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02章 老一輩的艱辛探究之路

  特別是戰斗機,因為任務的需要,經常會處于一些特殊的飛行狀態之中。

  在這些狀態下,發動機的任務剖面會非常復雜。

  想要準確的模擬出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第三個問題,是對容錯算法的評價問題。

  在龐大的發動機數據中,如何提煉出其中最精華的評價指標,來表征容錯后的控制效果,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還在,徐佑本身就特別擅長這類彷真模擬的問題,更是可以通過腦機接口,讓計算機輔助自己進行計算。

  另外,徐佑還有海島量子計算機和海島人工智能這些殺手锏。

  將這些能力和資源放在一起,解決整個問題并非是不可能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徐佑已經完成了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驗證平臺的大部分工作。

  但為了保證自己的這個系統,是具有說服力,能夠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

  徐佑覺得,自己還是需要再實地考察,與飛機發動機近距離接觸。

  想到這,徐佑聯系到了老友,曾經在薊航就讀的胡書城。

  因為薊航就有很多專門搞飛機發動機的專家,而且薊航離薊京大學非常近,去一趟也很方便。

  “老胡,問一下,你認不認識薊航做飛機發動機的專家?可以的話,推薦一下。”

  “怎么,你都開始研究飛機發動機了嗎?”

  “你知道的,沒有什么是不在我的研究領域之內的。”

  徐佑以一句廢話,委婉的拒絕了胡書城的問題。

  “說得也是。這樣吧,我給你推薦一個我們飛機發動機的活化石級別專家,相信他會幫你解決有關的一切問題的。”

  “好的,是哪位專家?”

  “金久林院士。”

  “金久林院士?”徐佑詫異道。

  對于金久林的名字,徐佑是如雷貫耳的。

  這位航空發動機專家,為我國的自研飛機發動機技術,做出了非常關鍵的貢獻。

  “怎么樣,夠重量級吧?像我們上學時,學的飛機流體力學等課本,都是由金久林院士編撰的。”

  “太夠重量級了。只是…金久林院士年紀很大了吧,現在還是薊航任教呢嗎?”

  “在的。金久林院士的年紀,正常早就該退休了,不過他還是舍不得學校,經常會在校內講一些大課。現在金老可能研究能力比不上那些年輕人,但經驗肯定是最豐富的。另外,那些航空發動機研究的一線學者,很多都是金老的學生。如果你想接觸更前沿的知識,金老都可以幫你聯系到。”

  這也是胡書城直接將金久林推薦給徐佑的原因,可以一下子解決根本問題。

  “好的,我知道了。這個事情除了跟金久林院士打個招呼之外,注意不要對外聲張哈。”

  “當然了,都懂,你就放心吧。”

  在這之后,韓書斌幫著徐佑聯系到了金久林,金久林也對徐佑的到來表示非常歡迎。

  確認了金久林可以接待自己后,徐佑向上提交了自己要去往薊航的申請。

  在幾個保鏢的陪同下,徐佑來到了薊航,見到了這位慕名已經的金久林院士。

  “金院士,您好!早就聽聞金院士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輝煌成果,今日終于有幸能與您親自見面。”

  “哪里哪里,相比徐教授做出的這些成果,我所做的一切根本不值一提了。”

  一番客套之后,徐佑說起了今天來的主要目的。

  “金院士,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詳細的了解一下航空發動機系統相關的一些知識。最好是能夠看到一些真實的航空發動機。”

  “當然沒問題,我早就做好準備了。徐教授,請跟我來吧。”

  在來薊航之前,徐佑不僅讓胡書城幫自己打了招呼,更是向上進行了嚴格的程序申請。

  可以說,這件事情也是金久林的一項工作了。

  金久林一邊帶著徐佑參觀各種飛機發動機的零件,一邊對它們進行著講解。

  “這里是飛機發動機的渦輪葉片,主要是由鎳鉻合金進行制備的。在這個領域上,關鍵的材料都被西方國家所壟斷,是我們在航天發動機領域的一項短板之一…”

  近距離接觸這些設備零件,讓徐佑更全面的了解了各種飛機發動機的構造。

  而在兩人的交流之中,徐佑提出的一些專業性極高的問題,也讓金久林感到始料未及。

  “徐教授,沒想到你在航天發動機領域上,也有如此深入的了解。果然你和傳聞中一樣,是一位難得一見的交叉型人才。”

  “之前都是一些理論所得,很多東西還得現場看一看才知道。”

  “徐教授所言極是。現在有一部分學生眼高手低,只想泡在實驗室里,吹著空調,做著實驗,寫寫論文。如果是搞純理論的倒也無可厚非,搞工程的不想去現場,怎么可能做出優異的成果?說起來,現在的環境,可比我們那時候要好太多了。”

  聽到金久林的話,徐佑突然對老一代科研人過去的探究之路產生了興趣。

  “金院士,方便講一講您過去的科研歷程嗎?”

  “當然方便。那個時候,我們新華夏才剛剛成立。我在報考大學志愿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薊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航空發動機專業。當時我沒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就是想立志改變我們航空事業落后的地位。這話放在現在,你們可能會覺得太不切實際了,但當時我確實就是這么想的,也從來沒有為這個選擇而感到后悔。”

  能夠在那個時代,毅然決然的做出這樣的選擇,徐佑自然是對金久林的想法毫不懷疑。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不少的難題。因為當時我們的航空事業太過落后,很多技術根本沒有獲取的渠道。最后經過慎重的考慮,我還是決定前往大不列顛,從事航空發動機尖端技術的研究工作。回國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難題,好在最后我還是成功的回來了。”

  徐佑知道,在那個年代,有很多國內的學者,是在抱有回國效力的想法中,選擇出國深造的。

夢想島中文    從學霸開始走向真理之巔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