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四章 整軍和監軍

  兩萬多虎賁軍和方百花軍將士輪番上陣攻打剩下的三個莊子,打了將近一個月,也只不過是在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后打下了兩個莊子,剩下的那個韓家莊,他們是怎么打也打不下來了。

  在趙宋朝廷已經派出五千禁軍殺向青溪的情況下,李存不可能再繼續用韓家莊給虎賁軍和方百花軍將士刷經驗了。

  所以,李存下令,在離韓家莊一百五十米遠的地方,使用草繩和竹桿以后世搭建腳手架的方式建四座十丈高的箭塔。

  這種小活,對于現在已經擁有七八萬軍屬又有不少軍匠的李存而言,僅半天時間就輕松搞定了。

  箭塔建好了以后,李存命人將那四架床弩分別搬上四座箭塔。

  與此同時,李存讓自己的親兵頭領孫和以及張世極力向李存推薦的蘇東各率領一百人馬做攻莊的準備。

  戰斗一打響,李存就親自指揮四架床弩有節奏又不間斷的向韓家莊中射出寒鴉箭。

  床弩居高臨下一次就能放出數十支箭矢。

  墻頭上的守莊之人,被壓得根本就抬不起頭來。

  有人可能不解,韓家莊中的人,怎么不用弓弩還擊?難道他們沒有弓弩嗎?

  恰恰相反,韓家莊中不僅有弓弩,而且還特別多,關鍵,這個莊子里還擁有大量箭法高超的弓箭手。

  也正是因為如此,虎賁軍和方百花軍將士才會在韓家莊久攻不下,還傷亡慘重。

  看到這里,有人可能在想,那韓家莊中的人快用弓箭還擊啊!

  事實上,不是韓家莊中的人不想,而是他們根本就做不到。

  弓箭的有效射程在一百二十米以內,到了一百五十米,弓箭本就后繼無力,況且李存讓人建的箭塔還高出了韓家莊十多米,韓家莊中的弓箭手若想射中箭塔上的虎賁軍將士,就必須仰射,這無疑就會使弓箭的射程更近了。

  再反觀床弩,最遠射程可達五百步,在離韓家莊一百五十米的地方,還是居高臨下,這四座床弩幾乎可以說打擊范圍覆蓋了小半個韓家莊。

  這種情況下,韓家莊自然是李存想怎么打怎么打。

  結局一點懸念都沒有。

  在床弩的火力壓制下,孫和率領一百名虎賁軍將士,一個沖鋒就沖上了城墻,然后在床弩的掩護下很輕易的就打開了莊門。

  蘇東見狀,立即就率領一百名虎賁軍將士沖進了韓家莊。

  韓家莊中的人見大勢已去,只能紛紛投降。

  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也就一個時辰,李存就打下了兩萬多虎賁軍將士一個來月都打不下的韓家莊。

  關鍵,在李存的指揮下,虎賁軍將士一共才傷了不到五個人,而唯一死的那個,還是他自己不小心從云梯上掉下去腦袋撞到石頭上了。

  見到這一幕,因為刷了一個月經驗而終于對打仗有點理解的虎賁軍和方百花軍將領,才知道他們跟李存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巨大。

  不夸張的說,哪怕是戰績最好看的牛猛,其統兵的能力,都遠遠不配給李存提鞋。

  李存并沒有借此機會打擊一眾虎賁軍和方百花軍將領的威信,而是直接下令,將韓家莊凡事參與抵抗的男人全都處死,女人賞給有功的將士,然后全體將士今日休息,明天進行整編。

  (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生了一點小插曲,蘇東竟然找到李存,為韓家莊的教頭韓別和韓別教導出來的幾十個弓弩手求情,理由是他們全都是難得的人才,殺了實在可惜。

  李存考慮,虎賁軍確實缺少遠程攻擊手段,又聽聞這個韓別竟然還會造大名鼎鼎的神臂弓,便赦免了韓別等人以及他們的親屬。)

  其實,整編的事,李存早就弄完了,并且虎賁軍也已經以整編過的新編制進行訓練和戰斗了。

  只不過,還有一些高級將領,李存還沒有任命,比如,已經成立了的虎賁左軍和虎賁右軍的統領,比如誰會接任牛猛成為虎賁馬軍的頭領,等等…

  這也是一眾有野心的虎賁軍和方百花軍將領,一直努力攻打這幾個莊子的原因。

  可惜,所有將領都沒能通過李存的考驗!

