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肌腱韌帶縫合還有難度的話,那清創縫合對于實習醫生來說那絕對是拿手好戲。
林三七非常貼心地給全科長的皮膚縫合采用了“外翻縫合”,這又讓葉副院長看得連連稱奇。
“小林醫生,你這個縫合法我又是第一次見,有什么講究嗎?能不能教教我?”
1960年的清創縫合一般只采用最簡單的“單純縫合”,因為手術針和線的質量不過關,沒有辦法讓醫生玩更多花樣,玩花樣的結果就是跟林三七一樣,啪一下就斷了。
單純縫合則比較簡單,針穿過皮膚,穿過表皮和真皮,經皮下組織跨切口至對側皮膚出針,每縫一針單獨打結。
如果是長傷口,也會采取連續單純縫合。
就是在切口一端縫第一針后打結,繼而連續縫合整個創口,結束前的一針,將重線尾拉出留在對側,形成雙線與重線尾打結。
單純縫合技術簡單,操作方便,一般人很容易學習掌握,也能應對絕大多數傷口。
但也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縫合時間較長,縫線耗費較多,或者組織對合不齊影響愈后。
對于張力高的部位,一個不小心線頭就崩開了,線的質量還是過不了關。
葉副院長這時候姿態放得很低,問得很客氣,絲毫沒有擺一位大領導和老專家譜。
林三七心想怪不得人家能當協和的院長,光是這能伸能屈的性格,不恥下問的作風就值得所有小醫生們學習。
面對這樣的前輩,林三七的態度也是挺好的。
畢竟中西醫之爭是當年的事情,他一個21世界的有為青年可沒啥感覺,年輕人不會簡單給自懷定義,硬要定義,那就是“我全要”。
“葉院長,這叫外翻縫合,你看我是在距切緣5mm處進針,穿過表皮和真皮,經皮下組織跨切口至對側于距切緣5mm的對稱點穿出。
接著再從出針側距切緣1~2mm處進針,對側距切緣1~2mm處穿出皮膚,由4個進、出針點聯接的平面應與切口垂直,結扎使兩側皮緣外翻。
我總結為遠進遠出,近進近出。”
林三七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不紅心不跳,再一次冒領了這個發明功勞。
這是今天第二次冒領了,之前他所說的“寬街縫合法”其實是1979年曰本的津下醫生發明,但被某人在1959年搶先一步攔截了。
葉副院長聽了連連點頭,又仔細觀察了全科長的傷口問道:
“是不是所有傷口都適合外翻縫合?還是有什么適應癥或者部位要求?”
林三七心想果然是內行,一問就問到點子上了。
“葉院長,外翻縫合適用于皮膚松弛,有內卷的切口,比如Y囊、腋窩、腹股溝、頸部等較松弛的皮膚,也可以用于需要較強的抗張力部位,對創緣的血液供應影響較小。”
葉副院長現在看林三七是越看越喜歡:
“小林醫生,照你這么說來,有外翻縫合,那還有內翻縫合嘍?”
林三七搬著手指數道:“還有什么8字縫合、皮下縫合、皮內縫合、減張縫合、荷包縫合等等,好多的,不同部位不同傷口采用不同的縫合。”
葉永安聽了久久不語,然后轉身鄭重看向了沈院長:
“老沈,小林同志是個人才啊,這樣的人才留在你們寬街中醫院真的是浪費了,把他交給我吧,放到我們協和來才是專業對口。”
沈院長這時候尾巴早就翹到天上去了:
“哈哈,怎么樣,老葉同志,現在知道我們寬街中醫院的實力了吧?你呀別做夢了,人我肯定不會放,而且林三七同志還是我們中醫院重點培養的技術人才、中層干部,我們有大用的。
再說了,誰說只有你們協和需要外科手術?我們中醫院也可以開設西醫門診呀,到時我給林三七同志建一個手術室,咱們自己收治病人,以后還用看你們協和的臉色?”
林三七差點認為沈院長也是穿越者了,中醫院開設外科專業,真是一個天才的想法。
可惜沈院長不知道的是,幾十年后的中醫院都是掛羊頭賣狗肉,中醫反而成了其次,最后西醫科室是越開越多,占據主流,本末倒置。
葉永安見對方說得這么堅決,知道自己挖人已經是不可能了。
但當領導的嘛腦子都活絡,這條路走不通,馬上就換另外一條路走,絕不輕言放棄:
“那老沈,我有一個提議,要不咱們兩家醫院合作嘛,來一個《縫合課題組》,專門研究林三七同志所說的各種縫合術,有成績了咱們兩家醫院平分,你覺得怎么樣?”
