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章節二,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謝謝。、,啥都求啊!)
誠如吳某人說的那樣,舍肴山羌族會盟后,整個西北都彌漫在一種嘈亂中。
一方面。
吳凡假借驃騎大將軍楊素的名號,宣稱帝國出兵十萬,要收拾不聽話的羌族。
十萬隋軍加上楊素,足夠讓羌人陷入恐慌,甚至有不少部落嚇的直接遷徙去突厥、去吐蕃避難,放棄了他們的祖地。
另外一方面。
吳凡在舍肴山的羌族會盟暗中搞手段,進行挑撥離間的勾當無比成功,且造成了巨大的延續影響。
白馬羌覆滅后的第一大部落,燒當羌首領馬邑不明身亡,他的幾個兒子為爭奪大位,沒等去報仇雪恨,自個兒人先干得頭破血流。
僅次于燒當羌的先零羌,首領姬竭遭姜松重創,但他一直認定姜松是受彡姐羌首領韓炎指使、是韓炎的人。姬竭蘇醒過來,怒火沖天的跟韓炎死戰不休。
白馬羌早完蛋了。
燒當羌內亂的讓人心寒。
這兩個倒也罷。
先零羌和彡姐羌的戰爭,卻是牽連到雍涼大地三成以上的羌人。
好比普通人發生矛盾,自己掄起王八拳發現不能很快擊敗對方時,難道不會呼朋喚友?先零羌、彡姐羌大致就是這么一狀況!他們各自糾集交好的部落,三四十萬人匯聚一堂,殺的那叫一個昏天黑地。
七月九日。
夜晚。
吳凡率罪軍營出玉門、至千齊,當晚發動襲擊。
黃羝羌部落猝不及防。一萬六千多人,死傷三千左右、余者盡被俘虜。
急不可耐的洛陽商賈們,嗅到血腥的野獸似的,快速瓜分掉利益。
七月十日。
傍晚。
吳凡率罪軍營到明安一代,聯合隋軍隋軍守備一萬五千人手。攻殺內亂中的燒當羌。
因兵力劣勢較大,吳凡采納郭奉孝建議,裝作燒當羌已故首領馬邑二子馬驍部眾,先行挑起燒當羌更加激烈的奪位戰,坐山觀虎斗甚久,待兩敗俱傷。全軍掩殺。
燒當羌部落三個時辰死傷過萬,十余萬生者漫山遍野的潰散逃奔。
洛陽商賈眼睛散發閃亮的光芒,餓狼抓羊一樣貪婪。
場面一度令吳凡引為奇觀。
七月十一日。
正午。
吳凡率罪軍營及敦煌郡城,未作休整。
吳凡約見敦煌郡守及將軍校尉等九人,以詔書令、以錢財誘。得兵馬三萬援。
沈氐羌、虔人羌、牢姐羌、卦養羌,敦煌周邊四支羌族部落,相繼被破。
吳凡此戰,斬首六千,俘虜五萬。
七月十二日。
上午。
吳凡率罪軍營長途跋涉往西海郡,過陰川、走黃原、長驅直入。
鐘羌、勒姐羌、當煎羌、罕羌,成為歷史。
吳凡四戰斬首羌人三千,俘虜一萬五左右。
七月十三日。
凌晨。
吳凡率罪軍營達西海郡城。
會面西海郡守、邊軍將領十數人。吳凡同樣以詔書令、以錢財誘,得兵馬九萬助。
先零羌、彡姐羌為首的二十余個羌族部落激戰正酣,絲毫不覺隋軍動向。
斬首三萬六千。俘虜逾過十八萬眾。
吳凡一戰覆滅羌族主力軍,打掉羌族最后一點生氣兒。
七月十四日。
早時。
吳凡班師,結束戰事。
郭奉孝感慨道:“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偏頭看向吳凡,郭嘉補充道:“當年霍去病打的匈奴人哀嘆出這句話,我想羌族人也一定被主公打的效仿如此吧?”
連續征戰,吳凡倍感疲敝。尤其膝蓋上中的那一箭,好巧不巧。整好是幾月前他在襄陽舊傷之處…
身體的確累得不輕,吳凡情緒顯得非常高昂。聞言笑道:“不不不!他們不會!”
郭大爺凝視吳凡的眼睛,恍然道:“主公想說他們根本沒機會?也是!霍去病只是把匈奴人打的狼狽逃竄,主公卻是將羌族人近乎亡族滅種啊!”
郭奉孝繼而說道:“我到現在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是‘商人逐利’!什么是‘如果有兩成的利潤擺在眼前,商人會蠢蠢欲動。如果有五成的利潤擺在眼前,商人敢于冒險。如果有十成的利潤擺在眼前,商人愿意置生命于不顧。如果有三十成的利潤擺在眼前,商人將踐踏一切、摧毀一切、藐視一切’!”
郭嘉末了邊搖頭邊嘆息:“太可怕了!”
將將一個月的時間。
吳凡從帝都出兵,攜帶兵馬未超三千。
羌人呢?
三百多萬!!!
吳凡憑什么戰勝羌人、橫掃羌人?
答案唯有一個――商賈!
或許吳凡作個一個有史以來,最令人驚嘆的借刀殺人計策的典范,他借了商賈的刀,殺掉了西北大地上的羌人。
吳凡畫了一張大餅,讓商賈們毫不猶豫的傾盡全力。
雇傭鏢行、勾結盜匪、收買官兵、征調平民…錢財開道之下,商賈們從最開始的五千多人,滾雪球一樣壯大,就在昨天,人數已有三四十萬人!甚至不等吳凡打前陣,自己去蝗蟲過境般掃蕩剩余的羌人小部落,簡直不能用瘋狂去形容。吳凡所以在雍州的天水郡、定遠郡、北地郡尚不曾完成清掃的情況下,選擇罷手歸返洛陽城,緣由在此。
郭嘉由衷的發出心中的聲音,稱“太可怕了”,他說的很對,連吳凡亦對商賈們暗暗心驚。
牛、馬、羊,哪怕再小不放過。
帳篷、皮毛、鐵器,哪怕再破也不丟棄。
老弱、病殘,沒有價值的羌人,統統原地殺掉。
青壯、女人,有價值的羌人,統統抓捕。
羌族的根基,儼然被商賈們掘地三尺的摧毀!
郭嘉說道:“主公這次功勞很大,麻煩恐怕也不會小。”
吳凡深以為然的點頭:“我有準備。”
郭奉孝努努嘴,示意吳凡看斜前方的史萬歲,道:“他怎么辦?大刺刺的帶回去?”
吳凡不吱聲了。
郭嘉不追問,反正他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了,怎么決定那是吳凡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