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余份試卷,批閱工作量自然極為驚人。好在算術和律法兩科皆有標準答案,倒是容易批改,而策論就沒有那么好辦了。
朱由檢下令從軍中征調粗通文字的監軍幾十人負責照著答案批改算術、律法兩科,又從鎮江府征調了十幾個舉人以上出身的官員,在洪承疇的帶領下負責批閱策論。為了加快批閱速度,朱由檢連王承恩等身邊十幾個太監都派了出去。這十幾個太監都出自內書房,教授他們的都是翰林學士,論學問他們不比很多秀才舉人差。
當然以太監作為批閱官的事情若是傳出去的話,恐又會惹出很大非議,但朱由檢自然不會在意這些,太監也是人,又有能力批閱試卷,為什么不可以?
在很多人看來,雖然考了算術和律法,但真正的成績應該還是看策略。但朱由檢卻下令,三門成績分值都一樣,都是一百分,總成績滿分是三百分!
是的,朱由檢采取了后世考試的賦分方式,因為他感覺這種方式非常方便,以后的考試都可以沿用。至于為什么不重策論,因為朱由檢招募的只是普通的鎮村官吏,并不是進士舉人,只要粗通文墨懂得算術懂些律法知識即可,至少當個鎮官完全沒有問題。四書五經、八股文,對治理百姓真的沒有太多用處。
說實話,三科出的題并不難,策論判分的標準也很松,只要文筆流暢者都能得一個不錯的分數,畢竟不是誰都清楚江南的田畝人口稅收情況,很多讀書人平時也只是讀死書,根本就不關心這些窗外事。
故朱由檢自己畫了一條線,決定三百分的總分,只要能考到一百八十分就可以錄用。
然而五日后,當所有試卷全部批改完畢成績出來時,朱由檢卻驚住了。
考的實在太差了!
兩萬多士子,總分超過一百分的還不足一半,達到一百八十分的更是只有兩百多人 不過排在前面兩名的考生名字朱由檢倒是很熟悉,因為都是后世歷史上有名的人物。
“陳子龍,閻應元,有意思。”朱由檢喃喃的道。
“若是按照一百八十分,錄取人數實在太少,還是降低分數線吧。”洪承疇提議道。
朱由檢很是無奈:“那便從高往低錄取吧,錄夠三千人為止。”
三千基層官吏,足以在江東四府來一場改革了。
三千人,結果最后一名的成績是一百二十五分,這也是這次考試的分數線。
結果既出,第二日便張榜公布。
在批改試卷的這數日里,考生們仍然不允許離開營地,而是每個帳篷為一什,十個帳篷為一個百人隊,在禁衛軍士兵的指揮下進行隊列訓練。
訓練強度不大,但一練就是一上午一下午,很多士子還是吃不消。這些士子大都是四體不勤,哪里吃過這樣的苦啊。但是為了能當官,很多人不得不咬牙忍著,畢竟成績還沒出來,誰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中。
張榜公布這日,很多考生高興的幾乎要哭出來,不管能不能考中,這苦日子總算是熬到頭了!
榜單貼在鎮江西門外城墻上,士子們排著隊前來觀看,結果自然是有喜有憂。
“恭喜人中兄,考取了頭名!”夏允彝拱手笑道。
陳子龍考了兩百八十五分,位列兩萬余士子的第一名。當然夏允彝考的也不差,考了兩百五十分,在所有考生中位列前十。
“不應該啊,策論怎么才兩百八十五分。”陳子龍摸著胡須道,對結果有些不滿意。三門中算術和律法全對,都拿了滿分,而策論才得八十五分。
“.”夏允彝有些無語了。
“恭喜陳兄!”閻應元笑吟吟道。
“同喜同喜,閻兄考的也不差。”陳子龍連忙道。
閻應元考了兩百七十分,是所有考生的第二名。其算術得了八十分,律法得了一百分,策略得了九十分,卻比陳子龍還要高。這更是讓陳子龍很不理解,考過后他和閻應元對過答案,認為閻應元的策論論水準遠遠不如自己,如何成績竟然比自己還高?
