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九章 王離請飯

  王離對于趙泗口中的大海分外向往。

  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沒有見過大海,王離亦是如此。

  他打小就在關中長大,見過最大的也無非就是湖泊罷了。

  漫無邊際的大海,如蛟龍一般的大魚,長了八條腿的章魚,這些都是他從未見過的景象。

  他只能通過趙泗的描述來在腦海之中想象。

  古人的娛樂較為匱乏,看熱鬧都能看半晌,更何況是從未見過的大海,一個全新的世界。

  趙泗敘說各地風物,王離聽得也十分入迷。

  直至,太陽緩緩西斜,天色漸晚,趙泗才停下了描述,王離依舊意猶未盡。

  一個下午的時間,軍匠們也終于制造出了和長直轅犁等比例的長曲轅犁。

  因為體積重量過大,依舊需要用兩頭牛來進行牽引。

  相比較于長直轅犁,長曲轅犁吃土更深更牢固,耕出來的痕跡更均勻。

  同樣使用兩頭牛進行耕種得情況下,速度明顯更快,而且耕牛的步伐也明顯更加輕松。

  等到長曲轅犁一個來回過來,傳統的直轅犁才剛剛走了三分之二。

  速度上來說節約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更加省力,對耕牛的體力消耗更少,制作成本差不多一樣。

  這就夠了!

  僅僅這些就足以將長直轅犁掃進歷史的塵埃了。

  “嘖,還以為曲轅犁一出大殺四方,起碼得節約個一半的效率呢…”趙泗搖頭失笑。

  一旁正在滿臉笑容聽著軍匠們贊嘆的王離聞言偏頭看過來開口說道:“吃土更深更牢,又不累耕牛,制造所用木材差不多一樣,速度還快了三分,這曲轅犁還有不足?”

  “足了足了…”趙泗笑了起來。

  對于古人而言,提高三分之一的效率已經算得上大提升和跨時代的發明了。

  古代不可能如同現代一樣,一個新的東西直接導致生產力提高數倍。

  事實上直至清朝,良田耕種得小麥平均畝產也只能達到兩百斤。

  對比秦朝,提升也并沒有很大。

  糧食產量大跨步的提升,還得是化肥農藥出來以后。

  不然,再怎么堆肥也好,頂破天也就一畝地收成個三百多斤,還得天時地利人和。而且根本無法擴大規模。

  王離很是興奮,畢竟這件東西再怎么說也是自己督促誕生,按道理來說他是有三分功勞的。

  而且涉及農具,可能會引起始皇帝重視。

  王離即刻派人去將剛剛實驗過的長曲轅犁封存起來,打起來報告。

  這玩意按理是交給地方政府,然后地方郡縣進行核對,確定效果以后核定獎勵。

  但誰讓王離是三代?

  作為大秦唯一一個徹侯的親孫子,王離是可以直接上報朝廷的。

  甚至于夸張一點,可以讓他爺爺親自去找始皇帝私底下說。

  “我會上書報于陛下,放心,你的功勞我不會私吞。”王離顯得十分大方。

  “不過陛下眼下正在大巡天下,如這般事情,只能等到陛下回轉咸陽以后再論功行賞。”王離解釋了一下。

  始皇帝大巡天下并非就不理政務了,事實上,始皇帝大巡天下期間,會隨身帶一批心腹,蒙毅負責制定行程規劃,天下大小事,皆入始皇帝駕攆之中。

  而咸陽留下的官員則負責處理日常事務應對。

  不過像這種事情,咸陽這邊肯定不可能直接送給始皇帝,王離更不可能閑的沒事通過驛站給正在大巡天下的始皇帝傳信,雖然理論上來說他有這個能力。

  這個時代連直轅犁在天下都不算普遍,貧農多用耒耜,故而曲轅犁的誕生還真不算甚么大事,普通百姓買不起大件啊…

  若是像明清時期,犁具普遍進入千家萬戶,這個時候能夠讓犁具的耕種效率提升三分之一,恐怕就真是震動朝廷的大事。

  說白了還是小農家庭用不起價格高昂的犁具買不起耕牛,相應的導致了改進犁具受益的群體并不多,也就間接的導致功勞縮水。

  說白了,功勞大小,全看上位者的眼光長遠與否。

  小說里寫的什么掏出紅薯土豆直接封侯那是以現代人的角度來意淫的。

  事實上紅薯就是明朝人陳振龍冒著生命危險從海外傳回中國,也沒見陳振龍封侯,甚至朝廷連像樣的表示都沒有,若不是當地饑荒欠收,陳振龍父子極力上書推廣紅薯,恐怕紅薯能不能普及開來都是問題。

  趙泗做事情的出發點,更多是歷史意義,而非現實意義。

  就封建社會而言,唯有鹽鐵可稱重器。

  當然,事無絕對!

  如果有王離這個身份足夠的中間人上書,那可就說不準了。

  陳振龍如果能夠直接見到皇帝獻上紅薯,或許也是另一番情況。

  “多謝足下!”趙泗領情感謝。

  “無妨,多同我講講海上故事!”王離笑瞇瞇的開口說道。

  獻曲轅犁有功是其次,更主要的是他確實和趙泗相處的不錯,看趙泗也順眼,在趙泗面前能找到快樂愉悅的感覺。

  事實上不管是什么樣的功勞,對于他的加成也微乎其微。顯赫的家世讓他不管從軍還是從政都只能做一個吉祥物了。

  王家在大秦的地位太超然了,在人臣中也是獨一檔。

  趙泗欣然答應,剛剛點頭,肚子卻傳來咕嚕咕嚕的聲音。

  抬頭一看,只見天色漸晚,到了該吃飯的時候。

  一天兩頓飯就是醬紫,天還沒黑就餓的咕咕叫。

  趙泗在船上條件允許一般都是按著一日三餐的習慣來,條件不允許該節儉就節儉,陡然登陸變成了一日兩餐,還真有點不適應。

  “用過飯再講吧!”趙泗抬頭看了一眼。

  因為是一日兩餐的原因,故而晚飯用餐時間較早,大概四點多就到了用餐時間,吃完飯距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還有空余時間再跟王離嘮一會小嗑。

  王離正處于新鮮時候,卻不能忍受等更,片刻都無法忍受。

  “與我同食!”

  王離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一邊吃一邊講。

  他請趙泗吃飯,趙泗給他講海上故事。

  趙泗倒是沒想到王離聽故事的癮頭都那么大,不過趙泗并沒有過多猶豫。

  能白蹭一頓飯是極好的,秦朝軍中用餐爵位高低待遇不同。

  趙泗今天早上那一頓可以說是簡陋到了極致還不如去船上啃咸魚干。

  趙泗已經做好了登陸以后伙食簡陋的準備,可是也沒想到那么簡陋,王離身為王家嫡子,總得吃點好的吧?

  趙泗平生唯好二者。

  美食和冒險!

  (月末了,各位讀者老爺可以清理一下月票,投喂給俺了,另外跪求追讀!!)

夢想島中文    大秦:出海歸來,我獻上世界地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