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597章 又一次,遙遙領先

  “咱們平臺旗下的騎手,還在穿拼團外賣的衣服嗎?”

  “不,之前已經強制騎手們更換了,一開始有人不愿意,我們后來花錢回收了拼團的衣服…”

  “那為什么街上還有那么多穿著拼團衣服的外賣騎手?”

  “因為,那些真的是拼團外賣的騎手。”

  從每日特惠的端口接入到拼團外賣之后,拼團的市場份額再一次擴大,訂單量就像是旱地拔草,劇增不止。

  黃袍加身的騎手,帶著拼團外賣進入到了千家萬戶。

  此時的拼團系,在生活服務領域扎根更深了。

  你出門消費,用的是拼團到店。

  你點外賣,用的是拼團外賣。

  你想線上買菜自己做飯,用的是每日特惠。

  你線下買菜做飯,瓜果生鮮來自于拼團供應鏈。

  做到這個份上,拼團的業務關節幾乎全部打通了。

  以團購為心臟的產業鏈,深入到了每一個層級,像一只手,緊攥住了o2o市場,毫無遺漏。

  從邏輯層面來講,他當初發下的宏愿,不讓任何一分孤錢無家可歸,逐漸成為了現實。

  而隨著活動到了干一周拿六百這個階段,江勤的狼子野心也逐漸暴露了出來。

  就像他預料的第四贏一樣,堅持拿兩千獎勵金的騎手,讓拼團外賣的配送質量不斷提升。

  而那些工作時長不多,工作能力不穩定的騎手,因為拿不到后期獎勵,則全都流入到了其他的平臺。

  這樣的結果,甚至比拼團騎手數量猛增更讓友商瞠目結舌。

  每日特惠的產業升級完成了,拼團的市占率提高了,市場熱度又起來了,贏成這樣都贏麻了吧。

  結果你告訴我,通過市場篩選出的高質量騎手,你不打算還回來了?

  “最近有謠言說,拼團打算給闖入最后一輪的騎手買保險,設全勤,給底薪,給我嚇了一跳,然后我就去調查了一下,發現這不是謠言…”

  會議室內,口碑外賣的郭明、羅平和羅賓坐的七零八落的,嘴角一陣抽搐。

  市場部經理老孫咳嗽一聲:“上個月,口碑送單總量前十的騎手都已經簽了他們的勞動合同。”

  “后面的那些都沒簽?”

  郭明還抱有一絲希望,覺得十個騎手影響不大。

  孫經理抿了下嘴角:“后面的我根本沒問,光看他們帶有三分內疚,七分憨笑的表情就知道了。”

  羅平揉了揉太陽穴:“拼團外賣,后期難道要走快點餐的路子?”

  “快點餐現在已經半死不活了吧?”

  “聽說百度外賣想要收購它。”

  快點餐是誕生于京都市場的點餐平臺,也是第一個拿到投資的點餐平臺。

  因為他的老板席鐘文是從電話訂餐發家的,所以在入場互聯網領域的時候,他們還是沿用了傳統的商業思維,給底薪,簽合同,買保險。

  一開始的時候,快點餐的發展還很快,但是這種招募騎手的方式很快就露出了弊端。

  在外賣市場急速擴大的情況下,人家都是下個app就能兼職,你怎么比。

  但拼團的路數是不同的,他是從全部騎手里選出最頂尖的騎手簽約,這就很可怕了。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拼團是想把騎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和公司簽約,保證配送服務與時效,另一部分是兼職,以應對后期壯大及單量猛增。”

  孫經理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也就是說,搞活動只是噱頭,他一開始的目的就是四個?”

  郭明有點想打擺子。

  孫經理點了點頭:“可以這么說。”

  “兩位羅經理怎么看。”

  羅平抿了下嘴:“江勤有個理論,他說互聯網商業有兩種做法,一個是推石頭上山,費時費力,而真正聰明的做法是先爬到山上,推石頭下山。”

  郭明沉默了許久后開口:“現在的拼團,訂單量預計有多少了?”

  “和餓了不持平了。”

  “那他們從入場到現在燒了多少錢了?”

  孫經理想了想:“三千萬,可能多點也可能少點,目前還沒有準確的數字。”

  郭明難以置信:“不是還有塑料袋?”

  “他們賣塑料袋賺錢了。”

  與此同時,在餓了不滬上總部,陳嘉欣在補全了江勤的四贏之后,一個人端著咖啡杯,獨坐了一個多小時。

  她之前的感覺是什么樣子的來?哦對,她覺得張煦豪像極了年輕時候的江勤,雖然江勤現在也比張煦豪年輕…

  但是依葫蘆畫瓢,總不會太差吧?

