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夜深人靜,維多利亞港對岸的摩天大樓掛滿了璀璨燈火,從太平山頂一路鋪至海邊。
麗思卡爾頓酒店,117層的一間豪華套房內。
宋允澄站在衣帽間的鏡子前,望著鏡中的自己,臉頰不由自主地泛起羞紅。
她身上穿著一套可愛的水手服,搭配著一雙從腳趾包裹到膝蓋上方的白色絲襪,白里透粉的脖頸間,還系著一條帶蕾絲花邊的項圈。
“這家伙,總愛讓我穿這些奇奇怪怪的衣服。”
宋允澄抿嘴淺笑,接著拿起一支唇釉,在嘴唇上細細涂抹。
門外。
陳延森坐在落地窗前的沙發旁,俯瞰著繁華的港島夜景。
片刻后,他心念一動,眼前驟然浮現出一塊半透明的系統面板。
人道薪火:3167037縷 可合成316縷仙道薪火!
與上個月相比,出售拼唄股票的員工明顯變少了。
畢竟拼唄正處在高速增長期,明眼人都能看出,股價在未來注定還會迎來一波暴漲,此刻賣得越早、賣得越多,將來只會越吃虧。
除了少數急需用錢買房、買車的員工選擇套現,大部分人都寧愿持股觀望,盼著等拼唄市值漲到3000億美幣,甚至是5000億美幣后再做打算。
“加點!”
隨著陳延森的意念落下,一股紫黑色的霧氣能量破空而至,仿佛受到了無形力量的牽引,倏地鉆進了他的眉心。
下一秒,溫熱的觸感順著眉心蔓延開來,像滾燙的巖漿般在顱內翻涌,瞬間將整個大腦沖刷了上千遍。
透過落地窗的玻璃倒影,能清晰看到他的眼中有紫黑色光芒一閃而過。
瞳孔里的環形紋路泛起一抹清冷的銀色光輝,不過轉瞬便又隱去,恢復了平日的模樣。
精神力如同水波般向著四面八方擴散,神識探查直徑提升到四十七米多,附近一千七百多平方米內的細微動靜,全都清晰地呈現在他的腦海中。
按照之前的增長速度推算,他控物能力的重量上限已超800斤,無限接近千斤。
就連每次開啟普朗克時鐘天賦的時長極限,也提升到了20秒。
若是將來精神力數值能突破200,屆時精神力的覆蓋范圍恐怕能達到一萬平方米,控物上限也能輕松超過3000斤。
“我還真是越來越不當人了。”
陳延森暗自思忖道。
就在這時,身后傳來“咯吱”一聲輕響,衣帽間的門被輕輕推開。
宋允澄換好衣服走了出來,雙腿微微并攏,白皙的皮膚在暖橘色燈光的映襯下,像一塊細膩絲滑的綢緞,隱隱透著一抹香甜的氣息。
陳延森轉過頭,一本正經地開口道:“過來,讓師父看看腿。”
第二天上午,陳延森登上私人飛機,徑直飛往廬州。
橙子科技后續路演、定價及配售環節的工作,則交由高偉林和周受志負責處理。
此時,距離“927外賣大戰”拉開帷幕,才剛過去四天。
筷跑與桃點點之間的較量愈發激烈,原本每日發放一張的無門檻優惠券,漸漸變成了一天兩張、三張。
單是一天燒掉的資金,就多達一個億!
這般瘋狂的景象,看得海內外投資機構紛紛皺起了眉頭。
哪有這樣做生意的?
