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過孔忠等人在陽陵中的表現,張學舟覺得自己不應該對這幫人太過于有信心。
孔安國和杜文才人沒救出來,反而將自己給搭了進去,這甚至很可能順帶拉扯上了容添丁和義妁。
“陽陵這兒不是有僧人在舉辦法事驅除煞氣,申培公這幫人在這兒做什么?”
按正常的情況來說,張學舟覺得申培公應該是在長安城挖一條密道,而后通向需要襲殺的地點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但申培公等人沒在長安城搞事,反而跑到了陽陵旁邊的村莊。
張學舟覺得陽陵屬于高風險地區,這種地方不適宜久呆,更別說挖洞打孔。
只是張學舟說什么也沒可能改變其他人的決定,倘若讓他將容添丁等人撈出來,張學舟又做不到。
他陽魄飄蕩遠離了申培公所在的草房。
在孔廟中被發覺過一次,張學舟當下已經知曉如何與申培公這種大修煉者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他陽魄飄飄蕩蕩,隨著容添丁入了遠處的茅草廚房。
“表哥,你們怎么落到這兒來了?”
容添丁能吃,但容添丁也能烹飪。
作為屠夫世家,容添丁能殺豬,也能做一手好殺豬菜。
一直供給張學舟伙食,張學舟沒想到容添丁被抓來后還是干這個事。
“那扎針婆娘說要帶我去一個好地方撈寶貝,我也沒想到是這種好地方!”
陡然聽到張學舟的聲音,容添丁并沒有表現得驚愕,他將鍋鏟拍得啪啪響,也有迅速低聲低噥交流。
“我現在當了廚子,扎針婆娘在那邊幫忙療養那個申老夫子,我們沒受虐待,但想走人則是走不了,那邊都有人看守著不讓通行”容添丁道。
“我現在沒法撈你們走,等晚上再找找機會!”
張學舟硬廝殺的能力很弱,但在逃命方面則是不乏能耐。
只要能對容添丁定位,他動用妖翅后就有可能快速擄走人。
但張學舟這道能耐有些見不得光,他當下也只能等待天黑。
他低語了數聲,廚房外已經傳來了詢問的聲音。
“我在唰鍋,唰鍋干凈才會做出好的豬肉,你們這大冷天吃著也舒坦!”
容添丁回上一句,又被人叮囑小聲點,詢問的聲音才遠去。
“表弟?”
等到容添丁再低呼上一聲,又欠缺張學舟的回應,他情知張學舟已經快速跑了路。
他晃了晃鍋鼎,也只得安心做菜。
半刻鐘后,容添丁只聽草房窗口中伸進來一只夾著瓷瓶的手,張學舟的聲音也低聲傳了過來。
“晚上那頓將這個東西加進去,給他們都喝一點!”
小瓷瓶剛剛落到容添丁手心,那只手已經迅速暗淡了下去。
“那個名字喜歡生孩子的,我們的伙食做好了沒?”
“馬上就好!”
容添丁迅速將瓷瓶塞衣裳里,又朝外回了一句。
“快一點,這種天氣干活太冷了,得多吃點才行!”
抱怨的聲音是葉思謙所發聲。
一大幫人匯聚在這兒,大伙兒都要吃要喝,容添丁切肉燒火干活幾乎沒停下來過。
等到端著一盆肉塊出了草房,容添丁只見葉思謙已經毛毛躁躁跑了過來。
“那下面冷得老子打哆嗦,還特別難挖,幾乎是在鑿石頭行進,以往在帝陵里布置陷阱都沒這般辛苦!”
“碰上了凍土層沒辦法,而且我們這是挖的大洞,不是我們穿行的小洞,咱們早點穿過去找到此前的陷阱洞也算是完成了交托!”
又有孔忠的聲音傳來,而后則是杜文才等人囔囔著要吃東西。
“咳咳,只要你們打通了進入陽陵的方位,這交托就算完成了!”
申培公咳嗽了兩聲,顯然也不太滿意這片冰冷的地方。
他扒拉著面前的木炭,又伸手烤火取暖。
大修士耐寒性很強,但十余日這么凍確實很難受,而且申培公覺得陽陵這塊地似乎冷得有些異常,讓他與董仲舒斗法受創帶來的咳嗽毛病復發了。
通道打通在即,新帝、太皇太后、淮南王等人會先后出現在法會上,這是他下手的好契機。
相較于闖皇宮,這種區域斗法無疑更安全,也能減少對手地利因素的憑借。
他應下孔忠的話,又示意眾人快速完成此事就算完結。
“申公的話自然是信得過的!”
孔忠嘟囔著回了一句,他無奈看了看老老實實坐在申培公身邊的孔安國。
如果不是兒子在這兒,他還真有心挖上幾個窟,等到申培公等人進入后將眾人鎖在地下通道。
前往皇宮招供過一次,孔忠也不介意招供第二次。
畢竟上次是有人挖了當今陛下的祖墳,而這一次是他們被驅趕來挖陛下的祖墳,這種事情砍頭都不為過。
孔忠在這方面還是較為介意的。
他也只得悶悶吃肉補充身體所需。
等到兩斤豬肉和半斤黍米餅下肚,孔忠又喝了一口熱湯,這招呼了葉思謙等人往申培公后方不遠處一跳重新鉆了回去。
“老師,您此時無異于行逆,非要做如此之舉嗎?”
草屋中只剩下孔愛國、義妁、申培公,想著自己父親看過來的無奈雙眼,孔安國不免也有大膽詢問。
“何為逆?”申培公問道。
“逆就是逆亂朝綱”孔安國回道。
“劉邦和項羽擊破咸陽是逆嗎?”申培公再問道。
“秦二世無道,他們舉事自然不算逆的”孔安國漲紅著臉回道。
“可在當時的大秦王朝看來,劉邦和項羽就是行逆”申培公道:“那是當時最正統的朝廷,朝廷將劉邦項羽歸納定性為亂臣賊子,但為何不被你承認為逆,你好好想一想,再想想這逆到底為何物!”
申培公寥寥數句,一時咽得孔安國難于去反駁。
在他接受的教育中,任何反王朝的行為就是逆亂。
但申培公有理有據的話說出來,這讓孔安國無法反駁。
“成則王,敗則寇,贏了就是公理!”
申培公心中默念。
對孔安國這種修為甚弱的修士而言,一切大不過王法公理,認知會被局限在一個范圍內。
但修為越高,當擁有著持平那些享受權貴者的力量時,認知就會發生沖突。
憑什么別人有而自己沒有,憑什么別人高高在上而他們要接受管控,憑什么對方享受奢靡卻需要他們恪守本分勤儉節約,憑什么是那些人在享受而需要無數人撒鮮血…
如果要找理由,申培公心中同樣有千萬個,
當心中的理由足夠多,一切的行事就會趨向于自己理念中的公平。
這種公平不再由朝廷定性,而是他們自己心中衡量。
申培公不想逆誰亂誰,他只是想讓儒家和朝廷之間有一份公平,而不是將他們當成棋子一般使用,像趙綰和王臧那般憋屈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