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說賈鴻漸感覺怪怪的呢?這倒不是說紅色陣營不能黑,但是問題是從80年代開始黑紅色陣營這種潮流在中國那就是太流行了!外加后世上看到各種美分批評咱紅色陣營無腦的樣子,真心讓賈鴻漸受夠他們了,所以賈鴻漸就有點自干五傾向,有點自帶干糧的五毛的傾向。不過賈鴻漸也不是說非要抱大腿,非要給政府洗地,該罵的那就是要罵,但是不該被罵,沒事兒就什么弄情懷之類的體制問題啥的,他就是看著不爽,覺得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和傷害自己的眼睛!
在這種習慣之下,看到了捷克這種先黑德國人,黑完扭頭又黑的紅色陣營更狠的那種,真讓賈鴻漸覺得他們是為了黑而黑!就有點像是《兵臨城下》里的事兒一樣,這么一個所謂拍蘇聯狙擊英雄的片兒里面呢,讓英雄遭遇了一個事兒——作為新兵上戰場的時候,居然兩個人才一把槍,一個死了另外一個撿起來用,身后還有督戰隊開槍什么的。這些事兒讓很多人都覺得蘇聯如何如何沒人性,可是問題在于人蘇聯啥都不多就是武器多!實際上蘇聯根本沒有這種事兒!這事兒實際上的來源那就是法國一戰時候的真事兒!
所以看到了這種把別人家的壞事兒按到了紅色陣營無腦黑,賈鴻漸怎么都會覺得這玩意兒太騙人了。再現在看到這種類似無腦黑一樣說紅色陣營游擊隊的,賈鴻漸怎么都覺得這是導演故意的!特別是這捷克本來就是紅色陣營的。在蘇東劇變之后,那當然是各種要跟以前割裂,就像是叛徒一樣,只有對老東家越狠才能更融入新的陣營啊!所以在看到了這么一個捷克片兒之后,賈鴻漸真是覺得怪怪的。
但是除了怪怪的這么一種感覺以外,更多的還讓賈鴻漸感覺到了這么一部電影的人文氣息!沒錯!人文氣息,就是那么一種文藝青年特有的趕腳!就像是李安拍出來的電影里面特有的那種感覺!人家電影里面的這種感覺吧,讓賈鴻漸再一對比自己的電影,就老是讓他感覺自己的電影好像有點缺陷…賈鴻漸的確是挺有自信的,可是咱自信不能自傲不能剛愎自用啊!人家這電影里面不就體現了一種人在大形勢之下無奈的趕腳么?不就是一種命運被玩弄的趕腳么?一個女神級別的醫學院學生。多么有前途啊。結果就嫁給了一個吊絲農民,而且還愛上了對方,本來幾乎不能有交集的兩個人,就因為戰爭走到了一起。互相扶持著一起面對生活以及苦難。到了最后。那女神也不再想自己以前高富帥的男朋友了。而是就愿意一輩子當一個農婦,跟自己的吊絲老公一起,這種人心的變化。說真的那種文藝的感覺都爆棚啊!
不知道這么一個片兒最后能在奧斯卡上面走到哪一步,但是對于賈鴻漸來說,他是感覺自己的《搶劫大大演習》是有點比不上這么一部電影的。在那種文藝氣息上,賈鴻漸只是若有若無的有那么一些,而這么一個片兒卻是占了大便宜了——又有戰爭啊、納粹啊這種主題,最后又有人性的閃光點什么的。像是前幾年的最佳外語片的評審里面,不就是經常有二戰時候故事背景的電影么?
所以到了這時候,說真的賈鴻漸還真的有點動了再拍一部電影的心了!他賈鴻漸是一個不服輸的人,而且還挺好強的!雖然本來他想著為影協弄一部電影頂一下就算了。可是如今這么一部隨手拍出來的電影跟別人家的電影比起來不是那么的強,這就讓賈鴻漸有點不爽了!這就讓他有點想弄出來更好東西的心了!這就是上進心啊!發現自己的作業不行了,那立刻要改進要交更好的作業啊!
不過要是重新弄一個更好的電影,弄啥呢?賈鴻漸在這時,腦子里面只是有這么一個沖動而已,,不過有沖動才會多想啊!如果想不到好的電影創意,那他可能要做的就是改進準備在美國這邊上映的版本,以圖最大化的提高現在這么一個版本“作業”的水平。不管這么一個東西咱喜歡不喜歡,不管咱愿意不愿意弄這么一個電影,反正現在咱就是拿著這么一個電影出來了,反正現在這么一個電影那就是賈鴻漸的作品了,他必須要為自己的名聲負責,他必須要保證自己拿出來的東西不比別人的差!這就是他賈鴻漸的堅持!
