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遠行

  吾看書,第五形態!

  張學舟較為難得閑在家中,但他也從孔安國凈衣后的登門拜訪聽到了相關。

  “你是說申培公向朝廷申請辭行,也擔保魯派儒家從此不入長安朝廷?”

  “對,朝廷的車馬已經去護送申培公回魯地,今兒個一早就離開了!”

  孔安國連連點頭。

  申培公從長安城走人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儒家在長安城的全面敗撤,也意味著孔家再也不會被申培公拿來做事。

  雖說申培公咒了太皇太后,但太皇太后也沒抓到實證,更是難于判定事情的真相。

  背后站著儒家數千上萬的儒生,甚至很多儒生已經插入了朝廷各區域的部門,這也成了申培公的保命符。

  只要申培公不在長安城搞事,對方活著的意義較之死亡更高。

  當然,若申培公不知進退,也沒有擔保,太皇太后大概率會狠下心來斬草除根,哪怕是惹出儒家恩怨也在所不惜。

  疊加上申培公奄奄一息病重辭行,這樁爭斗之事就這么結束了下去。

  雖說是朝廷護送申培公回魯地,但這看上去更像是一種監視與探查。

  這種爭斗一個知曉退讓,另一個心有余力不足,最終選擇了忍讓。

  兩者交鋒并不激烈,隔空交戰一番后就塵埃落定。

  想起被罵走的轅固大儒,又有被逼走的董仲舒,又有病亡在半路的枚乘大儒等人,張學舟不免有些噓唏。

  “這么說董夫子回長安城的時間不會太久遠了!”

  董仲舒技不如人,應下申培公退避三舍的要求,如今申培公人都不在長安城了,董仲舒也就能回來了。

  張學舟和孔安國交談時盤算了一番,只覺自己的好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這不僅僅是涉及黃沙宗的術法學習,這還涉及朝廷中的人脈。

  雖說張學舟愿意聽從姚元廣不結黨派的建議,但朋友顯然不在這個行列中,一定關聯的朋友對他具備好處,尤其是董仲舒這種同樣謀求運術的人。

  “東方兄,陛下賜詔讓我等隨行,陛下究竟是要去哪兒?”

  孔安國不是閑得沒事跑張學舟家里嘮叨,而是有事情想詢問。

  孔安國對現在的朝堂情況完全看不懂。

  他只覺陛下似乎是大漢王朝的主人,但又不像個主人。

  此時的淮南王還在長安城尚未離開,新帝就想出游遠行,完全將朝廷的事情放在了一邊。

  孔安國覺得這樣很不好,分封的諸侯王攜帶眾多門客入長安城本就是一件重事,若是疑心重一些帝王不乏懷疑想造反,但新帝是啥也不管,這和書上介紹的情況完全不相符。

  “陛下出行應該是祭祖”張學舟隨口回道:“咱們跟著跑一跑認識認識人就行。”

  “祭祖這個事情確實很重要!”

  如果對孔安國說別的事情,孔安國覺得帝王如此行為簡直荒唐,但祭祖就沒問題。

  在儒家的經義中,孝悌是一個很重要的成分。

  如果一個人孝順父母又順從兄長,這種人很少行為不檢。

  相應孝悌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評判標準,新帝的孝悌就證明著對方不是荒唐之輩,也符合孔安國心中的審美觀念。

  “聽說過兩天就會動身,我去準備一套新衣,也不至于丟了陛下祭祖的臉面”孔安國高興道。

  “一套…你備兩三套新衣也是沒問題的”張學舟道。

  “東方兄有君子之風,真乃我輩楷模!”

  孔安國沒頭沒尾說上一句,直到孔安國興沖沖離開,張學舟才回神想過來。

  “這次祭祖可不是去陽陵!”

  新帝的祭祖是真的祭拜祖上,而不是祭拜景帝。

  陽陵已經一片混亂之地,或許還要朝廷收拾爛攤子,一時半會沒法過去人。

  想起新帝曾經對張學舟提及的遠行,張學舟只覺新帝的祭祖距離會很遠。

  “沒想到兩天后就要啟程出長安城了!”

  張學舟想了想行動不算便捷的自己。

  如果新帝不介意,他能帶上家人照顧自己,甚至邀請一個醫官陪同,如果車隊空位不多,他也只得啥事都靠朝廷的安排。

  好不容易才安定下來,諸多紛擾之事遠離,張學舟沒想到如此之快就要再度啟程。

  “我真是勞碌命,這完全閑不下來!”

  他嘴上雖說是嘮嘮叨叨不滿,但張學舟還是很滿意這次旅程。

  他得了隋侯珠,暫離長安城會避讓牽扯到淮南王。

  而相較于往常和新帝短暫的交互,他這一次會有一個較為長期的時間在新帝左右,也能近距離感知清楚新帝,鋪平修行運術的一些旁枝末節方面的問題。

  若有足夠機會,張學舟甚至有可能借此機會開始運術修行。

  經歷了《墳經》的修行,又有容添丁在長安城推動《墳經》,張學舟已經摸索到了一些修行運術的訣竅。

  這種修行絕對不是看誰更勤奮,而是看誰能在正確的時間插入一個正確點,從而才擁有足夠力量的推動。

  他修行墳經很久,但借助景帝實現墳經心愿只在片刻間。

  運術修行的切入點同樣是如此。

  只要找到了合適的機會,張學舟踏入運術修行事半功倍。

  當下唯一讓張學舟有些發愁的是他修行運術必然和新帝產生沖突,甚至于這種沖突難于調和。

  如果同樣修行運術的董仲舒找不出解決的辦法,將來兩兩對立也是大概率的事情。

  “至少要撐十八年!”

  張學舟想了想自己的身體狀況,覺得自己運道最少要持續十八年。

  若不能一飛沖天甩脫域外天魔,他失敗后要氣運也沒用。

  張學舟希望自己修行運術后和新帝的沖突晚一點到來,最好讓他安穩渡過劫難。

  如果能解決掉域外天魔后患,哪怕他遠走他鄉離開大漢王朝避讓沖突也沒問題。

  張學舟尋思了好一陣,不免又望了望董仲舒府邸的方向。

  如果產生修行運術的契機,張學舟顯然等不到與董仲舒商量,而是會選擇上車后再說。

  至于此后的問題無疑是后續再解決。

  “沒人能保證修行可以順風順水!”

  想了想自己修行得亂七八糟的境界術最終也踏入了化體境,修行的契機明顯超出了按部就班的傳統修行,張學舟不免也是深以為然。

夢想島中文    第五形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