  事實上,在拼團外賣沒下場的時候,她甚至覺得張煦豪的商業思維比江勤更高級,更先進,路子更正,而且更專業。

  什么做好抓手,拉起水位,對齊顆粒度,打通底層邏輯,實現顛覆式創新,形成一個閉環矩陣。

  但隨著江勤真正下場,她才被現實一頓猛滋,發現江勤就是江勤,也只能是江勤。

  然后他又發現,雖然江勤嘴上沒個實話,但最后,對齊顆粒度,打通底層邏輯,實現顛覆式創新,形成閉環矩陣還是拼團系。

  陳嘉欣轉頭看向被自己看好的,作為江勤第二的張煦豪,此時已經氣急敗壞了,正因為策劃部的總結書錯了三個字大發雷霆,完全沒了“他是個好對手”的風輕云淡。

  人性就是這樣的。

  你看著一個人比伱差,但很有潛力,你會裝模做樣的說這人還可以,其實說這句話的目的,就是為了借對方抬高自己。

  但當他真的迎面追擊過來,和你保持齊平,你就丑態畢現了。

  簡單點來說,他急了。

  我們提前發展了兩年,技術也好,資金也好,全都已經到位了,怎么能被一個新平臺追到齊平?

  但是,哪有齊平那么簡單?

  餓了不花了大價錢,不斷下沉大學生市場,依靠這個新增長點才能領銜行業。

  可是,大學生市場是拼團的天然高地啊。

  江勤沒動這個領域,就是因為一家獨大會讓市場的火力衰退,但事實上的拼團外賣,此刻已經遙遙領先。

  周末的下午,陽光明媚,天氣溫和,一個名叫楊學宇的靚仔坐在公司門口的長椅上,點燃了一根香煙。

  餓了不現在發展到了瓶頸期,業務增長減速。

  而拼團外賣的勢頭越來越猛,猛的根本不講道理。

  把家底子都押進去的張韜越想越不放心,于是打算派楊學宇帶隊去支援餓了不,提供一些經驗性建議。

  楊學宇聽完之后就傻了,你不去,你怕腦淤血,所以讓我去?

  可是我也不想去,我很想跑路。

  但是,想想自己的職業生涯,入職拉手被胖揍一頓,跳到大眾被胖揍一頓,他的原上司陳嘉欣,在大眾被胖揍了一頓,跳到餓了不又被揍了一頓。

  現在,全市場都是江勤,還能跑哪里去。

  楊學宇嘆了口氣,給自己的老朋友打了個電話,沒想到對方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很開心,笑到不停。

  哈哈哈雖然不算是一句完整的話,但楊學宇仿佛聽到他說,你也來挨揍啊?

  當然了,陷入心憂的并不單單是外賣市場的友商,還有相關產業的老板。

  比如做供應鏈的,做物流的,做同城配送的,在面對拼團的布局及發展方向時,都忍不住有些心驚。

  另外,隔壁電商賽道,也有幾個叔陷入了沉思。

  “團購、外賣、供應物流…”

  “拼團現在,只剩下電商沒碰了。”

  “但,他怎么可能不碰呢?”

  線上買賣,線下買賣,線上到線下的買賣,線下到線上的買賣。

  拼團搞產業就像是拼高達,成型速度極快,但有一個很明顯的風口就是電商,他一直都不做。

  如果是以前的話,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江勤不碰電商是出于對阿里的警惕。

  但從團購大戰到外賣大戰,這個觀念早就被轉變了。

  江勤,真的是誰都敢咬。

  而且拼團其實早就有電商雛形的項目了,那就是在團購大戰時期就建立起來的拼團嚴選。

  他們當時利用這個項目,低價做服務,補貼賣正品,目的就是用嚴選關聯正品形象,提升拼團的口碑和信譽。

  后來,拼團嚴選的使命達到了,于是就在團購大戰落下帷幕之際停止了發展,成為了拼團系的一塊自留地。

  可是,誰能保證拼團后續不會把這個嚴選商城重新做起來呢,畢竟它既有物流也有用戶啊。

  狗窩里,還能存得住剩饃嗎?

  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媒體也十分感興趣,想知道拼團在入局外賣之后的還有什么布局,以及后續的發展方向會不會涉及到電商領域。

  “不會的,拼團不會入局電商領域。”

  “為什么呢?”

  “我太年輕了,錯過了電商的風口,現在想做這個事情其實已經很難了,淘寶,京東,都是很厲害且很成熟的企業,我不覺得自己能比馬蕓和劉強冬更強,除非…”

  “除非什么?”

  “沒什么,說話說習慣了,總喜歡說個除非,其實就是單純的口誤,剛才那段剪掉就行了,謝謝。”

夢想島中文    都重生了誰談戀愛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