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是最近流行在蔡仍手下大臣們中的一種對蔡仍的稱呼。
蔡仍沒有登基稱帝,因此用“皇上”、“陛下”、“官家”這些稱呼皇帝的稱呼來稱呼蔡仍并不合適,而不少剛剛投降蔡仍的遼臣又覺得用“侯爺”這個稱呼侯爵的稱呼不足以表示他們對蔡仍的尊敬,于是,一些遼臣開始用“主上”這個詞來稱呼蔡仍,意為蔡仍是他們的最高統治者、他們的皇帝,他們都是蔡仍的臣下。
不得不說,“主上”這個稱呼,有舔蔡仍的意思。
因此,不少人不好意思這么稱呼蔡仍,尤其是在蔡仍沒有下旨讓別人這么稱呼自己的情況下。
在此之前,李綱就沒有這么稱呼過蔡仍,在蔡仍面前他也從來沒有用“臣”來自稱。
不想,此刻,李綱卻道:“臣李綱,拜見主上!”
蔡仍看了李綱一眼,笑道:“我的宰相,你終于要臣服我了嗎?”
不想,李綱也挺幽默的,他竟然答道:“是的,我的主上,從今往后我就是您最忠誠的臣子。”
蔡仍一聽,哈哈大笑起來!
李綱也跟著笑了起來!
笑罷,蔡仍主動說道:“我帶著你們離開燕云,將燕云還給趙宋,可以。可問題是,咱們離開了以后,趙宋靠什么來抵擋如虎如狼的女真、黨項、達旦?靠那些連兩萬遼軍都打不過的五十萬宋軍嗎?”
李綱沉默了少許,道:“經歷了這么多的事,趙皇如果還不知悔改勵精圖治,那活該趙宋亡國,屆時,主上您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大軍來問鼎中原,那時,您將不再是叛臣賊子、民族的罪人,而是救世主。”
蔡仍不置可否道:“這不是以犧牲民眾的利益來換取我的名正言順嗎?”
李綱并沒有正面回答蔡仍這個問題,而是說道:“有時候,人不經歷挫折,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
蔡仍如夢初醒。
是了。
除了自己以外,有誰知道靖康之恥有多恥辱?
而如果不知道靖康恥有多恥辱,誰又會知道,自己真是想拯救這個民族,而不是一個叛臣?
李綱也道:“主上您如果因為一億多漢人而放棄與趙宋戰爭,還成全了趙宋,天下漢人必定都會欽佩主上您、歌頌主上您,而未來如果漢人陷入苦難之中,主上您再率大軍來拯救救他們,必將盡得漢人民心,到那時,王師一到,天下大定!”
“是的,到那時,我如果再去問鼎中原,就不可能處處受阻了,而會順勢而為。”
想通了這一切,蔡仍問李綱:“那咱們下一步去哪?回臺灣嗎?”
李綱知道,蔡仍這是在考他,蔡仍如果沒想好去哪,是絕不可能做出撤出燕云這個決定的。
李綱沉默了良久,才道:“無非是東與西。”
蔡仍沒說話,他在等李綱分析。
頓了頓,李綱道:“往西,奪西夏之國,然后收復大遼西部疆土,甚至可以出玉門關,繼續向西發展…”
蔡仍一聽,就知道,這是想走西遼帝國的路線。
李綱分析道:“如今,契丹國碎,帝王不賢只思自己玩樂不思復國,舊遼西部廣袤地區比群龍無首,主上只要打下西夏,那廣袤之地便可任由主上攻取。”
李綱繼續分析道:“不過,那里的疆土雖大,奈何人口稀少,關鍵可耕種土地稀薄、民族問題嚴重,難以達成真正的統一…”
(歷史上,疆域遼闊的西遼帝國,其實在籍人口也只不過才四十二萬余人,還不如西夏人口多,西夏好歹還有二三百萬人口。)
隨著李綱的分析,蔡仍想起了他所知的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帝國。
歷史上。
蕭普賢女和耶律大石棄燕京而逃了之后,去夾山投奔了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處死了蕭普賢女,放過了耶律大石。
耶律延禧在夾山浪蕩了幾年之后,突發奇想,想要靠著幾萬人心不定的人馬主動攻打已經消化了大遼的大金復國。
當時,耶律大石堅決反對,他認為,這是取死之道,他們應該向西發展,收復西部的大遼的故土,等聚集了足夠的力量,然后再殺回來找大金報仇。
可耶律延禧不聽。
耶律大石對耶律延禧失望透頂,于是率二百親軍從夾山出走。
一行二百多人北行三日渡過黑水,途中遇到白韃靼人首領床古兒,床古兒給予耶律大石四百匹馬,二十頭駱駝,若干只羊的援助。
耶律大石靠著這些東西一路向北,最后到達大遼帝國北疆重鎮——西北路招討司駐地可敦城。
