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六章 天罡地煞竅穴,天人合一

  翌日一早,用過早食,玄明告辭,海奉明愣是給了他數包五味茶,玄明沒拒絕,他確實喜歡。

  臨走前,玄明取出一張請帖,親手交到海奉明手上,邀請他參加明年初春的求真觀晉升典禮。

  在海延年戀戀不舍的目光中,玄明牽驢遠去,邁出小巷,走過長街,連一身紅塵氣都在跟著緩緩消散,等走出郡城只剩一絲,待返回求真觀,乘鹿登山那一刻,紅塵氣徹底不見,仿佛洗盡鉛華,唯剩兩袖清風與一顆澄澈道心。

  藏道峰,問道院。

  靈鹿與玄鳥已經不見,紛紛去跟伙伴炫…分享下山見聞。

  取出靈水,澆灌靈根,瞧著僅有三寸高的靈松幼苗,玄明靈機一動,嘗試用道韻澆灌,起初失敗,幾次嘗試后,竟當真可行。

  只是每月只能道韻澆灌一次,平常還是要用散逸道韻潛移默化地影響靈根,溫和不刺激,否則,容易虛不受補。

  縱然如此,玄明也已經欣慰。

  休憩一晝,當晚月明星稀時,他盤坐茅舍內,復盤此番下山所得。

  首先是提煉練神秘要,分清主次;接著是周天養神訣的修行。

  上觀九天星辰,下看萬家燈火,星火皆是竅穴,前者高遠不可觸卻璀璨奪目,后者短淺可觸碰卻光芒微弱,可兩者都驅散黑暗,一個照亮夜空,一個點亮人間,冷暖、大小等皆是光輝,星火玄妙不外如是。

  一股道韻逐漸彌漫開來,玄明沉浸在修行中,對天人兩種星辰有了真切感悟,捉蟲:不再像以往那般浮于表面,昨晚暫時被壓下的竅穴再次蠢蠢欲動。

  這次他順著心中玄妙感覺開辟竅穴,三十六條廣闊經脈江河波濤洶涌,沿河水塘般的竅穴擴大,陸續成了大小湖泊,天上星辰閃爍,垂落星光,人間燈火搖曳,分出微光。

  兩光相融,帶著九天與人間氣息,交匯于體內竅穴,已開辟的竅穴更見玄妙,法力河上星光熠熠,法力河中燈火通明,天人于此間交匯,法力似乎多了一股難以言喻的靈性。

  新開辟的竅穴也在變得不凡,連帶經脈河流都寬闊,玄明體內初步擁有了天人兩種氣象,滋潤肉身,精純法力,蘊養魂魄。

  三夜無話,第四日一早,天邊剛泛起一絲魚肚白時,房門在吱呀聲中被打開,一位白發老道邁步而出,面朝東方旭日,手持拂塵,神采飛揚。

  此番修行,他新開辟出三十六竅穴,加上過往一年半累積,時至今日,他已開辟一百零八竅穴,契合天罡地煞之數,靈覺增長一百零八丈,估計僅次于海奉明這等看到練神門檻兒的修者,肉身與法力亦強悍數倍。

  放松心情后,玄明懸空盤坐,繼續采集朝陽紫氣,未曾因破境而懈怠,皆因他清楚意外悟道是必然積累的結果,若無日積月累,很難有福至心靈的感悟。

  半個時辰后,結束修行,用過早食,玄明入經樓翻經悟道,如今無論他來與不來,長豐子都會在三樓桌案上煮好清茶,焚好天香,或許已經習慣,或許一直在等他前來。

  隨著越來越多的弟子有資格上二樓觀經修行,查閱典籍,早在半年前,玄明就將看書地點搬至三樓,這一層藏書珍貴,非三代長老與守閣人不得入內。

  緩緩登樓,玄明好奇下瞅了眼長豐子,這小子依舊在啃那本陣道心得上篇,其實以其陣道悟性,早就參悟完此書,如今時不時拿出來翻看,是為了溫故知新。

  坐在三樓桌案前,品一口清茶,玄明持經觀理,時至今日,他觀經不在執著于數量多寡,而在于道理優劣,講究一個水到渠成,積累到了就開啟《黃庭中景玉經》,若沒到就繼續參悟道理。

