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回到了“琉璃宮”,卻也沒有安歇。今晚發生的事情,太過于蹊蹺了,李世民初時還不覺得,越想心里越煩悶,如何能睡得著。
他的所思所想,長孫皇后心里頭都明白,沒有多話,一直陪在他身邊。
“琉璃宮”中有矮凳和茶幾,長孫皇后便沏了茶,陪李世民坐著。
李世民有些愁眉不展,這與他的性格不符。李世民是一個天生的領導者,鮮少會有猶豫不定的時候。他的性格也很外向,不會把事情積壓在心里頭。在長孫皇后的記憶中,似乎只有五年前的那個晚上,李世民是這樣的表情。
“不會是父皇。”長孫皇后把一杯茶放到李世民面前,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李世民抬頭看向她,像是被老師戳破了心思的孩子一樣辯解:“朕什么時候說懷疑父皇的話了?”
長孫皇后沒有跟他爭辯,笑了一下,問道:“陛下,你覺得此事會是李牧的手筆么?”
李世民擺手,道:“李牧的心思雖難捉摸了些,但他不會害朕。今天晚上的事情,絕不會是他的安排,朕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陛下還在憂愁什么呢?”長孫皇后又問道:“不是父皇,也不是李牧,自然是些別有用心的亂臣賊子,他們想害李牧,說明他們怕了李牧,也說明李牧的辦法是正確的,陛下只需要不遺余力地支持他,這件事一定能有一個完滿的結果。”
“朕心中憂愁者,兩件事。”李世民喝了口茶潤了潤喉,道:“朕想不明白,這些門閥世家,為何到了今天,都不肯擁護朕。隱太子就那么好么,占了個嫡長,他們便傾心追隨。朕登基以來,百般的拉攏、示好,甚至承受他們的挖苦,嘲諷,換來的是什么?換來的是他們的虛與委蛇,換來的是他們的陰奉陽違!就連朕的大舅子,他都…”
李世民看向長孫皇后,止住了話頭,他自知失言,不該當著長孫皇后的面,說起長孫無忌的不是。但長孫皇后卻笑了,她看向李世民,道:“臣妾幾次三番告誡過陛下,外戚不宜涉及朝政,是陛下不肯聽臣妾的。”
“朕至今也未后悔。”李世民認真說道:“朕從不懷疑長孫無忌的才能,也從不懷疑長孫無忌的忠誠,朕只是想不通,為何連長孫無忌對朕都有私心,他是朕的朋友,又是你的兄長,朕會虧待他嗎?他為何不信朕!”
“這個問題的答案,臣妾知道。”
“是什么?”
長孫皇后看著李世民,沉默了一會兒,道:“陛下,臣妾的病,孫神醫都沒有辦法。而陛下,春秋鼎盛,臣妾勢必要先走一步。有臣妾在時,兄長是國舅,陛下念著臣妾,對長孫家肯定多有照拂。可若臣妾不在了呢?國舅的尊榮,將不在屬于長孫家。兄長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想為長孫家多攢一點家底。”
“你在說什么胡話!”李世民怒不可遏,道:“你就是朕的皇后,朕怎么可能會再有一個皇后?就算、就算…朕也絕對不會再立一個皇后,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
忽然,李世民更加暴怒,質問長孫皇后,道:“連你也不信任朕?這天下朕還能信任誰!誰還能信朕!”
“陛下,做皇帝,哪一個不是孤家寡人?這是皇帝的宿命,陛下在登基的時候,臣妾就與陛下說過。做了皇帝,一切都會變的,沒有人能真正理解皇帝的苦,臣妾也做不到。”
“呵…”
李世民苦笑一聲,道:“你說得對。”
他又坐下了,拿起了茶杯,順時針旋轉了一周,忽然道:“朕忽然想起一件事。”
“什么?”
“父皇傳位給朕的時候,對朕說過,也許有一天,朕會后悔做皇帝。”
長孫皇后笑道:“陛下現在后悔么?”
李世民搖搖頭:“朕從不后悔,就算真的錯了,朕也不后悔。而且直到今日,朕依然覺得朕會是一個比隱太子更好的皇帝!朕的皇位,天命所歸,否則朕怎么會打贏突厥,還帶回來一個如李牧這樣的天才?”
長孫皇后的腦海中,忽然晃過那天在麗春院看到的,李牧與王鷗在桌下牽手的一幕,忽然問道:“陛下會殺了李牧嗎?”
這個問題讓李世民愣住,他看向長孫皇后,問道:“皇后在說什么?朕為何要殺了李牧?”
