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546章 電和磁

  盧照鄰在觀獅山書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作為李寬的弟子,再加上他又是范陽盧氏出身,盧照鄰的身份本來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比較的。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主要的是盧照鄰在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了自己在文學和算學上的天賦。

  在觀獅山書院里頭,文學素養很好的學員,數量不少。

  算學水平很高的學員,更是不缺。

  但是文學水平很高,同時算學水平也很厲害的,就不是那么的多了。

  這就像是后世,語文很厲害的學生有不少,數學很厲害的自然也不少。

  但是兩者都很厲害的就不是很多了。

  不過,盧照鄰在觀獅山書院出名,還不是因為他的文學或者算學非常的好。

  而是因為他除了這幾門學科之外,其他什么醫學、格物學、化學之類的,都有研究。

  甚至研究水平比大部分的學員都要厲害。

  不客氣的說,盧照鄰是在觀獅山書院里頭少有的全才型人物。

  這樣的人才,就很難得了。

  最近幾年,盧照鄰的研究重心就轉移到了格物書院。

  并且還親自擔任了格物學院雷電研究所的所長。

  看到這個需要自己小心對待的郎君總算是不再各種折騰了,劉界也是松了一口氣。

  對于雷電研究所的各種需求,他都是完全批準。

  這么一來,雖然雷電研究所的成果不是很多,但是研究所里頭的占地面積也好,各種設備也好,亦或是人員也好,斗毆是不缺的。

  “啪!啪!”

  研究所里頭沒有人聲鼎沸,反倒是安靜的很。

  不過,在這種安靜的環境之下,實驗臺上的“啪!啪!”聲卻是顯得異常的明顯。

  “所長,連續幾次實驗都取得了類似的成果,這一次使用銅線來環繞之后,效果似乎更加明顯了。”

  牛頁一邊盯著實驗臺,一邊快速的記錄著什么。

  作為盧照鄰在雷電研究所里頭的重要助手,牛頁的水平也是非常高的。

  要不然也不可能讓頗為自負的盧照鄰看上。

  “看來師父說的沒有錯,這個電,果然是可以人工創造出來的。

  之前聽他說明雷電產生的原理的時候,我還覺得非常的晦澀難懂。

  不過經過了這幾年的研究,我對這種現象的理解深入了很多。”

  盧照鄰回想著實驗室里頭舉行的各種實驗,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

  “我們之前在下雨天的時候從天空中引導下來的雷電,也是能產生類似的火花。

  不過那個火花的規模和現象要更加扎眼就是了。

  現在只是將銅線環繞一圈之后放在旋轉的磁鐵之中,就能在銅線的兩端之間出現這種火花,說明在磁鐵旋轉的過程之中產生了雷電。

  但是這種現象到底應該要怎么解釋呢?”

  牛頁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助手,但是他的思考推導能力顯然是比不上盧照鄰的。

  “有一次師父跟小玉米和我講解藏書閣的一本書籍的時候,曾經提到了電磁感應這個詞語。

  我也記得他依稀說過這個世界其實是存在磁場的,只不過這種磁場我們眼睛是看不到的。

  如果我的猜測沒有錯誤的話,這個磁鐵不斷旋轉的過程之中,磁場在發生不斷的變化。

  銅線在這個不斷變化的磁場里頭,產生了雷電,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剛剛那個想象。”

  有一個牛掰的師父,盧照鄰自然可以更早的接觸到很多人都沒有了解到的領域。

  電磁這個對于大唐完全新興的領域來說,盧照鄰算是其中的先行者了。

  正因為意識到了這個領域有非常多的未知東西等待自己探索,所以盧照鄰這幾年才會把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格物學院里頭。

  “磁場?所長,雖然我們的這個實驗可以從側面證明磁場的存在。

  但是就像是你說的一樣,磁場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要想讓別人接受,恐怕有點難度呢。

  哪怕是到時候我們把論文投到了《科學雜志》,那些編輯也不一定會同意刊發啊。”

  牛頁考慮問題非常的細微。

  一些盧照鄰沒有想到的地方,他已經提前思索了。

  這也是他能得到盧照鄰信任的重要原因。

  “嗯,你說的有道理,在發表電磁感應的相關論文之前,我們得想辦法把磁場這種看不見的東西轉化為大家能夠理解的東西。”

  盧照鄰一邊思考,一邊想著要怎么樣才能讓大家意識到磁場的確實存在。

  “有了!我們使用磁鐵的時候,不是可以在沙子里頭吸出來很多黑色的小鐵礦嗎?

