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灰白頭發的老大夫勸道:
“小伙子,你要這么多安宮牛黃丸干嘛?這藥可不是飯,如果沒碰到合適的病人使用,藥物存放著可就浪費了。”
林三七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多疑,什么都會往敵特方向考慮,于是不得不撒謊道:
“我父親是寬街中醫院的,他們要用這藥干嘛我也不知道,我就一跑腿的。”
噢~~~
同仁堂的工作人員們這才恍然大悟。
中醫圈子就是這樣,各家有各家的秘方特效藥,誰家要是碰到合適的病人自己又拿不下來的,也會去別家求購特效藥。
事實上的互通有無。
門戶之見當然有,但大夫是不可能拿病人的生命安全來堅持什么門戶之見的。
林三七的解釋也算合理,人家家里有大夫,買點藥出個診賺點外快也正常,多買些藥也是臨床需要。
既然顧客有錢,藥物用處也解釋得通,再加上藥物又不是什么危險物品,不需要政審,于是30粒安宮牛黃丸就順利成交了。
當林三七抱著一個裝有30個小錦盒的大紙袋子走出同仁堂的時候,嘴巴都快笑歪了。
這抱的可不是藥,而都是毛爺爺啊。
“潘曄同志,四個小朋友們,你還有什么想吃的?今天我請客,走!”
“哇,萬歲~~~”
四個小屁孩興奮了,吵著喊著要去哪家老字號,潘曄則是一臉無奈,越發感覺林三七的深不可測起來。
(林三七:等等,深不可測不是形容女人的嗎?)
與此同時,2023年,花都市第一醫院手術室外。
病人家屬蔣美蘭正緊張地盯著手術室外大屏幕,上面可以追蹤病人目前正處于手術哪個環節,大屏幕上有她兒子孫小明的名字。
丈夫孫樹則是握著妻子的手輕聲安慰道:
“別緊張別緊張,就是一個小小的闌尾炎嘛,醫生說手術時間還沒麻醉時間長,沒問題的。”
蔣美蘭抹了把眼淚:
“我能不緊張嘛,從小到大咱們兒子就沒吃過苦,現在一想到他躺在手術臺上我就糾心,你這個當爹的到是心大,一點不心疼,哼!”
孫樹嘿嘿笑了一下,自己兒子他怎么會不心疼呢,不過要說有多擔心他還真沒有。
還是那句話,不就是個小小的闌尾炎手術嘛,這送醫也及時,能出啥意外?頂多就是吃點小苦頭。
手術室里 麻醉醫生呂勝文正在翻看病人孫小明的病歷,看到上面寫著“闌尾炎”的診斷就打了一個哈欠。
又是一臺小手術。
在手術這個環節,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只要給主刀醫生塞紅包就行了,級別越高的專家醫生,紅包越厚。
其實這是老百姓的一種誤解。
大專家固然重要,但手術的時候,完全有可能主刀醫生換了個普通小醫生,人家大專家頂多就是在旁邊瞧一眼,這就算是盡職盡責了。
大專家根本就懶得主刀,除非是那種罕見病,或者疑難雜癥,專家教授們才會親自動手。
另外請“飛刀”比去大醫院動手術好。
因為飛刀專家是去基層賺外快,獨來獨往,那么手術的時候主刀肯定是專家本人,這樣質量更有保障。
同時,手術的時候麻醉醫生也非常重要,需要術前面見病人,仔細詢問病史和個人史,再制定一個詳細手麻醉方案出來。
可以說麻醉醫生才是真正掌握了你病人生死的關鍵人物。
可惜國內對麻醉醫生不夠重視,甚至麻醉醫生也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當個小輔助,極少有麻醉醫生去面見病人的。
麻醉醫生呂勝文30多歲,也有10多年臨床經驗了,非常自信,看到一個闌尾炎病人根本就懶得多問診。
“體溫36.5℃、心率80次/分、血壓116/62mmHg、SpO2 97%,生命體征平衡,一切OK,小齊,那我先上麻醉了。”
主刀的齊朝宇醫生更年輕,才30歲不到,在醫院屬于住院醫生級別,這種小手術是他們的主場。
“行,呂哥你上吧,今天手術有點多,咱們得抓緊時間,否則又要拖班了。”
“趙美女,咪達唑侖1.5mg、芬太尼0.2mg、丙泊酚70mg和琥珀膽堿50mg靜脈注射哈。”
趙美女,是手術室里的小護士趙萍,都是年輕人,大家早混熟了,所以呂勝文也把麻醉藥物注射工作也交給了小護士,自己則拿出手術里唯一的板凳準備坐會兒。
趙萍打完藥水,沒好氣地白了一眼呂勝文:
“呂胖子,你再懶下去人都要胖成圓球了,也不曉得動一下,就知道坐在那兒。”
呂勝文壞笑著反問道:“趙美女,你說怎么動?上面動還是下面動,什么姿勢你說,我保證配合。”
“呸,就你?我怕你頂多三秒!”
兩人還在逗嘴呢,呂勝文看病人已經麻翻,于是拿出工具,準備開始做氣管插管。
“咦,不對呀,這時候咬肌應該很松弛才對呀,現在怎么這么緊張,我嘴巴都掰不開?”
麻醉后正常的病人全身肌肉都是松弛的,沒有一點意識,無論醫生怎么折騰都不應該出現反抗現象,這是非常不正常的。
呂勝文也算是有經驗的麻醉醫生了,發現異常馬上就開始警惕起來。
齊醫生和趙護士聽到后也停止了玩笑,馬上走過來想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監護儀卻突然開始滴滴滴報警了,所有人都抬頭看去,心里的不安感越來越強烈。
趙護士看著屏幕聲音都有點發顫了:
“快快,必須馬上找出原因,心率正在進行性上升,120次!150次了!達到了180次/分!”
心跳突然異常加速,往往代表著心臟的供氧正在急劇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引起心肌嚴重缺血,最嚴重的后果就是變成“心衰”。
就在眾人發愣的一瞬間,PaCO2指數也開始上來了,達到了85mmHg。
呂勝文和齊朝宇兩個人都驚呆了,但短暫的失神后,兩人馬上意識到一定是之前的麻醉環節出現了意外。
這個鍋是麻醉醫生的,齊朝宇稍稍往后退了一點,免得惹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