“臣妾的意思是,若有一天李牧功高蓋主,或者有一天他也變了,起了異心,又或者他做出了對不起陛下的事,陛下會殺他么?”
“這…”李世民蹙起眉頭,他聽明白了問題,卻不知道怎么回答。
“如果他造反,朕會擊敗他…但朕會饒他一命。朕,應該不會殺了他。”
“造反都不殺?”長孫皇后笑道:“陛下還真是對李牧另眼相看。”
李世民也笑了,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對李牧網開一面,但他下意識的想法就是這樣:“朕真的是非常滿意李牧,若他是你和朕的孩子,朕會立他為太子興許朕還會早些退位,把天下早點交給他。朕有一種直覺,若他做皇帝,應當會比朕多些辦法。”
李世民自嘲般笑了笑,道:“朕有自知之明,朕還是適合做一個領軍作戰的將軍,不太適合做皇帝。但朕堅信,朕還是比隱太子之流更適合。”他長嘆一聲,道:“朕早年不信命,現在卻信。天命所歸,不見得是好事,也許只是一種責任。”
都已經談論到了皇位的事情,長孫皇后知道不能再談論下去了,她把話頭岔開,問道:“陛下所擔憂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第二件事,便是李牧。”
長孫皇后好奇道:“這倒是奇了,陛下剛剛說了,李牧就算是造反,陛下都不會殺了他,現在怎么又擔憂他呢?”
“朕猜不到李牧會怎樣做,所以擔憂。”李世民皺眉道:“剛才李牧的樣子你也看到了,這小子自詡是個聰明人。算計到了每一步,看著每個人都落入了他的圈套,然后躲在后頭偷著樂。但今天晚上的事情,顯然不在他的計劃中。所以他暴怒了,他感覺在朕面前丟了面子,覺得自己的所有算計都落了空,成了一個笑話。”
“這種狀態下,他跟朕立下軍令狀。三天后,事情若不成,他就要以性命交代。朕著實是為他擔憂,不知他能不能成。”
長孫皇后想了想,道:“臣妾覺得李牧能成。”
“朕也這樣覺得,不然也不會答應了他。只是,還有另一層擔憂啊。”
“又是什么?”
“朕擔憂李牧殺戮過重!”
李世民嘆了口氣,道:“此事到了這一步,已經沒有了回轉的余地。李牧若想在三天內了結此事,必須得快刀斬亂麻。如何斬?“殺”這一個字而已!但他小小的年紀,心智尚未立穩。若他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把殺戮當做解決問題的捷徑,朕擔憂他的未來。”
“做大事者,必懷有仁心,存善念。殺戮只是不得已而為之,朕此時不能去阻止他,怎能不擔憂啊!”
“陛下還真是為他考慮周到。”長孫皇后笑了笑,道:“不如臣妾與陛下打個賭?”
“打什么賭?”
“臣妾賭,這次事情,死在李牧手中的人不會超過十個人。”
“十個?”李世民挑了挑眉,道:“你的意思是,除了那些刺客,李牧一個人也不會殺?”
“對,一個人也不會殺。”
“那他怎么解決?”李世民難以理解,道:“朕實在是不明白了,皇后想到什么了?”
“臣妾若能想得到,也顯不出李牧的本事了。臣妾只是一種直覺罷了,李牧這孩子,他的做事風格,不像是殺戮重的人。山東士族得罪他的次數不少,他雖然喊打喊殺的,但卻一次也沒那樣做過。他不是沒有機會,似乎就是懶得去做,臣妾也說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可能就是直覺吧。”
“你的直覺一向很準。”李世民笑了笑,道:“朕猜不出,也感覺不到,只好拭目以待了。”
忽然,一個人閃到了李世民身后。都不用回頭,李世民便知道是高公公:“陛下,孫神醫的徒弟劉神威帶到了,讓他來為陛下包扎傷口吧。”
李世民晃了晃手腕,道:“你若不說,朕都忘了。這點小傷,早就結痂了,包扎個什么?朕征戰四方之時,哪天不受傷,若這點小傷都當回事,早就死了一百遍了。”
高公公還在堅持,道:“陛下,還是包扎一下,上點金瘡藥。”
長孫皇后也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可不是當年,陛下也不年輕了。”
“朕怎么覺著朕還行,不算老呀。”李世民笑了笑,道:“好,包扎,上藥,讓他進來吧。”
高公公轉身出去,小心翼翼打開玻璃門,把劉神威放了進來。李世民伸出了手腕,劉神威幫他清理了創口,然后上了金瘡藥,重新包扎了一下。傷口只有一寸長,已經結痂,確實是有些過于緊張了。
“朕的龍泉劍給李牧送去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