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師,什么事情做了是有損氣運的?”聽到蘇九的話,李峰開口詢問起來。
“天地正氣,因果善惡,凡是違背人倫大綱,兇惡之事,都是有損氣運的。”蘇九緩緩的開口說道,并沒有將事情說具體,只是說了個大概,但是,作為李家弟子,頓時就明白蘇九所指是什么意思了。
兩個人聽聞蘇九的話,心中頓時都有了個底,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能,心中都明白了。
李家的事情,算是告了一個段落。
蘇九在李老的盛情款待之下,準備好好享受一番,這些日子,蘇九自己很是忙碌,忙碌的有點心神疲憊。
就沒有停歇過。
蘇九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個災星,走到哪里,哪里就出事故。
當然,這只是蘇九閑暇時瞎想而已。
在SH市這樣的國際大都市之中,坐落在別墅草坪上,一把搖椅,曬著太陽,旁邊備著水果飲料,拿著一本書籍,這是一件很消遣的事情。
懶洋洋的陽光,照射在自己的身上,很是舒服。
蘇九的心中也很是放松。
然而,這樣的悠閑時光并沒有過多久。
一個電話打亂了蘇九悠閑的節奏。
電話是學校寢室的兄弟,趙韌打過來的。
聊了數句,掛了電話,蘇九原本悠閑的表情,頓時變得嚴肅起來,雙眉之中,還帶有一絲擔憂,眉頭微微皺著。
“蘇大師,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跟我說說,或許我李家能幫到你。”一旁陪伴蘇九的李老,看到蘇九的這幅模樣,頓時關心的開口說道起來。
“也不是什么嚴重的事情,只是一個朋友卷入到一件事情當中。受到牽連了,需要我過去想下辦法!”
聽聞李老的話,蘇九微微的沉默了一下,思索一番。然后緩緩的開口說道。
“什么事情?我李家能幫的上忙的,蘇大師盡管說,不要把自己當外人。”看到蘇九的表情,聽聞蘇九的語氣,李老心中頓時翻轉了數個念頭。
蘇九說這話的語氣。自己心中就已經有所猜測了。
如果是風水上的事情,蘇九絕對不會皺著眉頭,憑借他自己的本事,絕對能夠解決。
這件事情,肯定是牽扯到某些地方勢力或者關系,需要借助到世俗中的力量。
也只有這樣,蘇九才會有這種覺得麻煩的表情。
李老是什么人,活了幾十年的人精,能夠掌控李家這么多年,察言觀色。自然是出神入化,蘇九的表情,可以說是將事情的本質說了出來。
李家對于蘇九的態度,那就更加不用說了,一個大家族,在華夏這個國度,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風水界中的一些事情,如果沒有一位風水師成為客卿坐鎮,像李家這樣的大家族遲早會被別人謀害掉的。
就好比這一次,李家可以說是萬丈高空上走鋼絲。一個不小心,迎接李家的就是毀滅。
所以,能夠有機會和蘇九處好關系,一定要盡全力而為。這就是李老現在的態度。
“不知道李老可聽說過陰婚?”蘇九停頓下來,思索了一番,似乎是衡量了一下,然后才緩緩的開口說道起來。
“陰婚?”
“不錯!就是那傳說中的民間習俗,陰婚!”蘇九看到李老的表情,頓時肯定的說道。
“我聽說過!”李老想了片刻。回答蘇九說道。
陰婚也叫冥婚,是為死了的人找配偶。
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
那時,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
因此,一定要為他(她)們舉行一個陰婚儀式,最后將他(她)們埋在一起,成為夫妻,并骨合葬。
也免得男、女兩家的塋地里出現孤墳。
在南方,有一些未成年人天折后,家中父母或長輩老人們出于疼愛,認為生前沒能為他(她)們擇偶,死后也要為他(她)們完婚,盡到責任。
其實,這是人的感情寄托所至。
另外,舊時人們普遍相信墳地風水,以為出現一座孤墳就會影響家宅后代的昌盛。
當時有些風水師為了多掙幾個錢,也多竭力慫恿搞這種陰婚。當然,在風水界中,陰婚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還有一套特定的風水定律。
陰婚大多出現在貴族或有錢人家。
陰婚在漢朝以前就有了。
由于陰婚耗費社會上的人力、物力,毫無意義,曾予禁止。
《周禮》云:“禁遷葬與嫁殤者。”
但此風氣始終沒有杜絕。例如:曹操最喜愛的兒子曹沖十三歲就死了,曹操便下聘已死的甄小姐做為曹沖的妻子,把他們合葬在一起。
陰婚最為盛行的要數宋代。
據康譽之《昨夢錄》記載,凡未婚男、女死亡,其父母必托“鬼媒人”說親,然后進行占卦,卜中得到允婚后,就各替鬼魂做冥衣,舉行合婚祭,將男、女并骨合葬。
《元史·列女傳》載:“子弟死而無妻者,或求亡女骨合葬之。”《明史·列女傳》亦載:楊□死而其未婚妻殉;劉伯春卒,而其聘女亦如之,后皆迎柩合葬。
在清代,這種婦女殉葬冥合的習俗,隨著貞節觀的加強,仍很盛行。直至晚清才逐漸消失。
清末民初的京市仍有陰婚風俗的殘余現象,還有個別家庭辦死人與死人結婚的“喜事”,謂之“搭骨尸”,男、女兩家親家,謂之“骨尸親”。
早年,這種“婚禮”的迎娶儀式多在夜間舉行,有時,人們正在安睡之際,忽被街巷里的鼓樂吵醒,原來是“搭骨尸”的。
抬著一頂紙轎子,由單鼓、單號、單嗩吶吹奏前引。有的則不用這種形式,仍用八抬大轎,全份金燈執事,原來只娶一張女人的照片。
三十年代以后,還有仿照“文明結婚”儀式,用西樂隊前導,后邊四個人抬著一個出殯用的影亭,內掛“新娘”的照片。
婚俗儀式由于死人結婚混雜了紅、白兩事的禮儀,各當事人又各有主張,陰婚儀式始終沒有形成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