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陽峰,飛火殿。
玄明親手處理煉器材料。
每一件都仔細挑選。
煉器是一門古老修仙技藝,分為天煉、地煉、五行煉等,他只在煉制桃木劍與拂塵時實操過,其后提升兩件法器品級,是借了雷霆之力,勉強算是天煉一種。
除此之外,未曾再煉器。
故而,玄明有自知之明,清楚他理論豐富,實操力較低,基礎薄弱,這回煉器他沒眼高手低,從基礎法器開始。
等材料準備妥當,玄明盤坐蒲團,抬手一道法力入中間法爐。
求真祖師游歷大玄時,曾途經一處火山口,機緣下撿到一塊靈鐵,法爐便是用靈鐵煉制而成,鐫刻烈火符、聚靈符等,激活后以法力為柴薪,可借地火之力煉器。
烈火熊熊,室內溫度迅速升高,等火候到了,玄明攤開手掌,對材料略微抬手,一塊鐵石飛入法爐,隨著火候再高,又投入一塊鐵石。
煉器注重火候,等大部分材料在不同火候時被投入進去后,靈覺探入其中,感受到靈材在武火猛烹急煉后融化為液,玄明適當調低火候,牽引爐內液體。
按照屬性差異高低的順序,先讓相近之物慢慢靠近融合,后是其他液體,過程緩慢,神情專注,小心細致,其后又投入剩余靈材,燒熔成液后,繼續融合,等塑形成一面鏡子,玄明逐漸調低溫度,換文火溫養、封固。
期間,他不時抬手捏訣,鐫刻符文,牽引靈機,調理陰陽,協調五行。
煉器之道博大精深,需懂陰陽,通五行,曉符篆,玄明正是這方面的行家,造詣頗深,放眼求真觀,無人能出其右。
這也是他煉器的底氣。
不過,玄明沒大意,反而更專心致志,若因一時不慎,在自己擅長方面失誤,導致煉器失敗,才是丟了大臉。
時光悠悠,九日后,爐火熄滅,法爐冷卻,法器生輝,一面八卦鏡從中飛出,懸浮半空,天地風雷,水火山澤,演化八卦妙象,瞧著成型法器,玄明微微一笑。
招來此鏡,仔細端詳,因他八卦造詣深厚,此件法器遠勝同類法器,在驅邪避兇、堪輿風水、察妖鑒鬼上更敏銳玄妙。
靜室內,收起八卦鏡,玄明恢復精氣神兒,半日后,繼續開爐煉器。
煉器不知歲月長,入飛光殿一個月,他再恢復時,已經煉制了兩面八卦鏡與一塊道碑,耗時一次比一次短,效率一次比一次高,法器一次比一次強。
在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查漏補缺中,玄明積煉器水平一日千里。
等恢復精氣神,他繼續開煉,依舊煉制道碑,縱然有了經驗,玄明依舊不敢大意,每次都全神貫注,用心對待。
處理材料、開爐生火、武火融化靈石、融合靈液、塑形定型、鐫刻符文…
等刻下三種法陣,想了想,他又抬指刻畫,借助靈覺,加了一種禁制,轉文火溫養熬煉。
每日傍晚與清晨,玄明都會捏算良辰吉時,揮袖打開天窗,引一線天光落下,牽引陰陽,圍繞法爐旋轉,淬煉道碑。
這是他獨創的煉器步驟,至少要筑就上乘陰陽筑基者才能做到這一步,算是對法器進一步地提純,精雕細琢下,玄明所煉法器威力與靈機都會更上層樓,品質上乘。
可惜,他是在煉制第一塊道碑時,有了前面經驗,法力操控更極致,也找到了傍晚與清晨的空隙,才敢見機而作,大膽嘗試,兩件八卦鏡未曾被陰陽之機淬煉,與隨后幾件相比,確實差了一些。
七日后,爐火熄滅,法器出世,一塊道碑懸于半空,綻放光彩,一種厚重之意彌漫而出,玄明揮袖,一篇法訣投入其中。
這是陰陽筑基篇的簡化版:水火筑基篇,如果說,前者上限是九品,為上乘道基極致;后者上限是七品,恰好達到上乘道基底線。
