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也要有信心。”見上愛說。
“一直打擊我自信的是誰?”1
“愛默生知道嗎?如果不知道,那我告訴你,美國總統林肯稱他為‘美國的孔子’,你不會連孔子是誰都不知道吧?”1
說完,見上愛忽然意識到什么,輕輕地笑了起來:“抱歉,下意識又打擊你的自信了。”2
她真的沒有意識到,因為她的笑容里有一絲歉意,以及真的開心。1
“算了,你繼續,美國孔子怎么了?”
“是愛默生,愛默生是一位思想家,他認為,上帝就是‘超靈’,每個人的靈魂也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超靈,每個人都可以與上帝溝通,身上都有獲取一切知識的手段——只要你想,劍道、棒球、足球、籃球,對你來說,都很簡單。”5
“你為什么不學?”
“你在說什么,青山同學,我尋求的是精神煩惱,肉體上的疲憊不是我的追求——給你。”見上愛將手邊的書遞給青山理。4
是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的書。
青山理隨手翻開,便看見這段話:
要完全地展現個人靈魂的能力,個人是發現真理的唯一工具。每個人必須是堅定的追求者,必須通過自身為自己發現上帝,其途徑是完全服從或徹底相信個人直覺 類似于‘照著曲譜彈就可以’?4
青山理心里也有自己的曲譜。
小野美花已經高三,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年,無論如何,他都要讓她擺脫打工。
讓她自己掌握時間,不管是決定努力學習,還是享受學校活動。
小野美月也是,十六歲少女,每天帶著負罪感參加社團活動,多么甜美的歌曲唱出來恐怕都是苦澀的。1
她不去打工,比起自己輕松,更多的是為了讓小野美花的心情更好。
讓她們得到自由,這就是青山理心中目前的曲譜。3
系統也要為此服務。1
“既然閱讀推理小說不能實現完美犯罪,不如多讀一點這種書,如何?”見上愛道。
“謝謝。”青山理將書還給她,“下次去圖書館,我會借這本書。”
見上愛看了他一秒,才接過書。
不像是欲擒故縱,他似乎真的不想和自己有任何關系。5
“事不宜遲,我們直接去新聞部,然后去劍道部參觀。”她說。
青山理認了。
他也決定努力鍛煉身體,
一個勁的波比跳,健身效率當然更高,但練習劍道,既能提升身體素質,還能提升戰斗技巧。1
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他不能阻止見上愛行動。
既不能,也不可以,見上愛是取材對象,是校園推理小說的主角。2
只有讓她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才能準確的將她記錄下來。1
兩人前往新聞部。
新聞部、廣播部等偏向功能型的社團集中在四樓。
青山理一邊走,一邊構思小說,這時候忽然想到一句話......所有的錯誤都是從那節體育課開始的。5
如果不是在體育課上把自己跑進醫務室,他就不會去合唱部,也不會在那里遇見見上愛。4
沒有遇見他的見上愛,第二天依然會創辦屬于她的社團,只是大概不會叫‘雅典哲學研究部’。7
錯開那次機會,兩人幾乎不可能再有交集,青山理不會去書道部、預言占卜部、料理室。
他只會在偶然間,聽到這位大小姐在校園內胡作非為的新聞。1
等等,不對。
寫小說不需要這么寫實!
而且,兩人必須相遇才行,這樣才能取材,才能寫出小說掙錢。
就像現在這樣,明明他不想去,但她要去,他也只能去。
這么說好像有點戀愛的味道,還是改成:明明他不想去,但為了收集素材,他也只能去。2
聽說一本出色的小說,作者是控制不了角色的,當角色想做什么,作者唯一能做的只有跟著角色一起行動。4
校園推理、主要能力是美貌一定會是一本完美之作。
系統出品,必定是A——除了之前因為他身體素質不行,跑步沒有打破世界紀錄。
青山理自己也好奇這本書會達到什么樣的水準。
“你是那種不敢搭訕、只敢默默偷窺的類型嗎?”見上愛忽然問。11
我有個朋友 “什么?”青山理聽清楚了,只是不敢相信自己聽見的。
“總是、總是、總是走我后面。”2
“現在是下樓,你管我。”
見上愛停下腳步,頭疼地嘆了聲氣。1
“青山同學,”她說,“盡管很難,但我還是希望你能理解一下富人的心情,擁有青春、美貌、財富的我,真的很愛惜生命,樓梯上有人走我后面,我很沒有安全感。”9
不等青山理說什么、做什么,她又斷定道:
“肯定有推理小說,罪犯的殺人動機是仇美、仇富!”1
青山理很想學她嘆氣。
但他沒有,只是默默走到她前面。
兩人繼續下樓。
“青山同學,請你幻想一下,你現在年輕,長得又好看,家里非常有錢,而一個成績不好、沒錢、還不喜歡你的人走在你后面,你有什么感覺。”17
“我要揍你了。”這就是青山同學的感覺。5
“能力不行,就開始動用暴力嗎?”見上愛道。1
“我.....”
校園推理、主要能力是美貌:92.5%5
青山理心平氣和了。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在我看來,暴力也是能力的一種,我永遠不會放棄使用暴力的權力。”他說。
“待會兒去劍道部,如果發生沖突,全靠你了。”
青山理會跑得比她更快。4
見上愛敲響新聞部的門。
等了一會兒,門被打開,從角度上來看,對方沒有請他們進去的打算。
開門的男生第一眼看見的是見上愛,有著一頭烏黑亮發的高雅美麗少女,他露出十分明顯的震撼表情。
“打擾了,我們是雅典哲學研究部的。”見上愛道。
“啊,你、你好。”男生回過神。
門的角度稍微敞開了一些。
“請問有什么事?”他不解地問。
“這里是新聞部嗎?”見上愛似乎也不急著進去。1
“是的。”
“這周六上午放學后,我們部與料理部將在家政教室進行一場料理對決,想請新聞部做裁判。”
卑鄙。
等新聞部去了,拿到絕佳新聞之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拿人手短’的新聞部答應的可能性更大。
門又敞開了一點。
但是。
“很抱歉。”新聞部的人回答,“我們最近活動停止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