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血雨的天變基本上讓楊國大軍全軍覆沒,只剩余了下了寥寥的數百殘兵,這還是他們留守營盤,沒有進城的緣故。
徐默站在山坡上,眺望著遠處的姜城,在他們出城之后,這座古老的城池終于徹底陷入了騷亂之中,遠遠望去,城中到處都是火光,以王宮的位置最為猛烈。
姜國王室只剩下了一個躺在病榻上的老邁姜王不知生死,就算姜王還活著,他也無力阻止這場動亂。楊國大軍覆沒,剩下的數百殘兵恐怕也無力平定姜城之亂,領軍大將估計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選擇將殘部撤往仇池。
回憶起數十天之前,龍陽正是在此山坡遇見自己,將自己請入姜城,如今景尚在,人已逝,徐默的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汝等是什么時候進入姜城的?”徐默朝身后的呂永等人問道。
“吾等與頭領分別以后,先回去了呂村,將呂村中的…收拾了一下。然后將村莊重新修葺整飭了一番,安頓下婦孺和受傷的兄弟,便回到了山道口附近,打探頭領的消息。后來聽聞頭領在姜城之中,吾等便一直在姜城附近,尋找入城的時機。”呂永說道。
“只是姜城戒備森嚴,又不再打開城門,接收零散的百姓,吾等一直沒有混入城中的機會。吾等商議,如若姜城一直無事,頭領也無需吾等相助,吾等便自行離去。
誰料昨夜姜城中突發火光,殺聲震天,姜城的西門和北門陸續被楊國大軍攻破,頭領又身在城中,生死不知,讓吾等心急如焚。只是城門處一直有大量楊國士卒把守,吾等沒有機會蒙混進去。
本想等城門口的楊國大軍人數減少一些,吾等再強行殺進去,找到頭領,即便不能接頭領出城,倒是也可和頭領同生共死。”方卯接口道。
“等西門處把守的楊國士卒稀少了一些,吾等正要進城,姜城中卻又下起了血雨。吾等看見城門處把守的楊國士卒仿佛被火油潑中一般,紛紛慘嚎著倒地死去。
若是和頭領一起戰死沙場,倒也罷了,如此詭異的白白送死,吾等卻是不甘,便只好等待血雨停止,再入城找尋頭領。入城之后,萬幸之極,在西門城門附近便看見了頭領與那幫地痞廝殺。定是頭領俠義動天,有神靈護佑,如此大險,竟然也能安然無恙!”盧辰欣慰地說道。
聽完呂永等人的敘述,徐默點了點頭,也把自己和黛娜在姜城當中的經歷,簡單地向幾人講述了一下。
“頭領今后有何打算,吾等愿跟隨頭領!”呂永三人互相對視一眼,向徐默抱拳說道。
“龍升和高漸的大仇已經得報,某不會再做危險之事,汝等不必擔憂某。今后某要和雯雯姑娘周游列國,汝等不必跟隨!不過汝等既然有心,某倒是還有一事拜托汝等!”徐默心中一動,開口說道。
“頭領請講,吾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呂永三人齊聲應道。
“呵呵,汝等不必如此,此事毫無兇險!汝等只需這般便可…”徐默慢慢地將事情交代給了他們。
黛娜在旁邊卻是越聽越是心驚,徐默的這個計劃如果真的實現,那么…
“頭領,再會!”
“再會!”徐默微笑著挨個抱了抱呂永等人,和眾人告別。
看著呂永三人帶著眾人再次離去,黛娜走到徐默的身旁,有點躊躇地問道:“老K大哥,你真的要他們這么做嗎?”
“不錯,本來我是想自己去的,不過呂永他們人數眾多,而且時間充裕,交給他們做,更加的合適。”徐默淡淡地說道。
“可是這樣做,我們并沒有任何的收益啊,而且恐怕會死傷很多的無辜啊!”黛娜面帶不忍之色,低聲說道。
“在這個列國紛爭的時代,只有實現真正的大一統,才會沒有無辜者的死傷。何況這又跟我有什么關系!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好人,人若敬我一分,我就敬人十分,人若傷我手足至親,我就要讓他破家亡國。龍升和高漸是我的兄弟,光是死一個楊業怎么夠補償,有沒有收益并不重要。”徐默冷冷地說道。
“一場戰爭的結束,便是另一場戰爭的開始嗎!”黛娜有點感傷地說道。
“走吧!我們該離開這個世界了!”說完,徐默和黛娜兩人的身體在山坡上,相繼化成了點點的熒光,一收一放,破空遁去。
仙劍紀元二十二年,姜國滅亡以后,楊國周遍列國有謠言盛傳,楊國抓捕千名稚童祭煉血魔劍,觸怒蒼天,降下天罰,讓其大軍在姜城一戰中全軍覆沒,國力蕩然無存。
次年,春秋五雄之一的晉國借口替天行道,征伐楊國,楊國滅亡,其王室皆被晉國領軍大將祭天,暴尸城頭。
當徐默的靈魂印記再次出現時,徐默發現靈魂印記并沒有出現在原本的巨大橙黃色光暈中,而是直接出現在了浩瀚的宇宙星空,星空中的繁星時而明亮時而黯淡,閃爍不停。在他的靈魂印記旁邊還有另外一個嬌小的璀璨六菱晶體,那個應該是已經成為徐默仆從的黛娜。
兩人的靈魂印記周圍有著一個橙黃色的半透明光罩,光罩將他們包裹在內,光罩內正有兩個立體屏幕,在顯示兩人各自的經歷:
徐默身著麻布衣衫,大步踏入仇池,在化劍館結識龍升和高漸,隨著楊業走進王宮別館。在血魔窟救下稚童,誅殺劍獠,隨后便是龍升和高漸的相繼戰死。在此之后,徐默收山賊,救村民,襲殺楊國斥候,跟隨龍陽進入了姜城。
在姜城事件的3D投影中,徐默再次見到了眾多熟悉的面容,龍陽、龍葵、楊業。龍陽壯烈戰死,龍葵抱著哥哥,嬌笑著投身于鑄劍爐,楊業呆立在血雨當中,心傷楊國大軍的覆滅,無動于衷地任憑血雨侵蝕,最后被徐默斬殺。徐默和黛娜兩人在出城之際,碰上了趕來救援的山賊和呂村眾人,最后是徐默站在山坡上,眺望著滿城火光的姜城,面畫也在此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