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
作為大一新生,陳志軒很興奮,以至于昨天一直翻來覆去的沒睡好。
他在考上申城理工大學之后瘋玩了一個多月,發泄完高中的苦悶,現在格外期待大學生活。
陳志軒本來聽說朋友是自己坐車去上學就打算同樣一個人過來,但拗不過父母,最終還是一家三口的全部來到了申城。
這剛一下車,面前五花八門的迎新標語就沖到眼前。
陳志軒背著包,既好奇又有些無措的看著熟練迎上來的學長。
“學弟是哪個專業的?”
隨著這樣一句話,接下來的入學報道都是迷迷糊糊的完成,等到把行李放到宿舍,整個人才有些回過神來。
陳志軒來得比較早,又想著要一個人在學校,心里忽然有些傷感,但又不愿意表現出來,提議道:“爸,媽,我們出去逛逛再吃飯吧。”
一家三口漫步在繁忙的迎新校園里,情緒都緩和了不少。
“哎,你好,師弟吧,來下載個手機軟件吧,等叔叔和阿姨回去了就能免費發短信了。”
陳志軒的目不暇接被打斷,瞧見了迎新橫幅下小攤位邊上的甜美學姐。
他好奇的問道:“手機軟件?多少錢?”
學姐帶著笑容:“免費的,飛信聽過嗎?就是移動的那個飛信,但飛信只能給移動用戶發免費短信,這款微信就能移動、聯通、電信全網發,不要錢,下軟件就行,你什么手機呀?”
陳志軒還在猶豫,旁邊的媽媽聽到“免費”已經上前了。
沒兩分鐘,媽媽手機上的軟件已經好了。
既然這樣,父子倆也沒什么好猶豫的,很快就下載并注冊了微信。
陳志軒看著手機上的軟件,遲疑道:“然后呢?”
“然后就這樣啦。”甜美學姐眨眨眼,不理解的問道,“還有什么然后?哦,軟件后續可能還會推出別的功能,但都是免費的。”
陳志軒看著學姐的眼睛,忽然莫名其妙的臉紅一下,隨即結束了下載之旅。
甜美學姐也不意外,繼續履行自己的兼職推廣。
陳志軒中午在學校外面吃飯的時候試了試手機上的微信,發了發信息,又用短信查詢套餐剩余話費,果然除了流量的減少,并沒有出現別的消耗。
他一邊吃飯,一邊不解道:“怎么不要錢呢?”
相較于兒子的迷惑,父親反而顯得更具包容性,說了句:“這就是申城嘛。”
他覺得大城市就該這樣,有什么新鮮的東西都不太意外。
陳志軒的迷惑消解了。
到了晚上,父母不在身邊的忐忑已經全部被大學生活的新鮮取代,繼而躺在床上的時候漸漸能和室友們打開心扉。
陳志軒不經意間提到自己手機里下載的微信,想要推薦給室友們使用,畢竟是免費的短信。
“下了,下了,都下了。”上鋪室友尹宇杰扒在床邊笑道,“下午的時候有人來宿舍推廣,我們就都下了,就你還沒加呢,加一下,加一下,還有個宿舍群聊呢。”
陳志軒驚訝:“還有群聊啊?感覺和QQ差不多。”
他用飛信比較少,不知道飛信有沒有群聊。
“是差不多。”尹宇杰歪頭想了想,直接從上鋪跳了下來,“我加你,再把你拉進來。”
陳志軒打開微信,添加好友,然后注意到室友手機上除了宿舍的群聊,還顯示了“舞蹈協會”的群聊名稱。
他納悶道:“你這怎么還有舞蹈協會啊?”
