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02章 我想要港燈2400億美幣,每股148.8元?

  隨機推薦:

  午后的高爾夫俱樂部里,陳延森與黎澤鉅相對而立。

  兩人的眼神交匯間,悄然藏著頂級資本玩家特有的試探。

  “黎先生客氣了!”

  陳延森握著對方的右手,語氣輕緩地說道。

  一旁的黎燕寧站在父親身側,目光不自覺地在陳延森身上多停留了幾秒。

  她曾在《時代》雜志上數次見過他的照片,對方穿著筆挺西裝,眉眼間帶著疏離的銳利,可此刻近在眼前,才發現他真人比照片更添幾分氣度。

  深灰色西裝襯得身形挺拔,袖口露出的腕表低調卻質感十足,說話時語調平緩,明明是笑著,眼底卻藏著讓人不敢輕視的鋒芒。

  周松濤和高盛、摩根士丹利、華信證券的人見此情形,主動把休息區的一角讓給了陳延森和黎澤鉅。

  “黎先生是想找我溝通深藍電池的業務?”

  陳延森一坐下,盯著對面的黎澤鉅,開門見山地問道。

  他實在沒什么耐心和對方繞彎子。

  黎澤鉅略作沉吟,隨即回應道:“深藍科技需要投資嗎?長江實業愿意以兩倍市場價格,收購其10的股權。除此之外,黎家在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均有能源產業,能為深藍科技獲取更多儲能電網訂單提供協助。”

  陳延森的直接讓他有些意外,但并沒有打亂他事先準備好的話術。

  “黎先生認為呢?”陳延森端起面前的威士忌,淺酌一口,嘴角浮現出一絲嘲弄的笑意。

  想當初,深城為了拿下深藍科技15的股權,前后投入了60億現金、100萬平方米工業用地,還有無法用具體數值衡量的政策傾斜與礦產資源。

  如今黎家不過是張張嘴,就敢索要10的股份,他很好奇,是誰給了對方這樣的勇氣?

  黎澤鉅見試探失敗,心里不禁咯噔一聲。

  他是個聰明人,從小到大經歷過的談判不計其數,他能清晰地察覺到,陳延森看似溫和,骨子里卻是個極為強勢的生意人。

  “那換個方式,合資建廠怎么樣?”黎澤鉅想了想,又提出了新方案:“這幾年歐洲因為環保協會的抗議,火電和核電的發展都受到了限制,可太陽能、風能的供電系統穩定性不足,現在正急需大型儲能電網來完善新能源產業結構。

  股份方面我們可以靈活些,讓深藍科技控股,黎家不參與控股權爭奪,只要分紅權和歐美市場的銷售權就行。”

  言外之意,黎家只想在深藍電池的業務上分到一塊肉而已,核心目的是為了盤活澳洲的幾座鋰礦。

  要知道,鋰礦哪怕價值再高,若長期閑置無人開采,只會變成拖后腿的負資產。

  投出去的資金不能創造利潤,本身就是失敗的決策。

  而且,進軍新能源行業是黎澤鉅主導的決定。

  一旦此次合作失敗,外界勢必會對他的投資眼光產生質疑,這是他不愿看到的。

  “沒問題。”陳延森滿口應下,緊接著便補充了一個條件:“但黎家要將港島電燈有限公司的股權出售給森聯資本。”

  電燈有限公司的年營收高達百億,是港島第二大電力公司,捏在手里,便是一只會下金蛋的雞。

  電力、煤氣、交通這類和民生息息相關的基礎產業,都是長江實業的優質資產,能持續穩定地產生收益,哪有人會愿意把這樣的資產轉手出去?

  黎澤鉅微微一怔,以為陳延森誤會了,連忙解釋道:“陳先生,我的意思是,合資成立深藍電池的生產基地,并不涉及研發板塊。”

  “我知道。”陳延森不以為意地說。

  知道?

  知道還敢這么獅子大開口?

  我主動找你談合資建廠,你倒好,直接盯上了我家的祖產?

  黎澤鉅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波瀾,這才后知后覺地意識到:眼前這人,要么是貪心到了極點,要么就是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真心合作。

  他不明白,黎家在哪里得罪過森聯資本。

  “陳先生真會開玩笑,港燈公司絕無出售的可能。”

  黎澤鉅語氣堅定,斬釘截鐵地拒絕道。

  “那英國北方燃氣公司、英國電網或者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的股份也可以。”

  陳延森說著,一副“我并不挑剔”的樣子。

  聽到這話,黎澤鉅面色一沉,繼續搖頭。

  “看來黎先生是沒什么合作的誠意了。”

  陳延森端著酒杯,慢悠悠地說道。

  黎澤鉅猛地起身,臉上瞬間浮現出幾分怒氣,冷著聲音說道:“陳先生,要是森聯資本打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合作,大可以直接拒絕這次會面,沒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戲耍我!”

  “這么一看,黎超人的教育有些失敗,旁人不過輕輕一擊,你就沉不住氣跳腳破防了?”

  陳延森輕笑著點評道。

  所以,這是試探?

