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師,新華書店總店已經設立。
除了新華總店之外,在應天城這里還有其余兩個新華書店。
也就是說,單單只是京師,如今新華書店就有三個之多。
不僅是京師,離京師比較近的如常州,鎮江等地方也都已經設了新華書店。
一個地方有一個。
朱元璋的執行力是很強的。
后世的很多人,都說他是個急性子,容易上頭。
可有些事該怎么說呢…
各種性子,都有各種性子的好處。
自己這種急性子,同樣也有很多的好處。
比如,做許多事情時不拖延,執行力也非常強。
不會婆婆媽媽。
遇到一些慢性子了,辦個事能急死個人。
效率簡直低的令人發指。
一個簡單的事兒,那邊都要急死了,他這邊還在不緊不慢。
這樣的人,朱元璋看到就想直接下令,將其給拉到太醫院那邊去,為醫學做貢獻。
當然,各種性格都有優缺點,他這種比較著急的性子,有些時候也會讓一些人去利用。
比如,原本的歷史里,在道同案這件事情上,自己就被朱亮祖利用自己的性子給擺了一道。
搶占先一步將誣陷道同的種種罪行,送到了自己的案頭。
自己天然就相信朱亮祖這個鎮守一方的大將。
見到之后,直接上了頭,馬上就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一路奔行,前去執行命令,讓處死道同。
人走了之后,道同的上書也來了,附帶著朱亮祖在那邊徐州胡作非為的罪證。
然后,自己才發覺事情不對。
后面一查,果然被戲弄了…
這種性格,朱元璋并不準備改。
當然,性格這種事,很多都是天生的,想要改也真沒那么容易。
要不怎么會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種說法?
性格急,執行力強了,才能讓效率越高起來。
再加上有了這個特殊的經歷,很多事情上,自己都能再多一個心眼。
在急躁的同時,也會多出一分的小心。
尤其是那些至關重要的事情上,自己雖然比較急,但還是很有把握的。
一般做的很穩妥。
大事上基本不出錯,哪怕再急,也能按納住性子。
新華書店這里,一大早就已經等著許多的人。
這些人有大人,有半大小子。
新華書店還沒有開門之時,就已經是排著隊了。
新華書店一開門,就立刻前去。
他們是在這里排隊,進去購買的東西。
他們所購買的不是別的,乃是大明日報。
原本,大明日報是通過別的一些渠道銷售。
但是,在新華書店建立起來之后,就將大明日報的銷售,給弄到了新華書店這里。
這是朱元璋專門定下來的,原因也很簡單。
大明日報如今已經是打出了名聲。
新華書店,算是一個新事物。
將大明日報的銷售,給弄到新華書店這里,除了規范渠道之外,也是通過這樣的辦法來為新華書店做一個無形之中的宣傳。
讓人們知道,大明這邊有這么一個存在。
知道是新華書店是干什么的。
憑借著大明日報的影響力,這樣的舉措,做出來之后,新華書店的名聲,迅速增加。
尤其是在羅貫中親自執筆,在大明日報上面,為新華書店寫了一篇文章,弄在頭版進行宣傳之后,更是讓新華書店名聲大噪。
畢竟,這是個官方經營的書店。
更為重要的是,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
在新華書店這里,只要別損壞圖書,別帶走。
你從早看到晚,都不會有人管你。
甚至于書店當中,還提供了一定的桌椅,供人進行閱讀。
里面的圖書,數量也很多。
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下子就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又令多少讀書人為之振奮!
尤其是又聽說了,皇帝有志于將這種書店,推廣到全國各地,甚至于讓每一個鄉鎮,都至少有一個新華書店之后,對于皇帝的觀感,有了一個急速的變化。
哪怕是一些比較傳統的,死腦筋的文人,也說起了皇帝的好。
成為令無數文人稱道的一大盛事。
再遇到一些,說當今皇帝打擊文人,不重視文教的時候,都有人會主動的站起來,對起進行一頓亂噴。
并將這新華書店拿出來做例子。
頓時能將對方給懟的啞口無言…
此時,這些排隊等著來買報紙的人,一下子買這么多,自然不是自己看。
而是要進行賣報。
這大明日報,新華書店有零售。
但是應天府城這么大,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為了節省那么一點錢,專程跑到新華書店這里來購買。
早上吃著湯飯,從那些專門從新華書店這邊購買報紙之后,再拿著報紙,到處吆喝的賣報紙人的手里買報紙,一邊吃飯一邊觀看,那才是最愜意的,也最方便。
也是因此,那買到報紙的賣報人,立刻馬不停蹄立刻拿著報紙小跑著離開了。
要抓緊時間去賣一些報紙。
只有都賣出去了,那才能掙到錢了。
不然若是買的太多,賣不出去砸手里面了,可就太好了。
“賣報!賣報!最新的大明日報!”
“天花可以被克制了!
五皇子周王,帶著太醫院的人找到了可治天花的方法!”
好消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隨著這賣報的人大聲吆喝,宛若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而那些在后面排隊買報紙的人,在聽到了這樣的吆喝,得知了這這期的大明日報,都寫了什么后。
有人為之驚喜不已,也有人驚喜的同時,敏銳的覺察到了大生意!
等輪到他的時候,原本決定買三百張報紙的他,馬上就又增加了三百張。
一共購買六百張!
這次的報紙,絕對會大賣!
天花啊!
那可是得上之后,只能等死,能不能活全看命硬不硬的天花!
現在,居然能被攻克了!
