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五十章 不同的歷史軌跡

  皇帝駕崩!

  天下震動!

  這使得似乎剛剛有所好轉的大漢局面又急轉劇下。

  一時間,朝廷、大漢民間、以及關外異族,全都有些蠢蠢欲動,人心惶惶。

  劉顯也的確感到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并且,也不禁暗暗心驚,覺得這個蝴蝶翅膀的確也太過厲害了一點。

  自己只不過把這個西園軍提前搞了出來,卻直接導致了皇帝提前兩三年隕命。

  因為歷史上,皇帝成立了西園軍不久后就駕崩了。沒想到這皇帝劉宏依然還是沒有逃得過這樣的歷史宿命。

  但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更是讓劉顯目瞪口呆。并且這事情發生的快速,真的讓劉顯都來不及有太多的反應。

  這卻是宮中的宦官跟大將軍何進聯手了。

  這似乎有點不太對啊,歷史上,那些宦官可是弄死了何進的,現在卻是直接聯手了。

  可現在,真的就是聯手了。

  不僅僅只是宦官和外戚聯手,且極有可能還和朝中的那些權臣聯手了。

  宮中傳出了皇帝遺詔,由弘農王劉辯繼承帝位,登基為帝。

  遺詔當中,還有一系列新的任命。

  把那些宦官、外戚、權臣等等,都重新任命了一遍。且還新增了一些新的職務官位。

  如,新增了一個宮廷內務總侍官。這個,其實就相當于是后來的大內總管。由張讓擔任。

  何進大將軍,兼任朝廷攝政大臣。

  袁隗不再擔任太尉之職,另有他們任用,但他卻是太傅,總攬朝堂政務,可以代少帝在朝堂上發號施令。

  反正在少帝劉辯年幼沒能親政其間,就由張讓以及何進、袁隗等等聯手把持朝政。

  另,還有段珪為廷尉,全權統領宮中禁軍。

  還有,京兆尹換人了,居然換了董卓出任。已經有命令火速送達西涼宣讀圣旨,憑平定西涼之功,著董卓率大勝之師,回京受封,擔任京兆尹之職,守衛京城。

  此外,何皇后晉為何太后,宮中派人來接何太后回宮,入住慈寧宮。

  更加讓劉顯沖口說了一句我去年買了個表的是,遺詔中命劉顯為西園軍都督,率西園軍前往平定黑山黃巾軍、泰山黃巾軍,即刻啟程。遺詔中還有一段皇帝駕崩前的所謂寄望,希望劉顯抱著一顆不平定黃巾賊軍誓不回師的決心,不滅賊軍誓不歸家的表率。

  這特么的就是生怕劉顯搞事兒,直接把劉顯拒于城外,連京城都不讓劉顯進了啊。

  劉顯還真的有一種想吐血的感覺。

  這一夜之間,真的就是形勢急轉劇下,完全脫離了自己的掌控。

  最主要的就是事情發展得太快了,劉顯根本就來不及做點什么。

  最最最讓劉顯憤怒的是,此時禁軍以及城守軍等等,已經完全掌控了京城,包括了自己的武勇侯府,亦置于他們的控制之中。

  這個時候,如果劉顯敢不聽從命令,那么他們就極有可能會針對武勇侯府發起攻擊,這是拿劉顯的女兒孩子來威脅劉顯。要把劉顯調離京城。

  這東漢末年的歷史,居然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在變化著,但仿佛又隱隱的回到了原來的一個大致的軌跡上去。

  其實這個,的確也是因為劉顯的存在而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劉顯的存在,已經直接損害了宮中宦官的利益,并且還威脅到了那些外戚、權臣的權威地位。

  如今的情況,的確讓劉顯處于一個極為被動的局面之中。

  但劉顯也沒有辦法了,賭不起啊,誰知道現在京城內的情況如何了?

