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四章、破永州

  “將軍,您一直讓開炮,超過了…”

  聽了炮兵校尉的回答,閔五六的臉色一下子陰沉了下來。

  搞了半天,罪魁禍首居然是自己。

  “為什么不提醒本將?”

  閔五六惱怒的質問道。

  不是他刻意找茬,純粹是下屬太沒眼力勁兒,居然敢甩鍋給自己。

  命令是他下的不假,但作為主將,也是要面子的。

  遇到這種事情,隨便編一個理由應付,都比這個回答靠譜。

  毫無疑問,眼前這名炮兵校尉,沒有這么高的情商。

  “將軍,前面提醒過您了。

  您說讓我們執行命令,為此末將還挨了一鞭子…”

  “活該!

  你小子就該打,我看前面打的還不夠!”

  閔五六忍不住怒斥道。

  若非炮兵是技術兵種,手中無人可用,他絕對第一時間換掉這蠢貨。

  給他這個上司點兒面子要死,暗示的那么明顯,這貨還傻乎乎的解釋。

  他只是需要一個臺階,并不是追溯真相。

  “轟隆隆…”

  在對話的同時,再次傳來了一聲巨響,原本堅固的城墻突然坍塌了一段。

  “傳令讓左軍校尉,立即帶人堵上缺口,絕不能讓敵軍沖進來!”

  突如其來變故,讓閔五六的心沉到了谷底,只能匆忙下令應付。

  城墻坍塌的速度太快,就仿佛豆腐渣一樣,根本沒有發揮出應有的防御力。

  “轟隆隆…”

  正在守軍急于堵上缺口的時候,又一處城墻發生坍塌。

  接著大大小小的缺口,陸續出現在城墻上。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能夠發現這幾處城墻,都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修補上去的。

  聯軍大營,眺望臺。

  觀戰的李牧,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現在炮兵爆破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上一次大戰,留下的舊傷。

  當初收復永州后,朝廷就下令重修城墻。

  遺憾的是僅僅只是下令,卻沒有劃撥足夠的經費。

  不過這難不倒經驗豐富的大虞官員,富有富的方案,窮有窮的修法。

  趕鴨子上任的永州知府,直接征召民夫,搞了一個樣子貨工程。

  反正城墻這玩意兒,只要不爆發大戰,質量問題一時半會兒也穿不了幫。

  勤王大戰爆發,兩廣主力北上,停止了對湖廣戰場的支持。

  叛軍大舉反撲,官軍一路丟城失地。

  永州這邊根本沒打,守軍就撒丫子撤到了兩廣云貴。

  豆腐渣工程,無損移交給了叛軍。

  重新占領永州,千頭萬緒的破事一大堆,誰也沒功夫關注看上去完好無損的城墻。

  當初城中兵多,即便是被火炮砸開了多處缺口,敵軍也能夠立即補上。

  現在城內的守軍,一共就那么一萬,其中還有大量的民壯。

  在防守城池的同時,還要堵住多處缺口,絕對一件易事。

  “攻城!”

  見時機成熟,李牧果斷下達了攻城命令。

  這次進攻永州,實際上也是打了叛軍一個措手不及,城內守軍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

  不同于上一次永州大戰,白蓮圣國中央政府在城內,可以玩兒圍點打援。

  現在城中就是一些普通守軍,在新生的大楚政權內部,份量其實并不高。

  敵軍會不會全力救援,誰也說不清楚。

  在這種背景下,與其圍困叛軍拖延時間,不如先拿下永州,再進軍衡陽,一路向湖廣腹地打去。

  除非叛軍肯放棄湖廣,不然必定要派兵阻擾。敵軍主力一旦動了起來,必然會露出破綻。

  南昌府,楚王宮。

  剛剛換了王號的衛嘉瑞,正拿著手中的戰報犯愁。

  敵軍的表現,同他之前收到的情報,完全對不上。

  兩廣大軍在北方損兵折將,這才過了短短幾個月時間,正是舔傷口的時候。

  稍微腦子正常的將領,都不會在自己元氣大傷的時候,主動挑起戰火。

  即便是真的要打,那也是打防守戰。

  新兵在守城中,還能發揮幾分戰斗力。

  主動出擊,喪失了城墻的保護,各種弊端都會暴露出來。

  李牧所部能夠多次擊敗他們,衛嘉瑞可不認為這樣的強敵,腦子有問題。

  理智告訴他,敵軍在此時進兵,背后必定有陰謀。

  “諸位愛卿,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啊!”