  通過不斷的變化磁鐵的方向和位置,放在紙張上面的鐵屑也是會不斷的移動。

  只要我們設計一個模型,讓大家能夠更加清晰的看到磁鐵變化方向和位置之后鐵屑的移動。

  甚至讓大家看出來鐵屑的分布跟磁場有關系,那么就算是證明了磁場的存在了。

  至于磁場的存在跟雷電的關系,則是可以通過我們剛才的實驗來證明。”

  盧照鄰的腦子轉的還是非常快的。

  只不過稍微思索了一下,他就想到了證明把看不見的東西變成大家能夠理解的實驗現象。

  “但是這種現象,之前大家都認為是因為磁鐵存在一種吸引力,鐵屑是在磁力的作用下才被吸引過去的。”

  牛頁雖然覺得盧照鄰的方案很不錯,不過他還是想到了一些問題。

  “磁力是什么,這本身就是一個還沒有解答出來的問題。

  如果用磁場的存在來說明磁力的話,是不是更加合理呢?”

  盧照鄰作為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里頭對雷電和磁場研究最深的人,自然不會被牛頁的一個反問就給問死了。

  “這么解釋似乎也是可以的,不過如果人家問到雷電到底是什么。

  這個電磁感應到底是將什么東西變成了另外一種什么東西,我們又要怎么去解釋呢?”

  作為一個全新的領域,要讓大家認可這個領域的存在,需要做的東西是非常多的。

  特別是雷電研究所研究的東西,很多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這個時候要證明它們的存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這個就需要我們想辦法把剛剛實驗產生的雷電收集起來了。

  如果我們能夠研究一種可以儲存雷電的裝置,那么不管是今后制作其他實驗,還是來證明我們的一些成果,都會變得更加簡單。”

  怎么樣才能將雷電存儲起來,這算是盧照鄰這幾年的研究重點了。

  不過,雖然他安排人冒險做過了許多實驗,但是進展卻是不算順利。

  “所長,我記得最早將雷電從天空中引導下來的實驗,是在太子殿下的指導下完成的。

  我們格物學院的很多書籍,也都是太子殿下安排人編輯出來的。

  您說我們在準備新的論文之前,是不是去請教一下太子殿下,看看他有什么建議呢?”

  觀獅山書院里頭,很多教諭和學員對李寬都是非常崇拜的。

  不過這也導致大家一旦碰到問題的時候,很喜歡去找李寬尋找辦法。

  這一次牛頁的反應也不例外。

  之前的時候,盧照鄰基本上都是拒絕了牛頁的提議的。

  不過這一次實驗已經進行到了這個地步,盧照鄰思索了一會之后,最終同意了。

  李寬比以前忙了。

  沒辦法,作為監國太子,他總不能還是跟之前一樣,連朝會都不參加?

  不過,他并沒有把所有的權利都牢牢的握在手中,而是充分的把一些事項的審批權利下放到了各個部。

  當然了,每天都會有簡報專門的呈現給他,讓李寬知道朝廷的各項事情和變化。

  哪怕是如此,李寬每天上午都還是要處理朝政,頂多就只有下午有時間折騰一些別的東西。

  下一步李寬準備把每天都舉辦的朝會改為三天舉辦一次,免得大家一大早就在那里浪費時間。

  因為經過了這段時間的朝會,李寬發現那么多人參加的大會,效率其實是比較低的。

  倒不如涉及到具體事項的時候,把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召集在一起開會來的有效果。

  當然了,這段時間御史臺的一幫御史都在虎視眈眈的盯著李寬,想要借著這段時間的機會揚名立萬呢。

  不管是哪個朝代的御史,都有一些不怕死的。

  不是楊本滿那種最終會權衡利弊的,而是真的不怕死。

  對他們來說,如果當今天子因為他們彈劾了一些東西和把他們杖斃了。

  那么他們就可以被寫入到史書之中,名垂千古。

  這是許多文人追求一輩子都追求不到的東西。

  如果一條性命就能換到這個,還是有很多人愿意的。

  搞的李寬這段時間都低調了不少。

  當然,李寬肯定不會因為這幫人的存在,讓自己變得那么憋屈。

  真要是這樣,那還有什么意思?