  自己不過是在這西園軍的營地之內待了這一段時間,就發生了這樣天翻地覆的事。

  但劉顯自然也不能就此就算了。

  劉顯先是安撫住何皇后,讓她先安心回宮,為了安撫住何皇后之心,劉顯還讓王清扮作了何皇后的身邊宮女,貼身保護她。

  然后,再召來太史慈,讓他的一支人馬軍士,馬上化整為零,先隱藏起來。待自己離開后,他們就想辦法潛進京城,暗中保護武勇侯府,再想辦法把自己在京城內的女人家人接出來,送回柳林城。

  另再把典韋、許褚叫來,讓他們馬上化妝進入京城,回到武勇侯府坐鎮,守護武勇侯府。劉顯還讓王越一起回去,和他的徒弟們一起協助太史慈把自己的女人家人接出京城來。

  當然,除了自己的家人之外,其余的人也都要撤走,離開京城回柳林城。

  至于在京城中的產業,劉顯可以不要,只要自己手下的人安然無事就好。

  劉顯又寫了幾封信,讓快馬分別送到上郡去,送到戲志才、田豐等人的手上。還有給了丁原一封信,讓他準備好進京勤王的準備,且信中隱晦的提到,讓他小心義子呂布。也給了張遼一封信,提到一下自己比較敬佩他的主上丁原,讓他務必要保護好丁原。對張遼,劉顯自然不會說呂布有可能會殺丁原,但劉顯相信,自己提醒了張遼要保護好丁原,估計張遼如果發現呂布要殺丁原的話,他可能會阻止。

  反正,或許劉顯現在沒能改變呂布會被董卓收買,改投董卓的事,但能夠救下丁原的話,也算是一件好事。

  交待好了一些事后,劉顯甚至都沒能進城看一眼自己剛剛出生不久的兒女,不得不率軍離開營地,返回河北。

  但是,劉顯并沒能把所有的西園軍都帶走,當中,何苗的這一軍人馬被何進以別的借口留了下來,其余的各軍也同樣如此。這樣,其實劉顯就等于只能帶走自己的三支人馬,當中一支還被劉顯留了下來。

  不久,劉顯回到了巨鹿柳林城,但當然不會就起兵去攻擊黑山軍,就目前來說,還不具備真正滅了黑山軍的條件,劉顯自然是不可能貿然起兵去攻打的。何況,劉顯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遵從朝廷的這所謂的皇帝遺詔。

  因為,這肯定不是真的皇帝遺詔,一切都是宦官外戚權臣聯手弄出來的。如果不是自己的妻兒都在京城之中,受到脅制,劉顯甚至都不會遵從命令離開京城。

  當然,他們也不敢輕易的對武勇侯府動手,因為這樣就真正的惹怒劉顯,徹底的跟劉顯撕破臉皮了。他們還真的有點擔心劉顯不顧一切的攻打京城。不管如何,京城一旦發生了混戰的話,這對于他們來說都不是好事,會打破他們掌控得好好的京城的平靜。

  他們為了讓劉顯離開京城,還真的煞費苦心,前來宣讀圣旨的內侍,全程陪著劉顯回到了巨鹿柳林城,此后他才回京復命。至于劉顯是否遵從圣旨討伐黑山黃巾軍以及泰山黃巾軍,他們也就不管了,反正,黃巾軍不滅,劉顯就不能進京。