話說回來,如果要重新拍一部的話,那么要拍成什么樣的呢?他賈鴻漸可是沒有什么靈感的啊…不過想想看的話,這捷克片兒是怎么弄的?他們選擇了老生常談的二戰來拍。二戰這東西在戰后那就是屬于政治正確的玩意,所以拍二戰里面老百姓的苦難,拍普通人的生活被戰爭改變了,被突如其來的大勢改變了,那簡直就是戰后50幾年來經久不衰的套路!沒錯,套路!賈鴻漸這么一個人是很善于總結的,所以他很自然的就開始總結出來這些文藝片兒要怎么拍才能有文藝的感覺!就像是他曾經總結出來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規律一樣——傳記,名人,缺陷,感人。這些要素集合到了一起,那就是一個類似《美麗心靈》的《霍金傳》。可能這么一個《霍金傳》并不能真的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影片,但是只要用心拍,只要往文藝的方向拍,賈鴻漸相信進入最佳影片的提名并不是什么特別大的問題!
同樣,在這么一個最佳外語片的角度來說,什么二戰之類的東西,那在家鴻漸看來至少在電影領域在奧斯卡的領域里面,那簡直就是有套路的!所以這種套路要是放在咱中國的話會是怎么樣的一個場景呢?是怎么樣的一部電影呢?也就是日軍侵華,然后不拍大的方面,就拍小的方面,比如說普通人的生活是如何被改變的,而且前后的對比還要相當的強烈,比如說一個地主家的少爺或者是一個大城市資本家的少爺,是如何在戰爭的情況下“變異”的。
不過說真的,這么一個捷克的套路放到了中國的話,賈鴻漸是感覺不太合適,因為捷克女神可以藏到鄉村然后變成農婦,但是在咱中國的文化里面,在咱中國的老百姓認識中,在民族存亡的迫切關口,應該大家都一致聯合起來積極的打鬼子!所以女神本來就積極抗日,怎么可能就放棄抗日要當村婦呢?這不合理啊!到時候別說是觀眾怎么噴了,賈鴻漸自己都會覺得怪好么!這么一來,二戰的套路之類的,賈鴻漸就不能用了。那咱能用什么套路呢?
反戰套路?比如說從正義和邪惡兩方來看待戰爭?討論一下戰爭給人帶來的異變?討論一下戰爭給受害方帶來的危害,以及加害方怎么變壞的?比如說南津的那事兒,就變成了南津的老百姓如何如何的悲慘,然后日本那邊一個普通的還算有良心的士兵,看著周圍的戰友一個個的變成殺人狂魔,一個個的變壞?然后他偷偷的放走了幾個中國人之類的…這種就是《硫磺島家書》的架勢啊!
這硫磺島家書,那就是美國知名的影星老頭兒伊斯特伍德作為出品人拍攝的。當初策劃的時候,這老頭兒是策劃了上下兩集,上集就是從美國人視角看的,那叫《父輩的旗幟》,而下半部就是從日本人角度看的,那就是《硫磺島家書》。最后呢,這視角奇特的《硫磺島家書》在美國很火,等于是把多年妖魔化的日本二戰士兵給洗白了,從人性的角度來戰士這么一幫子日本士兵那也是有溫暖的一面,那也是有不同的文化的。
雖然說這么一個硫磺島家書本身獲得了好像06年還是07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不過問題在于吧…咱把這套路給放到了南津,那也太奇怪了?咱還要表現惡魔一樣的日本人還是有人性的?這不變成了《南津!南津!》了?這片兒當年被罵的那叫一個慘,據說最開始的時候劇本都被有關方面強力給否決了!就是因為這視角在中國人看來簡直太別扭了!這就像是德國納粹弄了各種集中營各種屠殺猶太人,拍一個真的救了很多人的《辛德勒名單》還好,要是拍一個什么執行毒氣殺人、把人做成肥皂的德國士兵還有人性,還挺溫暖,描寫一下什么白天殺人狂魔,晚上各種對家人善良友好的納粹狂熱分子?把他們洗白的話,猶太人都能氣的出錢找殺手來暗殺這個導演好么!
媽蛋美國人可以看的開,是因為他們只是硫磺島上死的士兵稍微多了點,他們美國本土沒被侵略,沒有幾十萬人被殺害!如果美國人被殺害了那么多,給伊斯特伍德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給日本兵洗白!否則在現在的政治情況下,這伊斯特伍德怎么不拍個給種族歧視洗白的戲呢?丫有這膽子么?美國反種族歧視的政治正確甚至都矯枉過正了,有幾個人敢提意見的?怎么沒見人出來洗白一下呢?所以想了想賈鴻漸就知道,這片兒不能拍!那拍啥題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