  衛嘉瑞皺著眉頭說道。

  未知,最令人頭疼。

  搞不清楚敵人的目的,就傻乎乎的出兵救援,那就是對楚國不負責。

  “王爺,或許是敵軍虛晃一槍。

  賊將李牧用兵,最喜歡出其不意。

  此人所采取的戰術,在戰役結束之前,外人很難看懂其中的真意。

  搞不清楚敵人的真實目的,其實也沒關系。

  他們打他們的,我們打我們的。直接按照之前的作戰計劃,向直接兩廣進軍即可。”

  兵部尚書方克誠率先表明了立場。

  讓敵人牽著鼻子走,屬于兵家大忌。

  尤其是遇上強敵的時候,喪失了戰略主動權,相當于提前輸掉戰爭。

  “不妥!”

  “方大人,永州守軍不過萬余人,根本擋不住賊將李牧。

  恐怕不等我們拿下梅關,撬開廣東的門戶,湖廣的門戶就先落入了偽朝手中。

  湖廣是我大楚的根基所在,萬萬不容有失。

  我們的使臣上個月就到了南京,正在和吳國商議換地事宜,搞不好現在已經達成協議。

  此時讓賊將李牧殺入湖廣腹地,那么大楚危矣!”

  左將軍衛嘉良當即反對道。

  李牧有多厲害,沒人比他們這些“老人”清楚。

  當初在兩廣戰場上,圣國軍隊就被對方追著跑。

  不信邪,留下來和敵軍交戰的。要么墳頭長草,要么進了戰俘營干苦力。

  他們這支部隊的前身,可是白蓮圣國西征大軍。

  在戰場上雖然算不上高歌猛進,但戰線一直都在向前推進,眼瞅著就要打到昆明府,結果被李牧端了老窩,被迫開啟戰略轉進。

  別看現在三王威震天下,當年起家的時候,實力最雄厚的還是圣皇的部隊。

  即便是到了現在,大楚坐擁百萬大軍,戰斗力能趕上老營的部隊,依舊寥寥無幾。

  放這樣的敵人殺入腹地,那就是對楚國的基業不負責。

  “兩位說的都有道理,不過眼下最重要的是盡快搞清楚,敵軍的實力恢復了幾分。

  一般精銳部隊折損過半,沒有一兩年時間,很難恢復過來。

  可敵將李牧,不是一般人。

  從他出道以來,仿佛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不管什么軍隊到了他手中,都能很快變成精銳。

  偽朝官軍或許戰斗力,不及巔峰時期,但是兵力數量卻是大幅度增加。

  兩廣地區的募兵數量,足有七鎮之多。加上湖廣的一鎮,福建的兩鎮,浙江的兩鎮,敵軍光募兵數量就超過十萬。

  這些軍隊的戰斗力,只要有勤王大軍的一半,那都是我大楚的強敵。

  除此之外,敵人還有數十萬衛所兵。打仗或許不行,但充當后勤部隊,還是夠格的。”

  丞相昌君逸神色凝重的說道。

  寧愿相信兩廣軍隊恢復元氣,也不敢相信對方在勤王大戰中,沒有傷到元氣。

  倒不是他們的情報能力弱,主要是兩次濟南會戰,都是步兵打騎兵,還是打的北虜騎兵。

  能打出近乎1比1的戰績,本身就是一種奇跡。擱在其他邊軍身上,步兵的損失應該是騎兵高出三倍以上。

  哪怕搜集到了不同的訊息,他們也會默認是敵人放出來的煙霧彈,想要虛張聲勢嚇唬他們。

  “丞相說的不錯,必須加強情報搜集。

  不過戰場上時間不等人,前線的局勢容不得我們拖延。

  何況大軍已經完成了集結,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錢糧,拖著不動也不是辦法。

  反正江西和湖廣緊挨著,我們先按照原計劃拿下梅關,打通進入廣東的通道。

  搞不好敵軍承受不住壓力,就自己撤軍回援了。

  李牧那賊子再怎么厲害,也只是偽朝的一名武將,要受到偽朝高層的節制。

  發動細作,在兩廣地區散播謠言。只要壓力足夠大,偽朝那幫愚蠢的文官,就會幫我們完成計劃!”