  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克制得住劉顯了。

  但劉顯馬上就送信前往幽州,把趙云給召來。

  這個時候,趙云才十六歲。

  見到趙云的時候,劉顯還真的大吃一驚,因為趙云此時的武藝居然便已經接近大成,居然能夠和黃忠切磋而不落下風。

  好吧,果然不愧為趙云,武道潛力真的是無極限,不得不讓人佩服。

  趙云一到,劉顯就和他以及黃忠一起,秘密前往京城。

  黃敘已經完全好了,武道境界一日千里,現在亦已經是二流武將的境界。劉顯讓他留守柳林城大本營。

  這個時候,離皇帝駕崩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

  就在劉顯和黃忠、趙云悄悄的回到了京城,回到了武勇侯府和妻兒相見的時候。這京城又發生了大變。

  這就似是走馬觀花一般,終歸還是沒有完全脫離歷史的軌跡。

  宦官、外戚、權臣,他們弄走了劉顯之后,他們的聯手又差不多解除了。

  私底下為了利益明爭暗斗。

  結果,何進密謀打算和即將率軍回到京城的董卓除掉宮中宦官的事,被宦官知道了。就找借口把何進宣進宮中給殺了。

  何進一死,袁紹、曹操等便率軍攻破了皇宮,將宮中宦官屠殺一空。

  這個,在劉顯被弄走后,為了確保自己在朝中的影響力,他們又各自把才剛剛要離開京城去平叛的曹操、袁紹、袁術等西園校尉召回京。

  劉顯只是冷眼的看著這一切,然后帶著王越、趙云、典韋、黃忠化妝蒙面進入了皇宮,先后找到了萬年公主以及何太后,把她們帶回到了武勇侯府。

  另外,還順手救下了不少宮中的宮女及先帝的妃嬪。人數還真的不少,共約有數百女之眾。

  劉顯當機立斷,趁京城混亂,馬上讓人召來太史慈,讓他召集起他的那一營人馬,再配合原來的親兵以及劉府商隊的人手,全員一起,直接殺出了京城。

  而讓劉顯感到意外的是,荊襄蔡家。蔡瑁之姐蔡莞,她居然還在京城,并且就和鄒玉一起在鄒家。劉顯接鄒玉的時候,順手把蔡莞也一起接走了。

  呵,這女也沒有劉表什么事了。

  如此,劉顯把自己的妻兒全都安然的接走,自己帶來京城的人,以及后來投靠了劉顯的人,也全數安然的撤離。這樣一來,劉顯也就再也沒有什么的顧忌了,從此也就可以放手大干了。

  現在朝廷混亂,也已經沒有人關注到武勇侯府在一夜之間就人去樓空。

  另外,劉顯也另外派了人,是讓黃舞蝶和許褚,前往河東耿家,把馬貴人母女接回柳林城。但益陽公主以及萬年公主,居然也一起來了。

  不久,董卓率西涼軍也來到了洛陽。

  不過,董卓的西涼軍,并沒有歷史上那么多的人馬,不過是十萬騎兵。

  可是,董卓還真的不愧為梟雄,因為比起歷史上的時候,他現在多了一個京兆尹的身份,何進已經亡,他馬上就全權接管了京城的軍馬,讓他的實力暴漲。

  同時,他大肆搜掠,所獲得的錢財,全數用來招兵買馬,且還是從西涼招兵買馬。這樣,一個月不到,又從西涼征得十萬騎兵,且開到了京城來。

  至此,情況似乎就回到了歷史軌跡上去了。

  董卓在京中飛橫跋扈,蠻橫霸道。

  但這雖然已經沒有了宦官及外戚把持朝政,可是少帝卻是掌握在那些權臣的手里。董卓也有些顧忌那些根深蒂固的權巨。

  他暫時也不敢公然的違抗圣令,擔心會遭受到整個大漢天下指謫攻擊。

  如此,他心生一計,就想到了不如換一個皇帝,讓新的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這樣,整個大漢還不是全由自己說了算?

  然后,就發生了廢立皇帝的事。

  朝中群臣極力反對,可也反對無效。

  這逼得朝中群臣真的沒了活路退路。

  于是就召來了并州丁原來勤王,還有別的地方的軍馬。

  各路勤王之師來到了京城,但被董卓的軍馬拒在城外。

  這一點,跟歷史上卻是反轉了過來。歷史上可是董卓的軍馬被拒在外的。

  現在,董卓想要把那些來到京城的軍馬打敗趕走。結果在丁原的并州軍馬面前吃了大虧。

  呂布大殺四方,把董卓的軍馬殺得潰不成軍。

  呂布無敵之姿被董卓看在眼內,深感顧忌,但又心生喜愛。

  隨后董卓一部下李肅獻計,收買呂布。

  呂布接受了赤兔馬,背叛義父丁原,但想要殺丁原給董卓一個投名狀的時候,已經察覺到不對的張遼,現身阻止了呂布,請呂布不要傷丁原之命,并曉以利害,言明弒主不利。且表態,若呂布不殺丁原,那么他愿意誓死追隨呂布,自此忠心不二。