  可以說,公平的機會,李存已經給了所有人,可所有人都不爭氣。

  沒辦法,李存只能自己看著任命了。

  李存并沒有搞什么復雜的任命儀式,而是直接在第二天一大早就當眾頒布任命:

  “我任命,孫和為虎賁左軍的代頭領。”

  “我任命,蘇東為虎賁右軍的代頭領。”

  “我任命,牛威為虎賁馬軍的代頭領。”

  “…”

  老實說,對于孫和、蘇東和牛威的代頭領任命,很多人其實是不服的。

  畢竟,這三個人并沒有牛猛和趙憨兒那樣實實在在的戰功,至于最后打破韓家莊,誰都能看得出來,有李存指揮,換誰去都肯定能打下韓家莊,跟孫和和蘇東半點關系都沒有,至于牛威,功勞就更少了,不少人甚至懷疑,牛威要不是牛猛的親弟弟,肯定不會得到這個高位。

  可話又說回來,孫和、蘇東和牛威是不配,可是誰又配呢?

  是所有人都不配,李存才用人為親,不是李存賞罰不明用人不公。

  關鍵,這幾個位置總得有人坐不是?難道還得李存親自去指揮營一級甚至是連一級的將領?

  所以,雖然有人覺得孫和、蘇東和牛威不配當代頭領,卻沒有人對李存有微詞。

  再加上,牛猛為虎賁前軍的頭領,趙憨兒為虎賁中軍的頭領,方百花為虎賁軍統制兼虎賁后軍統領。

  虎賁軍統兵的高級將領全部誕生。

  至于李存的新親兵統領則由孔楞子和張狗蛋擔任——前者為正,后者為副。

  而李存的親兵,依舊全都是由虎賁軍中最優秀的將士擔任的,這里也是虎賁軍將領的誕生地。

  讓人意外的是,李存又任命張世為虎賁軍都監,同時任命了一大批傷員尤其是因戰爭而落下了殘疾的傷員擔任各軍的監軍,這些監軍一直深入到隊級,也就是說,每百人就必定有至少一個監軍,而且這些監軍的級別和待遇都跟他們統兵的搭檔相同,并且李存還特意強調了,戰時部隊由統兵將領負責管理,非戰時部隊由監軍負責管理,再簡單一點就是,統兵將領管戰,監軍管生活。

  其實,此事早就有苗頭了。

  最近這一個來月,包括張世在內的所有這次被任命為監軍的人,都一直在跟李存學習——李存平時不管再忙,每天都肯定會抽出兩個時辰給張世他們這些監軍上課。

  此前,別人還不知道李存此舉的用意,直到如今答案才揭曉。

  對此,那些統兵的將領,自然是有些膩味。

  可李存向來是說一不二的,沒有任何人能夠撼動李存絕對的統治地位。

  再者說,瓦罐難免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都是在戰場上打拼的,誰敢保證自己就永遠不會受傷、不會殘疾?而真到了那天,自己也希望,自己不僅不會被拋棄,還會被重用。