尹宇杰“嘿嘿”一笑:“傍晚的時候我去看協會,然后舞蹈協會那邊好多女生,我看她們在加,我也就混在里面一起申請了。”
他的性格比較開朗,又滔滔不絕的說道:“我問了下午來推廣的師兄,明天我也去看看能不能搞個推廣,他說這是兼職,我覺得這種兼職也不難啊,又不要收錢。”
陳志軒聽到“兼職”也跟著心動,能夠自己拿工資好似就象征著“自力更生”的開始。
他也不好意思提錢,就故作成熟的說道:“那明天我跟你一起,看看怎么回事。”
兩人這邊聊起兼職,其他室友也很快就湊著一起要熱鬧熱鬧。
然而,一點就著的兼職沖動最終也只有尹宇杰從中介手里拿到。
陳志軒有些遺憾,但也沒太在意這個事情。
很快到了班會,見到輔導員,也見到來自天南海北的同班同學。
輔導員和藹可親,進行各項安排,又給出了班級群的QQ群號。
陳志軒打開手機QQ,申請加入。
等到大家登臺一一介紹之后便到了自由交流的時間,前排還記不住名字的男生忽然回頭招呼道:“來來來,加個微信班群。”
陳志軒納悶道:“不是有個QQ群嗎?”
男生撇撇嘴:“輔導員都是老古董了,加什么QQ群啊,QQ都是高中生才玩的。”
明明剛脫離高中生身份沒多久,但界限似乎非常清晰了。
陳志軒一邊拿出手機,一邊覺得這個邏輯不太對,QQ是怎么既老古董又高中生的?
但他也覺得微信還挺簡單的,用起來也很順暢。
或者…
陳志軒加進了微信班群,腦海里琢磨出一個詞。
簡潔。
九月的開學季十分喧鬧,來自微信公司的最新產品便在這種喧鬧中悄然進駐校園。
俞興在這方面有著十足的經驗,又拉著鐘志凌、呂海穎等人查缺補漏,確定完善的校園活動。
既有線上論壇,也有線下推廣,前者人工設置鄙視鏈,后者招募兼職、專職來劃定片區。
既有宿舍的挨個登門,也有協會的整體驅動,前者打入內部,后者制造從眾。
既安排迎新物料,也張貼校內海報,以及,部分學校還與校園媒體進行推廣合作。
來自紅隼的最后一筆資金沒有選擇傳統媒體,也沒有選擇線上廣告,幾乎有一半都是投向了校園行動,進而又明顯的看到了裂變的效果,其中,二次增長的最大群體便是家長。
不同于七月和八月的自然增長,九月剛一開局,獲得資金支撐的校園活動便立即催動了微信的用戶群體獲得躍升式的增長。
資金在燃燒,校內在行動,漸漸的也就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移動公司里有一位中層總監虞國豪恰恰與飛信團隊進行對接,孩子這個月考入大學,沒多幾天便發了軟件讓自己使用,還聲稱比飛信好用很多。
虞國豪本來不屑,但自己一用便是心里一驚,隨即稍微了解了這個軟件的情況,發現它是要做囊括了三家運營商的擴大版飛信。
而且…微信背后的人也不算無名之輩。
虞國豪有事沒事的就喜歡在百曉生上看八卦,最近還在盯著3Q的動向,不曾想…這居然無聲無息間撞到自己的工作了。
他頗為重視,致電飛信團隊,要求研究最新出現的軟件。
“行,虞總,我們一定仔細研判。”
接到電話的飛信團隊各種重視,但是這邊一結束通話就變成了無所謂的態度。
“移動那邊又干嘛?”
“嗨,沒事找事,那個誰,今年剛入職的小劉,讓他去研究研究,回頭給移動回個報告。”
伴隨著移動化的發展,擁有閹割版免費短信的飛信抵達了最輝煌的時刻,注冊用戶從去年的1.84億一躍到今年的接近5億,前景看著格外輝煌。
只是,負責飛信的并不是移動公司本身,這項業務是外包在神州泰岳公司手里,不管技術和團隊都馬馬虎虎。
移動不太舍得短信資費的肥肉,神州泰岳背靠運營商就能隨意的發展出巨額用戶,市場上也沒什么競爭,至于用戶體驗嘛…都差不多就行嘛。
神州泰岳公司的報告找了實習生,實習吭吭哧哧的搞起了研究。
等到虞國豪拿到報告已經是一周之后,他看著最終“競爭不大”的結論,皺著眉頭把它塞進了厚厚的文件里。
競爭不大?
虞國豪打開手機,翻來覆去的點著微信,幾經猶豫還是放棄了匯報的打算。
算了,神州泰岳說競爭不大,還是別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