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276章實踐

  果然,黃德彰身體力行。

  不到三日,他就找來了鐵匠,木匠等,進行了一番操作。

  皇帝也頗為欣喜,趕過來湊一份熱鬧。

  這下子,就仿佛捅了馬蜂窩,幾個皇子公主,以長公主李薇兒為首,齊刷刷地趕過來,滿臉新奇地觀看著。

  皇帝見此,也不趕走,就讓他們一同參觀。

  黃德彰也不顧自己知府的身份,親自進行下場研究,灰頭土面的,毫不嫌棄臟亂。

  “陛下,馬車先不提,木軌則有待商榷。”

  黃德彰皺起眉頭,較真的模樣,對著皇帝說道:“提起木軌,微臣更覺得,挖一條凹進去的車轍,讓馬車沿著車轍而行進,怕是更便宜一些。”

  生活在農村的人可能注意到:,雨后車輛,沿著車轍行走輕松多了,同樣道理,在地面上挖出轍道,讓后路車沿著走,與木軌有異曲同之妙。

  皇帝聞言,也覺得是個好主意,自己不應該被拘束思想,嘗試一番也很不錯。

  所以,工匠們挖好了車轍,長達一里左右,讓馬車奔馳。

  果然,馬車速度相較之,快了數成。

  黃德彰喜形于色。

  “不對勁!”

  皇帝也是一喜,但隨之有皺起眉頭道:“你這是平地,自然方便,但要是坡路,怕不是比平地還難跑?”

  車轍在平地阻力少,而上坡,車輪就陷入轍道,自然就阻力大,更加難跑了,初中物理。

  “這——”黃德彰立馬實驗,果然,馬車在下坡,平地,速度快了數籌,唯獨在上坡,則頗為艱難,比無轍還難。

  車輪還不時地刮蹭車轍,一下子就帶歪了,非常容易奔馳而出。

  這下子,孩子們倒是看的非常認真。

  車速快時,他們拍掌歡呼,車速慢時,他們有氣無力。

  這樣新奇地體驗,是書本從來沒有的,讓他們極為好奇。

  “車轍的劣勢很明顯!”

  黃德彰無可奈何道:“地面濕滑,以及松軟的,都不可行,只有堅硬的地面,如石路,開鑿車轍,才可行。”

  所以,車轍道,直接被拋棄了。

  古希臘人就是這樣,在石板鋪就的地面上鑿出車轍,這要是短距離還行,幾百里的地界,如此的長度,財政絕對吃不消。

  而且,車轍對于上坡,并沒有優勢,更是成為了雞肋。

  既然如此,那么黃德彰就沒有糾結了,直接開始使用木軌道。

  而木軌道,使用的木材,又成了關鍵。

  而,木軌道的木材選用,也是很講究。

  如香樟木太軟,易開裂變形。

  衫木抗壓性能穩定,不易被蟲蛀,但自重較輕,不適合擔任木軌。

  而松木,抗腐性能和抗壓性能穩定,不易被蟲蛀,且木材自重輕不易變形,是較為理想的材料。

  松木是極為適合的。

  所以,黃德彰略微思考,就打起松木的主意。

  而且,松木的又一大優勢在于,全國各地都廣泛的分布,采伐起來很方便,成本非常的低廉,隨時可以替換。

  “每段松木,長一丈,兩根即錢一貫又三百。”

  黃德彰拿起算盤,開始計算起來,鋪就了一里的地,也就是二十根,就差不多耗費二十六貫。

  唐時,以唐太宗李世民的雙步(左右腳各邁一步)為尺寸標準,叫作“步”,并規定三百步為一里.一“步”的五分之—為一尺.唐代—尺合現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

  當然,這只是材料費,人工什么都沒算。

  而如果初步估算,一里三十貫,那百里,起碼就三千貫。

  兩根軌木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是五尺,也就是1.5米,所有的木軌,都要是這個距離。

  而如果在其他地方很難,但軍械司,早就有了尺子,一尺的標尺,一寸的,十分之一寸的分,十之一分的厘,差之毫厘的厘。

  所以,距離量好,但困難又來了。

  如此讓其固定呢?馬車行駛奔馳時,不會松動?

  直接攤在地面,震動一下就松了,即使用了鉚釘。

  于是,在皇帝的建議下,又在下面鋪上枕木,而且,不再用木釘,也就是“榫卯”。

  對此,黃德彰提出異議:“陛下,鐵釘太過于昂貴,且長久用之,容易松動,榫卯用之,則便宜一些。”

  而看到木匠們熟練的使用榫卯,李嘉就放下心,心中也認可起來。

  此時此刻,鐵定還真的不如榫卯,成本與結構上,都不如。

  如今這個時代,鐵釘不像現在用機器批量生產,它必須由鐵匠一根一根鍛,雖然鍛造的過程并不復雜,但是鍛造的周期十分漫長。

  而且,還基本上是巨型鐵釘,配合木釘使用。

  即使是窮奢極欲聞名歷史的隋煬帝也沒舍得大量采用鐵釘,只是用在龍床上,而且也不是直接拿錘子釘進木頭里,而是事先在木頭上鑿出一個孔,再把鐵釘嵌入里面。

  枕木,加木釘,一番敲打鑲嵌后,一里長的木軌成功了。

  上面凸起,而馬車的車輪而正好凹進去,兩者覆蓋貼合,如同現在的火車軌道。

  馬車跑起,嘩啦啦,由于阻力大減,速度比車轍道還要快些。

  一眾歡呼。

  而黃德彰則皺起眉頭,看著快速摩擦,而修建變形的軌道,他不由得摸了摸,又捏了捏,說道:“陛下,木軌卻沒有鐵皮,即使是松木這般的硬木,也難以大量的承載。”

  “如果這般,不出十來日,就會磨損殆盡。”

  “另外,車軸如此運轉,也需要用鐵制,不然這樣奔馳,一日間,就可磨損完。”

  說白了,木軌車,最大的損耗,就是在木軌,以及車軸上。

  車軸倒是無所謂,但木軌,數百里路,用到的鐵,難以計量,如今的鐵產量,肯定難以滿足。

  更關鍵是,即使滿足,鐵皮包裹木軌,安全就沒法子了。

  要知道,即使新中國前,鐵一直是戰略資源,放置在道路上,不是讓人犯罪嗎?

  到了這里,一切就陷入了問題中。

  歸根結底,還是錢財損耗的問題。

  這也是為何,軌道交通在工業化后才發展起來的。

  “可以先試行十里路,看看效果如何!”

夢想島中文    大唐再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