不過陳子龍也是闊達之人,很快便把這點事情拋之腦后。
考中者留下來繼續呆在營地中,沒被錄取者則不準留在營地。許都考了一百三十分,超了分數線五分,而辛永豐卻沒被錄取,神色黯然的向陳子龍告別。
“以后應該還會有機會。”陳子龍安慰道。
辛永豐卻眼前一亮:“真的嗎?”
“哪位是陳子龍、閻應元?”突有一個太監過來,尖聲問道。
“我等便是。”陳子龍和閻應元連忙站了出來。
“陛下召見,且隨咱家進城吧。”太監淡淡的道。
朱由檢的臨時行宮在鎮江城中,原本是一處商人的園林,皇帝征用,該商人自然屁顛顛的給騰了出來。
行宮書房,閻應元、陳子龍被帶了進來。
“平身吧。”朱由檢對磕頭的二人道。
“陳子龍,你的試卷朕看了,算術和律法皆是滿分,策論寫的也是文采飛揚堪稱,便是放在會試中也能高中,但你知道為何只得八十五分嗎?”朱由檢先對陳子龍道。
“請陛下指教。”陳子龍肅然道。既然在會試中都能高中,卻只給了八十五分,連身旁文筆稚嫩的閻應元都不如,說到底陳子龍是不服氣的。
“因為你的文章有些言之無物,太過空洞。譬如你說土地兼并嚴重,可兼并到底多么嚴重卻根本沒說。朕問你,江南之田地具體情形到底為何,多少是官田,多少田地在士紳手中,多少田地屬于自耕農?其他府縣你不清楚,松江府或者華亭縣你應該知道吧?”朱由檢道。
“臣不知”陳子龍愣了片刻,回道。他只知道土地兼并嚴重,但具體有多少田地在士紳手中,多少在百姓手中,又哪里清楚?
“這點閻應元做的就比你好,他在文章中清楚的寫出了江陰縣的田地情況。江陰縣的田地五成是官田,其他的田地絕大部分在士紳手中,自耕農的田地微乎其微,只有一些有秀才功名者才有少許田地。一葉而知秋,江陰縣如此,江南其他府縣情形應該也差不多。”朱由檢道。
“兼并竟然如此嚴重嗎?”陳子龍睜目結舌道。雖然他知道江南土地兼并之嚴重,卻萬萬沒想到會如此嚴重,嚴重到幾乎沒了自耕農!
“至于江南人口問題,你提了隱戶眾多,但到底有多少隱戶卻根本沒有說清楚。當然閻應元也沒說清楚。”朱由檢道。
大明的人口數量一直是個謎,洪武年間便有五千九百多萬人口,到天啟六年,在冊的人口總數只有五千一百多萬。兩百多年的和平,并無多少戰事,人口竟然是負的增長!要知道除了最近這幾十年越來越冷,前二百年一直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口竟然不增反降,真是咄咄怪事!
實在是有太多的隱戶,多隱匿托庇于士紳之家,大都是士紳家的家奴,但卻沒有在官府造冊,因為造冊還需要向官府交錢。沒有戶籍,自然不用繳納任何稅賦。當然這些隱戶也沒有政治權力,比如科舉做官,只能祖祖輩輩為奴。在官府沒有戶籍,便沒有人身權力,便是遭到欺壓甚至被主家打死,官府也不會過問。
身為皇帝,連自己的國家有多少人都不知道,朱由檢自然不會甘心。所以必須解決隱戶問題,把這些奴隸從士紳家解救出來。
“再說稅賦,你只是說了江南稅賦過重,說蘇州一府賦稅竟然占大明賦稅的十分之一,還建議朕免除歷年拖欠的田稅,卻既說不清江南賦稅來源,也提不出增加賦稅的辦法。朕可以減免賦稅,但國庫收入怎么辦?朝廷沒有銀子,又該如何供養軍隊,如何治理河道撫恤災民?”朱由檢問道。
“江東賦稅來源臣知道,卻沒有寫在策論中。”陳子龍爭辯道。科考文章,從來都是只寫大略,誰會寫的那么詳細?