而馬立云在融到資金后,當即掀起補貼大戰,倒是借此收獲了不少網友的好感。
說到底,阿貍這是在用歐美投資人的錢,請國人免費喝奶茶、吃大餐。
筷跑則在無門檻紅包與滿減紅包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送奶茶、送咖啡免單券的活動,且專門主推蜜雪冰城和幸運咖的飲品,將一半資金都集中砸在了自家產品上。
從而導致蜜雪冰城和幸運咖的工作人員陷入了'痛并快樂著'的狀態。
痛苦的是,每天一到門店,就得馬不停蹄地搖奶茶、做咖啡,忙得腳不沾地。
快樂的是,雖說他們和筷跑同屬一家集團,但筷跑仍會按正常價格結算,該給的提成一毛錢都不少。
對陳延森來說,燒錢不怕,能圈到地就行。
從9月27日起,外賣行業的單日訂單量節節攀升,從5800萬單沖到6600萬單,再到7000萬,前后僅用了三天時間。
截至昨天放假前,全國外賣日均訂單量已達7400萬單。
其中,筷跑占據了七成市場份額,每日履約訂單量高達5200萬單。
為應對激增的訂單需求,裴毅再次從兼職騎手中篩選出5萬人,將其轉為全職騎手。
至此,不算總部及各分公司的技術、商務、運營、財務與法務部門人員,單是騎手團隊的員工總數,就達到了33萬人。
這意味著,筷跑每個月在人力成本上的支出多達30億華元,一年就是三四百億。
遠在杭城的馬立云看穿了陳延森的想法,但他并不認為,等補貼結束后,桃點點連兩三成的市場都啃不下來。
因此,雙方極有默契地聯手砸錢,一心想把外賣行業的市場容量再擴大一倍,好在將來能夠坐收漁翁之利。
在馬立云眼里,自己是那個穩操勝券的漁翁,陳延森才是網兜里的魚。
同一時間。
金陵玄武區的一處筷跑網點門口,黃嘉樂拎著一套全新的工作服,咧嘴一笑,腳步輕快地向外走去,心里卻滿是雀躍:“終于落戶成功了!”
在筷跑的兼職騎手圈里,大家都默認把“轉正”叫做“落戶”。
平臺篩選正式騎手時有明確標準:會根據騎手過去一年的履約訂單量、配送效率和服務評分進行綜合考量,最終選出符合要求的外賣員,給予全職身份。
要知道,目前全國外賣騎手總量超過300萬,而能擁有筷跑全職身份的,只占十分之一。
從外賣平臺全職騎手的整體分布來看,筷跑一家就占據了九成多份額,反觀桃點點連一成都不到,雙方差距非常明顯。
更何況,桃點點全職騎手的福利待遇,跟筷跑也沒法比。
第一,筷跑設有專門的惡劣天氣補貼,桃點點雖說也有相應的補貼策略,但金額僅有一半;
第二,筷跑給騎手購買了覆蓋家人的補充醫療保險、意外險和第三方責任險,而桃點點只有意外險和第三方責任險,少了一項最重要的醫療保險;
第三,筷跑全職騎手不僅有底薪、社保,還有季度獎金、過節費、飯補、交通補貼、內網商城的購物金、咖啡券和檸檬水兌換券等。
至于桃點點,在福利方面的建設,基本為零。
所以,絕大多數桃點點騎手都沒有轉為全職的意愿。
他們更愿意先在桃點點鍛煉一段時間,等熟悉了配送路線、商圈和小區布局后,再跳槽到筷跑做兼職,慢慢排隊等待“落戶”機會。
黃嘉樂便是如此!
他的入行時間不算短,只是多走了幾年彎路。
一開始,他是美團外賣的騎手。
后來王鑫把美團賣給三胞集團,他又跳槽去了大眾點評的騎手小隊。
等阿貍收購大眾點評,在筷跑的市場壓力下,被迫推出全職騎手模式,給外賣員發底薪、交五險一金,他順勢加入了進去。
可干了一段時間后才發現,同樣是全職騎手,桃點點和筷跑的福利待遇差距實在太大。
別的不說,單是筷跑騎手轉正后,滿三個月就能拿到一份期權,這一點就足以讓桃點點望塵莫及。
期權的價值有多高,看看拼唄的保潔阿姨就知道了:那些做打掃衛生的閑散人員,在拼唄市值突破2100億美幣后,身家都漲到了百萬級別。
作為一名普通人,誰不想一夜暴富?