  黎澤鉅暗自嘀咕道。

  隨后,黎澤鉅剛想坐回原位,耳邊突然傳來一道格外刺耳的聲音:“我既不缺資金,也不缺幫我代工的企業,黎先生張口就要深藍科技的股權和代工權限,卻拿不出同等價值的東西來交換。

  真讓人費解,黎嘉誠到底為什么會選你當接班人。”

  頃刻間,黎澤鉅愣在原地,臉色慢慢漲紅。

  黎家二代的身份是光環,也是枷鎖。

  陳延森一句輕飄飄的質疑,就像一根淬了毒的鋼針,刺破了他二十多年來努力維系的接班人形象。

  他攥緊拳頭,喉結滾了兩下。

  好在多年沉淀的城府終究起了作用,他強壓下翻涌的情緒,不咸不淡地說:“深藍科技縱然前景可觀,在歐美市場也未必能一帆風順,我們黎家在海外經營三十年,能源網絡覆蓋二十七個國家,這些實打實的資源,難道還抵不上一個代工資格?”

  “資源要握在自己手里才更放心。”

  陳延森笑了笑說道。

  他本想借著這次機會,從黎家身上狠狠剜下一塊肉,沒成想黎澤鉅的拒絕來得如此干脆,讓他的盤算落了空。

  既然談不攏,陳延森也就沒了應付黎澤鉅的興趣。

  這場談話總共沒撐過半個小時,兩人便各自起身,朝著不同方向離開。

  周松濤遠遠看著,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就連宋允澄都能猜到黎澤鉅此行的目的,而他作為港交所的會長,人老成精,自然也能看出來。

  只是讓他意外的是,陳延森和黎澤鉅顯然是談崩了,最后不歡而散的模樣,簡直不要太明顯。

  他琢磨了一會兒,腦中靈光一閃,聯想到黎家“西進東退”資產重組戰略,頓時眼前一亮,隱約猜到了上層的一些心思。

  雖未得到半分確切信息,可他已經自行腦補出了一整套完善的邏輯。

  陳延森極有可能是上面派來敲打黎家的!

  次日一早,陳延森準時出現在森聯資本位于港島的辦事處,與高盛、摩根士丹利、華信、大福、新鴻基、華金等十幾家機構的代表再次會面。

  而周受志與高偉林則負責從這些機構中篩選出三到五家券商,由它們來協調橙子科技在港島的路演、定價和上市工作。

  高盛的底氣最足,一上來就喊出了2400億美幣的底價。

  盡管橙子科技在營收與出貨量上均不及山星電子,卻擁有多項山星電子難以比擬的核心優勢。

  比如市場份額持續攀升的極光未來系統、深藍電池、莫斯語音助手、天工芯片等,若再算上正處于研發階段的存儲芯片,橙子科技幾乎已掌控智能手機領域最關鍵的軟硬件環節。

  此外,森聯資本通過增持計劃,如今已是亰東方的第一大股東。

  雖未取得實際控制權,但對亰東方的話語權卻在不斷加重。

  這也是高盛敢給出2400億美幣報價的主要原因!

  一個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擁有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統的手機品牌,壓根不是山星電子可以碰瓷的。

  在歐美地區的金融機構看來,橙子科技未來的市場潛力,絲毫不遜色于蘋果。

  再過兩三年,只要極光未來系統的市場占比能突破20,屆時只需效仿蘋果在應用市場的抽成運營模式,營收必然還會迎來新一輪增長。

  更何況,橙子科技在電腦、智能穿戴、智能音箱及數碼配件等領域的業務,增速同樣十分可觀。

  摩根士丹利的報價是2300億美幣。

  但港島負責人高灃浩私下卻認為,這個數字過于保守。

  蘋果靠著iOS生態每年能從開發者身上抽走數百億美幣,而橙子科技的極光未來系統正在復制這條路徑。

  現在極光應用商店的開發者數量已經突破百萬,再過半年,等存儲芯片量產落地,軟硬件閉環一旦形成,估值還得再翻個跟頭。

  華信給出的估值是2360億美幣。

  大福證券是2280億美幣。

  新鴻基是2340億美幣。

  華金是2270億美幣。

  一番商討過后,周受志最終將橙子科技的估值敲定在2400億美幣,發行價初步預估為每股148.8元。

  即便放在偌大的港股市場,也算得上是高位水平。

  承銷機構敲定了三家,分別是高盛、華信與新鴻基。

  其中,高盛屬于外資陣營,華信具備國資背景,新鴻基則是港島當地資歷深厚的老牌證券公司,三者各有優勢。

  當天下午,陳延森的車緩緩駛入了深水灣道77號。

  與此同時。

  港島券商給橙子科技的估值報價,很快就傳遍了華國金融圈。

  2400億美幣的高價一出來,不少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很多人心里都犯著嘀咕:港島股市能不能托住2400億美幣的估值?

  又或者,橙子科技會不會在上市首日就遭遇破發?

  然而,當內地和海外的投資人在得知該消息后,第一時間開始研究港股的開戶流程。

  這是一種莫名的情緒在作怪!

  只因森聯資本旗下子公司在資本市場一直保持著全勝紀錄,大多是各自領域的超級獨角獸。

  但凡陳延森失利過一次,他們大概率不會這般盲目地看好橙子科技。

  可現實是,陳延森一路高歌猛進,從未輸過!

  追漲殺跌是普通人的典型心態!

  在他們看來,橙子科技的市值怎么也該摸到5000億美幣,至少不該低于蘋果。

  就算真比蘋果差些,也絕不該多出幾千億美幣的差距。

  九月末的陽光溫暖適宜,中環街道上車流如織、人聲鼎沸,橙子科技的上市進程,也漸漸步入了倒計時階段。

夢想島中文    發薪就能變強,我有十億員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