  倒不如干脆就當一個御史眼中的昏君得了。

  我就是昏君,我掌控了軍權,你能拿我怎么樣?

  想通了這一點之后,李寬的心情就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了。

  今天也還有空去接見一下盧照鄰。

  “師父,這個是我最近做的實驗總結,其中關于磁場和雷電相關的內容,我還有一些沒有搞明白的地方。”

  盧照鄰將自己的實驗報告目錄遞給了李寬。

  觀獅山書院的各個實驗室里頭,對于實驗的管理和記錄都是有標準流程的。

  這樣將來有什么意外的發現的話,也還能按照流程一步一步的把實驗重復做出來。

  別小看這一點,在科學發展史上,實驗的可重復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

  不管你說的多么天花亂墜,如果你的實驗別人沒有辦法重復展現出來,那么這個東西的真實性就是有疑問的。

  歷史上,有不少發現都是因為這個問題而扎了跟頭。

  “磁場和雷電?怎么,你有什么新的發現了嗎?”

  李寬對于電的出現是抱有很高的期待的。

  不過大唐要想那么快就進入到電力社會,也是不大現實的。

  如果能夠小規模的發現電的用處和功能,然后在關鍵的地方推廣電燈泡,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不過考慮到成本和技術等各方面的問題,短時間內電力是不可能大規模的走入到大唐千家萬戶之中。

  別說電力了,就是煤油燈,現在都還有不少家庭用不起呢。

  一些偏遠的鄉村,甚至都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煤油燈這樣的東西。

  “我們通過旋轉磁鐵,發現一圈磁鐵中間的銅線產生了雷電。

  將銅線的兩端靠近之后,會跟閃電一樣發出‘啪啪’的聲響。

  按照之前師父你說的理論,我覺得這個就是電,只是我還是不知道該怎么制作一個可以存儲電的容器。

  然后通過這個實驗,我覺得是可以說明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是存在磁場的。

  在這個磁場的影響下,才產生了許多我們以前不能理解的事情。”

  盧照鄰對于磁場和電的了解畢竟還是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所以他的描寫都是有點不倫不類的。

  不過李寬倒是很容易就明白了他想要表達什么。

  電磁感應現象,盧照鄰應該是已經摸到了門檻了。

  “如果說‘客觀存在’的東西必須看得見,聽得到,聞得著,或摸得到,那么磁場當然不是客觀存在的。”

  李寬開始給盧照鄰說明起自己的見解。

  “但是人的感官并非能感知所有客觀存在的東西,在格物學中有‘場’這個概念。

  所以說這些‘場’的存在我們只能通過間接的方式觀察到,從而證明它們的存在。

  你們現在在做的這個實驗中提到的磁場就是這樣子的。

  但是話說回來,人不能直接感知到磁場的存在,是受限于生物構造,我們知道一些動物,比如信鴿就可以感知磁場,這也進一步證明了磁場的客觀存在。

  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辦法直接制作一臺類似于顯微鏡的東西去觀察磁場。

  但是同個一些實驗,我們是可以證明磁場的存在的。

  你說的電磁感應就是其中之一。”

  李寬不是物理學專業的人。

  不過好歹也是被物理給折騰了好幾年的人,對于一些比較基本的原理,還是知道一些的。

  更加具體的東西就已經還給了老師了。

  當然了,如果想要查詢一些細節,只要去到藏書閣里頭找到相關的教材就行了。

  適合拿出來的教材,李寬都已經拿出來了。

  現在看來,很快就又要有一批物理學課本適合拿出來了。

  “你這幾天制作的實驗,其實還可以再延伸一下,看看在固定的磁場下面,移動銅線是不是也可以產生雷電。

  或者是什么都不動,只是不斷的加大或者減少磁鐵,是不是也會有雷電。

  通過各種各樣的參數變化,我們來尋找電和磁之間的轉化關系…”

  李寬花費了小半個時辰將自己了解到的相關知識給盧照鄰進行了說明。

  “師父,要是按照你這個說法,我們完全可以大量的創造出雷電?”