為了實現“落戶”筷跑的目標,黃嘉樂索性辭掉了桃點點的全職騎手工作,轉頭加入了筷跑的兼職隊伍。
雖說筷跑兼職的單量單價不如桃點點全職,但對他而言,這份工作最大的優勢在于——有了轉正的希望。
因為早在2014年之后,筷跑就不再直接招聘全職騎手,只從現有兼職人員里篩選符合要求的人轉正。
換句話說,想拿到筷跑的全職身份,就得先在兼職團隊里做出成績,用實力爭取“落戶”資格。
這項看似離譜的規定,卻為筷跑培養了源源不斷的優質騎手。
不少人戲稱:桃點點兼職是小學,全職是初中;筷跑的兼職是高中,全職是大學。
能考上“大學”,就意味著好日子要來了。
黃嘉樂剛走出門口,就忍不住地換上工作服,嘴角翹得老高,臉上滿是笑意,可他的眼眶卻不自覺地紅了。
他低著頭,雙手拂過身上這件嶄新的沖鋒衣,動作輕柔,一副回味無窮的表情。
隨后,他騎上一輛續航性能高達300公里的電瓶車,朝著商業區疾馳而去。
這是橙子車業特意為筷跑量身定制的專業配餐車。
關于這輛車的電池技術,行業里說法不一:有人說它用的是第一代深藍電池,也有人稱是第二代。
只不過,具體采用的是哪個版本的技術,筷跑并未對外公布,橙子車業與深藍科技雙方也都沒有透露相關細節。
與此同時。
一架灣流G550緩緩降落在廬州新橋機場。
陳延森穩步走下舷梯,坐進一輛銀藍相間的紅旗L5上,繼而吩咐老黃開車返回碧湖云溪。
數千里之外,李青松正率商務訪問團出席“華德工業4.0”戰略合作商討會,并借此機會,首次公布了“燭龍G1051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的研發成果。
該消息一經傳出,頓時在全球工業領域引發了廣泛討論。
畢竟高精密數控機床在工業領域一向有著“工業母機”的稱號,是支撐高端制造的核心基礎設備,它的技術動態更是能影響全球產業鏈布局。
起初,歐美等地的行業人士還對“燭龍G1051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的真實性存疑,但當他們聯想到此前已落地應用的破曉A220光刻機,便再也沒了懷疑的念頭。
明眼人都清楚,若沒有燭龍G1051這樣高精度的加工設備,破曉A220的掩膜臺與雙工件臺,根本無從制造。
即便強行生產,加工精度也遠遠不可能達標!
德國商務協會見狀,立馬喊來吉森精機、格勞博和哈默的一幫首席科學家,對燭龍G1051的精度、分辨率、動態性能、熱穩定性、五軸聯動能力、數控和反饋系統展開分析。
最后驚訝發現,燭龍G1051的綜合性能竟全面超越了德國當前主流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更是在納米級誤差補償技術上實現了突破性創新。
它的定位精度穩定控制在0.0003毫米,動態響應速度較格勞博最新款機型提升47,哪怕連續72小時高速運轉,機身熱變形量仍能保持在0.002毫米以內,這組數據直接刷新了全球工業母機的性能紀錄。
吉森精機的首席工程師海因茨在內部研討會上,對著燭龍G1051的技術參數表反復測算,不可置信地直言:“這不可能!他們的熱誤差補償算法至少領先我們五年,我們實驗室還在驗證的‘多傳感器融合校準技術’,他們居然已經用上了!”
更讓歐美企業坐不住的是,李青松在會上明確表示,森聯精工將在航空發動機、航天器零部件、精密醫療器械等領域,推出適配度更高的專用機型。
當消息傳到華爾街,高盛連夜下調了全球七大數控機床巨頭的投資評級。
很多人都反應了過來:全球高端數控機床的產業格局將正式改寫,過去由歐美日壟斷的技術壁壘,正在被華國徹底打破。
森聯精工?
光從名字就能看出,這件事與森聯資本脫不了干系。
一時間,歐美各地的工商企業紛紛行動起來,迅速找到了森聯精工的聯系電話,迫切想要采購燭龍G1051。
可電話接通后他們才得知,這款高精度數控機床壓根不對外銷售。
另一邊,李青松帶著燭龍G1051在歐洲轉了一圈,憑借這項核心技術,順利換到了大量集采訂單與高新設備。
以往那些歐美企業從不賣給華國的產品,這一次根本不用李青松主動開口,對方就率先提及,希望能以物換物,用這些稀缺產品換取與燭龍G1051的采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