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椅上的皇帝,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十分遙遠。
住在京城里的百姓們,只知幾年內換了三個皇帝。皇位更迭引起的人心浮動,很快就會平復。
姜韶華以郡主之身繼承皇位,這一樁稀奇事,令百姓們津津樂道了一段時日。之后,便是達官貴人們紛紛被砍頭抄家的熱鬧。百姓們其實不清楚其中的門道,不過,生活在底層的百姓,對豪奢的高官們天然有著憤然不滿的情緒。眼見著貪官們倒了大霉,他們少不得拍手稱快。
昭平女帝的名諱,也就反復被提起。近來黃河水災泛濫,被淹沒了六個縣,這樣的大事,早已傳遍了街頭巷尾。換在以前,遇到這樣的天災大禍,朝廷也是要派人賑濟的。只是,這一回朝廷的動作格外迅捷。女帝陛下還親自來為賑濟的官員們送行,可見十分重視。
在百姓們心中,這就是大梁明君。
呼喊聲如海浪,滔滔不絕。姜韶華聽在耳中,不由得微微一笑。
這樣的情景,讓她想起了昔日在南陽郡的時候。每次出府,常有百姓夾道圍觀歡呼。
時隔一年,她又體會到了久違的輕松愉悅。
大梁朝的龍椅,她也算勉強坐安穩了。
丞相府里的王丞相,心情就沒那么美妙了。
焦幕僚出去打探了幾回,每一次報回來的消息,都令王丞相心煩意亂:“丞相大人,皇上親自去送陳長史了。”
“當著眾官員的面,皇上親口說,將救濟災民的事都托付給陳長史。”
“皇上回宮了,路邊有許多百姓,一個個爭相喊著皇上萬歲…”
民心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似乎也沒那么重要。爭奪皇位的時候,沒人去問過百姓們要選誰做天子合適。
可一個天子要坐穩龍椅,民心又是切切實實格外要緊。
姜韶華才登基一年,竟然就得了百姓的擁護和認可。鄭家已經被廢,不值一提。就連太皇太后,也被軟禁在了景陽宮,以后再也沒能耐蹦跶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進行。
只是,對他王丞相來說,這顯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女帝陛下位置坐得越穩,他這個丞相的權勢就越衰弱,對朝堂的影響力愈來愈低。他如何甘心?
焦幕僚見丞相大人面色沉凝,小心翼翼地說道:“賑災一事,由陳長史全權負責。要是出了什么差錯,陳長史便會威信大減,失了圣眷。要不然,就私下里做些小動作,給陳長史一些顏色瞧瞧。”
王丞相回過神來,瞪了一眼:“劉將軍帶著一萬精兵隨行。這等時候做手腳,一旦被察覺,就是現成的把柄。皇上要對付王家,正缺借口,你這是要將刀遞到皇上手里!”
焦幕僚忙露出愧色:“是我思慮不周,不該多嘴。”
王丞相沒好氣地哼了一聲:“行了,大是大非,本丞相心里明白。這等時候,不能給朝廷拖后腿。再說了,王瑾那個混賬,將多年的私產積蓄都獻給了朝廷,丞相黨的官員也大多都敬獻了錢糧。賑災一事辦成了,少不得丞相黨的功勞。”
焦幕僚忙笑著應是,順帶拍一記馬屁:“丞相大人深明大義,胸襟寬廣,不愧是大梁丞相。”
王丞相扯了扯嘴角,忽然有些疲憊,揮揮手,示意焦幕僚退下。
他這個大梁丞相,肩上有傷,肩膀一邊高一邊低。上不了朝堂,只能縮在書房里。要參與政事,還得通過和自己不一心的混賬兒子。
陳長史是個能臣,又有女帝陛下的信任支持。如今朝堂眾官員,漸漸習慣了陳長史的存在。惦記他這個丞相的,還有幾人?
權勢如水,攥得再緊,依然緩緩流走。
這怎能不讓他心中悲涼?
王瑾這個不孝子,半點不知心疼老父親。大把的錢糧,說撒就撒出去了。氣得他腦仁疼了幾天。
氣歸氣,天黑之后,王丞相還是忍不住吩咐門房,只要王瑾回府,就讓王瑾來書房見他。
一直等到亥時,王瑾才回來了。
王瑾是個妙人,之前為了獻錢糧的事,和自家親爹爭執不下,大吵了一回,轉頭就將私房都掏了出去。
隔了一日,就像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一般,照舊每晚回府,將朝廷里難以處理的棘手政事帶回來,向王丞相請教。
王丞相再氣再怒,也沒將兒子攆出去,冷著臉指點了一番。
王瑾凝神記下:“明日我進宮,將這些回稟給皇上,由皇上定奪。”
王丞相嘲諷一笑:“心里只有天子,沒有親爹老子,你可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大忠臣。”
王瑾坦然應道:“忠孝難兩全。忠在孝之前,兒子要做忠臣,只能偶爾對不住父親了。”
王丞相氣血翻涌,怒道:“滾出去!”
王瑾拱手告退,麻溜地滾了。
王丞相砸了一套慣用的文房四寶,還是窩火得很。一夜翻來覆去地沒睡好,第二天太醫來請脈,委婉地建議:“丞相大人心火旺盛,下官為大人開一張清火的藥方,大人喝上幾日。”
王丞相捏著鼻子喝了幾日的清火湯。清火湯里最主要的一味藥材是黃連,苦的要命。王丞相喝一回湯藥,便要罵一回兒子。也不知清火湯到底能不能起效用。
丞相大人這點笑話,很快傳進了姜韶華耳中。
姜韶華下意識地想和身邊人調侃打趣幾句,一抬頭,卻沒尋到陳瑾瑜熟悉的臉孔,只有陸真王舒李芳菲三人隨伺一旁。
姜韶華將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陸真心思活絡,輕聲道:“皇上,宮中太平了,是不是該讓陳舍人帶著寶兒公主回宮了?”
姜韶華略一猶豫,搖搖頭:“不急。你去一趟南陽王府,替朕傳口諭。讓陳舍人安心在王府里住著,寶兒也在王府里待著。”
宮廷的清洗梳理,不是朝夕可成的事。有些釘子埋得深,這樣的危險人物,得一個一個找出來清除干凈。等宮里徹底安穩了,再讓寶兒回來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