  盧照鄰如饑似渴的吸收著李寬給出來的理論。

  這些東西讓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是的!我們要穩定的創造出電出來,其實一點也不難。

  之前觀獅山書院醫學院的人在解剖青蛙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發現了一些電的征兆了。

  只不過后面的進度并不順利,才沒有更加進一步的發現。

  你回頭可以找一些鋅片和銀片,把他們疊加在一起。

  然后用銅導線將鋅片和銀片連接起來,看看在導線的兩端是不是也會產生雷電。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把鋅片跟溶液連接在一起,看看是不是也會有反應。

  這個溶液可以是鹽酸,也可以是硫酸。

  最終你會發現,在很多種情況下面,都可以產生電。”

  李寬現在已經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具體指導盧照鄰。

  所以今天他干脆就劇透了一下,讓盧照鄰對電的研究能夠更加快速的邁出關鍵性的步伐。

  “按照師父您的說法,雷電這個東西,其實是可以隨意創造出來的?

  那么我們怎么來區分電的大小呢?”

  李寬說的越多,盧照鄰就越期待。

  不過他心中的疑問也是越來越多。

  “這個其實也不難,我們可以創造出一些新的衡量方法來衡量電。

  本質上,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是靜止或移動的電荷所產生的正常現象。

  一個物體的不同部位,電壓是不一樣的。

  而每種物體導電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所以當電從這種物體上面流過的時候,產生的電流也是不一樣的。”

  伴隨著李寬說的越多,盧照鄰的臉上開始變得迷糊起來。

  沒辦法,簡單的一句話里頭,可能就已經蘊含了很多的新概念。

  這讓盧照鄰怎么去消化吸收?

  “師父您的意思是我們產生同樣的電量,但是把這個電量釋放到不同的物體上面,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是的!每種物體都有一種抵抗電荷移動的能力,我把它叫做電阻。

  不同物體的電阻是不一樣的,像是金屬材料的電阻是比較小的,但是木頭之類的東西,電阻就比較大。

  為什么現在的高層建筑都開始修建避雷針?

  這個原理其實就是利用了金屬能夠快速的將雷電引導到地上,避免雷電損毀房屋。

  如果我們把這個金屬換成了木頭的話,就完全起不到避雷針的作用了。

  這就是因為金屬和木頭之間的導電能力是有著非常大的差別的。”

  李寬用避雷針這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東西來舉例,盧照鄰理解起來就容易了很多。

  “這么說來,其實現在的關鍵就是制作出一個可以容納電,或者是可以產生電的容器出來。

  這么一來,我們不管是要制作實驗,還是要繼續驗證電池感應現象,都有的放矢了。”

  盧照鄰思索了一會,找到了一個關鍵點。

  “你這么理解也沒有什么問題,先把電池搞出來,然后很多實驗都可以制作出來了。

  并且在這個過程之中,你們應該盡快的設計一些可以測量電壓或者電流的儀器。

  這樣子的話,你們做實驗才能有一個更加直觀的對比。

  除此之外,電壓、電流、磁場、電阻之間的各種關系,你們也可以好好的研究一下。

  單單這些東西,就夠你研究一輩子了。”

  要把后世花費了兩三百年才真正搞清楚的東西在幾十年內就搞清楚,自然沒有那么簡單。

  不過有李寬指點,再加上盧照鄰本身也是一個天賦超絕的人物。

  未來的大唐會變成什么樣子,還真是很值得大家期待。

  饒永祥來到格物學院的時候,盧照鄰正好從李寬那里回來。

  雖然兩人的年紀差的有點大,但是盧照鄰之前也在化學院學習過,所以還算是很熟悉。

  “正好今天看到你,也省的我問別人了。”

  饒永祥看到盧照鄰就抓著他的手臂,要跟他好好的聊一聊。

  “饒院長,今天是什么風把你吹到格物學院來了?

  要不去我的雷電研究所里頭坐一坐?”

  盧照鄰知道饒永祥算是一個化學水平非常高的人,他現在雖然已經不研究化學了。

  不過對于不少化學原理還是很感興趣的。

  再說了,格物學院和化學學院的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完全劃分清楚的。

  “東風!我找你們借東風來了!”

