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昨日保底章節二,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謝謝。、。)
楊倵離開冠軍侯府,他是天子,他不率先走、誰敢走?
和吳凡、楊倵一起密議的九位帝國頂級權貴,除孤單落寞、只身一人的兵部尚書韓成,余者皆三三倆倆的結伴而行。
眼瞧著其他人的模樣,韓成滿心憂憤。
踏出吳家的門檻兒、坐上自己的馬車,韓成長嘆道:“亂天下者,必凡也!”
韓成出身寒門,乃大隋立國兩百余年內,罕見的沒有投靠世家士族、做到六部主官位置的人。
韓成的心智、他的遠見、他的卓識,遠非一般人等可比。
沒有利益牽扯,沒有利益迷惑,韓成看得透徹,極力反對吳凡。
可惜。
世家士族都是一群婊/子!一群會樹牌坊的婊/子!一群給錢才讓艸的婊/子!
然而。
吳凡這個金主,拿出了足夠讓婊/子們心動,愿意為之寬衣解帶、丟棄名聲的價格。
韓成則是那個不想慷慨解囊,卻又要占便宜的嫖/客。
至少…
婊/子們是那樣想的。
韓成和世家士族不是一邊兒的,他更非人家的話事人,沒資格干預。
代表清河崔氏的右丞相崔石、代表博陵崔氏的吏部尚書崔林、代表趙郡李氏的刑部尚書李解、代表太原王氏的工部尚書王根,毫不猶豫的聚集在一處。
崔石老爺子手里接著天子親書的紙張,昏花的老眼一改往日,光彩奪目、炯炯逼人。
那紙張的開頭,有一行大字——《草擬帝國新律.承包法案》。
崔石默不作聲,伸手端起涼茶,小小的抿了一口。
王根子博望侯,吳凡未封侯拜將有今日榮光時,因沖突,滅其全家。
王根老謀深算。雖耿耿于懷,一直隱忍不發。本重新被征辟為工部尚書,他有計劃整治吳某人,誰料那廝儼然命不久矣…
利益當先。王根作為典型的衣冠巨室人,只會考慮家族得失、不會考慮私仇。
王根知道崔石、崔林一個坑兒里屙屎的貨色,遂,偷偷的扯了扯李解的衣角。
李解是四人中年齡稍短的,可他既然能得家族力捧。哪能沒點兒道道,當下隱蔽、痛快的對王根回了個眼色。
這代表太原王氏、趙郡李氏的暫且聯盟,共同應對一脈相承的清河崔氏、博陵崔氏。
王根精細的很,面無表情的來了句:“隴西李氏…今天沒來啊!”
七宗五姓中,范陽盧氏名存實亡,滎陽鄭氏從江南遷至祖地,觸犯了規則,所以他們兩家已不在他們四人的認同范圍。
隴西李氏在!
吳凡橫刀立馬、縱橫捭闔,西北羌亂大定,隴西李氏失去引為依托的安全屏障。
僅此罷了。
不過帝國將來對隴西李氏動手容易一點。無需他們去鎮壓雍涼的顧慮,他們的實力并沒有多少消耗。
崔石老爺子幽幽道:“隴西李氏與那位吳驃騎的恩怨,你不是不知道。”,他輕描淡寫的補充:“唐國公膽大包天,勾結突厥人。讓人鄙夷的,他竟被抓住了把柄!”
王根對視李解一眼,二人了然。
崔石的意思換過來說——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叫他們加入干啥?隴西李氏沒解釋清楚屁股不干凈在哪兒蹭的,貿然拉他們,天家皇室定然不悅。
崔石將《草擬帝國新律.承包法案》放到桌面。枯干的手拍了拍,道:“復嘗、宗之、斯文,我倚老賣老,提議談談此事!你們別藏著掖著。有什么說什么,各抒己見!不要忘記,勛貴勢力,以弘農楊氏、滎陽鄭氏為首的新士族勢力,他們一旁虎視眈眈。”
崔林見王根、李解不捧場,自己替長輩開腔兒。道:“坦白的說,我很心動,任何人都很心動!大運河衍生的利益太多太多,不然滎陽鄭氏巴巴的跑回祖地作甚?再看看他們剛北歸多久,居然站穩腳跟兒、重振旗鼓,著實不可思議!”
二崔放了言,話里話外是贊同。
李解附議道:“是啊!再過幾年,滎陽鄭氏又能恢復元氣,沖擊朝堂啦!”
王根轉動眸子,道:“天子此舉近乎明碼做生意。我等出錢、出糧、出兵去攻打突厥,所得一切皆歸我們。抓了奴隸去修運河,哪里是我們修的,我們就可以在哪里收稅百年…前者為后者服務。我覺得,是不是太優厚?我擔心,萬一帝國周邊沒了威脅,我們呢?”
崔石呵呵一笑,道:“突厥分兩個,我們要動的是被吳守正把牙帳燒殺一空的東突厥!打西突厥?達頭可不是那么容易對付的!柿子撿軟的捏!你的擔心…沒了東突厥,還有西突厥。沒了吐蕃、還有西域、還有高句麗、還有窒韋、還有其他有威脅的異族!”
王根岔開話題,問道:“千軍易得,良將難求!我雖深恨吳守正,得承認他是帝國為數不多的那幾個大將,他不行了,靠山王肯定不能動、羅藝聽調不聽宣、韓衛騎忙得不可開交,找誰合適?”
李解試探道:“征西將軍裴仁基?”
崔石搖頭:“與我們關系不近。”
崔林插言道:“前將軍焦舍?”
王根否定:“難獨當一面。”
一連數人后,四人不再言語,與其左右不定、相互掣肘,不如冷靜后再說。
另外一邊。
左丞相鄭岢、越國公楊素、戶部尚書金德志、齊國公高希,四人默契的達成協議。
天子楊倵秉承先皇光帝遺言,大力扶持被七宗五姓擠兌的滎陽鄭氏、弘農楊氏及勛貴派系。
所謂勛貴,其實就是有功臣子的后人,在楊家打江山之際便跟隨下來的那些寒門、沒落小家族等形成的。
時間過于長久了,當年鼎盛一時的勛貴逐漸衰敗,畢竟他們沒有世家士族那種培養人才的手段。好在百年前的“孝帝之亂”、近些年的“三國爭霸”,不斷地補充了不少人,形成了不容小覷的團體。
齊國公高希,代表的便是延續下來的、以開國九老為頭領的舊時代勛貴。
戶部尚書金德志,代表的便是新興勛貴,縱使他受過潁川侯的大恩大德。
鄭岢、楊素、金德志、高希四人懂得干不過七宗五姓,他們彼此進行緊密聯系,達成共同的意見。
大致是——
極力支持楊素掛帥,并調遣南陽伍家伍昭、伍熙等人才為將。
金德志、鄭岢全力調遣錢糧,組建后勤補給。
高希傾力籌備輜重、戰馬、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