沈院長一聽,眼睛一亮,心里明白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雖然他嘴上打死不承認,但事實就是中醫院目前并沒有開展外科的能力和技術,想要單獨開展西醫方面的醫學課題可能性為零。
但如果跟協和合作,自己中醫院出一個人,對方醫院出錢出力出病人,最后成果自己能拿到一半,絕對是中醫院占便宜了。
葉永安看到沈院長沉思,于是添了一把火:
“老沈,林三七同志發明的幾種縫合術目前在世界上也是首創,如果我們能研究透,再到國外發表論文,那是為國爭光呀,你可不要犯糊涂。
而且醫學技術日新月異,如果被外國醫生搶先發表了論文,到時咱們可就后悔來不及了,這事宜早不宜遲,咱們得搶在所有人前頭呀。”
沈院長也果斷:“行,不過先說好,署名的時候我們中醫院要在前頭。”
葉永安無語,只能無奈點頭:“可以,這回讓你們中醫院占個便宜。”
林三七更無語,心想你們兩位領導是不是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見?問一下我愿不愿意啊?
社會主義大家庭是跟你開玩笑?家長式領導是跟你開玩笑的?小屁孩有什么說話的份?
因為沒有相應的支架,林三七在給全科長打石膏。
屋外中醫院瞧熱鬧的職工們已經看得傻掉了,一個個驚訝地看向了林苦參這個當爹的:
“老林,真可以呀,家里三個兒子,中醫西醫都學?”
“中西醫結合,會不會兩頭都會,兩頭都不精?”
“中醫就中醫,西醫就西醫,混在一起算哪門子事呀?”
聽著周圍同事們的議論,有說好的、有說差的、有不解的、也有恭喜的,林苦參表面上風清云淡,但腦子里也在迅速盤算了。
半年前他給小兒子幾本中醫類書籍,這個小兒子似乎從來沒有翻閱過,說明他對中醫的興趣不大。
也不知道是家里哪一代祖宗保佑,讓小兒子在外面有了自己的機遇,學會了西醫,那么是不是讓他以后就走西醫路線呢?
反正祖傳的醫術已經有大兒子繼承了,小兒子學啥的自由度就比較高了。
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兩頭押注的習慣,看看宋家三姐妹就知道了,輕易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想到這里,林苦參已經下定了決心,讓兒子走西醫路線。
林三七不知道自己穿越后的人生出現了第一個轉變。
原本他只想著做個快樂的“采購員”到處發財,但他想不到現在無論是院方還是父母都希望他能走臨床路線了。
馬上就要過年了,縫合課題組哪怕要成立也是過年后的事情了。
葉副院長準備回去了,既然已經是合作伙伴了,沈院長也準備來送送,林三七則抱著手術器械包跟在后面。
“老葉,那你就一路順風,慢走哈。”
“葉院長,這是你們的清創包,還給您。”
葉副院長哈哈一笑,揮手道:“這套手術器械就送給你們寬街中醫院了,萬一還有類似的病人也可以直接上手。”
沈院長一聽樂了,“老葉,你夠義氣,下次你要吃啥中藥,我也給你免費。”
林三七心想,一套手術器械才值幾個錢,你個老沈何必高興成那樣?
其實林三七又誤會了,手術工具這種精密器械,1960年的國內根本就造不出來,不但技術工藝上不過關,重要的是材料學也不過關。
國內使用的哪怕最簡單的手術刀片、手術剪等等,都是需要從國外進口,可國家缺外匯呀,有外匯早就買糧食渡過難關了。
所以每一份手術器械都是非常寶貴的,葉副院長可以說是送了一份大禮。
“小林同志,那我們就過年后在協和見了。”
說完,葉永安騎上自行車揮揮手就走了。
林三七跟在沈院長后面,抱著一包二手手術機械,還在想著晚上吃啥?
突然沈院長趁著周圍無人,低聲說道:
“小七,跟協和醫院的合作是個機遇,你要好好把握,你是中醫世家出來,又懂西醫外科,目前國內這樣的中西醫結合人才還沒有,只要你搞成功了,將來絕對可以成為國內第一人。”
林三七卻提高了警惕,此時此刻,他的腦子里也沒有想過要做一個單純的醫生,這對他的“流量變現”計劃是相當不利的。
別忘了他在2023年可是開了一家中藥材銷售公司的,沒有他的貨源,林家怎么發財?
“沈伯伯,我可是采購科的,你可別把我當單純的臨床醫生呀,那我可不干。”
“你!”
沈院長狠狠瞪了林三七一眼,氣呼呼就走了,嘴里一邊罵著:“孺子不可教矣!”
林三七聳聳肩,心想誰也不能阻止我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