朱由檢:“那不妨對朕說說。”
“江東之耕地泰半都是官田,按照官府規定,官田每畝約征五成收獲為田稅,故蘇州一府之地,田稅竟然占到整個大明田稅將近一成。故臣才說稅賦過重,百姓已無力負擔,建議陛下免除歷年拖欠錢糧。”陳子龍道。
江東稅賦之重天下皆知,蘇州一府的賦稅比整個浙江省的賦稅都多。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賦稅過重的主要原因是蘇州等地有大量的官田。歷史原因,蘇州一帶是張士誠的老巢,朱元璋平定張士誠之后,把大量歸附張士誠的士紳官員將士抄家,其田地充為官田,并給蘇松等府制定了較高的稅額,而這些稅額大都是官田來承擔。
也幸虧江東河網密布,是大明的魚米之鄉,畝產很高,那些耕種官田的農民才不至于餓死。但一遇災年,很多農民還是不得不乞討度日,賣兒賣女的現象也多有發生。
江南百姓,最苦的便是這些耕種官田的百姓,而給士紳做奴仆的百姓日子過得反而要好一些。畢竟奴仆算是自己的財富,官府可以不管百姓死活,士紳卻一般不會放任自己家奴仆餓死。
蘇松等江東之地,是大明的稅賦所在,朝廷最為重視,故這些官田沒有士紳敢侵占。然而江東的稅賦也只是來自這些官田而已,因為剩下的田地皆為士紳所占,自耕農少的實在可憐。而士紳的田地卻是不繳納任何賦稅的!
“你還是沒有弄清楚江東百姓賦稅過重的真正原因。”朱由檢嘆道,“按照朝廷規定,江東各府每年繳納的田賦都是定額,比如蘇州府,每年上交田賦約為二百五十萬石米,松江約為九十五萬石。你剛才也說了,這些田賦大都來自官田,可是蘇松的田地不是只有官田,官田還不足所有田地一半,那么剩下一半的田地呢,皆在士紳大族手中,而這一半的田地卻是不交田稅的!而這才是江南百姓田賦過重的根本原因!”
“陛下所言甚是。”陳子龍低下頭來。他不得不承認,皇帝說的很對。正是因為士紳們拼命兼并田地,賦稅才都加在那些耕種官田的普通百姓身上,才使得他們負擔越來越重。以前陳子龍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但他畢竟是士紳一員,家里田地也是不交稅的,便本能的回避著。
“江南土地兼并之嚴重,通過你們兩位的策略便可見一斑。太多的田地不交賦稅,才使得百姓們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唯有均田地,使得耕者有其田,才能減輕百姓身上的負擔,才能使得朝廷稅賦增加!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朱由檢總結道。
“陛下圣明!”閻應元贊道。他是胥吏家庭出身,自然沒有什么田地,對均田地自然無所謂,對那些把持官府控制地方的士紳,更是沒有一點好感。
“均田地,均田地”陳子龍臉色蒼白,喃喃的道。原來皇帝還是要對江南士紳動手啊!
“大明土地兼并之嚴重,地方吏制之腐敗,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朕進行考試招錄士子,為的便是在江東進行一場徹底的土地改革。剝奪士紳們的田地,解放附屬于士紳的奴隸隱戶,把所有的田地均分給所有農民,便是官田也不例外。減輕官田稅率,所有田地都要交稅,便是士紳官員也不例外!”朱由檢鏗鏘道。
“陛下既要改革,為何不通過朝廷進行?”陳子龍聲音顫抖著問道。
朱由檢淡淡道:“朝廷官員皆是文官,士紳官員本是一體,對他們朕信不過!”
竟然直言信不過朝廷官員,陳子龍確信朱由檢真的要對士紳們動手了,心中再無一點僥幸。恍然間,他仿佛看到在皇帝的命令下,無數禁衛士兵沖入士紳之家,一個個冠帶士紳被拖出去殺頭,他看見無數士紳不愿受戮奮起反抗,江南各地處處烽火,整個天下一片大亂 “陛下請聽臣一言!”陳子龍突然叫道。
ps:四千字,就這一章了。