  翻經悟道之余,于山上,玄明在山水間垂釣時間更久,放開心神,靈入山水,也會封禁法力,徒步登山,如凡人般行走在浮云山各個角落。

  于山下,他擺攤算命不定時,能不能趕上全看緣分,偶爾一擺數日,偶爾數日不見蹤跡,變換各種身份,穿行于浮云山大街小巷,更深入地體會萬丈紅塵。

  遭眾人嫌棄的倒夜香老仆可能是他,被前呼后擁的富家老爺可能是他,砍柴擔柴入集市叫賣又錙銖必較的樵夫可能是他,于春風樓里一擲千金又只聽曲看舞的老不羞可能是他,在街上跟兇悍老婦吵得不可開交又被搟面杖打得抱頭鼠竄之人可能是他。

  曾在江邊垂釣,一盞漁火到天明;曾在賭坊行騙,十兩紋銀挽家傾;正經起來是高人道長,不正經起來是老混蛋,曾哄騙孩童一串糖葫蘆,曾將為富不仁的員外套麻袋連揍三晚,曾給花樓老鴇下瀉藥,也給臟污老乞治傷寒,隨心所欲走人間,嬉笑怒罵品塵煙。

  當草木凋敝,千山暮雪,玄明才恍然回神,不知不覺已秋盡冬來。

  冬天的浮云縣少了幾分喧囂,百姓集體貓冬,甚少外出;冬日的浮云山也寂靜下來,蟲鳴鳥叫稀少,萬物冬藏,天地仿佛沉寂。

  這個季節,玄明除了帶弟子們給百姓施粥贈藥,已經很少下山,不是習練神通,就是觀經悟道,要么便是靈入山水。

  冬至之日,鵝毛大雪飛揚,洋洋灑灑,玄明興致所至,走出院落,在尚未完全結冰的河上一邊垂釣,一邊靈入浮云,跟以往沒啥不同。

  任雪打濕衣袍,發絲與天地一色,玄明耐心等待,隨著大雪紛飛,整個人仿佛成了雪人,融入素白雪景之中,他卻恍若未覺。

  河邊已經徹底結冰,玄明依舊未動,不知何時他進入一種奇特狀態,這次天人合一地很深入,靈入浮云山各處,仿佛自己徹底與腳下山脈融為一體,與其共呼吸,經歷他的喜怒哀樂。

  一個晝夜是浮云山一次呼吸。

  一個四季是浮云山一次吐納。

  春吸,萬物驚蟄,有了生命。

  秋呼,萬物凋零,生命歸元。

  夏冬是一次呼吸的始終,一次吐納的輪轉。

  四季又像是山的不同心情:春的燦爛溫和,夏的熱情似火,秋的爽朗大方,冬的冷靜自持。

  天人合一得越深入,玄明突然覺得山有生命,確切地說萬物有靈,智慧生命如此,無智生命亦如是,何況,誰就能保證山無智慧?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以前,他對此話認知淺薄;而今,才有了更深入肺腑的體會與領悟:大道自然,造物均等,萬物生成變化皆出入玄機。

  這個玄機便是靈,是萬物共通之本,是天人合一之妙,多數時候只可意會。

  雪下了一天一夜。

  玄明在雪中盤坐一天一夜。

  當雪停時,他沒醒來。

  藏道峰上,送早食的長寧已經不像以往那般尋找,提著餐食,朝空無一人的問道院行禮后淡定離去,對師伯的夜不歸宿,她早就習以為常,就是不聲不響地消失一個月,都能接受。

  咔嚓!

  雪停傍晚,河面破碎聲響起。

  一條錦鯉與一只綠龜頂開冰層,圍繞玄明舟船游弋,與此同時,玄明也像是破開冰層,掙脫束縛,重見天日,恍惚間一抹光芒在他面前綻放,璀璨奪目。

  這一刻,蒼龍山震動,一股磅礴能量由主入支,借天人合一,洗禮浮云山地脈,重塑浮云山靈脈,又融入玄明體內。

夢想島中文    大道朝真,從甲子老道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