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被張寧猜中了。
楊士奇得知張勇回京當晚便想請楊榮過府拜訪,誰知卻接到張勇的請柬,請柬上寫明于三天后大宴賓客,慶賀張寧封爵。他便改變主意,決定到時邀楊榮一塊兒過來,敲定親事。
張勇之所以會派人送請柬給他,也是因為有說親的由頭在里邊,要不然他一個伯爵、副總兵,怎么會給當朝首輔送請柬?
楊榮也收到,他是媒人,也在必請之例。
老仆久為門子,最懂迎來送往這些事。大門口站滿了人,都是四品以下的官員,哪能讓雙楊和他們混在一起?一邊讓小廝飛奔入內通報,一邊為兩人帶路,引兩人往大堂來。
張寧走到半路便遇上他們。
老仆自行到大門迎客,張寧和兩人邊走邊聊,一起去了書房,路上遇到仆役,讓他請張勇來書房。
大堂上的官員聽說楊士奇和楊榮親自到來,再次震撼,待得有人提及兩家正在議親,又恍然。不知誰小聲嘀咕:“有個出色兒子就是好啊。”
連首輔這樣的人家都上趕著結親。
不知誰說了一句:“首輔算什么,張大人極有可能成為郡馬呢。”
“什么?”
“不是說鄭王瞧不上張大人嗎?怎么可能結為親家?”
“你說的是老黃歷了,那是張大人未曾發跡時,如今張大人炙手可熱,誰不想有這樣一個乘龍快婿?”
“不知張大人會選誰?”
大堂上議論紛紛,書房里,張寧和楊士奇、楊榮分賓主而坐,小廝上了茶,張勇也趕到了。三人重新見了禮,張寧退到末座。
“伯爺在大同苦守,可真是勞苦功高。”楊士奇笑著奉承了一句。
張勇同樣笑道:“當年幸虧老大人提議,末將才有去大同的機會,這份恩情,末將可一直銘記在心。”
聽說本來要派顧興祖去,后來還是楊士奇覺得張勇更合適一些。后來顧興祖上下活動,終于謀了神槍營指揮使一職,這是后話。
楊士奇笑道:“些些小事,何須掛齒?”心里卻暗呼僥幸,要是當年阻攔,孫女的親事一定想都不用想了。
楊容兒對張寧十分動心,對這門親事十分滿意。
張勇轉頭對張寧道:“當年你還小,為父為謀一份差事四處奔走,最后還是首輔大人慧識人,向陛下舉薦了為父。”
其實就是在大同有副總兵的缺時,在條陳上寫上張勇的名字。這還是四五年前的事,朱祁鎮還小,國家大事全由三楊和太皇太后拿主意,楊士奇覺得張勇合適,他哪會有異議?于是張勇去了大同,一呆就是四五年。
你就沒考慮過孩子的教養問題嗎?張寧在心里吐槽完,向楊士奇道謝:“多謝大人。”
“不用客氣。”
一直沒怎么說話的楊榮笑道:“你們倆就要成為親家了,這么一點小事確實沒必要再提。伯爺,張大人已經和你說過了吧?老夫可是借了你的名義,向東里提親,東里也答應了。”
要是張勇反悔,他豈不是成了笑話?當媒人,也擔著責任不是。
張勇起身正正衣帽,楊士里和楊榮不知他要干什么,就見他鄭重向楊榮行了一禮:“多謝閣老大人成全,末將這里謝過。”
閣老為媒,這規格很高了。
楊榮撫須笑道:“老夫這就放心了。你遠在大同,書信來往不便,老夫雖征得張大人同意,卻有擅自作主之嫌。說實話,老夫可是擔心得緊。”
擔心什么,那就不用說了。
張勇道:“末將接到首輔大人的親筆信,即刻回書答應這門親事,只是一時沒有合適的媒人人選,要不然早就請媒過門提親了。閣老大人仗義,可是成全了末將了。”
他以為和楊士奇書信里說妥就行,壓根就沒想過媒人的事,哪里想到楊士奇讓楊榮出面當媒人呢?
“看來我搶到美差了。”楊榮笑得極早暢快,道:“能給楊大人當媒人,老夫很榮幸啊。”
楊士奇笑道:“那是自然。”
有張勇這話,親事總算真正敲定下來了。事實上,兩人通了書信,也可以算定下了,只是楊士奇不肯讓孫女受半點委屈,才要求走完流程。
張勇轉頭笑斥張寧道:“傻小子,還不上前見過岳祖父?”
楊士奇撫須微笑,一臉怡然自得,擺明了早就等張寧上前見禮。
張寧起身來到楊士奇面前,行禮道:“孫婿見過岳祖父大人。”
“快快起來。”楊士奇受了他的禮,待他要直起身才搶上扶起,時間拿捏得剛剛好。
看不出啊,這么大年紀身手還這么敏捷。張寧暗暗吐槽,順勢起身。他身子還沒站起,小廝在門外道:“老爺,公子,鄭王來了。”
屋里有那么一息靜得落針可聞。然后楊士奇的聲音響起:“鄭王來賀喜?”
小廝看了張勇一眼,見他沒有阻止自己回話,便道:“是,鄭王送了四色禮物。”
楊士奇和楊榮對望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狐疑和欣喜。狐疑自然是不相信鄭王僅僅來賀喜,欣喜則是慶幸親事已定,鄭王就算親自上門提親,也遲了。
張勇滿腹狐疑地道:“快請。親家和閣老請到花廳用茶,阿寧陪我去迎鄭王。”
藩王上門,禮數自然應該周到。
楊士奇和楊榮隨小廝去茶廳,張寧和張勇則向大門口走去,張勇一邊走,一邊道:“阿寧,你說鄭王會不會提起親事?他要提起親事,我就大聲告訴他,你已說了首輔的孫女。”
這門親事真讓他臉上有光,不好好打鄭王的臉都不行。
張寧道:“父親就沒想過為兒子同時結兩門親嗎?”他想兩個都娶好不好?
“結兩門親?怎么可能?”張勇怔忡了一下,道:“郡主不可能為妾,首輔的孫女同樣不可以。兒子,你這么想,很危險啊,別搞不好兩家都得罪了。”
萬一楊士奇一氣之下悔婚,豈不竹籃打水一場空?
張寧道:“不會的。郡主和楊家姑娘常在慈壽宮見面,兩不雖沒有深交,卻彼此佩服。鄭王和首輔不同意,自有她們勸解。”
還能這樣?張勇忘記邁步,呆呆看著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