  所以,盡管一些統兵的將領對李存派個人去分他們的權有些微詞,卻沒有哪怕一個人對李存的任命提出質疑。

  部隊整編完畢,李存命令分發軍用裝備和全新的兵器。

  軍用裝備,即樣式統一的軍服、軍鞋、軍被等物。

  而兵器,主要以鴛鴦陣所使用的武器為主,長槍為輔(這個長槍,不再是那種四米和六米長的長槍了,而是標準長度的長槍)。

  其實當初李存之所以搞出來馬其頓方陣,主要是為了練虎賁軍將士的服從性,并不是真的就將這種問題多多的西方老古董戰陣再搬到東方來丟人現眼。

  可話又說回來,馬其頓方陣雖然問題多多,但也不能否認,它在一些特殊的戰場上,還是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的,至少它是唯數不多的幾種可以對戰騎兵的步兵戰陣。

  而且,馬其頓方陣,尤其是只需要長槍的馬其頓方陣,造價低廉,很容易組建,并且它能很好的訓練將士的服從性。

  所以,李存在綜合考慮過后,還是為每支軍隊都保留了一個馬其頓方陣營。

  至于另外幾個營,則主要都是用鴛鴦陣和長槍兵混合的步兵營。

  除此之外,李存又特意組建了一個很特殊的營——車營。

  上一世,李存曾去膠東黨性教育基地參觀過。

  在那里,李存特意研究過戚繼光發明的戰車。

  這種戰車,長一丈五、重六百斤,攻防兼備,類似于后世的裝甲車。

  那輛工作人員翻閱了大量古籍,請教了很多專家,綜合考慮戰車在實戰中的功能,最終論證出了具體的比例和尺寸,進行復原的戰車旁有記載,戚繼光曾用那種戰車大敗數量遠超其部隊的蒙古鐵騎。

  所以,李存根據自己所掌握的戚繼光發明的戰車和自己的一些領先這個時代的見解,找能工巧匠制造了二百輛戰車,然后將它們分發到各軍當中,讓每軍都組建一支車營。

  在虎賁軍完成最后的整軍和換裝之際,方臘等人也知道了蔡遵和顏坦正率兵向青溪撲來。

  ——沿途怨恨趙宋的民眾,已經千方百計的把宋軍的情況報告給了義軍,最后傳到了方臘這里。

  所以,方臘一伙的消息雖然比李存慢一些,但對正大搖大擺的往青溪這里行軍的宋軍的底細也是知道得很詳細的。

  方臘將手下將帥官員聚集起來,問道:“宋軍來攻,我當如何應對?”

  頓了頓,方臘又問:“又當與李存那廝如何處之?”

  包康聽言,道:“自當齊心協力擊敗宋軍,揚我義軍之威,以示天下。”

  方臘聽言,不置可否的看向方五。

  方五立即心領神會道:“今我有正軍五萬,輔軍五萬,敵人只有區區五千,二十倍于敵,又何需外援?”

  有方五開頭,方臘的嫡系紛紛出言表示,此戰不需要虎賁軍幫忙,他們就能打退蔡遵和顏坦的討伐。

  甚至就連方肥都出言道:“他虎賁軍今已打下十二莊,坐擁糧山金庫,我永樂軍若不振奮軍心,擊敗來敵,攻占縣城,天下誰知我永樂朝乃正統?”

  包康其實很理解方臘等人的主張。

  要知道,現在方臘義軍的人都快嫉妒死虎賁軍的人了!

  ——虎賁軍頓頓吃好的,還有錢拿,還分女人,這簡直就是神仙一樣的生活,哪像他們方臘義軍,過得苦巴巴的,要不是得了李存不少聘禮,日子可能都過不下去了。

  事實上,最近已經有不少方臘義軍的人跑去投虎賁軍了。

  長此以往下去,方臘義軍沒準會散光了。

  所以,方臘才需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一場只屬于他方臘的大勝,來穩定軍心。

  最后就連汪公老佛也出聲道:“斬此五千妖魔,我一軍足矣。”

  見此,包康也只能放棄自己的主張,同意此戰由方臘義軍獨自去迎戰蔡遵和顏坦率領的五千趙宋禁軍…

夢想島中文    干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