  衛嘉瑞的決定,讓一眾文官很是受傷。

  盡管自家王爺罵的是偽朝文官,可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就和罵自己差不多。

  在場的許多文官,都是從大虞那邊過來的。就算沒有在大虞做官,那也是考了功名,食了大虞祿米的。

  好聽點兒,這叫棄暗投明。

  換個說法,那就是“貳臣”。

  在推崇忠義的社會大背景下,沒人喜歡“貳臣”。

  衛嘉瑞在重用他們的同時,也在時刻防備著他們,遠沒有那幫粗鄙的武夫受信任。

  惱怒過后,也就怒了一下。

  邁出這一步,就沒有回頭路。

  大虞可以接受任何人投降,唯獨他們這些“貳臣”,沒有這樣的機會。

  一旦落入官軍手中,人頭落地都算幸運的。凌遲、腰斬棄市、五馬分尸…一眾慘烈的死法,肯定會給他們安排一個。

  在臨死之前,大概率還要享受一系列的活罪套餐。

  轟鳴的炮火聲,夾雜著士卒的喊殺聲,向天空和大地訴說著戰爭的暴露。

  前面的士兵倒下了,后面的士兵立即補上去。兩支軍隊圍繞著城墻缺口,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頂住!”

  “都給老子頂住!”

  閔五六咆哮的怒吼道。

  可惜戰爭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豆腐渣工程帶來的破壞,遠不止是城墻坍塌,還有守軍信心的坍塌。

  普通士兵可沒功夫理會工程質量問題,他們只看到寄予厚望的城墻,被敵人的炮彈輕松轟開。

  來不及進行思考,敵軍馬上就殺了過來。

  面對甲胄齊全的官軍,他們這些布衣,只能用血肉之軀抵擋。

  兩支軍隊發生碰撞,差距一下子就體現了出來。

  普通的刀劍砍在敵人的鎧甲上,發出一陣金屬碰撞的聲響,然后就結束了。

  可是落在他們這些布衣身上,不死也是重傷。

  想要破甲,必須使用鈍器。

  不過鈍器重量太大,基本上都是以短兵器為主,需要近身肉搏才能發揮作用。

  戰場交鋒,那是一寸長一寸強。

  官軍的長槍,在數米之外就能把人挑飛,還玩兒的是配合戰術。

  手持鈍器的守軍士兵,在大多數時間,都沒有來得及沖到人家身前,就先一步被火銃打成了篩子。

  看似是兩軍對戰,實際上更像是單方面的屠殺。

  除了少數精銳,能夠稍微抵抗一下外,剩下的士兵都是在給官軍送人頭。

  官軍沖上城墻后,戰斗持續不到一炷香時間,守軍就全線潰敗。

  不需要組織,求生的欲望,就讓他們自發選擇了逃離。

  好死不如賴活著。

  李牧喜歡抓俘虜,在義軍中也是出了名的。自鎮壓白蓮教叛亂以來,被俘虜的義軍士兵足有數十萬之巨。

  既然不用死,那就沒必要拼命。

  往城中一躲,沒準運氣好,就躲過了追捕。

  即便是被官軍發現,也可以投降,犯不著為一座注定淪陷的城池陪葬。

  “將軍,兵敗如山倒,永州局勢已經無力回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趁著敵軍尚未堵死北門,現在撤退還來得及!”

  親兵隊長賣力的勸說道。

  相比四散而逃的士卒,親兵衛隊依舊保持著秩序。

  大家都是一個村子出來的,相互之間或多或少,都有點兒血緣關系。

  充滿宗族特色的軍隊,在亂世之中,往往能夠發揮出遠超普通士卒的戰斗力。

  “逃?”

  “我們還能往哪兒去?”

  “楚國剛剛建立,我們就丟城失地,這是在打王爺的臉。

  縱使僥幸逃過敵軍追捕,也少不了被問罪。

  注定難逃一死,不如死在戰場上干脆。

  沒能帶著你們封妻蔭子,這是時運不濟。你們各自逃命吧,犯不著留著為我陪葬!”

  閔五六一臉絕望的說道。

  敗仗他不是沒有打過,義軍在起家過程中,吃敗仗也是常態。

  對敗仗的容忍度,遠高于官軍。在大多數時間里吃了敗仗,也就象征性的處罰一下,大不了挨一頓軍棍。

  可是現在時間點不對,楚國剛剛建立,正是需要勝利,穩定人心的時候。

  “將軍,西王這里混不下去,我們還可以去投奔東王、南王,遠沒到放棄的時候。

  大家都是圣國里面出來的,也算不上背叛。您為西王立下了汗馬功勞,算是對得起他了。

  犯不著為了一次戰敗,就把命給搭進去。

  你以前可是說過,只要人還活著,那么一切都有希望!”

  說完,見閔五六沒有明確拒絕。

  機靈的親兵隊長,一下子反應過來,知道自家將軍動了心,只是面子上過不去。

  “大家都別愣著了,趕緊護送將軍離開。一切的罪責,都有我一人擔著!”

夢想島中文    復山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