  如此,呂布才放棄了殺丁原的念頭,但也表示,自此跟丁原恩斷義絕,不再是義父子的關系。

  丁原逃過一死,卻因為遭受義子背叛刺激,心感悲憤,吐血昏迷。

  親兵親將救起丁原,連夜率一部人馬護送丁原逃離洛陽,返回并州。

  丁原軍分裂,且丁原一走,來到洛陽勤王的各路軍馬無人能抗董卓,一個個唯恐會遭受到收服了呂布的董卓軍的攻擊,各自紛紛撤軍離開洛陽。

  董卓借此大敗勤王之機,強行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自此,大漢朝廷權柄盡落董卓之手,滿朝文武,戰戰兢兢。

  董卓命人送被廢少帝到弘農郡居住,滿朝文武沒有一人敢說半句維護廢少帝的話,眼睜睜的看著被帶走。

  廢少帝被送到半路,負責押送的董卓的軍士,突然暴起要殺廢少帝。

  不過,史阿帶著師兄弟突然出現,出手擊殺了押送廢少帝的軍士,抱起被嚇暈了的少帝揚長而去。

  這些都是劉顯安排的,早就讓王越派他的徒弟盯著朝中的情況,讓他們把廢少帝救走,帶到柳林城。

  如此,劉顯也可以給何皇后一個交待了。

  董卓掌握了朝廷權柄之后,更加的暴虐,不時揮軍劫掠四周,殺良冒功,朝中若有朝臣實在是看不過眼,跳出來質疑時,董卓也公然的將其虐殺。

  朝廷已經被弄得人人皆懼。朝堂,也成了董卓的一言堂,就差董卓沒有登基為帝了。

  曹操刺殺董卓未果,逃離京城,然后就發出了皇帝血詔,發出檄文,號召天下共討董卓。

  皇帝血詔自然是假的。

  但是,已經沒有人在意這個是真或是假的了。

  而劉顯,這個時候,也已經暗暗完成了準備,早就等著這個了。

  穿越這東漢末年這么久,等的就是這一刻。

  原本,劉顯可以自己先一步發出皇帝血詔的,但是,槍打出頭鳥,且如果是由自己來發出號召,那么顯得太突兀,不夠合理。只有像曹操這樣,從京城中逃出來的,有機會接觸到如今的皇帝獻帝的人來發出皇帝血詔,這樣更能讓人信服一點,哪怕明知道是假的,但也會把其當成是真的。

  如果隨便一個人都可以發出皇帝血詔的話,那么以后也會有人效仿,所以,劉顯才坐等事件的發生。

  劉顯第一時間響應,跟著天下還有十多路諸侯響應。

  不日,一共十八路諸侯率軍齊聚陳留一帶。

  不過,也從這個時候開始,跟歷史上就不太一樣了。

  因為,各路諸侯率軍來到一看,發現他們所有人的兵力加起來都沒有劉顯這個武勇侯的軍馬多。

  劉顯集合了楊氏縣、柳林城以及整個背海郡,還有中牟縣等地的軍馬,共計有二十來萬大軍。

  這些,都還沒計上郡地區的軍馬,因為那方面的軍馬,不太可能繞過洛陽來到陳留一帶地方來集合。

  劉顯當仁不讓的被推為天下十八路諸侯的盟主。袁紹都得要靠邊站了。

  在這一刻,他們才知道劉顯的真正實力。這可是要比董卓還恐怖的一個梟雄霸主。

  討伐董卓的過程,也沒有歷史上那么多的曲折。

  先鋒軍也不用孫堅來當了,劉顯直接命太史慈為先鋒。華雄也不用關羽來斬了,太史慈一戟就解決了。

  一路勢如破竹一般殺到了虎牢關。

  太史慈和張遼大戰了一場。

  然后典韋和許褚再加一個趙云,黃忠這個箭神在遠處壓陣,上演三英戰呂布。

  這幾乎把呂布打得阿媽都認不出他來。

  典韋、許褚、趙云,任何一個都不會比張飛弱多少,三將聯手,呂布還真的是再強也無法相抗。

  呂布敗走,大軍順勢拿下了虎牢關。

  然后,劉顯長槍一揮,共計約四十來萬的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洛陽。另外,還得要加上從上郡趕到了河東的十多二十萬大軍。

夢想島中文    大漢霸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