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杜恪!”
“沒想到《太空展望》連杜恪都請過來了,可以啊。”
四口之家正在一起看電視,下班回家的爸爸媽媽,與剛上小學的兒子和三歲的女兒一起擠在沙發上,享受這難得的天倫之樂時光。
因為《太空展望》實在太火了,加上又富有教育意義,所以學校里老師布置給學生的作業,就包括看《太空展望》。本來只是兒子的家庭作業,但爸媽跟著看了一會之后,就離不開眼睛了。畢竟是個人就對太空有過好奇心,特別是男人,誰小時候不仰望天空呢。
大概只有三歲的小女兒,依然在自顧自的玩著手中的玩具,看到爸爸媽媽和哥哥都在一起,她的心情也好著呢,嘴巴笑不合攏。
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電視上杜恪也在與主持人沈唯侃侃而談,比起之前那十位院士、準院士級別大牛,就自己專業領域展開暢想,杜恪是想到什么就聊什么。
當然,主要內容還是物理方面。
“我們知道現行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是源自于一次隨機的奇點爆發,大爆炸之初實際上只膠子、夸克、中微子等基本粒子…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降低,由基本粒子形成了質子、中子、自由電子,但這時候還沒有元素,粒子基本都是等離子形態存在,我們可以把它形象的稱之為‘粒子湯’。”
沈唯接口道:“您發明的電漿炮,就是一種等離子武器對吧?”
“是的,電漿就是等離子體…隨著宇宙的進一步膨脹,冷卻加快,能量降低所以這個粒子會趨向于更穩定的結構。于是我們知道了,質子捕獲了自由電子,形成了第一種元素氫H;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結合,又捕獲了自由電子,形成了元素氦He。”
“那氘和氚又是怎么一回事?”
“氕、氘和氚都是氫元素的同位素,氕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氫,只有一個質子,沒有中子;氘又叫重氫,一個質子一個中子;氚又叫超重氫,一個質子兩個中子。因為粒子的構成,不用情況下會有不同的結果,所以才會有同位素的產生。氘和氚都是非常好的熱核反應材料。”
沈唯就是個捧哏的:“熱核反應,就是核聚變反應對吧。”
“對,這就要說道一個聚變反應了…”杜恪用簡短的話,將氘氚結合生成氦的聚變反應描繪出來,繼續說道,“氦三也是熱核反應的重要原料,在月球上氦三很多,所以想要發展清潔的核能源,月球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所以你看,我們國家一直在研究月球,就有這方面的因素。”
提了一句氦三,為今后殖民月球吹吹風。
杜恪很快有開始發散話題了:“所以我們知道了,宇宙最初就是由氫與氦組成,基本上是以星云的方式存在。由于引力作用,星云匯聚到一起,大約40億年后,孕育出第一批恒星。恒星質量加大,內部形成了一種高溫高壓的狀態,就像我們的太陽,然后,核聚變反應發生了。”
頓了頓,杜恪又說道:“可能很多人要問了,為什么就一定要聚變,而不是裂變?其實這與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中的強力有關,強力作用范圍非常小,原子核通過強力將質子和中子聚合在一起,強力范圍內中子、質子抱團越多,是不是形成的越緊密,在這就是聚變的由來;但是當原子核超過了強力范圍,中子、質子結合就不再穩定了,就要發生裂變。”
“這個質子、中子分離的難易程度,就用‘比結合能’來形容,其中鐵的比結合能最高,所以很多聚變、裂變,到鐵這里就停止了。”
“但這并不意味著鐵不能進一步聚變,鐵是可以的聚變的,但在超新星爆發等情況下,是可以進一步聚變生成比鐵重的元素,比如說黃金,就是這樣被生成,然后拋散到宇宙中,最終被我們地球吸收過來。所以啊,其實組成我們生命的很多元素,都是來自宇宙哦。”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外星人。
沈唯問道:“杜院士,您覺得外星人真的存在嗎,如果真的存在又該是什么樣子?”
杜恪鄭重的說道:“外星人是否存在,這是不需要存疑的,太陽系在銀河系的獵戶臂上對吧,屬于整個銀河系的郊區,而銀河系有多少顆恒星?3000億顆恒星,這是什么概念?我們拋去距離銀河系中心危險區域的恒星,至少還有1000億顆恒星所處的區域適合生命演化。”
“我們再挑選類似太陽這樣的溫和恒星,也至少也是幾十億顆,適合生命演化。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有行星,但是行星也在不斷被發覺,所以這些溫和恒星中有行星的,可以估算為一億顆吧。一億個太陽系,你們覺得誕生生命的星球,會只有太陽系的地球一個嗎?”
“再說了,銀河系隸屬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是由五十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組成,你可以算一算這里有多少宜居星球。而且本星系群又隸屬于室女座超星系團,里面包含了一百個差不多的本星系群;室女座超星系團又隸屬于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在往上,整個宇宙有多少恒星?”
“所以地球絕不孤單,外星人絕對存在。”
“只是以什么方式存在,這個就兩說了。”杜恪腦海里閃過奇幻世界的生命,以及心靈神族,說道,“碳基生命我認為應該是主流吧,碳元素是一個神奇的元素,你要知道很多恒星的盡頭是黑矮星,黑矮星就是由碳構成…但碳基生命絕不會是唯一的文明行駛,硅基文明也有可能,還有其它可能性,比如說心靈文明。”
“心靈文明?”沈唯疑惑不解的問道。
“是啊,我常常在想,人類的意識到底是怎么產生的,就是目前生物學界所說的,神經元上閃爍的電火花嗎?但是計算機的電火花,為什么不能產生意識?又或者它們產生了意識,只是很快有磨滅了嗎?所以意識究竟是什么,它可以借助電火花產生,那么是不是也能借助其它方式產生?”
杜恪一連串的反問,他自己也在追憶,心靈神族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它們最初的軀殼又是什么樣的形式,為何能夠脫離軀殼,以心靈海洋的形式存在。
頓了頓,他笑道:“意識的產生絕對是很多種形式的,而非單純的神經元結構,我甚至認為人類繼續發展的話,科技文明上升到一定高度,說不定就會對意識產生更多的想法,從而將人類的意識剝離出來,單獨以心靈的形式存在,以星球為根基,向宇宙輻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