“來一份報紙”
“我也要,給我來一份”
正值早晨用飯時間。
飯館兒熱鬧非凡。
有人在喝鴨血湯,有人喝著羊湯配著餅子。
聽到賣報之人的叫賣聲,連飯都顧不上吃了。
立刻沖著那賣報之人,使勁的招手。
拿到報紙之后,連冬日最是讓人舒適的羊湯,都不再理會了。
立刻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話說,大明日報售賣,以往之時就很火爆。
很多人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算著日子買大明日報。
看報,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生活當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一般情況下,買了報紙之后,絕大部分的人,那都是在第一時間里將報紙翻到后面的板塊,去看那在連載的三國演義。
結果,這一次事情卻有了不同。
不僅這大明日報,比往常的銷售更好。
而且,那些買到報紙的人,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先看后面的。
大部分的人,這次都將目光投在了頭版上面。
“好,當真是好!天花真的被攻克了!”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有人飛快的瀏覽完,忍不住猛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面。
連連稱贊。
“皇天保佑!陛下保佑!周王殿下,也如有神助!”
“好啊!當真是好!
不僅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的這些殿下們,也一樣不是泛泛之輩!”
“只要接種了天花疫苗,今后就一輩子都不會再得上天花!”
“醫學當真是大有前途!”
“還有人對于陛下那邊,大興醫學在那里陰陽怪氣。
我看,那些陰陽怪氣的人,今后就不要接種天花疫苗了!”
“周王殿下,當真是醫者仁心!
萬年縣那邊發生天花,他以親王之尊,親帶隊前去處理天花!
殿下真不愧是陛下的兒子!”
“是啊!能生在大明,當真是我等之福分!”
“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他們這些人真是沒得說!
天花誰不是避之不及?
結果,陛下不僅僅興建醫學,研制出來了克制天花的手段。
更是讓周王殿下,這個親兒子沖在最前面!”
“能生在大明,當真是我等的福分!”
一份份的報紙,被賣報的人送到了諸多人的手中。
而后,馬上就引爆了全城。
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之振奮,為之欣喜。
又有一些人為之落淚。
這是想起了曾經遭遇過天花的,那種恐怖景象。
還有因為天花而死去的親人。
天花這種東西,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死亡陰影,籠罩在許許多多的人頭上。
它很公平,不論貧賤富貴,都能中招。
能不能活,只是看命硬不硬。
現在,這個洪水猛獸不一樣的東西,卻被地下這邊給克制了!
想出了這樣的好辦法。
這當真是功德無量!
更為讓他們振奮的是,這日報上面可是說了。
今后官府將會建立衛生院。
要竭盡全力,爭取給每一個大明人,都給接種上疫苗!
讓大明的人,再不怕天花!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救命的東西還是免費的!
面對這么一個消息,又如何不振奮?
有人有些懷疑消息的真假。
但更多的人,卻愿意相信這是真的。
因為,這是大明日報上面發出來的。
而眾所周知,大明日報是由官府進行專門經營的。
而且,這又事關天花。
這種事情,肯定不會有假。
也沒人敢在這上面說假話!
輕易的就能驗證出來。
而且,一旦天花大爆發,那就不知道會死傷多少人。
會要了多少人的命。
陛下愛民如子,不會在這等事情上胡來。
陛下當真是好陛下!
這種救命的藥,都要免費給大明的所有人接種!
這得花費多少的錢啊!
其實,這種救命的東西,陛下這邊完全可以收費的。
哪怕收的貴一些,同樣會有很多人對此趨之若鶩,甘愿付錢?
這樣就又是一個非常大的收入。
可是,陛下那邊偏偏沒有。
而是選擇進行免費接種。
只這一項,就不知道要花費多少的錢財!
甚至于,不少人當場跪了下來,對著皇城的方向,蹦蹦的磕頭。
感念皇恩浩蕩。
這些,都是從元末亂世走過來的人。
對元末亂世是一個什么情況,都很了解。
普通人的視角,和那些有權有勢之人的視角,和在很多事情上不同。
比如那些有權有勢的人,元末之時,很多人都過得非常的舒服。
因為,元朝真的是有權有勢,富人的天堂。
百姓們如同野草。
可是到了大明后,事情變得不一樣了。
很多有權有勢的人,不能再像之前那樣,胡作非為了。
被皇帝給他們套上一層又一層的枷鎖。
也是因此,這些人是最反感大明,懷念元朝的。
而大部分的百姓,只要腦子不是太壞,很多都很珍惜現在的日子。
感念當今皇帝。
以往的元朝,根本不將底下的人當人看。
當今的陛下,卻完全不一樣。
他是真的在用心,為他們這些底層的百姓做事。
為了做這些,連親兒子都敢派上去!
以前,元朝之時,把他們這些人給折磨成了鬼。
而是當今的陛下卻不一樣,是真把他們這些百姓之人的命,給當成命。
要把他們從鬼給變成人!
朱元璋坐在武英殿內,已經得到了不少的反饋。
他的臉上,露出了一些的笑容。
果然,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們既淳樸,又有著他們的生存之道,帶著一些狡黠的智慧。
但底色都不錯。
他們分得清好壞,知道誰對他們好。
只要大部分的人,能明白自己的這份善意,感謝自己的這份善意,那就已經足夠了。
自己的心意就沒有白費。
大明日報當中所言,今后將會建立衛生院這事,倒也并不是瞎說。
是朱元璋透露給羅貫中,讓羅貫中寫的。
他是真的要建立醫療體系。
醫療體系,那當真是重中之重。
如今的大明,只能說醫療根本就沒有體系。
處于一個自然生長的階段。
官府這邊,只有一個太醫院,還有最近兩年,所建立起來的一些醫學院。
至于其余的,則是各種私人的醫藥館,還有一些游方郎中等。
這顯然是不夠的。
醫療的力量太過于薄弱。
而想要真正的讓醫療發揮出重大的作用來,需要將之給握在朝廷的手中。
以國家來建立主導地位,建立從上到下,覆蓋整個大明的醫療體系,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