后,李顯忠率領南路乾軍的主力攻到了大宰府。

  大宰府是日本九州的地方行政機關,相當于地方都城,也相當于日本的陪都,是日本連接世界的西都。

  總之,大宰府對于日本而言,極為重要,不容有失。

  所以,日本朝廷不得不組織十萬大軍與乾軍決戰。

  此戰,李顯忠親自坐鎮指揮,以紅衣大炮開路,將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最終只有不到三萬日軍逃去了四國,其余日軍均被擊殺或是擒獲,九州島至此畫入大乾王朝的版圖。

  李顯忠將太宰府作為乾軍在日本的大后方,留下都監張狗蛋坐鎮這里,同時又留下董先率領南路乾軍先鋒軍清剿九州島上的日本殘軍,然后繼續親自率領南部乾軍的主力北上攻打周防和長門,想要徹底打開日本的門戶。

  李顯忠又分出一支偏師,由老將王稟率領,前去攻打四國島。

  ——如果乾軍能攻占下四國島,就能從后面反攻險要的周防和長門。

  總之,不論是南部乾軍的主力,還是偏師,只要有一路能取得勝利,日本在南面的門戶都將被打開。

  開戰僅二十多天,就能取得這么大的戰果,說南路乾軍勢如破竹都不為過。

  需要說明的是,開戰之初,為了以防萬一,李顯忠還設了另一道保險,也就是由北海水軍都統制李寶和大乾大將張憲,率領北路乾軍從日本北部地區登陸,然后從北向南打。

  這里其實出現了一些偏差。

  按照原計劃,李寶和張憲應該是在日本的奧羽地區搶灘登陸的。

  可由于一場始料未及的臺風突然出現,使得北海水軍向北偏航了一些,最后北路乾軍不得不在蝦夷地(也就是后世的北海道)登陸。

  這個時代的蝦夷地,還不是日本的一部分,它上面住的是阿伊努族人,他們極為落后,茹毛飲血,而且又被當地土著割據成一個個小勢力。

  見有外敵入侵,蝦夷地的各個小勢力,前仆后繼的向乾軍發起進攻。

  這樣的戰爭,毫無懸念可言。

  過程完全可以參考歐洲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戰爭,所以過程就不詳細敘述了。

  不過對于乾軍而言,真正的麻煩,并不是戰爭,而是路途和語言的不熟。

  毫不夸張的說,張憲他們幾乎是翻遍了蝦夷地,才找到了一個稍微懂點漢語的日本武士。

  在這個日本武士的帶領下,北路乾軍水陸進向南推進。

  數日后,北路乾軍渡過津輕海峽,在出羽國登陸。

  此時的奧羽地區,其實也是由日本朝廷征服之前的舊土著割據自治,類似于后世的殖民地,在文明程度上,奧羽地區也就比蝦夷地稍稍強一點點。

  北路乾軍在奧羽地區這里完全領略到了原始社會的“淳樸風情”,地廣人稀、刀耕火種、野獸出沒,連一座稍微像樣的城市都找不出來,形象一點說,這里老百姓的生存狀態,還不如崛起前的女真人。

  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事。

  日本文明的誕生都已經是公元二世紀的事了。

  而日本朝廷的雛形更是直到六世紀才形成。

  平安時代則是開始于九世紀。

  因此,哪怕有中原天朝向日本大力輸入中原文化,想要日本人這么快就從一個個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原始部落坐火箭直接進入統一的封建國家階段,也實在是有點兒強人所難。

  試想象一下,夏朝的中國大致上應該是一副什么模樣,就不會覺得這個時代的日本社會發展遲緩了。

  更何況,雖然國家尚未真正統一,但統治日本的貴族公卿們卻已經早早地腐朽了。

  他們放著開疆拓土、富國強兵的重任不管,一門心思地寄情山水,燒香拜佛,吟誦詩歌,鉆研書法,陶冶情操。

  因此,此時的日本,是一個上下完全脫節的畸形社會,唯一的文明城市就是京都,其余地方全都是邊窮地區。

  而日后那座繁華大東京所在的關東平原,在現在的日本人的觀念中,就跟我們后世中國人印象里的大西北差不多,在那里崛起的幾家武士名門,最早其實都是京都公卿們打發過去鞏固邊疆的生產建設兵團。