  饒永祥很是熱情的跟著盧照鄰朝著雷電研究所走去。

  他需要找到一種能夠不斷的給汽缸內的煤油點火的裝置,似乎找雷電研究所就是最合適的對象了。

  如果連他們都搞不定,那么這個裝置在短時間內肯定是沒有辦法生產出來了。

  “饒院長,你的意思是想制作另外一種裝置來取代蒸汽機,實現動力輸出?”

  盧照鄰很快就把饒永祥的來意搞明白了。

  對于饒永祥正在研究的東西,他也算是搞清楚了幾分。

  還別說,這個東西聽起來雖然匪夷所思,但是認真一想,好像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只要把現在遇到的各種困難逐一解決,最終生產出一款燃燒煤油的動力裝置出來,那是完全有可能的啊。

  如果真的完成了這個項目,那產生的巨大意義,估計一點也不會比蒸汽機的誕生來的差吧?

  到時候一個大唐皇家科技獎幾乎是唾手可得。

  “是的!原理就像是我剛才簡單介紹的樣子。

  我知道現在還有很多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要想生產出可以使用在作坊的這種動力裝置,別說是今年,就是再過幾年也未必能夠成功。

  但是這個方向我認為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一旦成功之后,給我們大唐帶來的改變也會是非常巨大的。

  作坊城那邊勞牛運輸隊旗下的蒸汽機車作坊不是正在研究使用蒸汽機來替代馬匹的車輛嗎?

  如果將來這個煤油驅動的動力裝置要是成功制作出來了,那么有望真的取代馬匹,成為一種全新的機械裝置。”

  饒永祥現在對于自己設想中的動力裝置是充滿了信心。

  在他看來,這絕對是一個比煤油的發現更加讓人期待的產品。

  “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理論上確實有可能生產出一種裝置,在汽缸內需要點火的時候,給它提供火花來進行點火。

  不過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控制問題,什么時候開始點火,怎么來點火,火從哪里來,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這段時間我們研究雷電的過程中,也算是有了一些收獲。

  只要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人為的創造出雷電出來,讓電火花按照我們需要的場合冒出。

  假如說在你設計的汽缸里頭,需要點燃煤油的時候,我們讓一種裝置釋放出電火花出來,就可以達到點燃煤油的目的。

  當然了,按照你的說法,這個煤油在汽缸里頭應該還是已經氣化了,要不然需要耗費的煤油的數量就非常巨大了。

  并且燃燒的應該也很不充分。”

  盧照鄰稍微以推導,就有了一些方案。

  這讓饒永祥的心情,立馬就變得激動了起來。

  “按照你的說法,這種讓煤油在汽缸內燃燒,然后推動汽缸運動的思路,其實是具備可行性的?”

  “是的!理論上是可以的,不過要真正的制作出這樣的東西出來。

  并且還要讓這個東西能夠按照我們的要求在固定的時間段內不斷的點火。

  這里面涉及的東西就非常多了,要想順利的制作出來,需要的時間也會是非常的漫長。

  目前我們的雷電研究所,只是剛剛摸索到了電的門檻而已。”

  盧照鄰倒也沒有在那里跟饒永祥說大話。

  這個時候,你要是夸下了海口,那是要負責人的。

  要不然到時候你的名聲可就臭了。

  “只要理論上可行就沒問題!這樣吧,我們我們的火油研究所跟你們的雷電研究所一起合作。

  在旁邊設立一個煤油發動機研究所?”

  饒永祥雖然已經是一個院長,在觀獅山書院內部的身份是比盧照鄰要高的。

  但是他并不覺得跟盧照鄰合作會有什么不好意思。

  一方面,盧照鄰是李寬的弟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盧照鄰全才型的能力,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了。

  這么一來,雙方就具備了平等合作的基礎了。

  “煤油發動機研究所?”

  盧照鄰琢磨了一下這個名字,覺得似乎可以搞一搞。

  雖然不知道這個煤油發動機研究所到底什么時候會有成果出來,但是未來的方向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是的,就是煤油發動機研究所!