在可敦城,耶律大石召集威武、崇德、會蕃、新、大林、紫河、駝等七個軍州的長官和大黃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達剌乖、達密里、密兒紀、合主、烏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糾而畢十八個部族的首領舉行大會。
耶律大石得到七個軍州和十八個部族首領的支持,整頓兵馬,磨礪武器,得到精兵萬余人。
由于可敦城是遼朝的西北邊防重鎮,邊防軍隊不得隨意征調,軍隊在戰亂中得以保存,并且此地還擁有可騎乘的戰馬數十萬匹。
在那之后,耶律大石一路向西,打下了一個偌大的西遼帝國。
不過——
雖說西遼帝國不小,也是那片區域的統制者,但耶律大石并不干涉當地各族的治理,僅征收當地百姓每戶每年一個迪納爾的金幣,各地首領只要在衣帶上系一個西遼頒發的銀制腰牌,就算西遼政權派駐當地的官吏了。
這種制度,顯然是相當松散的,不符合蔡仍想要建立的國度。
關鍵還不是這個,而是,蔡仍不能因為要撤出燕云就將自己的家當全都丟棄了——蔡仍想的是,將愿意跟自己走的人(不論是軍臣,還是百姓)全都帶走,而西部那個貧苦的地區,顯然不能吸引太多人跟蔡仍走,畢竟,人人都樂于安逸,很少有人愿意去那地廣人稀、漫天黃沙的西部地區生活。
另外,蔡仍是準備要走了,可這并不意味著蔡仍就不回來了——蔡仍想好了,等趙佶、趙桓父子將趙宋折騰亡了,自己一定會卷土回來,然后橫掃中原。
而蔡仍如果向西,恐怕就今后就難以回來了。
歷史上,耶律大石創建西遼帝國了之后,曾經想過要率領大軍殺回來找大金報仇,可他以六院司大王蕭斡里刺為兵馬都元帥,敵刺部前同知樞密院事蕭查刺阿不為副元帥,茶赤刺部禿魯耶律燕山為都部署,護衛耶律鐵哥為都監,率領七萬騎兵東征金國,但因為路程實在是太遠了,還沒到地方,牛馬就死了大半,沒辦法,耶律大石致死也沒再回來能跟大金報亡國之仇。
蔡仍可不想跟耶律大石一樣,往西以后,再也回不來了。
再者,如果往西,蔡仍在臺灣布下的根據地,可就白費了。
而且,西夏這個國家,舉國皆兵,想要打下來,也并非易事。
總而言之,向西,太不符合蔡仍的利益和目的了。
所以,聽完李綱的分析之后,蔡仍問:“那向東呢?”
李綱知道蔡仍不會選向西的。
事實上,李綱已經猜到了,蔡仍一定會選向東發展。
這并不難猜。
蔡仍手上有兩支強大的水軍,還有臺灣那個根據地,再加上蔡仍手上有三四十萬大軍,高麗也好,日本也好,全都任蔡仍索取。
關鍵,不論高麗,還是日本,都要比西部地區繁榮富饒,人口也比西部地區要多得多。
關鍵的關鍵,不論蔡仍占據高麗,還是占據日本,都可以隨時再入中原逐鹿,不會有想插手中原卻無能為力的尷尬。
李綱組織了下語言,道:“那就攻取高麗。”
蔡仍問:“為何是高麗?”
李綱道:“首先,高麗給了主上攻取它的借口。”
不等蔡仍相問,李綱就解釋道:“主上與高麗往日無冤近日無仇,又沒有利益關系,可高麗卻要舉兵三十萬要討伐主上,主上因此就算是滅其國奪其土,也是其咎由自取,怨不得主上。”
李綱又道:“從箕氏王朝到衛氏王朝,高麗國土的建立者和統治階層大部分都來自于咱們中國。因此從箕氏王朝到衛氏王朝,高麗與中國中原政權都形成一種隸屬關系。漢武帝在剿滅衛滿朝鮮后在那里的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在整個漢魏西晉時期,高麗大部地區一直是中國中原政權的郡縣統治。唐朝時期,大唐在高麗北部設置安東都護府,管理那里。直至五代十國時期,天下大亂,才叫高麗獨立。如今,主上代表漢人收復那里,亦是師出有名。”
“拋開名義不談,高麗與中國中原王朝一直沒有斷了聯系,其國之人深受咱們漢人的影響,主上有統治那里的基礎…”
“高麗其地富饒,有良好的農業基礎,如果精心治理,養民五百萬,一點問題都沒有…”
“高麗舊主剛故,新主年幼,權臣李資謙當道,內亂不斷,如果咱們從外部壓迫,很可能使其從內部瓦解…”
一說起高麗來,李綱便滔滔不絕,很顯然,李綱是做足了功課。
聽著李綱的分析,蔡仍看了一眼自己手邊的高麗全圖,他心想:“再有三四年,就會發生靖康之恥,到那時我若是提大軍殺回來,應該就會像李綱所說的,盡得漢人民心,天下大定…再退一步說,就算趙佶突然變得英明了,勵精圖治,一直拒金國和西夏于國外,沒有靖康之恥,天下何其之大矣,我蔡仍,有兵、有船、有人才又有先進的武器,難道還能沒有立國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