  這些可憐的日本武士,必須一邊辛苦地抵御分裂主義恐怖分子(原始部落土著,例如土蜘蛛、蝦夷人之類)的襲擊,一邊還要開墾土地種水稻自給自足,條件極為艱難。

  至于被派到這里擔任國司之類職位的公卿,基本上就相當于后世的援助大西北的干部。

  當然,因為奧羽地區已經是日本的邊疆了,這里原本其實是有十余萬日本武士駐扎的。

  只不過,前段時間,南路乾軍攻占了九州島,而且正在向周防、長門和四國島發起猛攻,令奧羽地區的武士南下到陸奧國,并隨時準備支援南面的戰斗。

  也正是因為如此,北路乾軍才能輕而易舉的進入出羽國。

  北路乾軍很快就占領了出羽國的幾個要地以及險要關卡,然后繼續南下陸奧國。

  在陸奧國,北路乾軍遇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抵抗。

  在關東平原上,十萬日本武士想要跟僅有三萬多的北路乾軍進行一場大決戰。

  ——北路乾軍本來有五萬陸軍的,可是沿路之上張憲留下了不少鎮守要地和重要關隘以及鎮壓俘虜的軍隊,使得北路乾軍銳減了一萬多人馬。

  日軍想要決戰,非常符合李顯忠制定的速戰速決的戰略目的。

  于是,乾日兩軍在關東平原上,上演了一場一邊倒的東京大屠殺。

  簡而言之就是,三萬多北路乾軍仗著北海水軍軍艦上的超大口徑的紅衣大炮的覆蓋打擊,將十萬日本武士殺得片甲不留,甚至連一萬活人都沒剩下。

  最后,除了兩三千日本武士仗著腿快和乾軍不熟悉地形,逃去了京畿、關東南部地方,其余還僥幸活下來的日本武士全都被打破了膽,紛紛跪地投降,甚至還有不少主動請求當帶路黨的。

  在一大群日奸的帶領下,北路乾軍很順利地就將陸奧國的幾個重要地區和關隘一一占領了之后,繼續南下攻打日本的京畿地方。

  鳥羽法皇得知這個消息了之后,趕緊派人組織京畿和關東地方的武士前往那古野(也就是后世的名古屋),堅決抵抗北路乾軍。

  與此同時,因為有堪稱西門鎖鑰的周防、長門為天險,南路乾軍的左路軍被擋在本島外不得前進一步。

  而南路乾軍的右路軍則遭到了四國島上的武士和僧兵的堅決抵抗,一時之間也未能登上四國島。

  不過,明眼人全都能看得出來,這些全都只是暫時的。

  ——現如今日本只剩下其核心區域京畿地區以及周圍的四國島、那古野等地還未被乾軍攻占,可乾軍的南北兩路大軍已經對日本的京畿地區合圍了,大乾王朝的兩只水軍也在攻打日本京畿地區的各大港口,而這些地區只要有一處成功被乾軍突破,日本的京畿地區可能就危險了。

  迫于乾軍的軍事威脅,以及日本國內的政治壓力,鳥羽法皇一連向大乾王朝派去了三波使節,聲稱:日本愿意將周防、長門和四國島以南以及那古野以北的區域全部割讓給大乾王朝,雙方就以現在各自占領的區域作為兩國的國界線,同時,日本愿意向大乾王朝稱藩納貢,他本人還愿意派遣質子去大乾王朝長住,只求大慈大悲的李存能降下仁慈放過他們日本一馬,讓他們日本與大乾王朝永結同好…

夢想島中文    干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