法訣注入,顯露異象,水火齊出,以道碑為中心,半空被水火一分為二,涇渭分明又相互包容,最終隱匿不見。
收起法器,玄明起身走出靜室。
煉器一個半月,終于結束,站在飛火殿前,他抬頭仰望蔚藍蒼穹,浩瀚長空,白云朵朵,陽光照在身上,令人身心溫暖舒適。
腳步聲響起,玄陽聞訊,匆匆趕來,先是驚喜玄明成功出關,后開口道:“不知此次閉關,師兄煉制了何物,能否讓師弟見識一二。”
見玄陽眼巴巴地盯著自己,八尺身軀擋住了路,也擋住了和煦陽光,大有不給看就別走的架勢,玄明嘴角略微抽搐。
伸手撥開這個鐵憨憨,陰影退散,陽光重落,玄明瞇眼,渾身舒坦,怪不得老人都喜歡曬太陽,以前感觸不深,如今感受下來,確實有點兒東西。
冬曦如村釀,奇溫止須臾。
行行正須此,戀戀忽已無。
平淡日子都仿佛蒸騰出悠閑自在的香氣,懶洋洋,暖洋洋。
就是旁邊某個鐵塔似的道士有些礙眼,想到玄陽除了嗜酒如命,就是愛器成癡,玄明取出一面八卦鏡,扔了過去。
玄陽立刻雙手接住,仔細查看一番后,他雙目放光:“師兄煉制這八卦鏡的手藝都快趕上貧道了。”
沒好氣地白了眼依舊不會說話的憨憨師弟,玄明伸手準備拿回八卦鏡,想不到玄陽早有準備,迅速避開。
“師兄,看在那壇靈釀的份上,此鏡贈予我如何?”玄陽繼續道:“長慶子在外奔走,難免遇到危險,有此鏡傍身,會安穩不少,也省得我煉制,反正師兄你此番閉關,是為了煉制道碑,這八卦鏡于你而言,可有可無,貧道一定告訴長慶子,是師兄愛護后輩。”
對玄陽突然會說恭維,玄明不奇怪,只要遇到跟長慶子相關之事,這個師弟便會變得靈活聰慧。
不過,玄陽的話確實在理,玄明心中一動,又取出一面八卦鏡,丟給玄陽,吩咐道:“給長安子也送一面,另外兩位弟子若是有需,記得相借。”
話落,玄明邁步離開。
瞧著兩面八卦鏡,玄陽吃驚:“兩面八卦鏡!短短一個半月,師兄你竟煉制了三件法器!”
要保質保量地煉制出三件法器,縱然是他全力施為,至少也要一個半月,能走到這一步,玄陽用了三十余載,而自家師兄僅入道三載有余。
哪怕這位師兄悟性高、道行深,陣法、符道造詣較深,能一通百通,依舊有些打擊人了。
玄明沒解釋,有些話說起來很啰嗦,歸根結底,煉器跟修行一樣,是調理陰陽,殊途同歸,只是由內煉轉外煉,正因洞悉這點,他才進步神速。
邁步而行數十步,瞧見遠處那棵曾藏酒的百年老樹,玄明且行且道:
“貧道這次煉制了四件,不是三件!”
靈覺瞥見玄陽懷疑人生的表情,玄明心情愉悅,至于靈酒之事,他沒解釋,不管說啥,都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飛火殿前,玄陽雙目瞪大,難以置信,等稍微平復心情,他嘴唇顫動,幾次欲言又止,估計著師兄已經下了烈陽峰,終于忍不住吐槽道:“幼稚!”
一個腦瓜蹦兒從天而降。
玄陽吃疼,額頭腫起。
“師兄,貧道知錯。”
烈陽峰下,瞧著變成大號南極仙翁的玄陽,玄明嘴角上揚,手不癢了。
真以為老道的八卦鏡那么好拿!
若非…那靈酒滋味確實不錯,他高低得讓這個便宜師弟變成三頭蛟。
走了幾步,玄明朝后揮袖,一瓶靈瘡藥出現在玄陽面前,本來吃疼的他頓時咧嘴一笑。
返回藏道峰,入了問道院。
玄明于床榻上呼呼大睡。
日升月落,殘陽皎月,直到三日后,他才醒來,起身伸個懶腰,精力充沛,狀態回來,渾身神清氣爽。
沒前往藏經閣,也沒游歷浮云山,玄明吃過靈食,填飽肚皮,盤膝坐在蒲團上,平心靜氣,心神沉入下丹田,注視出世的微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