  我們現在生產制作煤油的能力已經比較穩定,比較高超。

  這個時候怎么樣讓煤油的功能進一步的豐富起來,其實就值得深思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我們能夠生產出一款燃燒煤油的發動機,那么給整個大唐帶來的影響將會是非常巨大的。

  海外現在已經有許多地方在想辦法從蒸汽機研究所那里購買蒸汽機。

  估計不用幾年,市舶都督府對于蒸汽機出口的管制也會變松。

  到時候蒸汽機的發展將會迎來一個重要的高峰。

  我們如今已經搶占了第一個高峰,如果將來煤油發動機也能順利的研究出來,這就相當于又找到了一個替代蒸汽機的設備。

  這可以確保我們大唐未來上百年的優勢,讓我們大唐牢牢的站穩在這塊土地上面。”

  論起忽悠人來,饒永祥的長篇大論一點也不必其他人少。

  哪怕是盧照鄰已經被李寬忽悠了無數次了,如今碰到饒永祥的時候,還是沒有辦法避免落坑。

  “要是能夠成功的話,自然是很好的。但是單單實現給煤油點火這一個功能,其實就非常不容易。

  我們必須有一個電池能夠在我們有需要的情況下提供足夠的電量來帶動一個特殊的裝置啟動你說的煤油發動機。

  而一旦這個煤油發動機啟動之后,就需要開始點燃汽缸中的煤油。

  這里面的時間間接,應該是非常非常短的。

  短到一秒鐘可能都要讓汽缸運動很多次才有意義。

  但是要實現這么短時間內的點火控制,難度是非常大的。

  除此之外,煤油燃燒之后應該會產生非常大的熱量。

  這些熱量如果散發不出去,不需要幾分鐘,整個煤油發動機估計就要報廢了。

  也就是說您提到的這個煤油發動機,還需要有一套冷切系統。

  不僅如此,汽缸做著那么高速的運動,很多部位的磨損肯定也是非常厲害的。

  這個時候,我們可能還需要另外一套潤滑系統。

  還有很多我還沒有想到的地方,肯定也是需要追加的。

  要把這么多的系統融合到煤油發動機里頭,肯定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

  甚至哪怕是我們成功了,估計要讓這樣的產品具備商業化生產的意義,也是需要非常多的時間的。

  不客氣的說,十年內我們能夠完成這樣的裝置,就已經非常的快速了。

  不過不得不說,作為一種概念的話,您提到的煤油發動機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通過跟饒永祥的交流,盧照鄰對這個新鮮的概念也充滿了好奇。

  這種東西,雖然現在還制作不出來。

  但是跳一跳之后,還是很值得期待。

  在未來是具備制作出來的可能性的。

  “那就這么說定了,我們的煤油發動機研究所明天就正式掛牌成立,等會我就去找劉界遞交相關的申請材料。”

  饒永祥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物。

  剛剛跟盧照鄰談的非常開心,現在自然是要盡快的把事情給落實下來。

  “沒問題!甚至我還有一個非常大膽的提議,對我們的煤油發動機研究所可能會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但是卻是有希望讓煤油發動機更早的面世。”

  盧照鄰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人物。

  如今既然已經準備跟饒永祥合作成立煤油發動機研究所,他自然也要開始反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里頭。

  “什么提議?盡管的提出來,不用跟我客氣!”

  饒永祥可是很早就見識過盧照鄰的才華的。

  如今自然對盧照鄰的提議充滿了期待。

  “這個煤油發動機的設想,已經有了一個輪廓。

  我覺得這已經足夠形成一篇論文發表在《科學雜志》上面了。

  雖然這樣的論文發表之后,很可能會引來其他的書院或者作坊也去研究屬于他們自己的煤油發動機。

  但是整體來說,這對于進一步的推動煤油發動機的研發進展來說,應該是很有好處的。

  也許某個研究所能夠在其中的一個裝置中取得突破。

  另外一個研究所又在其他地方有了突破。

  各種突破合起來,我們心目中的煤油發動機就有了生產出來的希望了。”

  很顯然,盧照鄰的這個方法就是把煤油發動機這個劃時代的東西拋出來。

  吸引一大幫人去研究這樣的東西。

  到時候也別扯什么專利不專利的事情了,看看到底誰能真正的生產出來,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要不然你說你有專利,結果你連產品都制作不出來。

  這樣的專利的權威性,顯然是經不起推敲的。

  “你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就把煤油發動機的方案給刊登到《科學雜志》上面去?

