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六十三章 這是一個熱血鑄就的奇跡。

  李易定定地看著家里的放映室的大銀幕上,老兵落淚的樣子,眼眶也早已經紅紅的。

  老兵擦了擦眼淚,繼續講述著。

  這是紀錄片,不是電影,所以,并沒有那么多的曲折離奇的劇情。

  有的只是娓娓道來的那曾經發生過的歷史,有的只是那一張張已經泛黃的老照片。

  沒有足夠的糧食,在最不利的環境下,面對裝備比我們更強的M軍,能打贏,靠的是我軍戰士的不屈的意志!

“沒有土豆,173團還是打垮了M軍特遣隊,重新占領小高地。新  我們參加過很多戰役,但真正向我們跪下投降的,只有這支M軍。

  在被圍數日后,他們終于決定放棄北上,往后方撤退。

  重點是要力保M軍陸戰第1師。

  此時,志愿軍第9兵團的任務就是,不能讓分散的M軍陸戰第1師匯合。”

  老兵繼續說著。

  只是眼里卻再次淚霧彌漫。

  “我們原本在死鷹嶺安排了一個連隊,對M軍進行狙擊。

  可等到他們通過的時候,連隊并未發起攻擊。

  當參謀長來到狙擊陣地時,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全連一半的戰士,保持著射擊的姿勢。

  目視前方,被凍僵在了陣地上。”

  “有的人手指頭被凍掉了,有人手臂被凍掉了。他們如冰雕一般,立成了一座座豐碑。

  成了“長津湖戰役”中最壯烈的一場犧牲。

  其中一位戰士留下的遺書中是這樣寫的:“冰雪啊,我決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看著那一張已經模糊的看不清楚字的戰士的遺書,任何一個華國人都無法不為之動容,那是何等的意志,那是何等的驕傲和不屈啊!

  李易想起了《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里面的兔子的對白:“親,不能哭,眼淚會凍住的!”

  頓時就淚如雨下!

  繼續看下去。

  長津湖不只有刺骨的冰,更有燃燒的熱血,除了定格在天地間的“冰雕連”。

  還有無數的舍生取義的壯舉。

  老兵提到了:“在包圍戰初期,兩軍都盯上了一塊高地——小高嶺。它是雙方的必爭之地。”

  “小高嶺下的公路,就是M軍陸戰第一師打通聯系的必經之路。”

  老兵眼神突然變得凌厲起來,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冰天雪地的戰場。

  “他們的炮火非常猛烈,幾乎把覆雪的山頭打成了一片焦土。當時楊連長帶著三十多名戰士在小高嶺死守!”

  “他說:“只要有我們在,小高嶺就我們的!””

  “今天,我們無法想象在寒風刺骨的小高嶺上,楊連長用什么樣的神情,面對著一次又一次沖上陣地的敵人,我們只知道,他用自己的生命,全連戰士的生命捍衛了腳下的陣地!”

  “三十多人啊,他們打退了M軍陸戰第1師的八次進攻。但原本堅守高地的戰士,也只剩下五六人。

  楊連長不忍全連覆沒,便命令其他戰士帶著重機槍撤下高地。

  他只身一人獨守小高嶺。在刺骨的寒風中埋伏,等待敵人接近,然后抱起10公斤的炸藥包和敵人同歸于盡,那一年楊連長28歲。”

  在包衛戰后期,志愿軍第9兵團調整了作戰策略:集中力量,一個一個打掉被包圍的敵人。

  先從新興里開始,剿滅被包圍的M軍。

  事后才知道,新興里的這支M軍,就是號稱不可戰勝的精銳部隊“北極熊團”。

  看到這里,李易也不由地熱血沸騰,一股濃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這就是我們的部隊,在最艱難的環境下,在最不利的條件下,卻依然戰勝了敵人號稱不可戰勝的精銳部隊!

  老兵的臉上也浮現了一抹笑容,那是自豪,那是驕傲,那是身為一名華國軍人的驕傲和自豪的笑容。

  “打下新興里后,戰士們決定蒸幾個饅頭改善伙食,但發現沒有屜布。只能從戰場繳獲的東西里找,結果找到了一塊有精美印花的布——正是M軍“北極熊團”的團旗。

  這是我軍在這個戰爭中,唯一一次全殲團建制M軍的戰例。”

  隨著戰局的推進,老兵又講述到了長津湖戰役之中的著名戰役,三炸水門橋!

  “他們有一個坦克營,有四十輛坦克,一字排開在那里,那我們的任務就是把這個大橋拿下來!”

  “水門橋兩次被炸毀,兩次被修好。

  它的存在,給了M軍陸戰第1師一線生機。

  于是,為了保證第三次炸橋的成功。

  我們組了一支20人的敢死隊,在往前突擊的過程中,被敵人打倒7人,犧牲3人,4人負傷。剩下的人仍然在繼續往前沖。

  敢死隊都反穿著棉襖,為的是讓白色的內襯成為雪地里的保護色,遁入茫茫大雪中。

  一邊沖鋒,一邊隱蔽。

  每個戰士身上都背著幾公斤的炸藥。

  12月6日晚,敢死隊沖過敵軍的重重防線。

  用血肉之軀把水門橋新架設的根部基座全部炸毀。”

  敵人的師長得知消息之后,馬上意識到了他們的第一師已經身陷絕境,知道我軍決不是只想把他們打敗阻止北進,知道我軍的目標是全殲第一師!

  從11月27日的總攻開始,直到12月12日。

  敵軍剩余的陸戰第1師,狼狽地撤出了長津湖地區,避免了被全殲。

  這將近半個月的長津湖戰役,被敵軍形容為一次“地獄之旅”。

  也是M軍史上最慘烈的大敗退。

  長津湖戰役后,敵軍不得不放棄平壤,撤退到三八線以南的地區,轉為防御狀態。

  而我軍第9兵團,在長津湖地區的殊死抵抗。

  一舉扭轉了整個戰場的局勢。為這一場大戰的勝利奠定基礎。

  而這一場懸殊之戰之中,敵軍可謂裝備精良,有飛機,有坦克,他們有保暖衣物,肉菜供應,后勤保障一應俱全。他們的工兵三天可以拓寬一條通行坦克的道路,十多天可以建成一座臨時機場。

  我軍呢?第9兵團的物資匱乏,糧食供給也相當困難,不止如此,跨過鴨綠江后,每位戰士只分到四天口糧,剩余的物資全靠就地籌措。

  我們只能靠人力或者畜力來馱運物資,兩者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可就是在這樣萬般不利的極端條件下。

  我軍的第9兵團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這是一個熱血鑄就的奇跡。

  令敵軍陸戰第1師傷亡減員達到13961人,這是敵軍王牌部隊從未有過的損失。

  但是我軍付出的代價也是及其慘重的。

  戰斗減員達到了14000多人,凍傷減員30732人。

  非戰斗減員是戰斗減員的兩倍啊!

  假如沒有凜冽的寒風,假如有后方的補給。

  但凡有一點彌補,都可能大幅減少減員人數。

  但這非戰之罪。在各方面都不占優的情況下。

  長津湖戰役既捍衛了華國軍人的尊嚴,也守護了山河無恙。

  那刺骨的寒冷和凌冽的寒風。都成了人民志愿軍偉大歷史篇章中的注腳。

夢想島中文    催淚系導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