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辛苦不辛苦。”柳旭急忙從徐顯忠手中接過奏折,然后站起身,對徐顯忠躬身一禮:“那外臣就先行告退了。”
“不急。”徐顯忠擺了擺手,對柳旭笑道:“柳使節一路行來辛苦,不如今晚就在軍營稍作休息,明日再行趕路也不遲!”
“如此,就多些國公爺了!”柳旭躬身謝道。
徐顯忠頷首一笑:“柳使節不必多禮。”
隨即,徐顯忠便對不遠處的親兵招了招手,讓他為柳旭和其帶來的護衛安排營帳暫住。
而九連城派來的向導和護衛也并沒有回去,而是準備保護著柳旭和隨行的朝鮮護衛趕赴京城。
看著柳旭離開的背影,徐顯忠目光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翌日一早卯時末,金色的日光揮灑而下,照得熟睡中的柳旭有些煩躁,外面隱隱的嘈雜聲傳入,也將他擾得不厭其煩。
“大人,大人。”一道帶著焦急的聲音轉入柳旭的耳中,柳旭終于不敢其煩,睜開眼下意識的出聲怒斥道:“有完沒完了!”
帳外的聲音猛地一頓,而后才小心翼翼的繼續道:“大人,明軍已經開始拆營登船了,我們也該啟程去京面見大明皇帝陛下了。”
一聽到這話,柳旭當即瞪大了雙眼,從床上翻身而起,三步并做兩步,迅速出了營帳。
一出營帳,柳旭便看到密密麻麻的明軍正在快速的拆除著營帳,再有一會兒就會拆到他住的帳篷了。
至于其余的明軍主力,則早已經到海邊集結,正在登船。
柳旭見此,也不好再久留,更何況他身懷面圣重任,如果在此耽擱過久,被國內的政敵得知,那就容易成為他人攻擊他的口實。
“走吧,我們也該盡快趕赴京城面圣,然后回國復命!”柳旭道。
“是,大人!”
隨即,柳旭一行便翻身上馬,啟程離開了。
離開之前,柳旭本想先向徐顯忠告辭的,只是徐顯忠一大早就率主力登船,所以,柳旭也只得啟程赴京。
另一邊,徐顯忠正在指揮著明軍登上戰船。
兩百余艘旌旗獵獵、悠悠炮口的戰船漂浮于寬闊的海面上,形成一道堅不可破的海上長城!
隨著明軍全數登上戰船,兩百余艘戰船在徐顯忠的命令下,開始離開鹿港,向朝鮮國境駛去,同時,徐顯忠還派人通知了朝鮮方面。
茫茫大海上,海風吹拂著一艘艘如小山丘般的戰船向前行進著。
二十九日,大軍抵達朝鮮忠清道,徐顯忠的發出的文書業已抵達李裪手中。
李裪一邊將徐顯忠的文書轉到屯兵巨濟島等待的金益精手中,并再次要求一定要聽從徐顯忠的指揮,不得自作主張,免得因此壞了大明的事。
同時李裪回書徐顯忠,請其直接與金益精聯系。
四月初三,徐顯忠率明軍兩百戰船,總計水軍二十余萬,陸軍五萬余抵達巨濟島。
巨濟島港口處,接到徐顯忠文書的金益精早早的便率領一眾將領等候在港口,遠遠的,只見海面上飄來兩百余艘旌旗密布、船帆高揚、狀如山丘的明軍戰船,盡管相隔數十里,但金益精等人依然清晰的感受到了明軍戰船的煌煌之威!
當看到緩緩入港的明軍戰船時,金益精和身邊前來迎接明軍的一眾朝鮮文武官員嘖嘖贊嘆起來:“不愧是天朝上國,此戰船之大,怕是我軍戰船之五倍啊!”
“你們看,這些明軍戰船的速度,也是倍于我軍。”
大約半個時辰后,明軍戰船進入巨濟島港口。
等到戰船停靠穩當之后,戰船上的明軍這才下船。
因為巨濟島港口并不大,再加上朝鮮軍先一步將戰船停靠在港口,占據了港口大部分的位置,已經沒有足夠的位置來供明軍戰船停靠。
因此,停靠在巨濟島港口的僅僅是徐顯忠等人乘坐的旗艦。
徐顯忠一行走下戰船,金益精等人則趕忙迎上,雙方相互介紹、一番寒暄之后,金益精對徐顯忠等人笑道:“外臣等在城內準備了宴席,請定國公和諸位將軍務必賞光。”
徐顯忠搖了搖頭,徑直道:“不是本國公不賞光,而是圣意急迫,而今已至四月,我等不能在耽擱下去了,不如等平定盤踞于對馬島上的倭寇之后,我等再行慶功也不遲啊!”
金益精等人聽到徐顯忠的話,雖然心中有些不悅,但礙于徐顯忠和陳誠等人的身份,金益精等人也不敢多說什么,只得頷首道:“既然國公爺如此說,那外臣等也不強人所難了,就依定國公所言,待平定對馬島倭寇之后,再暢快的宴飲一番!”
而后,徐顯忠便下令以朝鮮軍為前鋒,開赴對馬島清繳盤踞島上的倭寇。
茫茫大海上,大大小小四百余艘戰船漂浮在海面上,向對馬島的方向行進而去。
此時,對馬島上早就得到消息的倭寇得知明軍和朝鮮軍大舉來攻,整個島上都人心惶惶的,其中最為懼怕的當屬宗氏家主、對馬島第八代守護大名宗貞盛。
1419年的時候,朝鮮便派來一萬五千大軍來攻,最后雖然因為幕府援兵及時抵達,打退了來犯的朝鮮軍,但對馬島本身也是損失慘重。
如今,大明集結大軍與朝鮮軍共同來犯,對于對馬島而言,才是真正的生死存亡時刻!
就在徐顯忠率領明軍戰船和朝鮮戰船離開巨濟島,趕赴對馬島之際,朝鮮使節柳旭也抵達了北京,并將朝鮮國王李裪上呈的文書呈遞給了朱祁鎮。
左順門偏殿,即大明朝臣早朝面圣議事的朝堂重地。
此時,柳旭將朝鮮王李裪的奏折呈遞給朱祁鎮后,朱祁鎮便讓人將他帶下去休息去了,而朱祁鎮則當著滿朝文武官員的面,將奏折打開,翻閱起來。
當朱祁鎮看到奏折上的內容時,臉上不由浮現出一絲冷笑。
少保、內閣武英殿大學士楊溥見此,不由出班對端坐在丹陛龍椅上的朱祁鎮躬身一禮,出聲道:“敢問陛下,朝鮮王奏報上是如何說的?”
朱祁鎮合上奏折,看向楊溥,然后掃視了一圈站在殿中的文武百官,揚了揚手中的奏折,道:“倒也沒什么,朝鮮王在奏折上向朕說明,由于他們國內軍力不足,因此,此次只是派遣了一萬三千大軍,和兩百余艘戰船。”
聽到朱祁鎮的話,眾朝臣不由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