  如今的《科學雜志》,已經成為各個書院和作坊的實驗室必訂的書籍。

  我們的方案在這里刊登了,就意味著所有人都可以參與進來跟我們競爭了。”

  饒永祥顯然還是有一點點猶豫的。

  這可是他準備拿出來沖擊大唐皇家科技獎的設想。

  如今就這么輕易的給貢獻出來了?

  雖然他也算是大公無私的人,但是一時之間,心中還是有點不舍的。

  “說是大家都能參與到其中,但是真正有實力進行煤油發動機整機的研究的研究所,也就難免幾個。

  而能夠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壓力的,那更是一個都沒有。”

  盧照鄰這話說的有點自負。

  不過他卻是真有自負的本錢。

  從六歲的時候就跟在李寬身邊學習,他的見識絕對是這個時代里頭最頂尖的一批人。

  李寬的所有弟子當中,也就狄仁杰在一些方面能夠跟盧照鄰平起平坐。

  他們兩個算是李寬最得意的弟子了。

  “你說的也對!如果我們觀獅山書院格物學院和化學院聯手成立的煤油發動機研究所都還打不過其他書院或者其他作坊的研究所,那么我也認了。”

  饒永祥也不是那種老實人。

  作為化學院的院長,該有的自負,他其實也是一點都不少的。

  只不過早年作為一個落魄的道士,饒永祥已經把自己表面上的傲氣給磨的差不多沒有了。

  “嗯,到時候我們可以從化學院和格物學院里頭都吸收一些感興趣的人過來。

  把這些人分成幾個小組,有些人負責潤滑系統的設計,有些人負責冷卻系統的設計。

  而有些人則是專門負責配電系統相關的額設計。

  至于繞院長您則是負責整個項目的協調與推進。”

  盧照鄰繼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很顯然,這個煤油發動機不是單純的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

  觀獅山書院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分工與合作的研究模式。

  這個時候,自然是要把這合作模式的優勢給充分的發揮出來啦。

  “你這個提議非常的好!最好就是我們能夠先制作出一批模型出來。

  把每個模型需要具備的功能給設定好,然后就按照達到這個功能為目標來進行零件的研究和開發。

  這么有目的的去推進的話,效率應該會更高很多。”

  饒永祥作為化學院的院長,管理經驗顯然是比盧照鄰要高的。

  怎么讓各個小組更加完美的配合,他也有著屬于自己的經驗。

  像是火油研究所里頭,對于不同溫度下面產出的化學物質的研究,就是有好幾個小組分別在推進的。

  現在他只不過是把這一套東西也搬到了觀獅山書院煤油發動機研究所而已。

  “我今天五見了師父,煤油發動機研究所的事情,我覺得他應該也是非常感興趣的。

  到時候我們可以把具體的方案拿出來,先給到他確認一下。

  這么一來,我們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

  盧照鄰對于自己的師父是有著盲目的自信的。

  現在搞出來的這個項目那么大,難度那么高。

  如果李寬能夠伸出手來多指點指點,盧照鄰覺得自己這些人至少可以節約一半的時間。

  這個意義絕對不是用幾百貫或者幾千貫錢就能衡量的。

  “太子殿下如果可以幫我們指導一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我回去就會安排人整理一下,看看是不是先扔出來一部分的論文,其他的慢慢的發表。

  反正我們要想真的把這么一個東西生產出來,需要準備的事情肯定是非常多的,遇到的困難也絕對不會少。”

  饒永祥聽了盧照鄰的話,心中大悅。

  自己這一次選擇跟雷電研究所合作,還真的是起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啊。

  到時候不僅讓李寬對自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還確實的推進了煤油發動機的發展。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分頭行動起來吧!”

  盧照鄰也不是那種閑得住的人。

  自己的電磁相關研究還沒有正式的落實,就已經找到了一個很有意義的運用場景。

  這讓他對接下來的實驗也是充滿了期待。

高速文字章節列表

夢想島中文    大唐孽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